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边唐 >

第144章

边唐-第144章

小说: 边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名远带着大军一路向东,执行着马璘征服木鹿到巴尔黑之间大片区域一切城市的命令。大军已经快要到达巴尔黑,乌那曷城废墟之外来了一支庞大的商队。

在没有攻破乌那曷城之前,大军已经把周围十里的村庄变成一片白地。唐军对于乌那曷城的破坏是致命性的,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一座死城,根本就没有人前来。

穿过废墟的街道,商队来到城市中心清真寺的遗址之上。挖开清真寺坚硬的地面,露出一个隐秘的祆祠。

祆祠之内圣火未灭,照着里面满地的宝物。

商队头领满意的点了点头,命人把所有的财物都搬出来,装到了骆驼背上。

沉甸甸的的财物装满了上百头骆驼,密室的圣火被熄灭,古老的祆祠被重新盖上,圣火再次隐藏在黑暗之中。

商队首领的嘴角满是笑意,丢了乌那曷城算不得什么,只要祆祠内圣火不灭,只要这些财富还在,这次的损失就不算太大。

对于康居人而言,财富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

木鹿城,傍晚,都虞候段秀实府邸。

小小的院子灯火通明,段秀实坐在院中,慢条斯理的享用着食物,神色微微有些疲惫。

“小马叔,段君子这是中了毒了。”

牛诩蹲在院墙之上,看着下方低声道。

马璘没有说话,看着院中服侍段秀实吃饭的粟特小姑娘,眼中寒芒闪烁。

这一年多来,安西军将校手里都有不少闲钱,段秀实自然也不例外。他不买田置地,也不收藏妾侍,在吃饭上却有些讲究,在安西时便请了专门的厨子在家做饭。这一次到了捕喝城,喜欢上一个粟特厨娘的手艺,便带在身边专门为他做饭。

段秀实先带着五千安西新军入的河中,粟特厨娘这件事情发生在马璘入河中之前,不过马璘也知道这个女人。他和段秀实是君子之交,并没有去过段秀实的住处,也没尝过这个小厨娘的手艺。

段君子那天说的话都合乎他的身份,精神状态却显得极为亢奋,这是引起马璘异心的原因。

牛诩这些天来一直藏身在段秀实府邸之中,多次见到粟特小厨娘往段秀实的食物里放一种东西。

如今这种东西正在马璘的手里,马璘如何不明白这里什么。

这种东西,只有康居王室才有。一个捕喝城中的寻常粟特厨娘,手里竟然有这种东西!

康居人这是想要做什么?

“小马叔,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牛诩低声问道。

马璘神色阴冷,凑在牛诩耳边一字一顿地道:“把这小贱人用麻袋绑了扛到城外杀了,不要让段君子知道。”

牛诩点了点头。

段秀实吃得极为满意,吃完了之后也没出院子,直接回了房间歇息。马璘摆了摆手,牛诩悄然溜了下去,拿一个袋子蒙住正在收拾桌子的粟特小厨娘,一巴掌打晕了扛起来就走。

马璘跳下院墙,径直往总督府的方向走去,心中极为恼怒。

段秀实不是中毒,而是中了康居王室独有的“神药”。

咄曷对于大唐,并非是表面上的那般恭顺。这一点马璘很清楚,却没想到康居人把手伸得这么长。

段秀实是他的心腹,康居人居然敢这般算计,这已经让马璘动了真怒。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当真是至理名言。看来想要完全占据这片土地,将来还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不可。

想要控制段君子,康居人这是要做什么?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马璘心中冷笑,等到分裂了黑衣大食,安置好了河中八军之后,少不得要和康居人算算这笔账。

现在暂时只能假装不知,现在康居人也没有和大唐翻脸的资本。对于康居人的力量必须加以限制,不能给他们任何机会。

第二百章暗流(上)

对于异族,马璘从来都不会完全信任。他不信任象雄人和李贡布,同样不信任康居人和咄曷。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大家的合作,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将来要起冲突,也同样是会因为利益。

然而现在唐军和康居人共同的敌人是黑衣大食,现在康居人就开始算计唐军,时间未免太早了些。段君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让他对于康居人更加的警惕。

暂时还不是算账的时候,不过这笔账早晚要算。

一个多时辰过后,牛诩回来了,神色颇为怪异。

“那小贱人死了?”马璘问道。

“没有,我放她走了。”牛诩摇头道。

“你说什么?”马璘皱起眉头。

牛诩低声道:“小马叔,她说是别人指使她这样做的,她是被逼的。她是无辜的,我不能杀她!”

马璘气得嘴角一抽:“她说她是被逼的!小牛犊子,你什么时候又懂粟特话了!”

牛诩低头道:“我不懂粟特话,她是用长安官话和我说的。我看她可怜,就放她走了!”

马璘长出一口气,盯着牛诩看了好久,神色变得有些怪异,沉声道:“小牛犊子,只怕没这么简单吧!”

牛诩忽然脸一红,尴尬道:“她自己先脱的衣服,我可没对她用强……”

“滚蛋!”

把这个管不住下半身的家伙赶了出去,马璘心中更加笃定了那个粟特厨娘出身哪里。若真是捕喝城中一个寻常的粟特厨娘,怎么可能会长安官话!

飒秣建城外康家古堡之下的秘密祆祠中。常年有祆教圣女在接受训练。中原官话和杀人的本事都是最基本的。这些祆教圣女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都是康青青一样的小刺猬,牛诩这个没心眼的家伙,被那粟特厨娘逃了也是正常。

所谓神药,便是罂粟的汁液风干而成,康青青曾经对封常清使用这种东西,只是因为剂量不够,封常清后来慢慢就缓了过来。而如今段秀实又中了招,只希望段君子意志力足够坚强。能够撑过这段时间。

回到总督府之中,马璘立马拨了一队亲兵去了段秀实的府邸,把段秀实关在了家里。他没给段秀实任何的解释,东征大军回来之前,不让他离开小院一步。

希望这一段时间,能让他摆脱对于康居人神药的依赖。

同时马璘找来米雪,令她加强对于捕喝城康居王室的监视,以免将来康居人有什么动作,自己这边儿猝不及防。若是发现那个被牛诩放掉的粟特厨娘,立即格杀绝不客气。

……

同一时间。长安城。

大唐天子李隆基站在花园之中,脸上满是笑意。

最近这一段时间。李隆基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心情极为舒畅。

羌塘之上,各个部族已经打得乱成一团,根据最新的消息,象雄人已经攻下逻些城,一直打到了江南地区,象雄王李贡布把松赞干布家的祖坟全部挖了,里面的宝贝全部起出来。后来江南部族合力围攻,李贡布依然是全军安然退回了象雄领地之内。

象雄王李贡布谦卑的发来表文,说都是托马璘将军的神威才能有如此大胜,此次掠夺逻些所得财富极多,已经准备了一笔三百万缗钱的礼物,正从王都受降城运往于阗,准备托马璘将军献给天可汗。

对于象雄王的谦卑,李隆基极为高兴。当然更为高兴的是这一笔三百万缗钱的礼物。大唐为这次河中移民砸出了三成的岁入,虽然这些钱暂时都还躺在大唐的府库之中,还没有支付给河中集团,可是早晚是要给的。这对于户部而言,是极大的压力。而如今这一笔天降横财,可以说为大唐减轻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来自东北方向。宗室子弟李璟为平卢节度副使,到任之后便直接向辽西契丹人发起攻势,连战皆捷,逼得契丹人和奚人不断远窜,如今大军已经打到了新城。李璟发来奏章,请求陛下恩准将安东都护府迁往新城故地。

辽西契丹各部叛唐数十年,困于大唐和突厥之间部族离散,始终未能凝聚出真正的力量,然几十年内始终与唐为敌,始终是大唐东边大患,河朔军马大半都是与契丹作战。这些年来安东都护府接连内迁,从平壤一直迁回到河北道,除了新罗和渤海国的压力之外,契丹不肯臣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几十年来东北战局都极为胶着,安禄山几年前更是接连失败,天门岭一战竟至十万众尽没。如今李璟一到,立马就是在辽西打开了局面。李隆基极为高兴,同时也感叹马仁杰有识人之明,若非是他极力推荐,李璟一个小小校尉如何能为节度副使,又如何能够建立这般功业。

这两个好消息,都与宰相马璘有极大关系。而最后一个好消息,刚刚传到长安的,则是来自剑南道。

杨国忠攻打南诏取得大捷,阁罗凤折损了数万兵马,已经退过泸水,同时上表表示臣服,还送了两个儿子来做质子。

放眼四顾,已经几无敌手。垂暮之年却迎来了这般局面,赫赫武功令李隆基极为振奋。

对于有功之臣,自然是要大加奖赏。象雄王李贡布被正式册封为崇信王,地位得到了大唐的正式承认。李璟行军还没结束,是以暂时没有册封,却发了一道诏书大大表彰了一番,同时令范阳节度副使郭子仪全力配合李璟,务必要完成安东都护府还治新城的任务。

而以白身领兵的原宰相杨国忠,则是领剑南节度使、御史中丞两职,爵位依旧是国公,即日召回长安。

李隆基明白即便是南诏一战,也是因为阁罗凤没了吐蕃人这个靠山,所以杨国忠才能成事。三个好消息,说起来都和马璘有着莫大关系。

之所以没有让杨国忠复登相位,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因为他说过右相之位是给马璘准备的,哪里能够反悔。不管怎么说,马璘的功劳也要比杨国忠大得多。

马璘自然是要奖赏,李隆基却忽然发觉竟然是已经赏无可赏了。他在为赫赫武功高兴之余,也在发愁如何赏赐马璘这位有功之臣。

召杨国忠入朝的制书刚刚发出去,如今朝堂里还是以陈希烈为大。李隆基正在发愁,左相陈希烈前来觐见,却给他解决了这一个大难题。

“陛下,马仁杰生性浮浪,乃是性情中人。他苦恋高仙芝之女高芊芊,以致不愿接受陛下赐婚,后来却与杨幼娘有了夫妻之实,杨幼娘未过门却住在郡王府里,盘着妇人发髻主持扶风郡王府大小事务,在长安已经成为奇谈。这次三件大事皆是与马仁杰有关,马仁杰有功不可不赏,臣以为陛下应该让马仁杰如愿,他必对陛下感恩戴德。”

“陈卿此言何意?”

“陛下,马仁杰乃游侠儿出身,平生最重然诺,他在安西时对高仙芝之女有过承诺,要以高芊芊为马家大妇,如今却又让杨幼娘公然住在郡王府里,他所在乎的,乃是二女的名分而已。若陛下能下一道制书,特别允许二女皆为马家大妇,马仁杰必然对陛下感激涕零,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如此赏赐对马仁杰而言,乃是最需要的。”

李隆基眼前一亮,哈哈大笑。

他身上有着胡人血统,本就不重礼教,不然也不会有强夺儿媳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家两位大妇的事情别人看起来荒谬,在李隆基看来却是一段难得的佳话。

“好!好!好!哈哈!陈卿所言甚得我心,就这样办!杨幼娘高芊芊皆为马家大妇,这样马仁杰就后顾无忧了,哈哈!”

李隆基开怀大笑,命贾至立马草拟旨意,直接送到扶风郡王府里。

“陛下,我这次来,还有一个好消息禀告陛下。”陈希烈见李隆基高兴,趁机说道。

“说说吧!又有什么好消息?哪处边将又为朕开疆拓土了不成?”

陈希烈道:“左威卫将军木坤恭喜陛下武功赫赫,送来了一份大礼,价值超过两百万缗钱,如今已经运到了兴庆宫外。”

“木坤?”李隆基皱起眉头道,“泥涅师的子孙一年就那点儿朕给的俸禄,也没听说他们经商,如何就能拿出两百万缗钱送给朕?”

陈希烈笑道:“听木坤说,钱财来自波斯寺。”

李隆基点了点头,手指轻敲着椅子道:“原来如此,看来波斯王族还有些底子。陈卿,波斯王子这次送这么大礼给朕,必有所求,泥涅师的子孙想要朕给他们什么?”

陈希烈笑道:“木坤听说安西军已经攻到捕喝,正准备越过乌浒水南进,他想求陛下重开波斯都督府。”

李隆基脸色猛然一沉:“陈卿,你收了木坤多少好处,这样的话也敢在朕面前说出来!”

陈希烈不慌不忙,恭敬一笑道:“陛下,木坤是送给微臣一份礼物,不过微臣敢来跟陛下开口,是因为微臣认为重开波斯都督府对大唐极有好处。”

“有什么好处!波斯都督府废置这么久,波斯故地哪里还有前朝遗民!河中之地是马璘带着我大唐健儿打下来的,难道泥涅师的子孙也想分一杯羹不成?”李隆基冷笑道。

第二百零一章暗流(下)

”陛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河中之地原本属于昭武九姓,我大唐助钦化王赶走大食人,进军河中自是顺理成章。乌浒水以西久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