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争龙道 >

第246章

争龙道-第246章

小说: 争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十杆破甲锥立即便如同蝗虫一般呼啸着飞入到了最前排的阵线之中,顿时将前排的一些兵卒钉死在了地上,顿时让他们的阵线出现了豁豁牙牙的缺口。
    余烈双手举起双锏狂吼着扫开了几杆试图刺向他的长枪,连人带马的便撞入到了敌阵之中,其余的骑兵紧随其后立即也冲入到了敌军之中,几乎瞬间便把孟晖军的左翼撕成了碎片……
    随着余杭郡的局势糜烂,整个吴地的局势也随之都进入到了躁动之中,作为江南最为富庶的余杭郡,吴地之中的其他人自然而然也都对余杭郡垂涎三尺,只是以前因为忌惮江家的实力,没人敢轻易把手伸入到余杭郡之中罢了。
    但是现在余杭郡随着司徒家族的叛乱,接连击败江枫的进剿,使得余杭郡周围的各大势力都看清了江家的外强中干,于是纷纷开始把手伸向了余杭郡。
    包括哪些江南的道门,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纷乱的余杭郡之中,各个道门都开始派出了门派之中的弟子入世,开始选择他们押注的目标。
    虽然江南道门不昌,并无大的道门存在,但是隐藏在江南的小一些的道门却并不算少,只是以前都隐伏在山林之中并未现世罢了。
    可是现在当看到余杭郡开始大乱之后,这些道门利用各种手段,预判出了江南将会出现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都按耐不住,开始纷纷现世,在世间选择他们押注的对象。
    即便是这些道门并不认为江南的这些势力有染指中原的可能,但是现在大陈乱世已现,北方诸王为了强化对于他们封地的控制,现如今终于都纷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对封地之内那些威胁到他们地位的郡望世家举起了屠刀,整个北方这个时候也已经开始陷入到了动乱之中。
    包括徐州的卢王,现如今终于开始对徐州当地的反对他的势力动了手,以徐州郡守张宗正抗命不遵,意图谋叛为由,集两万大军包围了徐州城,逼徐州郡守张宗正献降。
    张宗正拒不肯服软,集徐州当地支持他的世家大族同样也招募了过万的兵马,在徐州和卢王展开了大战,一时间平静的徐州终于陷入到了兵火之中。
    其他各地的诸王,也都纷纷开始以武力来清除他们封地之中的各大势力,至于关中的乱局,反倒是不再被人关注。
    江南的动乱在大陈朝如此的背景之下,自然而然并没有引起北方各大势力的过多关注,这也正好给了南方的小道门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些小的道门纷纷选定了押注的目标,投靠在了一些势力之下,成为了这些人的附庸,而作为挑动江南乱局的李霖,自然而然也受到了不少道门的关注,开始主动找上了李霖,和李霖进行了接触。
    各家道门早已看出,时下已经到了天下争龙之际,南方的道门根本无力插手北方的局势,所以便只能在南方选择他们依附的对象,即便是南方的势力极有可能无力争夺天下,可是毕竟在南方独大还是有可能的,一旦能选对了对象的话,那么对于南方的道门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起码可以帮助他们在南方建立起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拥有和北方各大道门对抗的本钱。
    李霖作为一个新生的势力,虽然在南方的基础不稳,可是毕竟他这一年多来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抢眼,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这些小道门的热门人选。
    特别是李霖在乐安县的灭梵之举,更是引得不少道门的侧目,使得一些道门看到了李霖的强势作风,于是有数家小的道门现世,投入到了李霖的门下。
    唯有一点让这些道门很不舒服的就是李霖似乎对于他们这些来投的道门并不十分重视,虽然接纳了他们的投效,但是却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反倒是在他的控制区之内,大力推广游神信仰。
    这么一来,被李霖倚重的游神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这些道门所关注的目标,纷纷开始试探起了这个来历不明的游神的实力。
    李霖在击败了孟晖之后,孟晖在亲卫的拼命保护之下,终于侥幸在乐安县逃脱,最终只带了几十个精悍家丁,逃回了吴宁州州城,其余的四千兵马,在乐安县一战几乎全军覆没,眼见大势已去之后,大部分孟晖的手下兵将选择了投降保命,成了李霖的俘虏。
    而孟晖所携的大量粮秣物资,也都丢给了李霖,让李霖再一次获得了一场大胜,实力随之又一次获得了大幅的提升。
    而且李霖在乐安县一战彻底击败了孟晖之后,携大胜之威率兵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向西连续攻进,连下三城,将隶属吴宁州东南部的永…康、磐安等县尽数攻克,纳入到了他的辖下,兵锋直指吴宁州州城。
    对于李霖的胜利,江枫没有半分的高兴,相反还让江枫变得暴怒不易,孟晖的作乱在他看来,现在已经不算是什么大事了,而李霖的崛起已经没人可以挡得住了。
    江枫万万没有想到,一年多之前,还是一个小小的白身的李霖,居然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便发展成为了如此的心腹大患,如果当初他猜到李霖有如此野心和能力的话,当时便派人到山海县将李霖扼杀在山海县之中,也断不会给李霖一个在山海县坐大的机会。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司徒家族的背叛,刘辩的作乱、孟晖的作乱已经彻底将余杭郡搅乱,以至于他现在根本无力去收拾李霖这个尾大不掉的家伙,相反还要不断的安抚李霖,生怕李霖现在也打出反旗,那样的话他这郡守的位子恐怕就算是彻底坐到头了。
    更让江枫感到愤怒的是李霖在连克吴宁州数县之后,根本没有对他做任何请示,便擅自任命了新的县令,并且以办事不利的理由,将原来临海州境内的两个县令也抓了起来,换上了李霖的手下。
    虽然李霖在一年多之前,手头还没有多少可用之才,但是随着这一年来的扩张,靠着他的望气之能,李霖在临海州当地发现了不少头顶具有红色气运之人,将其收入到了自己的辖下,成为了他的羽翼。
    所以李霖手头现在并不缺乏可用之才,不但是文官方面,他发现了不少可用之人,通过接二连三的作战,他在俘兵之中也发现了一批实力和气运都相当不错的武将,稍用手段便将这些人收服,为他所用。
    望气之能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作弊器,拥有了这个能力之后,对于人才的选用,变得无比简单,而且还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随着李霖的势力不断的扩张发展,自然不愁无人可用,原本地方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大户人家,从中看到了难得的机会,纷纷开始投效到了李霖旗下,甘愿为李霖所驱策。
    和范家联姻之事,也很快得到了李敬和三叔公的回复,李敬在兰县为李霖立即准备了一份非常丰富的聘礼,派人用海船送到了山海县,并且委托四叔公出面,前往范家送上了聘书和聘礼,敲定下了李霖和范宁儿的婚事。
    而范家在拿到了聘书之后,立即便将族人送到了临海州李霖的帐下听用,并且开始调动范家的所有资源,全力以赴的支持李霖。
    但是可惜的是范举最终还是因为伤势过重,没有能亲眼看到李霖迎娶范宁儿,在余杭城之中撒手人寰。
    范进辞去了余杭郡之中的官职,带着族人扶棺离开了余杭城,全族迁入到了临海州之中,彻底放弃了对江枫的支持。
    虽然江枫为此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也没敢对范家族人不利,现如今他根本不敢得罪李霖,一旦要是他此时对范家动手的话,那么就等于彻底和李霖撕破了脸,逼得李霖正式竖起反旗,那样的话江家将会立即陷入到四面楚歌之中。
    不得已之下,江枫还假惺惺的给李霖送了一份相当不薄的贺礼,恭贺李霖和范家的联姻,并且授李霖为余杭郡招讨副使之职,令李霖负责对孟晖的进剿之事,并且对临海州和吴宁州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第三十章 权力划分
    
    李霖在拿到了江枫的这份手谕之后,随手丢给了站在他下手位置的穆青,穆青看罢了江枫的这份手谕之后,微微叹息了一声,对李霖抱拳说道:“江枫如此作为,乃是自取灭亡之路,怨不得旁人!现如今余杭已经大乱,主公可自取之!卑职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李霖笑道:“肝脑涂地就不必了!你能选择投效于我帐下,我李霖自不会让你像当初在江枫手下那样没有下场!只要你尽心办事,你不负我,我李霖也决不负卿!”
    穆青闻之立即跪下谢恩……
    永和二年六月,李霖终于在扫平了吴宁州的诸县之后,率领一万大军将吴宁州州城团团包围,命孟晖开城献降。
    但是孟晖全身披挂带着残余的兵将亲自登城,在城头上指着李霖破口大骂,据不肯投降李霖,并且声称要与城同亡。
    李霖提马来到城下,冷冷的盯着城上正在跳脚大骂的孟晖,忽然间对着城头朗声大喝道:“谁为本官斩下此獠的人头?”
    孟晖闻之大吃一惊,不待他转身看身后都是何人,一柄雪亮的钢刀便夹着风声从他背后砍来,不等孟晖的亲卫做出任何反应,孟晖便觉得天旋地转,飞了起来,人头在空中旋了个圈,重重的摔在了城墙之上,他最后一眼看到的是最为信任的副将张坚,手中提着一柄钢刀,正率领一批兵卒,杀向了他的那些手下亲兵还有族人。
    孟晖很想问问张坚,为何要背叛于他,可是这时候一层黑雾笼罩在了他的眼前,意识渐渐的开始消散,一道生魂从他的尸体之中飘荡了起来,瞬间便被吴宁州州城的护城气运弹出了城池的范围。
    孟晖的生魂在虚冥之中不敢的大声嘶嚎,一次次的试图冲回到城中,但是又一次次的被护城的气运弹开,终于再也无力冲击之后,这才颓然跌坐在了城外的地上,几个身穿铁甲的阴兵冷着脸围了上来,不等孟晖喝问他们想要做什么,这些阴兵便举起了刀枪,片刻之后孟晖的生魂便彻底消散在了虚空之中,不留半分痕迹。
    李霖兵进吴宁州州城,可以说是没有费一刀一枪,张坚在城上率部屠光了孟晖的亲兵和族人之后,打开了城门,将李霖迎入到了城中。
    入城之后李霖军将孟晖家族还有城中支持孟晖的几个世家大户全部抓了起来,所有成年男子全部被斩首示众,其余人等皆发配为奴。
    另授唐宏为吴宁州知州,掌吴宁州民事,废之前的长史别驾之职,设通判一职,由一个新晋的名叫郑成之人担任,掌地方刑狱之事另兼水利农田等事务,另外也负责对于军队的粮秣转运之事,同时还负有对州府主官有监察之权,而临海州那边也照例执行。
    至于临海州刺史陈乔,则改任临海州知州之职,由范进任临海州通判之职。
    之所以留用陈乔,是因为陈乔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办事还算是比较稳健,这么多年来如同不倒翁一般,在临海州不倒,说明这个人有他的本事,另外目前李霖名义上还是江枫的下属,陈乔又是江枫所直接授命的临海州刺史,现在将陈乔拿下,就等于彻底宣告了和江枫的决裂。
    所以李霖没有动陈乔,而是把陈乔转职为临海州刺史,也算是留给了江枫一个薄面,至于以后陈乔能不能继续留用,就看陈乔自己的表现了。
    如此安排之后,李霖就初步将辖下的军权、民政、司法的权力分开,武不干政,文不干军事,军权则还是牢牢的控制在李霖自己的手中,而武将也无法干涉地方的政务,设立通判之职以后,刑狱之事则都归通判所辖,这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知府或者知州在地方的权力过大,一言可决人生死。
    某种程度上李霖借鉴了周元记忆中另一个位面上宋朝的一些做法,但是却并未现在就去遏制武将的权力。
    按照李霖对手下武将们的说法就是作为军人,就要纯粹一些,管好军事就行,不要去想着干涉地方的政务,而作为文臣,则管好政务为主要职责,有军事方面的事情,就应该交给武将去处置。
    对此李霖手下的文武都深以为然,并且从中看出了李霖对于以后所辖域内的权力划分的想法,既然现在他们都跟了李霖,那么也就只有按照李霖的想法去做了。
    按照李霖的安排,对于他麾下的军队,李霖也在攻克了吴宁州之后,进行了重新改制。
    现在李霖麾下的兵将数量,已经高达一万余人,都是这几个月来通过不断的吸纳降兵扩充而来的,其中真正可战之士初步遴选之后,可得精兵五千左右,剩下的则属于一些较为老弱的兵员。
    于是李霖将麾下的兵力进行了重新的整编,将其中不适合留在军中的老弱裁撤,遣散回地方进行安置,要求各县官吏务必将这些遣散的老弱之人妥善安置,不得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