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280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280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大清的子民以为皇帝宽宏大量不计较谋逆的将领家属,不料背后还隐藏这么高深的含意呢。这一下,那个总统的家属算是放心了,看样子皇上真的不打算追究他们的连带责任。

    对于健锐营的旗人们,皇帝也给他们找到了后路,两条:一是开矿,二是屯田。大清目前对开矿和屯田都有很大的限制,因为怕大量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民变。而对汉人的防范,使东北三省不准汉民进入垦荒,这也是为了防范汉人占领满人的老巢。这两大项都是财源,目前大清急需财源,全国开矿和东三省屯田全面开放,各地的矿场允许私人买下,而大清工部以土地入股矿场,再次空手套白狼。

    这一下,旗人们也放心了,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看,连后路都给咱找好了。至于愿不愿去,那还是自由的,有钱的可以不去,没钱的可以当成一个工作机会。至于剥夺俸禄这事儿,已经不敢去强求了,不杀你头算仁慈了。

    叛乱的还有内务府的大量太监参与,他们也不被追究责任,然而,皇帝正式下旨废除太监制度,现在的太监可以自由找工作不限,以后任何人不得以阉割的方式剥夺人的生育权,包括皇帝陛下在内。内务府发给丰厚的遣散费,赔偿他们的精神损失,以后可没有内务府的油水捞了,他们的发财计划遭到毁灭性打击。

    内务府的广储、都虞、掌仪、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全面将皇室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转交给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其中户部的权势前所未有的强大。

    由于神机营500勇士已经顺利地接掌了皇城防务,对景寿和肃顺两个人的看守也放松了,各只派50名亲兵轮值保护与监视他们的行动,当然,都有狙击手埋伏在不远处。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因为朝廷雇佣英军来打太平军,而湘军只能参与围堵工作,打下天京的盖世奇功就这么没有了,他是相当地郁闷,牢骚不断,经常暗示老哥,要不咱反了算了。这一回,曾国荃大吃一惊,咸丰大帝竟然连八旗禁军都敢废了重建,真是狂野。接下来好一阵子他不敢对朝廷发一句牢骚,在老哥面前也对朝廷敬重起来。

    这一次是朝廷最大力度的改革,并且叛乱没有持续超过三天,可以说是转瞬即逝,给“幡然醒悟”过来奋发图强的新政时代重塑了权威,使得江南的华洋联军平叛配合得更好了。肃顺大人淡笑用兵的大将风范更是深入人心,郭松焘已经把肃顺当成了大偶像,古之名将,不外如此!早知道让肃顺去抵挡洋人,说不定还能打赢,不过,要不是打输了,皇上也不会惊醒过来嘛。

    现在,户部成了权倾天下的财政部门,所有大清的财物都通过户部,整饬户部的贪腐就成了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

    户部税收有一个很有时代烙印的特色。清律规定,各行省转交至户部中央税款者,必须以五十两银元宝为一单位,因此行省衙门从百姓收集来的散银必须镕铸成合乎规格的五十两元宝,才能上缴。在镕铸过程中所损耗的银两,则称为火耗,也因此,火耗亦称火耗银。

    商号按律需向中央及地方缴交一百两银的税赋,若附加火耗十两,那此商号实际就必须缴交一百一十两。又如,某垦号按律需缴交一百斤税粮,若附加火耗一成,那此垦号就必须缴纳一百一十斤税粮。

    火耗给地方官员贪腐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借口,有些大胆的官员甚至敢对上面说损耗了五、六成,实则全部进了他们的私囊,特别是那么自持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在战乱的时候,朝廷不得不依仗这些地方官,所以他们更是嚣张跋扈。

    这个典型的例子就可以说明现行的金融惯例是多么的不靠谱,银两或者铜钱的使用本身就不方便,而纸币又会带来通货膨胀,朝廷也不是没试过,结果大家都不愿用。发纸币这事儿很容易上瘾,朝廷一看,来钱这么容易,自然就越印越多,也越来越不值钱,最后还是在市场上流行银两和铜钱。

    j。p。摩根给日本银行进行的金融改革就是使用标准官方银币、金币代替流通的各种含银量的货币,这也是欧洲通用的方法,叫铸币制度。

    唐宁还是准备对现在的货币进行彻底的改革,最终目的是使钞票通用,大幅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贪没。刚开始,老百姓是肯定不乐意使用钞票的,那玩儿就是一张纸,看上去都不带感,谁知道朝廷什么时候发疯又滥发纸币呢。所以开始是双轨制,一方面会有标准含银量、含金量的铸币,百姓可以在柜台随时把钞票兑换成银元、金元,而且不需要手续费。这样百姓才可能慢慢地信任钞票。

    同时,给官员、国家雇员发放的俸禄全部使用钞票,而商户、垦户上税也全部使用钞票,这个时候不用交多余的火耗,一下子就能征服很多纳税户的心,最有良心的户部官员都要收一成的火耗呢,谁不愿意攒点钞票来交税呢。既然有税收这个保障,全国纳税户也就会越来越认可钞票制度。

    大清的中央银行已经在筹备之中,定名为“大清户部银行”,以国家财政担保信用。大清的官员任命到县级,大清户部银行也准备开设到每个县城。所有的大清政府机构的金钱往来都通过户部银行,这个银行充当贪腐防火墙的角色。克扣薪水,不可能,官员与工作人员直接使用苏黎世银行最先进的机械芯片身份卡在大清户部银行开户,俸禄直接发到个人。赈灾时,所有款项直接发到灾民的帐户,官员一分钱也摸不到。

    大清还有一个特色:漕运系统。朝廷甚至为漕运设立了总督职位,地位跟封疆大吏相当。在唐宁看来,这是一个荒谬的系统,是官方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而实行的完全没有必要的官僚系统。所有的官僚系统都存在贪腐的可能,更不用说漕运这档子事儿。

    户部银行成立到县之后,所有的农户按市价交钱税到银行即可,粮食安全则可以通过政府就地用钞票购粮来建立战略粮食储备。一旦某个地方缺粮,只要大清新闻报上发表粮价指数,自然有米商屁颠屁颠地从全国甚至全世界运粮食到价高的地方,到时候你拦都拦不住,官方漕运系统根本就是多余的。

    现在江南的漕运被太平军中断,可只要有钱赚,米商们恐怕会穿越火线卖粮到北方,这就是市场的魅力。
第162章 健锐营
    肃顺当然不会太老实,谁没经过血的教训会服从于莫名其妙的扣押了皇上的匪徒呢?他想到的策略是“混水摸鱼”,用相当激进的办法的裁撤内务府,最好引发混乱、暴乱,让身边多达200人的“保护他的人”吃个哑巴亏,这跟他以民团制洋人的战略是如出一辙的,仍然是不知悔改。

    在草拟了一份措辞强硬,态度坚决,字如利刃,刀刀见血的将内务府并入户部的奏表之后,肃顺还故意显露出谈笑用兵的风范,跑到皇上赏赐的用于营建忠王府的一块地上去勘探地形。

    郭嵩焘心急如焚地赶了过来,这位新上任的户部右侍郎用很快的语速说道:“大人!大事不好!内务府那些总管们把恭王府包围了!您快去看看吧。”

    肃顺不急不躁地讶道:“嗯?恭王府?要包围,那也得是冲着我们来才对啊。”

    内务府那帮死太监仗着自己是为皇上办事的,平时非常地嚣张居然连亲王的府邸都敢冲撞,看样子也是狗急跳墙的意思。

    郭嵩焘:“他们要在京城留守的恭亲王替他们主持公道。”

    肃顺冷笑一声,连皇上都被挟持了,我这个钦差大臣的性命也是危如累卵,这帮死太监真是缘木求鱼啊,他仍然不着急:“那,恭亲王怎么说?”

    唐宁对肃顺接触的人进行了种种限制,所以一只京巴犬成了他的亲密小伙伴,肃顺逗弄着京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郭嵩焘:“恭亲王这是皇上的圣意,叫他们不要闹,但是总管们不愿意离开,种种说法,要不要采取强硬手段?”

    说到强硬手段,他不由得看了一眼永远在近处的肃顺的“亲兵”,感觉他们对忠亲王是不是看得太紧了点,怪怪的。

    肃顺可有可无地说:“强硬就强硬呗,六子就是软弱了点,对洋人是这样,对内务府的太监也是这样,你去通知刑部,把包围恭王府的人都抓起来。”

    郭嵩焘对这些死太监真没什么好感,对这个命令很赞同,当即去联系刑部拿人。等郭嵩焘离开之后,肃顺对着自己的京巴小伙伴说:“出事了……看他们有多大能耐……”言下之意,太监们越是闹得厉害,局面越乱越好。

    郭嵩焘得到顶头上司户部尚书的许可,斗志昂扬地到刑部出示肃顺的命令,刑部对那帮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公公们很是忌惮,那都是替皇上办事的贴身高手,皇上少了谁都可以,就是少不了太监。敬事房掌管皇上的房事,除了太监,谁敢揽这份差事?平时传圣旨的就是这帮玩意儿,狐假虎威习惯了,官员们见到太监就跟见到皇上差不多。

    郭大人好说歹说老半天,刑部才派了十来个愣头青去送死,到了恭王府一看,人家总管们好几十号,品级还都是总管级的,顿时哑火,场面一度失控,好像那些公公们反客为主,要把刑部的官兵拿下。

    闹到最后,太监们被请去刑部喝茶,结果还是好吃好喝伺候着。郭松焘看着这些死太监就来气。他的气还未完全消失,第二天,太监们更了不得,几千个太监全部请病假了,所有的皇家禁地全部停摆,恭亲王火速奏报给咸丰帝。郭松焘去找肃顺,那厮听完之后居然还有心情逗狗,郭松焘不禁哑口无言。

    肃顺也有找总管们谈话的时候,不过,他故意把一份削去旗人俸禄的计划书给谈话的总管们看到,总有那机灵的、识字的太监发现这个好东西。果不其然,到了第三天,守卫京城的各旗子弟组成的骁骑营、护军营、前锋营将领听到风传,纷纷到户部质问肃顺是否确有其事。

    肃顺还是在慢悠悠地喝茶,不明真相的郭大人在一边看着都替他着急,上位者的气场果然强大,以前怎么没发现肃顺这么能沉得住气。在面前的是统领禁军的实权人物好不好?反正郭松焘是被这突发事件吓倒了,跟当兵的对着干那可不是好玩儿的。

    别看作旗子弟跟太平军作战不行,平日里玩狗弄鸟,窝里横可是一把好手,有一个将军甚至直接在忠亲王殿下面前拍案而起,嚷着要见皇上,把郭松焘吓得够呛,眼瞅着场面便要失控。

    肃顺却一点也不紧张,一副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的德行,慢慢地放下茶碗,道:“本王奉的是皇上的旨意,既然你们不服,大可以让你们的手下把本王抓起来,再另选贤能,甚至另立新君,也未尝不可。”

    肃顺真是太嚣张了,他的亲兵连刀都不拿,真牛,气不打一处来的将军们愤然告辞,回去谋划大事了,谁知道他们会搞出什么事,反正郭松焘是怕得不得了。

    而肃顺则在心中冷笑,搞吧搞吧,最好搞大,把自己身边的“亲兵”全干掉。

    不管肃顺采用什么手段,只要他不泄漏皇上被软禁的天机,在唐宁而言就不错了,所以他任由肃顺玩阴谋,而他则把那占领了秦皇岛的一千杂牌军派上用场。一千杂牌军中的500人赴热河,而热河的500华人猎兵护送第二位被放回来的御前大臣——额附景寿。景寿带着这500人的使命就是处理旗人可能的军事政变。

    这500人将是大清新禁军“神机营”的第一批士兵,让那些拿马刀的勇士见识一下神机营的威武。

    经过三天的串联与密谋,内务府总管头头们跟保卫京师的主力清兵健锐营以“总统”为首的数名高级策划搞一场兵变,拥护留守京城地位最高的恭亲王为新帝,篡夺大清政权。他们看不惯咸丰已经好久了!

    赵匡胤皇袍加身那是自编自演的,而恭亲王这一回是真的被健锐营和太监们挟持的,可怜他以为京城恢复了平静,回到了恭王府,结果府邸被健锐营总统的亲信团团围住,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控制好恭亲王之后,总统封锁京城,向各国公使递送新国书。各国公使将消息传开来,大清列车局的股票大跌,世人纷纷预言,大清第一家股份公司有香消玉殒的危险。

    这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