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62章

医圣记-第62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杨之舟,他是从考学出身的,也做到了自己想要的官位,算是成功了。回过头再来看,他不觉得那有什么,更不会劝晚辈把考学作为毕生所求。
    名利都是给别人看的,只有自己知道值得不值得。
    像陈璟,一身医术,能起死回生,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口饭吃。
    这未必不好。
    如果再来一次,杨之舟倒愿意这样。历尽繁华,心态也会变得淡漠无求。
    一顿饭,杨之舟一个人喝了一坛酒。
    喝完了,他脸不红、脚步稳健,丝毫不露醉态。
    陈璟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老当益壮,酒量真好!”
    “老老老,总说老!”杨之舟其实有了醉意,说话也不那么顾忌,对陈璟总把他当成老人分外不满,“就你这种混账小子,我一手能撂倒十个!”
    没人喜欢年轻后辈总说自己老。
    “哦,厉害。”陈璟说。
    杨之舟这才满意。
    陈璟把他送到院门口。
    等他折身回来,小厮们已经开始收拾碗筷。
    陈璟盥沐之后,自顾睡下了。因为下过雨,这天的夜晚分外凉爽,陈璟睡得格外踏实。可能是即将要回家了,他心情也好。
    杨之舟却睡不踏实。
    因为喝了酒,有点烧心。而且他那两臂隐隐作痛的毛病,缓了半个月多,现在又开始复发了。
    这种作痛,不强烈,若是有什么大事分散心神,都注意不到。
    “明日,还是找央及看看吧。”杨之舟原本是对这个挺忌讳的。他年轻的时候,受过一次伤,总不愿提及。他怕这两臂作痛,是当年那次受伤导致的。医者问缘故,必须实言相告。
    那还是算了。
    杨之舟宁愿疼着。
    陈璟第一次说的时候,杨之舟并不知道他真的有这么厉害的医术,也未曾放在哪心上。
    如今,他知道陈璟医术好,而且不会多问,才有了让陈璟看看胳膊的念头。
    到了后半夜,杨之舟迷迷糊糊睡着了。
    两臂的轻微疼痛,也消失了。
    这几天,杨之舟还有正事。反正他也要回望县,到时候跟陈璟一起走,回到望县再慢慢治不迟。
    杨之舟把杨岱舟的嫡长子杨昀交到跟前,吩咐他:“你父亲生病的时候,哪些官员送了拜帖问候?”
    杨昀没想到叔父会问这个,愣了愣,道:“侄儿不太清楚。叔父说过,不想有人打搅,故而收到的拜帖都在门房管事那边收着,侄儿都没见到。”
    杨昀其实只比杨之舟小十岁。
    杨之舟因为养尊处优,面红白皙红润,不见老态,看上去和杨昀像是同龄人。
    杨之舟二十岁离开明州,往京里赶考。那时候杨昀才十岁,不太懂事。之后,杨之舟鲜少回明州。等他做官之后,每年派人送钱送物,自己却是没空回来。
    所以,叔侄俩没什么感情。
    倒是杨昀一口一个侄儿、叔父,叫得情真意切。
    “去拿来看看。”杨之舟道,“不管谁送了拜帖,都一一回复,说后日咱们家设宴,庆贺你父亲大安,让他们都来。”
    “是。”杨昀连忙应下,心里却是满腹的疑问。
    他知道杨之舟这次回乡低调。
    两浙路有十六个州,明州只是其中之一。每个州又有许多县城。州官、县官,每个州都有十几人;而两浙路十六个州,大大小小的官员,足有成百。
    虽然有科举,但是做官的话,很大程度并不是才学,而是出身。
    攀关系格外重要。
    这成百的官员里,不乏消息灵通的,知道杨之舟回了明州,纷纷登门拜访。
    杨家一概回绝。
    这很反常。杨家这些年凭借杨之舟的声望,没少收两浙路官员们的财礼,所以他们家格外富庶。
    这次却不见,反正证实了猜测。
    又听闻杨岱舟生病,官员们更有借口,又拜帖要探病。
    杨之舟很生气,一个也不让他们进门。
    没想到,杨之舟现在居然主动说,设宴招待他们!
    杨之舟的确是告老还乡了。但是,他在京里的势力并不弱,能巴结上他,以后的官途自然更加畅通。
    两浙路这些官员们,削尖了脑袋往杨家来。
    杨昀出来,就叫人把他儿子杨少泽喊来,吩咐杨少泽去办。
    “叔祖父真的说,要开宴席招待那些人?”杨昀的儿子杨少泽也惊疑不已,“爹,您没会错意思吧?”
    “这是你叔祖父的原话。”杨昀道,“既要设宴,酒、肉都少不得。叫庄子上送两百扇羊肉来,其他的另说。”
    杨少泽道是。
    他仍是不解,又追问一句:“叔祖父回来的时候,不是说不许告诉任何人吗,怎么现在要广而告之?”
    “这我哪里知晓?”杨昀道,“快去办事,聒噪什么!”
    杨少泽忙去了门房,从管事那里,把拜帖都找了来。
    足足有五十多张。
    两浙路的官员里,有骨气硬的、有财力薄的,都没有递拜帖。而递了拜帖的这些,都是挖空心思想更进一步的,平日里也没少搜刮民脂民膏。
    杨少泽帮着他父亲写回帖。
    杨之舟又叫明风来传话:“老爷说,就是多谢那些官员们的问候,所以请他们喝酒。写回帖的时候,明确写上:不必送礼。若是带了礼物,是不许进门的。”
    杨少泽看了眼他父亲。
    杨昀也微顿。
    “是,让叔父放心。”杨昀回神,连忙答应。
    白贴一顿酒肉?
    不知那老爷子是什么心思啊!
    若是要清正廉明,干脆别招待那些官员。既然招待了,旁人自然猜测会送礼,没收反而吃亏。
    收点小礼,怕什么?
    两浙路富饶,那些官员可有钱了!
    不过,老爷子这么吩咐了,杨昀也只得照办,不敢质疑。

第076章行计
    杨家忙碌起来,陈璟也感觉到了。
    他问杨家的人:“是有什么事吗?”
    人就告诉他:“要设宴席了。。。。。。”
    “款待谁?”陈璟又问。
    “贵客。。。。。。”
    问了半天,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陈璟正巧也无事,就去找杨之舟,问问他什么时候可以起身回望县,再顺便问他杨家要款待谁。
    杨之舟在杨家的外书房,和杨昀父子等人说事情。
    “去和东城客栈的东家说一声,让这两天清客,赔客人多少钱我们出,咱们包下来,包十天。把咱们家得力的管事、小厮选八个,派到东城客栈去。”杨之舟对杨昀道。
    东城客栈是明州最好的客栈。
    杨家在明州,算是最有势力的,这点事能办到。
    只是,杨昀不明所以。
    他试着猜测:“叔父,请那些官员来参加宴席,方便他们留宿?”
    杨之舟笑了笑,道:“他们可没有那么大的福气。我自有主张,你去吩咐就是。”
    杨昀道是,转身去了。
    陈璟正巧这时候进来。
    杨之舟对陈璟笑笑,示意他坐,然后继续对杨家的孩子们说话:“。。。。。。吩咐家里的下人。明日旁人问起陈公子,只说他是我的贵客,不许说其他的话。”
    陈璟微愣。
    杨少泽兄弟几个也微讶。
    杨之舟交代晚辈事情,陈璟不好随意插口。跟他有关,他可以回头私下里再问,故而端起小厮递过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只说贵客?”杨少泽反问。
    “只说贵客。客人若是再深问,就推说不知道,旁的半个字也不许多提。”杨之舟道。他说最后一句的时候,语气不容置喙,添了三分严肃。
    杨少泽道是。
    有人就偷偷瞟了几眼陈璟。
    杨之舟又问明日宴席的酒菜:“。。。。。。都准备齐整了?”
    杨少泽的弟弟杨少敏上前,一一作答。
    差不多的,都已经问清楚了,杨之舟让他们都去忙。
    杨少泽兄弟几个告辞,书房里就只剩下陈璟和杨之舟。
    “明日的宴请,跟我有关?”陈璟直接问杨之舟,“不许多提我,只说我贵客,这是故弄玄虚,想给我安个高位?”
    杨之舟笑了,道:“莫要操心。明日你跟着老夫去吃酒,无需多话。”
    陈璟心里,明白了三分。
    “老爷子,不必这样费周折抬举我。”陈璟道,“占的,还是您的人情。。。。。。”
    他几乎把杨之舟的局点破。
    杨之舟连忙阻止他,佯怒道:“浑小子就是浑小子,该装糊涂的时候偏偏要精明,不讨喜!这事,不必多议,我已有主张!”
    陈璟见他已经布置妥当,是下定了决心的,笑了笑,道:“那我不说了,只道声谢!”
    “这才乖,有点小辈的样子!”杨之舟满意而笑。
    陈璟也笑了。
    *****
    杨家昨天派人送出去的请柬,今天陆续收到了回帖。邀请之人,都回帖说明日准时,甚至有人今天就赶到了明州城里,找个客栈歇脚。
    东城客栈原本还住了两位县令。
    可是杨家清场,东城客栈的东家要给面子,那两位县令也要给面子。
    “是杨家的客人?”其中一个疑惑。
    另一位比较机灵,道:“若只是杨家的客人,自然可以在杨家住下。杨家地方宽敞,还没有歇脚之处么?”
    “杨家都招待不起,非要住客栈?那就是贵客了。。。。。。”
    杨之舟从回乡。他地位高,杨家接待的客人,只能是贵客。又单独安置在客栈,还让客栈清客,架子颇大。
    “会不会是京里来的人?”当官的人,对权贵小动作往往比较敏感。杨家只是这么一番举动,这两位县令大人就顺其自然想到了客人的来头。
    “有可能的。。。。。”另一位保守回答。
    两人看了眼东城客栈,心想可惜了。要是没有清场,偶然遇到京里来的贵客,也许是一番造化呢。
    各人心思兜转,却不好再进东城客栈看看。
    到了第二天,是杨家的正宴。
    大门口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宴席设在西花园的船厅,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四人,船厅里人头攒动。大部分的人算是认识的,彼此交谈。
    打了戏台,请了人刷大戏,逗得宾客欢笑不已。
    船厅非常热闹。
    杨家一早给陈璟送了套行头。
    青灰色的直裰,用暗金线埋边,透出一股子奢靡的华丽。好在前天刚刚下过雨,并不热。陈璟长手长脚,穿套正经华贵衣裳,也是能出气质的。
    普通股小郎中,摇身一变成了翩翩贵公子。
    陈璟自己先笑了。
    杨之舟叮嘱他:“不要笑。你装模作样,还是像那么回事的,等会儿也要端着。就是吃顿饭,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我让少泽把你的酒壶里换成白水。我敬你就喝,旁人敬酒,不要理会。”
    陈璟又笑。
    然后,他无奈摇摇头,道:“老头子,您这是行骗啊!”
    “胡说八道。”杨之舟笑骂陈璟,道,“我这叫计谋!”
    “什么计谋?”陈璟翻翻白眼。
    “苦肉计。”杨之舟道,“你还小,道行不深,往后有得学。”
    “您这道行,也高明不到哪里去。”陈璟失笑,“说到底,还是仗着您从前在京里的权势地位,跟道行没关系。幼稚啊老爷子。”
    杨之舟哈哈笑,丝毫不介意陈璟调侃他。
    从陈璟这些调侃里,杨之舟明白,陈璟已经什么都猜到了。
    这样,就不需要杨之舟手把手去教他,省了不少事。
    这让杨之舟分外满意。
    他们在书房坐了一个时辰,等宾客到齐了开席再去。有点空闲,杨之舟和陈璟下棋。反正陈璟的棋艺远胜杨之舟,根本没什么花哨可玩的,所以杨之舟随心所欲的下,连棋局都懒得布置。
    该怎么走,什么时候结束,谁输谁赢,陈璟都算好了。
    杨之舟就漫不经心下着,和陈璟说闲话。
    “。。。。。。。咱们八月初一回望县。”杨之舟对陈璟道,“我又派人去告诉了你嫂子一声,你们家没事,不必担心。”
    陈璟来到明州的第二天,就叫杨家派人去告诉他嫂子,说他可能要耽误一个月左右,让嫂子放心。
    “费心了。”陈璟道。
    杨之舟在这方面非常细心。
    “外头,过不了多久,就要传‘陈神医’三个字了。”杨之舟笑道,“再过半年,两浙路都能传遍。以后杏林界,你也算一个人物。”
    陈璟微愣。
    他下棋的手停了停,问杨之舟:“您派人去宣扬的?”
    “的确派了几个人,让他们出去说一说,免得旁人不知晓。”杨之舟笑道,“我们不是从医的,说也没什么分量。倒是那位唐老大夫,极力推崇你!”
    陈璟就想到了那位老先生。
    那位老先生的医术很高,为人也颇为有趣,不古板。
    “听说两浙路杏林界尊唐老先生为首?”陈璟问,“下次见面,我倒要多谢他。”
    “这是你和他的缘分。”杨之舟笑道,“我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