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180章

医圣记-第180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前没有?”清筠立马捕捉了陈璟话里的漏洞,问他,“那现在呢?”
    陈璟轻轻笑了下,搂住了清筠,没有回答。
    黑暗中,他眼睛里有点了笑意。
    ***(未完待续。。)

第235章第一
    第235章第一
    惜文给陈璟做衣裳,陈璟是挺感动的。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人,明明靠才艺活着,偏偏要做如此艰难的女红,这份任性,陈璟无法再视而不见。
    陈璟没有做过衣裳,但是也能猜到辛苦。
    特别是对针线不熟练的人而言,就更加辛苦了,没准那嫩白如玉的手上,被砸了好些针眼。
    感动之余,也觉得头疼。
    惜文是婉娘的依靠,更是婉娘寄予厚望的依托。陈璟和婉娘是朋友,多番受婉娘照顾。若是接受了惜文,对婉娘而言说不定就是个打击。
    陈璟觉得这样不厚道。
    况且,他也不是真的爱惜文爱到非卿不可的地步。他对惜文的好感,是淡淡的,还不如对清筠的多。
    想了想,陈璟翻了个身,睡着了。
    和陈二把陈七的事交代清楚之后,旌忠巷那边没有再来找陈璟。
    反而是陈八和五叔,真的跑来问陈璟,有没有去岐山书院的途径,可有熟悉的朋友引荐。
    正月的时候,为了陈十八和陈文恭打架之事,陈璟大闹旌忠巷五房,不仅仅打了陈十八,还把五叔也打了。
    陈璟着实没有想到,为了陈八读书的事,五叔收起对陈璟的敌意,装作若无其事,求陈璟帮忙。
    看来,五叔是真的盼陈八能有点出息。
    这份拳拳深情,让陈璟动容。五叔未必是真心原谅了陈璟。但是他肯拉下这么大的脸,也是叫人敬佩。
    “。。。。。。我也不知道现在入学可有什么条件。不过,我的确和沈长玉有点交情。当初岐山书院为了笼络沈长玉。是非常厚待他的。若是他引荐八弟,进入书院应该不难。”陈璟道。
    昨日,陈璟还没有松口。
    如今,他答应了。
    陈八高兴万分,忙道:“央及哥哥,多谢你!不管书院要出多少束脩,我们都不会再麻烦了。”
    五叔也说:“央及。你不计前嫌,肯帮你八弟这个忙,五叔心里铭记。将来等你八弟有了出息。定然要重谢你。”
    陈璟笑了笑,说:“举手之劳。都是自家兄弟,我也希望八弟能进学,光耀门楣。将来提到八弟。就会提到望县陈氏。我跟着也沾光啊。”
    五叔听了,心里舒服了很多,也感叹道:“还是央及你有远见,心思透明!不像某人,自己读书不成,怕兄弟们出息了,压过他的风头,故而连族学的先生都要辞退。断了兄弟们读书的路!
    且不说心思是否歹毒,单单说他毫无远见!一个家族。岂能固步自封?没有出息的子弟,门第哪里能兴旺。。。。。。”
    某人,指陈二陈访里。
    对于陈二,五叔是恨得牙痒痒。
    他这个性格,太过于直接,几乎没什么成算。想到当初他说陈璋死在外头,多半也是这么直来直往,嘴上跳跃的缘故。
    陈璟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
    每个人都要自己的难处。陈二未必是个好人,但是他也有他的难处,并不能一味指责他。
    陈二接过大伯管家的权力,正式成了旌忠巷的家主,这在别家是没有的。就连皇帝家里,也是父亲死了,儿子才可以继位。
    伯祖父对大伯太过于失望,而大伯沉迷于安逸,也不愿意管家,这才将管家的责任落到了陈二头上。
    陈二太过于年轻,叔叔们哪个服他?
    他自然要些雷厉手段,才能镇住场面。辞退族学的先生,裁剪族学的开支,估计只是第一步,后面还会有其他事情。
    “。。。。。。也不能怪他。到底不是原配生的,没点见识也属平常。”五叔继续道。
    “啊?”这话,陈璟有点意外,“二哥不是大伯母的孩子?”
    陈璟从来不知道,陈二不是原配的儿子。他还以为,陈二是旌忠巷正正经经的嫡子呢。要不然,伯祖父怎么如此信任他?
    “怎么,你不知道?”陈璟的问题,五叔和陈八更是吃惊,陈八对陈璟道,“现在的大伯母,是大伯的续弦啊。
    从前的大伯母,只留下了大堂兄。他去世之后,二哥就成了长子。只不过,他到底是继室的儿子,和原配生的差了一层。他是好运,投身在大伯房里。。。。。。”
    陈璟这就明白了。
    其实,嫡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继室的儿子,自然不能和原配的儿子比。这个年代,身份象征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嫡长子,将来必然是家主,不管他能力如何。
    不像后世,可以竞争。在这个年代,身份就决定了一切,没有任何的道理可言。
    “怪不得陈二从小就防着陈七,生怕大伯将来太过于宠爱陈七,危急他的地位。”陈璟心想。
    他突然找到了陈二对陈七那种捧杀态度的根源了。
    陈二没有底气。
    他只是继室的儿子。
    因为父亲的偏爱,让陈二没有安全感,从而把根本不是他敌人的陈七防得紧紧的。陈璟沉默半晌。
    “央及哥哥,你什么时候给岐山书院写信?”陈八转移了话题,问陈璟道。陈璟对旌忠巷家事的话题,比较沉默。
    可能是陈璟谨慎惯了,不喜欢对旁人家事妄加评论。
    陈八看得出他没有兴趣,就不再多言。
    “我回去就写。”陈璟答应道。
    陈八和五叔很高兴。吃了饭,陈璟回了药铺,果然开始给岐山书院的沈长玉写信,希望可以替陈家的兄弟争取一两个名额。
    写好之后,陈璟寄出来。
    同时。他也派了小伙计,去陈家告诉五叔和陈八一声,免得他们担心陈璟忘记。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一转眼,就到了申初。
    陈璟准备进入制药房,开始制药。
    “朱掌柜,倪先生。。。。。。。”陈璟刚刚踏入后院,突然听到了有人喊朱鹤和倪先生。这个声音比较熟悉,陈璟脚步微停,回头看了眼。
    一个穿着深蓝色夏布直裰的老者。走在前头,笑眯眯和朱鹤、倪先生见礼。他身后,跟着一位七十来岁、头发花白的老人。和两个中年男子。
    深蓝色夏布直裰的老者有点熟悉,竟一时想不起是谁来。其他三个人,不曾见过。
    “陈东家!”深蓝色夏布直裰的老者,看到了陈璟。连忙也和他见礼。
    陈璟走过来。终于灵光一闪,想起了他是谁。
    “唐先生。”陈璟笑着和老者见礼。
    老者姓唐,是越州萧县益延堂的先生。上次他到了陈璟的药铺,说要给东家置办成药,还说他是唐老先生的族人。
    “陈东家,这位是我们老东家,文老先生。”唐先生走到陈璟跟前,把他身后的花白头发老者。介绍给了陈璟。
    然后,不等陈璟回答。唐先生继续介绍两位中年人,“这是我们大老爷和二老爷。”
    两个中年人,是文老先生的儿子。稍微矮胖一点的,是老大;高瘦些的,是老二。
    “文老东家。”陈璟和那位老先生见礼。
    文老东家今年七十三岁,是很高的高龄了。到了他这个年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是很难得的。
    看得出,文老东家很健康。
    “人说陈央及乃少年英才,我原是不信的。如今一见,果然是年轻。天纵奇才,有生之年能得一见,也是我的运数啊!”文老东家呵呵笑道。
    他笑的时候,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
    牙齿很整齐,没有一颗脱落病变,足见他的身体的确很好。
    “老东家过誉了。”陈璟道,“楼上说话吧。”
    说着,陈璟就把益延堂的众人,请到了楼上雅间。上次他们拿了陈璟的成药,如今还登门,足见是有了诚意和陈璟合作。
    说实在话,成药生意比陈璟预想的还要难做。
    他的药,分出去这么久,至今才一家登门,还不知道能不能谈成。其中的缓慢,若是性格着急的,只怕早跳脚了。
    这方面,陈璟还算稳重。
    陈璟把益延堂的人请到了楼上雅间,倪先生和朱鹤也放下手头的事,过来一起招待。雅间到底不像后世的会议室那么大,一下子挤了七个人,顿时就感觉拥挤了。
    朱鹤是掌柜的,他开门见山,问益延堂的老东家:“上次唐先生带回去的成药,不知效果如何?”
    “效果很好。”文老东家道,“论起来,绝大部分的成药,宗德堂都没有。虽说没有见过,但是听了陈东家的吩咐,对症用药,起效甚佳。
    我们早就想来,只是到底和玉和堂没有过生意来往,陈东家上次又言明,需得长久供药,故而犹豫至今。”
    文老东家说话很直接。
    像做生意的,为了压价,多半不会把对方的东西夸得如何厉害;而是会半夸半贬,做出一种为难的模样,等着对方沉不住气,主动降低价格。
    而文老东家没有这样做。
    不是文老东家不会,而是他不想因为这些生意上的小事,搅合了与玉和堂的合作。他们是诚心实意想和玉和堂有生意来往。
    所以,陈璟给益延堂的药,药效比文老东家夸得还要好。
    虽然大部分的药他们没有听说过,也怕百姓不相信。但是,最后证明,这些药的奇效,足以让陌生的它们取信整个市场。
    “这没什么。做生意,自然要谨慎。”朱鹤笑道,“文老东家是个痛快人,如今登门,自然是想和咱们玉和堂来往了?”
    “这个是自然了。”文老东家道,“不知是怎么个供药法?”
    接下来,就要谈下合作的具体事宜。
    双方都有意向,怎么供药,如何供药,什么价位,都需要仔细商榷,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定下来的。
    陈璟见已经是半下午,就对文老东家等人道:“你们从越州过来,路途遥远,不如先找间客栈落脚,梳洗梳洗风尘。
    我这个雅间,也着实太过于拥挤,说话都不便宜。不如这样,我也去诸位下榻的客栈,租间上房,宽敞明亮,咱们再仔细谈。”
    文老东家听了,眼睛微亮,不由点头:“如此,倒是不错。”
    这位老东家也是个儒商,希望舒服和体面。这么急匆匆的,不太符合他的性格。缓一缓,让他们整顿一番,再开始谈生意,更显得慎重和有诚意。
    这点,陈璟做得深合老先生的心思。
    “既然如此,我送你们过去。”陈璟起身道。
    陈璟把朱鹤留在铺子里,暂时照看一二。他和倪先生,跟着益延堂众人,去了城里最好的客栈。
    三楼的五间天字号房,陈璟全部包了,给益延堂众人落脚,还有间空闲下来,可以谈生意。
    文老东家很满意。
    文家的两位老爷,也觉得不错。
    “你们先歇息,我去醉霄阁定了席面,咱们晚上先喝酒,吃饱了再说。”陈璟笑着道。
    他留下倪先生,和几位应酬,自己去了酒楼定饭菜。
    这也许是他成药开张的第一笔生意。陈璟心情甚好。
    ***(未完待续。。)

第236天价
    第236章天价
    越州益延堂的人,非常有诚意和陈璟他们做成买卖。
    现在的老百姓,没有“品牌”这个概念。并不是宗德堂的药就格外好些,只是宗德堂多年积累了声誉,人人知晓罢了。
    若是去店里买药,坐堂先生开了其他的成药,百姓也未必会多嘴去问一句。再加上陈璟的成药效果更好,比宗德堂实惠多了,迟早会被百姓熟知。
    益延堂不怕卖不出去。
    但是第一次合作,大家都不清楚对方的人品,所以比较小心。
    他们谈了三天。
    陈璟有很多的成药。有些成药,益延堂都没有听说过,也没人用过。但是,陈璟的名声,足以保证这种药的效果。
    而且,成药会打上玉和堂的名字,哪怕真的出事了,也是陈璟承担后果。
    光这一项,他们就谈了两天,才谈拢。陈璟把各种成药的用法、效果,仔细告诉了文家众人,还写了下来。
    剩下的,怎么进药,如何确保陈璟的药总是品质如一,如何付款等问题,都要彼此协商。
    “。。。。。。先要签下两年内的成药供应。”到了最后快要定下来的时候,陈璟终于把他最看重的一项事宜,说了出来,
    “益延堂要先预付我一万两的订金,这笔钱在咱们两年之后生意的最后一次,我可以全数还给益延堂,也可以作为进药的成本。”
    这话。似平地惊雷,屋子里的众人都懵了。
    倪先生和朱鹤也在场。听到这话,两人愕然看着自己的东家。惊诧丝毫不比益延堂的人少。
    “东家,您也太异想天开了吧?这还怎么做生意啊?”朱鹤在心里腹诽。他觉得陈璟这个要求,着实太过分了。
    从来就没有见过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