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医圣记 >

第164章

医圣记-第164章

小说: 医圣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哥,咱们不能便宜陈央及!”秦九道,“要是商家真的降价,咱们全买了。”
    吴先生和班先生都沉默。
    一旁的采办处管事苏泰,更是没有开口。上次陈璟治好了苏泰,苏泰欠陈璟一个人情,不好附和九少爷。
    “两位先生意下如何?”秦四没有回答弟弟,转而问起了吴先生和班先生。
    吴先生比较圆滑,沉吟良久不答。
    班先生耿直些,见吴先生不说话,苏泰也旁观,不能任由两个少东家胡闹,于是班先生道:“四少爷,九少爷,上次买回去的牛黄,如今还闲置了大半,老东家非常不高兴。
    您二位是主子,老东家疼爱,不会责罚。我们只是下人,若是这次再办差不力,定然连饭也吃不上。两位少爷体谅,这牛黄是万万不能再买了!”
    班先生素来老实谨慎。
    秦九翻了个白眼。
    秦四也沉吟一瞬。
    “苏泰,你觉得呢?”秦四沉吟之后,问苏泰。
    苏泰是每次采办掌握银票的人,他最有权开口。若是他不同意买,秦四和秦九说出花来也没用。
    在宗德堂的事物上,这些管事和先生,权力比少东家大。
    “四少爷,小人也同意班先生的话。”苏泰早已想到秦四和秦九会征求他的意见,故而淡然开口。
    他同意班先生。买牛黄不是良策。
    吴先生见苏泰也说了,顿时就有了底气:“上次买那些牛黄,原本是冲着安宫牛黄丸的秘方而去。现在看来。陈央及是不可能卖出秘方的。再买牛黄,用处不大。
    而且,整个药市的牛黄实在太多了。哪怕真的降价到了二百两一两,咱们带的全部银两,也不够买完的。”
    一来宗德堂没用重用牛黄的成药,二来买空整个牛黄市场,哪怕降到二百两一两。也需要四五十万两银子。
    这次宗德堂进药,只带了十万两。
    根本不够用。
    除了便宜陈央及,两位先生和苏泰。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什么秘方?安宫牛黄丸是什么?”吴先生说完,秦四又沉吟了下,秦九却开口了。
    秦九一直不知道秘方的事。
    宗德堂怕他太过于冲动,动手去抢秘方。到时候彻底得罪了陈央及。等得罪了陈央及。他把秘方卖给别人,宗德堂什么好处也捞不到。
    “这不与你相干的,是药铺里的事。”秦四道。
    秦九就不敢再打听了。
    但是秦九并不傻。方才吴先生的话,说得一清二楚,陈璟手上有安宫牛黄丸的方子,上次他们就想得到,故而多买了牛黄。
    那秘方,应该很值钱。
    秦九在心里打转。
    最后。秦四决定,静观其变。看看牛黄市场最后到底什么价格。苏泰和吴先生、班先生也同意了。
    到了四月初一,药市正式开市。
    秦四率领着秦九、苏泰和吴先生、班先生领头,做了主祭。祭祀药王之后,药市开业。
    这次的药市,除了陈璟买牛黄那个笑话之外,没有其他趣事。
    “郑少爷”白银千两为他的先生求医,也是个话题,不少人去赶热闹。几天下来,好似没什么进展。
    陈璟和清筠计算着这次要买的药材。
    刨去像天麻、人参等昂贵的药材,其他的草药并不贵。
    而且,玉和堂不是大药铺,每种药材最多进五百斤,不算大顾客。
    初一当天,陈璟就差不多把要用的草药采办齐全了。零零总总有五千多斤,在镖行挂了号,让他们运到望县去。
    “明天呢,咱们先去参茸行,买两株野山参、两株移山参。还有些天麻、燕窝等。忙好了,就玩几天,直到初五下市前夕再去参茸行。”初一晚上,陈璟对清筠和阿来他们道。
    几个人道是,对陈璟的号令不与质疑。
    陈璟笑了笑。
    初二当天,他们去了参茸行,把剩下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陈东家,牛黄您还要么?”逛到一家店铺的时候,掌柜记得陈璟,拉住他问。
    陈璟笑笑:“怎么,你们东家愿意二百两出?”
    掌柜的笑了,对陈璟道:“做生意嘛,自然要讨价还价,没有一口价的道理。今日凑巧,我们东家也在铺子里。不如,您和我们东家商量商量?”
    “好啊。”陈璟道。
    做生意,就要拿出诚意了。所以,人家拉陈璟商量,陈璟就答应商量。
    反正他出的价格,不会有回转的余地。
    掌柜的听了,把陈璟他们请到了后院的厢房。
    药铺东家果然再等着。
    “敝人姓吴,陈东家请坐。”药铺的东家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白白胖胖的,穿着华贵,气度儒雅。
    陈璟就坐下来了。
    吴东家开门见山问陈璟:“听说您要出十斤牛黄?”
    “是啊。”陈璟回答。
    “牛黄不是其他药材。您买那么多,用在哪里?”吴东家又问。药市的东家,多少通药理。
    吴东家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陈璟到底要那么多的牛黄做什么。
    陈璟笑了笑,道:“安宫牛黄丸,是宝药,您没听说过?”
    吴东家隐约听闻过,可又不太记得。安宫牛黄丸在两浙路的杏林界有点小名声,还没有传到江南西路。
    “。。。。。。我买牛黄,自然是要制安宫牛黄丸了。”陈璟继续道。
    吴东家确定陈璟不是胡扯,他是真的需要很多。
    “小店有几斤。若是陈东家的价钱恰当,就出给您。”吴东家顿了下,笑着把话题拉回了正途,没什么追问安宫牛黄丸的事。
    他们不是买成药的,所以没什么兴趣。
    “若是二百两一两的话,你有多少,我全部要了。”陈璟道。
    吴东家笑了笑:“陈东家,您也知道,牛黄是卖不到这个价的。从前也有过牛黄成灾,那时候也要买四百两一两。。。。。。若是您全部要了,我再让利,三百两一两。”
    陈璟笑了笑。
    之前他来问,这些掌柜和东家,都是咬定要一千二百两。
    哪怕再想卖的,也要到了一千两。
    药市开市不过一天半,他们就沉不住气了,降到了三百八十两。
    “太高了。”陈璟道,“吴东家,实不相瞒,您现在觉得二百两太亏。等到了初五,只怕您哭着喊着,二百两也出不了。
    往后什么价,您看看这个药市的牛黄,再自己估量估量。您是第一个同我商量的,您考虑考虑。若是愿意二百两出给我,到我的客栈去找我,多少我都要。”
    说罢,陈璟把自己客栈的名字,留给了吴东家。
    他带着清筠等人,离开了参茸行。
    接下来几天,陈璟到处玩,依旧每天去参茸行小逛一刻钟,并不买什么。
    一直到了初五。
    这次的药市,正常开业,初五就要闭市。
    初五早上,陈璟仍听说参茸行那边在取笑他,说二百两太过于滑稽。
    到了下午,就听闻有店铺的牛黄,降到了五百两。
    五百两,是陈璟哄抬牛黄之前的价格。
    陈璟吃了午饭,就把清筠、阿来和魏上幸都叫到房里,教他们认字认药。
    阿来却沉不住气。望着窗外日影西移,阿来问陈璟:“东家,就快要闭市了,咱们的牛黄怎么办啊?”
    他的话音刚落,客栈的跑堂伙计在门口敲门:“陈东家,陈东家在屋子里么?有人找您。”
    陈璟站起身,笑着对阿来道:“牛黄来了。。。。。。”
    他整了整衣襟,回答小伙计:“在呢。谁找我?”
    ***
    很抱歉今天只有单更,发烧还没有好,今天又低烧,去了医院挂水,还是难受,我整个人都是晕的,打字的时候手都在抖。很对不起大家!(未完待续。。)

第212章大降价
    第212章大降价
    来找陈璟的,是初二那天和陈璟商量牛黄价格的吴东家。
    他是第一个和陈璟商量,足见他非常着急出手。
    陈璟让把清筠他们都遣了出去,让他们各处逛逛,请吴东家到屋子里坐。
    “眼瞧着就要闭市了,陈东家的牛黄,置办齐全了吗?”吴东家满头的汗,急匆匆赶过来的。
    还有一个半时辰就闭市,吴东家很焦急。
    “怎么,吴东家打算出货给我?”陈璟笑着问。
    吴东家肯亲自登门,就没有再兜圈子的心情了,直接道:“是啊。”然后他又道,“小店有三斤二两,算多的了。价格上,陈东家没有余地?”
    “真没有。”陈璟道。
    吴东家看了眼陈璟,想看看陈璟是否松动。最后,他自己先松动了。
    “陈东家,请到铺子里吧,牛黄出给您了!”吴东家一咬牙,满面心疼说道。
    再不出,下次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掉。
    药市的牛黄,着实可怕。
    他们囤积牛黄,已经三四月个了,每个月都卖不动。吴东家很清楚,接下来两三年,也卖不动。
    往后是什么行情,就难说了,还是赶紧出掉。
    “好。”陈璟笑道,“吴东家,您是个畅快人!下次要出货,还到您铺子里。”
    吴东家苦笑。
    陈璟和吴东家出门,喊了清筠。
    清筠在大堂里坐着喝茶。
    “带上账本。去取牛黄了。”陈璟对清筠道。
    清筠给陈璟递了个眼色。
    陈璟微微颔首。
    清筠就明白,二百两一两的价格,说妥了。清筠不由心花怒放。连忙去拿了银票,跟着陈璟去了参茸行。
    三斤二两,二百两白银一两,总共一万两。
    吴东家刨去进货的成本一算,赚了五百两。倒也不是他瞧不起五百两。参茸行虽然有钱,五百两的赚头也是笔钱。
    只是牛黄的利润素来是翻倍的,所以他心里有落差。
    “上品牛黄三斤二两。明州望县陈氏玉和堂。”买卖落定之后,伙计在门口唱喏。
    隔壁几个铺子的掌柜听到了,纷纷跑出来。站在门口张望。
    他们都很好奇,到底多少钱。
    难道真的二百两一两出的?
    三斤二两的牛黄,是很大的出货,若是平日肯定更加震撼。
    “多少钱出的?”伙计和掌柜站在门口议论。
    “不知道。居然真的出给了玉和堂的陈东家。难道陈东家改口。涨了价格么?”
    “去打听打听,陈东家是大宗进货,他要十斤呢。”
    “要赶早,已经买了三斤二两,剩下不多了。”
    买好了牛黄,陈璟从铺子里出来。已经到了初五下午快要闭市的前一个时辰,逛药市的药商几乎没有了。
    街道上空空的。
    那些掌柜和伙计站在门口,陈璟也瞧见了。
    有个掌柜手脚快。追上了陈璟,陪着询问:“陈东家。您这牛黄多少钱一两进的?”
    “二百两。”陈璟直言笑道,“你们铺子可愿意出?”
    那掌柜讪讪笑笑。
    他可做不了主。
    陈璟就往外头出,准备回去。
    其他掌柜、或东家、或伙计,纷纷跑到吴东家的铺子里,询问他:“真的二百两出了牛黄?”
    “我比不得你们,你们的牛黄少,还有机会。我的囤积多,若是不出,将来不知如何呢,赔不起啊。”吴东家正失落呢,碰到来打听消息的人,自然没有好气。
    他觉得他们都在看热闹。
    那些人打听清楚了,纷纷回去商量。
    “二百两出,还是有点赚头的。。。。。。”铺子里的东家和掌柜们,低声商量这件事。
    “留个半年,也许能买到五百两。”
    “难了。牛黄太难销。宗德堂上次买了好几斤,他们几年内不用进。其他的药铺,也纷纷买了,估计两三年也不用再进。接下来是什么行情,更是难说了。”
    两三年之后是什么情况,更是难说了。
    “难道咱们也二百两出?太丢脸了。”
    “吴家都出了啊。反正不是咱们一家丢脸。等以后出不掉,砸在铺子里,岂不是更丢脸?”掌柜对东家道。
    那东家一想,若是出不来,就是损失几千两。
    几千两,也是很大的数目啊!
    那东家立马道:“快快,玉和堂的东家还没有走远,赶紧去拦住他。咱们也出了。吴东家这个人最精明,他都愁了,咱们还盼什么?保本要紧。”
    “是。”掌柜派了腿脚便利的伙计,立马去拦陈璟。
    陈璟果然没有走远。
    他走得很慢,慢悠悠晃着。
    “陈东家,我们掌柜请您回去说话。”
    陈璟和清筠,就跟着伙计回到了铺子里。
    片刻之后,伙计站在门口唱喏:“上品牛黄一斤整,明州望县陈氏玉和堂。”
    短短的功夫,出了四斤二两。
    这下子,彻底在参茸行炸开了锅。
    这些药贩,经过这几个月的打击,对牛黄的提价已经死心了。虽然说牛黄从来没有这么低价卖过,好歹能保本,一两还能赚个十两银子。
    “陈东家,您里头请,我们铺子里有一斤半的牛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