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奋斗之第三帝国 >

第203章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03章

小说: 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拜伦回答,紧接着补充了一句:“她说了算。为了得到这个结论,她在两天时间里审讯了100名战俘,给我提交了上千页的审讯记录。”

    大家讶然。哈尔德也愕然了。李德随意地瞥向丽达,善解人意的拜伦接着回答:“丽达中尉侦听了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电话,分析了这么厚的资料——”他用手滑稽地比划着,两手伸开后把两边的人推向身后。

    “结果如何?”在一阵轻笑中李德迫不及待地明知故问。他什么都知道,他的好多想法都来源于她俩掌握的情报。

    拜伦善于揣摩元首的意图,他说了好多苏军新一代军官的名字,随着老一辈淘汰出局,这些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军官已经占据领导岗位。

    哈尔德只得闭上惹事生非的嘴。一直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的戈林此刻说话了,他看到冉妮亚和丽达跃跃欲试的样子,提议让两位女将也参与到对抗演练。冉妮亚站到德军一边,丽达兴奋地站到弗拉索夫旁边。起先两人只是默默无闻地移动标识,后来也忍不住参政议政起来。

    古德里安开始移动沙盘上的兵力标识,沙盘上黑色的坦克已经把斯大林格勒三面围住。德军步兵从履带式卡车上跳下来一窝蜂冲进城里。

    弗拉索夫盯着那些逼近斯大林格勒的标识。他绝不像一个将军,而是一个小学校长。在众多趾高气扬德军将帅的反衬下,他又矮了半截,变成乡村教师了。

    乡村教师与丽达窃窃私语一阵子后,把苏军西南方面军37、12、18等几个集团军的标示撤下了沙盘。古德里安心花怒放,继而纳闷起来:“苏军一路后撤,打也没打怎么退出战斗了?莫非整体哗变了?”

    丽达把一面标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红色大木片放到沙盘里,低语着:“斯大林改组了指挥,重整了部队,用原先的37和18集团军加上从大本营调来的一个集团军组成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专司防守城市。”

    古德里安马上看出破绽:“等等,第12集团军哪去了?蒸发掉了吗?”

    “别急。12集团军被调到城市以北,目的是持续不断地对进攻德军左翼施加压力,迫使德军攻城部队放慢脚步,甚至于后撤”。

    此时,德军先头部队——那些标识已抵达城内,半数的兵力已穿过城郊的沟壑和灌木丛,向楼房林立的城区进入。在此同时,德军飞机把斯大林格勒炸成一片火海,经过飞机的不断来临和远离,城市像刚爆发完毕的火山,烟柱子几乎遮没了天空间。

    “好!”“真痛快。”“斯大林、不,斯大林格勒完了。”在德军将领们的叫好声中,古德里安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像凯旋的将领一般向众人挥动双手。

    “我开打!”弗拉索夫挥动拳头。斯大林格勒顿时变成马蜂窝。波波莎冲锋枪、F1型破片手雷、双管霰弹枪、TT…33手枪莫辛纳甘步枪、1938式卡宾枪、杰格加廖夫DP…28轻机枪、还有美援的M1A1“汤普森”冲锋枪与重机枪并不是先进的武器,但如此多的杀人利器组合在一起,从下水道、从楼房间、从地下室、从废墟间等暗处刹那间喷射出来。

    几辆坦克在蒸气和烟尘里慢吞吞行进,突然涂鸦般飞来十几颗莫托洛夫鸡尾酒汽油瓶,坦克被烈焰包围。跟在后面的装甲车被PTRS…41反战车步枪打出几十个眼。杰格加廖夫DShK…1938型12。7mm枪弹泼洒出致命的弹丸。

    在这种情况下,瓦砾里小心翼翼行进的德军只能觉得像捅开几百个马蜂窝,每一个马蜂都是一个要命的金属弹丸。苏军在暗处,德军在明处,进攻变成了逐房逐屋、逐壕逐沟的争夺战。

    德军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夺取的几百平方米瓦砾堆里退出来,飞机载着燃烧弹和一千公斤重磅炸弹再次轰炸,大炮直接瞄准建筑物射击,一幢幢楼房像积木般倒下,给防守方提供了新的屏障。然后,德军士兵再次大呼小叫着冲进去。坦克被一人高的碎石堆挡住去路,只得远远地提供火力支援。

    德军狂轰滥炸时苏军躲入下水道和地下室里。德军进攻后他们迅速浮上水面。苏军给铁丝网通上电,在防线上不但埋设了地雷,还埋设了五公斤炸药再加五公斤钉子这样的摇探引爆装置;一些人投掷的不是破片手榴弹,而是改装的迫击炮炮弹和大炸药包。他们通过下水道出现在德军背后,把美国爆破筒扔到德军屁股后面,甚至用假烟幕弹把德军飞机的轰炸目标引到德军头上。

    开战以来德军第一次在伤亡比例上超过苏军。古德里安愤怒地:“这种打法不符合常规。”

    李德一声“继续。”这表示他的抗议无效。于是弗拉索夫继续他的恶毒。油库被点燃,楼房被定向爆破,半个连的德军被轰然倒塌的一堵墙吞噬。德军终于摸出点门道,探头探脑地进入到下水道,苏军放水把德军掩没……

第10节 斯大林格勒老鼠战争

    古德里安与弗拉索夫的对抗趋于白热化。将领们屏气凝神而又推推搡搡地观看,有的还在本子上奋笔疾书。

    德军在峡谷两侧突破进入了城区的街区。在南面,第22装甲军的小分队进占了南火车站,并且向伏尔加河方向发动猛烈攻击。在北面,坦克和满载的步兵涌向市中心。他们拿下了马马耶夫山顶并占领主要火车站以及附近的部分红场。

    第17步兵师的部队曾一度打开一条通往市区的街道,切向通往伏尔加河的一条狭长通道。他们的目标是城市中部的渡口登陆场。然而,为达成这个战术目标,德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个营仅剩下50名仍有战斗力的士兵。

    就在这支部队到达河边、师属炮兵营架起大炮向河里穿梭的苏军渡船开火时,苏军近卫13师渡过伏尔加河投入战斗,还有一个军从其它方向登陆。

    德军进攻的步伐放慢下来。每一寸土地都要反复争夺。在三天内主火车站已经15次易手。马马耶夫高地山头的争夺者们在山坡上反反复复冲击。任何一条街道,正如一名德军军官在家信中所言:不再是以米、而是以尸体来丈量了。

    对德国人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人们称之为“老鼠战争”。在广阔的平原地带,他们在空军和装甲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然而此时不再能确保成功了。

    空军每天平均出击1000架次,但是飞行员发现,当地面部队在弹丸之地上混战时,根本不可能对目标进行精确的轰炸。坦克可以轰掉整幢大楼,然而苏联小分队钻进地下室里。坦克陷入了狭窄的、瓦砾如山的街道中,其防护薄弱的后部座舱成为俄国人的大炮、手持反坦克炮、莫洛托夫鸡尾酒,甚至是二层楼窗口扔出的手榴弹的攻击部位。

    日日夜夜,战火纷飞的城市中心要爆发上百次激烈的小规模战斗。残酷的战斗不断地在楼宇的楼层间和房屋展开,战斗到最后竟使用了最原始的方式,如用刀子、棍棒、尖铁铲甚至是石块。

    “我的上帝呀,你为何抛弃了我们?”第24机械化步兵师的一名中尉这样写道,“为了一座房子我们已经战斗15天了,使用了迫击炮、手榴弹、机枪,还有刺刀。战斗的第三天,在地下室、平台上,还有楼道里到处横着德国士兵的尸体。烧毁的房屋之间的过道,在两层楼间只剩一层薄薄的天花板。”

    在他们向伏尔加河突进的途中,德军将那些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清除的仍在抵抗的“孤岛”抛在身后。其中一个苏军堡垒是位于城市南部边缘的一座堆满麦子的谷仓。自德军进攻的第二天起,就开始了为这座起初由不足50名俄国人守卫的巨大混凝土建筑的争夺。

    “这个营正在遭受惨重的损失。”一名德军士兵写道,“每个连队只剩不超过60人。这座仓库用炮火或是子弹都难以摧毁。如果斯大林格勒所有的建筑物都像这样防守的话,那么我们的士兵将没人能回到德国去。”在守军被德军用瓦斯清除出这座冒烟的谷仓之前,这份“苦差”最终需要多个分队才完成。

    古德里安的部队逐步清除民那结抵抗最激烈的障碍。在攻城半个月后,德军占领了一半城区,控制了萨里萨河南边的旧城区。其后,战斗的焦点转移到城北,目标是4座大工厂。

    不过,古德里安没有理由庆祝。仅仅在攻城半个月来,他已经损失了5万人:1万人阵亡,4万人负伤。苏军伤亡是德军的2倍,且不包括成千上万逃亡的士兵,但苏军后续部队仍源源不断地横渡伏尔加河,一上岸就化整为零,投入到艰苦卓绝的城市保卫战中。

    古德里安和弗拉索夫非常疲倦,流淌的汗水让他们的脸像快要融化了一般。大部分将帅们全神贯注于残酷的对决。尽管是沙盘决斗,身经百战的将帅们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也有少数人把沙盘当作了巨大的棋坛,个别人当成斗蛐蛐一般欣赏。

    在城市攻坚战斗中,德军坦克部队是老牛掉到井筒里——有力使不上,苏军是猪八戒使钉耙——得心应手,双方寸土必争,德军的进展引用一个士兵信中语言:用尸体来丈量。

    德军最终攻占了斯大林格勒,但付出了近十万人伤亡的代价和二个月宝贵的时间。习习的凉风吹过东欧大平原,这预示着德军的时间所剩无几了。德军虽胜尤败。

    古德里安瞪眼,他最难以接受的不是被击败,而是被弗拉索夫这个不久前的俄国战俘击败。

    演练结果对两人都不算顺利。古德里安敏锐但无知无觉,一脸惆怅地望着元首。弗拉索夫像被烧焦了,用一脸枯焦地表情偷看。李德的眼光离开斯大林格勒投向高加索。雨季将至,德军又要南下400公里,大高加索山脉横挡在德军前面。

    李德不高兴,很不高兴。照这种打法,就算战事顺利,等抵达大高加索山脚下时,已经雪花漫天飞扬了。

    李德短小的大姆指与修长的食指在沙盘上丈量着,他恼怒地拈掉剩下的标识,恶狠狠地对所有人说:“你们都看见了吧?一个斯大林格勒就攻了两个月,拖住了帝国最主要的两个坦克军团。如果我们不改变打法的话,夏季攻势像去年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一样变得虎头蛇尾。”

    屋子里喧嚣声震天,将领们总算明白德军将会受到严峻考验。哈尔德的眉头皱成包子,他这会在自责:这本是参谋长应该考虑的事。由于一连串的胜利,连一向谨慎的他都飘飘然了,预先考虑不周,特别的对巷战缺少思想准备,现在当众出丑。

    现在抱有乐观主义思想的是几个政治家。希姆莱示意大家安静。他的威力甚至比元首都大,只一声咳嗽,满屋子的人都安静下来了。

    希姆莱又轻咳了一声以示郑重其事,他说:“诸位,大家不要愁眉苦脸的,演习毕竟是演习,结果可能不一样。有些东西是无形的,比如德军高昂的士气、为帝国献身的精神以及根植在他们脑海里的国家社会主义理想和觉悟……”

    他猛然住口,因为他发现大家尽管对他恭恭敬敬,但挂在脸上的表情像看一只中国四川峨眉山的猴子。元首压根儿没听他的夸夸其谈,与冉妮亚说着悄悄话。职业军人们只相信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无形的东西只有一样——屁。

    “那你怎么不早说?”李德把悄悄话大喊出来了,“借来的猫不抓老鼠。我正要问你呢,古德里安和弗拉索夫图上对抗演练时,你俩为何一言不发?”

    冉妮亚瞥了哈尔德一眼,话里有话:“人家都是将军,我们那有资格呀?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李德生气了,或者说装出义愤填膺的样子骂她:“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你俩非常熟悉德苏双方的战法,按理说应该有想法的。”

    李德对冉妮亚耳语:如果让她进攻,几天拿下斯大林格勒。

    冉妮亚抿嘴一笑,不引人注目地伸出左手五个指头翻了一番。李德心里有数了,转向大家问道:“有谁能在10天内占领斯大林格勒,请站到前面来。”

    “10天?乖乖。”“不可能!”“痴人说梦。”“什么?你敢说元首是痴人说梦?”好似马蜂窝里捣了一棒子,屋子里沸腾了。

    李德扫视了一遍,成心拿鲍卢斯开涮:“这位将军,你不是夸口三天占领这座城市吗?”望着后者脸上像吃了生柿子一样的表情,他很开心。

    李德看到时机成熟,便把她俩推出:“既然如此,我倒想起一句话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让她俩试试吧,至少可以换个思路,换位思考。”

    他饱含期待地瞄着冉妮亚和丽达:“大人们、男人们都玩过了,也该让女人们、小孩子们过家家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