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后悔药 >

第101章

后悔药-第101章

小说: 后悔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8第三十九章
    许怀安静了一会;提着两条鱼去了简家的族长家,族长是简驴子的叔爷;已经五十多岁了;人品端方;在这镇上很有些威望。这位叔爷对简驴子非要把自己女儿侵猪笼一事也很不以为然,许怀安一说来意;马上就答应不开祠堂,并以自己长辈的身份去劝解一番,还说:“桃花这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根本就不是那样不知礼数的孩子;这孩子心地好;不过是给人家舀了碗水,就说这孩子不守妇道,这傅家是在太过分了!举人老爷,还盼你为我们简家主持个公道才是!”

    许怀安自然答允,又马不停蹄的带了杜大壮和几个威武的男人去了傅家。

    傅秀才正和儿子妻子在家里生闷气,妻子昨日白天去简家要聘礼,反被人羞辱了一番,气的在家骂了傅勉一顿,傅勉唯唯诺诺,傅秀才看着妻子满脸的血道子,厌恶的一拍桌子:“别说了,你埋怨勉哥儿干什么?若不是你不顾身份,到简家去撒泼,也不会受这个羞辱!我傅家在这顺义镇上也是有些声名的人家,你看看你,我几十年的老脸都让你丢尽了,被男子当着众人上下其手,伤风败俗,我看应该浸猪笼的是你才对!哼,若不是顾念勉哥儿将来还要考功名,我早就就写休书休了你这无知妇人!”

    武氏被丈夫的一席话说的如五雷轰顶,傻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气的脸涨的通红,瞳孔充血,浑身颤抖,尖叫一声一头撞进傅秀才的怀里,撕扯他的领子又哭又叫:“你要休了我?我为你当牛做马二十多年,给你生了儿子,你要休了我?要不是老娘,你能天天坐在那假醋酸文之乎者也?这家里里里外外都是老娘撑着的,你会干什么?啊?你要休了我?我不活了,我跟你拼了”

    傅秀才身体文弱,根本就不是武氏的对手,被武氏撕扯的衣衫凌乱,头发蓬松,脸上也被挠出了几道血痕,傅勉忙上前去拉,三口人一时间打做一团。

    许怀安一行人一进门就看到傅家这么热闹的场面,杜大壮咧着大嘴就笑了:“呀呵,傅秀才这是练的什么功啊?大晚上的一家三口怎么还打起来了?”几个男人上前拉开了这家人,傅秀才一见来的是许怀安,十分不好意思,满脸通红,背过身将衣裳整理了一下才过来行礼,许怀安客气的还礼,傅勉面孔发紫,也过来见礼,武氏也知道这是举人老爷,比自家相公功名高,也上前见礼,然后灰溜溜的进了后堂,端了茶出来。

    许怀安也不兜圈子,直接就说:“傅兄,令郎和桃花的事情,我是代表简家来跟傅兄你谈谈的,都是一个镇上的,俗话说,人不亲这水还亲呢,不过是桃花一时好心而已,傅兄何必这么不依不饶的?我的意思,还请傅兄收回休书,让两个孩子和离吧!”这被休和和离是两个意义,被休的妇人一般都是品行不端,此后很难再嫁,和离不过是夫妻两人感情不和,双方自愿分手,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傅秀才一皱眉道:“孟子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礼记有云,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入于捆。妇德,贞顺也我傅家乃书香门第,焉能容此不守妇德之人?”

    许怀安心里这个气啊,你们一家打的乱七八糟,这就是你们书香门第的作风?你跟我辩论?好,那咱们就一起辩一辩。

    许怀安端正身姿,神情肃穆道:“昔太祖昭毅仁皇后未嫁之时,太祖乃士卒也,伤而厥,傍后之家门,逢其时,后哺水敷伤以救之。继而罔顾父母之命,以身相许,随太祖投军抗元。亲对敌,鼓士气,慰伤患,定军心。以巾帼之身行须眉之事,置男女之防于不顾,然,如此以留太祖之千秋英明,奠我朝之万世基业。今吾皇后程氏,亦曾坐守困城三月余,与众儿郎同进退,,并肩立于危墙,相濡浴于血汗,倘如尔所言,岂非不守妇道耶?”

    杜大壮是头一次听妹夫说这些绕口的之乎者也,那几个和他一样也听不懂,只有傅勉和傅秀才听懂了。

    许怀安说的是大金开国皇帝太祖皇帝洪武帝的皇后昭毅仁皇后何氏,当年太祖皇帝只是个小兵,一次负伤昏倒在何氏家门口,何氏心善,亲自敷药喂水,救了太祖的性命,在养伤过程中,何氏慧眼识珠,认定太祖皇帝定非池中之物,不顾父母的反对以身相许,跟着太祖皇帝投军,这何氏之父是一名参将,母亲出身沧州武术世家,一身好武艺,随着太祖皇帝亲上战场,效仿当年梁红玉,擂鼓助阵,鼓舞军心,成就了太祖万事基业,也是大金国最令人神往的皇后。至今皇家庆典每次必点的戏文仍然是《红玉击鼓》,让人遥想当年万军丛中,一身红衣的何皇后在猎猎风中,红衣飘飘,英姿飒爽,恰如九天仙女,让世人无不仰慕!

    当今昊玄帝的皇后程氏,也是武将之后,其父程炎是前朝的威武将军,程氏武艺一般,但自幼熟读兵书,兵法娴熟,擅用谋略,为了使昊玄帝顺利进攻燕京,拖住名将阎更平,亲自带五千人驻守济南,困守三月,城头浇水成冰拒敌,城中无粮杀马食草,死死的拖住了阎更平,使昊玄帝顺利的攻下了燕京,坐上了帝位。

    许怀安说的这两位皇后都是视男女大防于不顾,却对金朝的基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女人。傅秀才被说的哑口无言,傅勉也愣愣的,心里却暗忖,这许举人用心甚是歹毒,他说的这两位皆是皇后,自己若再说什么男女大防,什么妇德礼教,就是在侮辱皇后,罪同犯上,可若不追究,桃花就是无辜被休,傅家等于是污蔑了简家,简家可以告上衙门,一时间傅秀才和傅勉都傻了!

    许怀安喝了一口水,睨了傅家爷俩一眼,冷笑一声,口气缓和了一些道:“傅兄,若简家以此为据,诉至衙门,兄以为如何?”

    “这,这”傅秀才这才琢磨过味来,如果简家因此告到衙门,县太爷肯定会判傅家污蔑和无故休妻之罪,他还算反应快,立刻一作揖:“还请举人教我!”

    许怀安笑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的意思是让勉哥儿出一份放妻书,两人和离罢了,给两家孩子都留些脸面,如何?”

    “好,好。”傅秀才忙拱手称是,回身让傅勉写放妻书。一直在后堂听着的武氏不干了,冲了出来,横眉立目的道:“不行,那简家需还我们家聘礼银子二十两。”

    傅秀才气的满脸通红:“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还不跟举人老爷告罪,回去。”

    许怀安微微一笑:“明日去县衙办手续,将放妻书落档,之后我替简家出这银子如何?”

    其实武氏还想再讹简家几两银子的,可一看杜大壮和几个壮汉在那横眉立目的坐着,胆子有些怯了,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
189第四十章
    第二天许怀安去了简家;跟简驴子说了傅家同意跟桃花和离,族长也过来骂了简驴子一顿;简驴子的气势立马蔫了些;又有举人老爷出面帮着平息此事;他也觉得面上有光,同意了和离。

    贞娘见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就提笔写了封信给元敏,把桃花的事情如实的跟元敏讲了,请她帮忙让桃花进府当个管事娘子。

    元敏接到信十分喜悦;兴冲冲的去跟老夫人说了;老夫人此时正跟苏嬷嬷唠嗑;听了元敏的话,低头想了想,笑道:“也是个可怜见的孩子,只是小地方来的,不是家生子,不懂规矩,先放我这里让苏嬷嬷教教规矩礼数,再给你吧!”

    元敏听了觉得有道理,赶忙答应了,就回去给贞娘回信。

    老夫人眯着眼睛看着孙女的背影,挑了眉,喃喃的说:“是想安个人进来吗?来了看看吧,苏嬷嬷,你的眼睛毒,等来了,你给好好看看吧!”

    苏嬷嬷笑道:“我的眼睛哪有老夫人您的厉害呢,来了您一见心里就有数了!要我说许是您想多了,毕竟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呢,哪就有那么多的心机城府呢?”

    老夫人靠在大红色八仙过海的粟玉枕上直了直腰,淡淡的弯了弯唇角:“说的也是,许是我想多了,不过说到厉害?哼,我看这现在的孩子更厉害,你瞧瞧咱们府里这几个人,都快演成戏文了,吴姨娘和陈姨娘还有那个通房丫头红芍,自从生了个女儿,就一日比一日轻狂了起来,日日斗来斗去,演的不嫌烦,我这看的都烦了!亏得净芸还有心思,弹压的住,唉,明月啊,你说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就没个省心的时候呢?”

    明月是苏嬷嬷的本名。苏嬷嬷熟知老太太的心思,忙宽慰道:“您这是有后福的,您看看咱们这大小姐和世子爷,都是孝顺听话的好孩子,日日给您请安,前儿大小姐还亲自给您做了桂花糖蒸栗粉糕,奴婢有幸得了一块,觉着大小姐这手艺真是越发的巧了,如今也大了越发懂事了,有时候还给国公爷做几个下酒的小菜,拉着世子陪着国公爷闲谈些经济学问,说是让世子多学学,她也长长见识呢,国公爷如今越发看重起来,叮嘱了夫人,留意一些根底匹配,年纪差不多的公子,可知啊,咱们大小姐是个有福的人呢!”

    这话到是很对老夫人的心思,微笑着点点头道:“这次从顺义回来后,这孩子倒是懂事了不少,知道用点心思了,可知我平时怎么教都不行,那手帕交一说这孩子倒听进去了,唉,贞娘这孩子啊,也罢,咱们毕竟欠着这孩子的人情呢,那个什么桃花来了,若真是个命苦的孩子,你就看着多看顾些,提拔她做个管事娘子也好!”又叹了口气:“这女人啊,遇到这样的婆家也实在是让人寒心啊。”

    苏嬷嬷端了一盏浇了蜂蜜的燕窝递给老夫人,笑道:“可不是呢,说起来还是咱们少夫人有福,遇到您这样时时处处帮衬着她的婆婆,不然啊,这少夫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您尝尝今日这燕窝,说是厨房炖了小半天,火候不错。”

    老夫人看着水晶琉璃碗里晶莹剔透的燕窝,厌烦的皱皱眉:“日日都是这些,吃到嘴里也没什么滋味,对了,给净芸送去没有?她有了身子,应当吃些滋补的东西。”

    “已经让拢翠亲自送去了,您什么都惦记着少夫人,连这么一碗燕窝也想着,少夫人心里指不定怎么感激呢!”

    老夫人的神情就有些惆怅,叹息了一声:“看着她,就能想起净慧那孩子来,唉,打小是我看着长大的,后来做了我的媳妇,原以为我们能有母女的缘分,谁知道,这孩子命薄啊,早早的就去了,每每见到元安他外婆,我都觉得愧疚的慌,我对不住文莲啊,好好的女儿交给了我,不过二十几岁就没了”

    苏嬷嬷也觉得心酸,忙安慰了半晌,哄得老夫人心情好些才罢了。

    又过了十多日,何老怪亲自送了桃花进府,先来给老妇人磕头,老夫人见桃花不过十六七的年纪,鹅蛋脸,柳叶眉,杏眼,面容清秀,眸子清亮,穿着灰蓝色交领窄袖夹衣,白色三梭布襦裙,绣了蓝紫色折枝花纹的压脚,脚上是一双蓝色绣粉色绣球花的绣鞋,看上去干净清爽,心里有几分喜欢,又问了几个问题,桃花答的干脆,并不如小家子女子那般畏畏缩缩,于是点了点头,让苏嬷嬷带她下去。

    桃花自此在辅国公府住了下去,她手艺巧,给老妇人绣了几件衣裳,很得老夫人喜欢,只让她签了活契,每月按二等丫鬟的月例给五百个大钱。苏嬷嬷时常指点她,朝夕相处,一来二去,觉得桃花为人稳重,心底善良,模样性格都好,就动了心思,想给自己的二儿子娶回去,苏嬷嬷的二儿子叫陶建安,管着老夫人的陪嫁,在江南的几处庄子和铺子,三十不到的年纪,两年前死了妻子,还没有孩子,人长的精神,性格稳重,精明干练。

    老夫人岁数大了,便喜欢做媒,想给儿孙积阴德,听了苏嬷嬷的话,也有心成全,就捎信以年底对账为由,让陶建安进京来报账。

    陶建安一进府就见自己母亲看着自己笑眯眯的,忙上前见礼,苏嬷嬷久未见儿子,心中喜欢,母子俩说了会话,便带着儿子进了内宅,老夫人正和元敏说话,听见禀报,让元敏先回去,让苏嬷嬷带着儿子进来,又吩咐:“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做什么装神弄鬼的,把那屏风撤了去吧!”

    下面三四个小丫鬟忙抬了屏风下去,陶建安进来给老夫人请了安,拿了一年的账本奉上,老夫人漫不经心的瞅了一遍,问了问几年庄子上的收成和铺子的进项,觉得还满意,笑道:“桃花,去给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