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新的一天开始了 >

第33章

新的一天开始了-第33章

小说: 新的一天开始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蛳斐哒撸醪嚼吹焦撞耐非埃蛟诠撞那懊娴牟┪牡拇笠噶艘幌律恚呱厮档溃骸氨炯掖笠肱枳樱 
  博文的大爷就用右手拿起书砖上的瓦盆,然后举起猛地朝书砖摔去,瓦盆顿时被摔得粉碎。这摔盆之声似乎是出殡的号令,图钦家老老少少及亲人紧跟着响声痛哭起来,和尚老道和鼓乐班的人们,在听到这摔盆之声又马上敲打吹奏起来。一时整条胡同哭声乐声混成一片冲天而起,使旁边围观看热闹的人心中感到凄惨迷茫,被眼前的景象弄得不知如何是好。在一阵哭拜之后,图钦博文的大爷接过博文他爹递过来的灵幡,准备引棺前行,可是由于棺木前跪了他家这一大群人,博文的大爷举起幡儿也过不去。因为大多数人记着上次“送三”出门西行,这次出殡也得走西口,但是不知道这次要出东口,而且,这里面老太太家的娘亲们哭得更是悲哀至极,只有在旁人的搀扶下才起,所以这些悲哀哭泣的人们站在棺木前没有动,相互劝慰等待着随幡儿西行。
  杠人们此刻已抓杠上肩,抬起了大杠。
  博文他爹在旁一看这情景,猛然想起忘了告诉他的家人今天出殡改出东口了,他连忙大声地说道:“咱们从东口出去。咱们的人跟在和尚老道的后面。”
  送殡的人们疑惑了一阵:走东口?坟地在西,为什么走东口?和尚老道在那儿?图钦的家人们此时也有些晕头转向,但也无心打听为什么,最后转过身来才看见和尚老道、及鼓乐班的人正站在大影壁前演奏着乐曲等待他们,可是,人们看见幡儿还在这头,人们还是没有动。
  “走东口,那拿幡儿的得上头了去呀!”有人大声地说道。
  “是呀!你们闪一闪,让我们过去。”博文他爹焦急地说道,然后对博文的大爷说道:“大哥,咱们过去。”
  博文的大爷这才跟着他,举着魂幡儿,穿过人群来到了他家人群的这一边。经过好一阵时间的调整,他家送殡的人才又按辈分的高低年纪长幼排列,跟在和尚老道的后面站好。此刻,他一家大小几十口子人披麻带孝的人虽然还是悲哀至及,但是他们的哭泣声不再是那么使人们感到那么牵肠挂肚的那么难受了。
  这时两面开道的锣,在大影壁那一头“当、当、当”地敲了起来,紧跟着四个吹鼓手也“呜了哇啦”地吹响大喇叭,胡同里参加出殡的执事们听到这声音就跟着动了起来。光这些众多执事们举起手中的片幡、雪柳、金拳、金掌、金瓜钺斧,和绘着飞龙飞虎等神兽的大旗在这胡同里就够热闹的,再加上后面那些举着用浆杆儿扎的金童玉女、抬着的纸糊的阴宅大院、金山银山,及纸做箱柜桌椅等物品,这纷繁杂乱出殡的队伍就足使胡同里的人们看得眼花缭乱,而且,这时几个从院里扛出大伞的人也把伞打开了,高高地举起。头一把大伞是一把白色绣花大伞,由一条大汉双手举着站在那些乱轰轰执事的后面,他举着的这把白色绣花大伞站似乎不太出彩,可是胡同里的人们细眼一看:这用金丝银线绣的大伞十分考究奢华,在这五颜六色的队伍里比起那些纸糊的东西显得更加华美高贵。在这个大汉的身后有一个四人抬的彩亭,彩亭里面放着图钦老太太一幅挺大的黑白相片,看得出这把绣花大伞是用来引领后面那个四人抬的彩亭。彩亭的后面并排站着三条壮汉,他们每人扛着一把红缎绣花大座伞,似乎作为后缀陪衬在彩亭的后面。这在过去好像只有娘娘出宫才能用的旗号,没想到现在这有钱人家出殡也用上这东西,虽然这几把大红伞不意味什么喜庆的色彩,可这三把大红伞走在送殡的队伍里异常地引人注目。在过去像出殡能用得起全套的礼仪,还能配上用三把大座伞的家也不是一般家庭,这场面也比较少见。在这三把大伞后面是一顶四人抬的魂轿,轿子上有一个精制的神龛,里面放着老太太的灵位,灵位排上用金字写着:显妣图钦王氏之神主。这就是宇文先生给点了主的神位。胡同里大多数的人出来就是看看,没人能想到这条普通灰色的胡同有这样的魔力,在不到一个时辰的光景就能召集了这么多的各色人马,展示了如此隆重庞大的出殡场面。如今这胡同里老一辈的人也不多了,年轻一辈人也不大了解这丧事中的规矩和礼数,胡同里的人们也都是在旁似乎有些疑惑看着这支出殡队伍。
  胡同里的人见过一些家出殡的队伍,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势,也没见过谁家出殡队伍里,有人举着三把绣花猩红色的大座伞,当然就更没人知道这三把大座伞是为了起隔开魂轿与彩亭的作用,所以街坊们在旁就瞎议论了起来。
  “你们看看,这才叫办丧事呢。瞧,这三把大红伞真多气派。知道那是干什么的?不知道吧!老太太过去经常到庙上烧香,伞是庙里送来的,专门来护驾老太太的亡灵。
  “不对吧?庙里哪有这种伞,这是人家有钱,人家专门为这丧事买的。”
  “不对,这东西没地方买。这都是过去宫里的东西,后来流落到民间,他家买了。得,现在正好用上了。”
  胡同里看热闹的人七说八不一,各说各的理。
  由于参加送殡的人太多,敲锣的和吹喇叭的把头了队伍都带到了宇文先生家的大门口,可后面的人还挤在胡同里没站开。鼓乐班的人出了院好歹挤出一块地方,他们本想放下手中的乐器歇一会儿,可刚才他们突然听到和尚老道演奏起来了,他们也跟着吹奏了一会儿。这会儿,他们看见前面的队伍动了起来,知道队伍马上就要出发了,就连忙拿起乐器跟随在魂轿的后面。这鼓乐班的十来个人穿着不一,高矮不齐,刚才演奏出的乐曲不是缺音,就是跑调,看起来这些人就是刚刚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出来跟着跑个龙套挣点外快。此时也无人关心和欣赏他们的演奏,只是在胡同里看热闹见识一下这出殡的阵势。那些木讷的和尚和呆板的老道则其不然,他们应该紧随在鼓乐班的后面,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与鼓乐班的人中间保持了一小段距离。和尚老道依然各分左右,左边一排灰衣和尚,右边一行黑衣老道。他们此刻并没有开始颂经念佛,而是不停地演奏着乐曲,今天他们的乐曲比起“送三”那天的曲调似乎更幽雅安详,这些和尚老道他们一边一曲轮换演奏互不干扰。
  由于图钦家人这么一耽误,杠人抬着大杠,又等了有一个刻钟的光景。可是,从杠人脸上的神情上来看,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并不急于起步走杠。
  胡同里的老人们心里明白:杠头儿在打响尺,令大杠行走之前,还有最后的一项活计要做,喊“加钱儿”。杠头儿要当众把丧主加给杠人的赏钱一一道来,众杠人也要齐声作答。
  这时,那个杠头儿拿着响尺,来到杠人们的面前。此刻,众杠人一个个表情严肃神色默然,他们驾着大杠整齐地排列在棺木前后,等他们的杠头儿喊“加钱儿”。
  杠头儿看了一眼杠人们,清咳了一声,然后对杠人高声地喊道:“四角跟夫,听好!”
  “哎!”众杠人齐声答道。
  杠人的喊声一下就压住了人们嘈杂的声音,淹没了鼓乐声,惊得胡同里所有的人们全部朝这里看来,众杠人的情绪顿时也显得兴奋起来。
  杠头儿听到众杠人的回答,似乎也感到振奋,他拉长了声音唱道:“四角跟夫,本家大爷,赏钱三十块!”
  “哎,三十块!”众人唱答道。
  “本家二爷,赏钱三十块!”杠头儿继续唱道。
  “哎,三十块!”杠人大声地重复了一句。
  “本家姑奶奶,赏钱二十块!”杠头儿唱出的声音似乎不太宏亮。
  “哎,二十块!”众人的气力也显得低了一点。
  “本家三爷,赏钱四十块!”杠头儿的声音突然一下提高一个八度。
  “哎,四十块!”杠人回答的声音十分响亮。
  “本家大舅爷赏钱四十块!”
  “哎,四十块!”杠人回答的声音依然响亮。
  “本家二舅爷,赏钱三十块!”这次,杠头儿唱这“三”字时短了一点,但是,那个“块”字拉得还是很长。
  “哎,三十块!”这次杠人回答的声明显有点弱。
  杠头儿可能刚才没有记清楚后面赏钱的人名和钱数,他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一张纸条,然后把纸条放进兜里,非常郑重地唱喏道:“本家老姨,赏钱十块!”
  “哎,十块!”杠人们的回答有气无力。
  杠头儿没有理会他手下杠人情绪的变化,这时他大概要唱到最后一位赏钱人的名字。他转回身去,先看了一眼前面图钦家的人和四周人们,然后,高声地唱道:“本家六爷,赏钱一百块!谢!”杠头儿把最后这个“谢”字拖了足有一分钟。
  “哎,一百块!谢!”众杠人不但齐声高喊,也跟着加了一个“谢”字表示对赏钱人的谢意。
  这大杠上就有四十八人,再加上旁边的跟夫和打旗的足有六七十人,他们这声音一喊起来,真有点惊天地泣鬼神的阵势。这阵势着实让胡同里的人们认识了杠房这个行业,也给图钦家的人增添了不少的面子和荣光。
  正当人们还沉浸在刚才一唱一答热烈的场面时,突然听见“啪”的一声响尺声,两个杠头儿同时在大杠两旁打响了响尺。
  众杠人听到杠头儿打的响尺声,就起步走杠。
  人们这才看清楚:这些杠人们二人一抬、三人一排、六人组成一小阵、两小阵十二人组成一个方阵,四个方阵共计四十八个杠人走在棺木的四周。不用说旁边还有众多的跟夫,四角还各跟了一个举着杠房旗号的人,就光这四十八个杠人组成的这四个方阵,抬着这口柏木大棺,往胡同里一站,这阵式就够庞大的了。可此刻,人们又惊奇地发现:众杠人那一件件墨绿色绣团花的驾衣,杠人肩头上那一根根红色的杠子,杠人头顶那一顶顶缀着红缨的荷叶帽,和棺木上红缎子的棺罩,在明亮的晨光照射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展示出一个存在于哀伤之中色彩的世界,这场景的确令胡同里的街坊们无不为之叹赏。
  四十八个杠人抬着大杠,听着响尺的声音,迈着整齐的步伐抬着棺木在胡同里浩浩荡荡地一走起来,不仅声势浩大,好像还有一种移山填海的架势。不一会儿的工夫,胡同里的土路就被杠人沉重的脚步踏得尘土飞扬,飞起的尘土直呛人的嗓子眼,真又有一种甚嚣尘上的感觉。今天正好是星期天,人们休息。大影壁胡同里哪哪儿挤的都是人,胡同的上上下下也都被各种的物件、各色的旗帜和杠人脚下蹚起的尘土所充斥,再加上开道的锣鼓声、和尚、老道和乐手们演奏的乐曲声交织在一起,中间还夹杂着图钦家人的哭泣声,整条胡同里呈现出一个比节日里庙会还混乱繁杂的场面。
  说起来,出殡用四十八杠十分罕见,也十分昂贵。可对惨淡经营杠房来说,也是好几年才碰上这么一个大买卖,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不知杠房从什么地方一下纠集了这么多杠人来,看来杠房的人也是拿出看家的本事,也借此机会展示一下他们这个行当,闯一闯自己的牌子。胡同里的人平常知道这家有钱,可没想到能办这么大的出殡仪式,看他家这出殡的礼数真是听说都没听说过。
  围观的街坊们看了一会儿后,又开始议论起来了。
  “你看,这就是四十八杠,不信你就数一数,不算四角的跟夫,光这杠上就整整四十八个人。”
  “我数数。真的,可不是吗!”
  “这不是糟蹋钱吗!”
  “人家就要这派头。”
  “那当然了。人家老太太无疾而终,这办的是老喜丧。就得这么办。”ωωω;UМDtxt。còm》提供uМd/txt小说
  胡同里的人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没人离去。这出殡的阵势是这胡同里多少年没有人见过的,今天图钦家老太太这出殡的仪式算是让胡同里的街坊们大开眼界,特别是胡同里的孩子们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异常的兴奋,认为图钦家的丧事是这胡同里的奇闻大事。这会儿,孩子们一看这出殡的队伍要向东边走,就马上跑到胡同东头去看这支庞大的送殡队伍。
  整支送殡队伍虽说混乱缓慢,但是还是有序依次而行。胡同里的老街坊们都出来站在门前,送一送图钦家的老太太。宇文先生、宇文太太和崇德三个人也站在大门外的台阶下,等着给图钦家的老太太送行。过去出殡家人给街坊那倒头便拜的礼仪也是有些太过时了,街坊们也实在承受不起。图钦家送殡的人在路过几家老街坊门口时,博文他爹就领着他家的几个大爷,向站在外面的老街坊们拱手拜一拜表示谢意。
  开道的锣鼓带着这支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