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567章

国策-第567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社会劳动力,解决劳动力欠缺问题。
  由此可见,推行政治改革,不仅仅为了建立一套新的政治体制。
  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
  早在10多年前,纪佑国就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是共和国的最大敌人。王元庆更加清楚这个问题对共和国的危害有多严重,处理得好,共和国能够在缓慢发展中度过最为艰难的几十年,处理不好,共和国将永远沦落为三流国家。
  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是国家领导人的个人职责,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甚至可以说,从纪佑国开始,共和国坚定不移的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
  看上去,这个推测几乎无法站稳脚跟。
  事实上,看得更深入一点就能明白其中的关联。
  在共和国之前,有两个鲜活的“案例”,一是日本,二是西欧。
  日本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原因很简单,老龄化社会的消费能力远不如正常社会,负担则比正常社会高出许多,主要是老年人不是社会劳动力,不但无法产生社会价值,还需要获得养老、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的社会福利,从根本上制约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增加了社会负担。如果仅靠本国市场,日本永远不可能解决老龄化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出口,利用贸易盈利为本国的社会福利提供资金,从而降低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负担。
  西欧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了“东进策略”。苏联解体之后,欧盟迅速向东扩展,吸收了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与前南斯拉夫成员国在内的众多前华约成员国,获得了“新鲜血液”,虽然与日本的经济政策不同,欧盟更注重政治政策,但是结果却殊途同归。即利用新成员国的市场、劳动力、发展推动力,带动欧盟的经济发展速度,解决由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各种问题。简单说,就是“以新养旧”,将老龄化问题转嫁给新成员国。
  日本与欧盟的政策有一个共同点,即下游市场。
  作为高端产业国,日本与欧盟都需耍下游市场。
  随着共和国进入高端产业国行列,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获得足以支撑整个国家度过老龄化时期的下游市场。
  共和国能够看到这个问题,那些做梦都想遏制共和国的国家也能看到这个问题。
  从本质上讲,“美苏冷战”之后,美国不遗余力的围剿共和国,在共和国周边建立起一道道密不透风的战略防线,根本目的不是以军事手段打垮共和国,而是要挡住共和国对外扩张的步伐,剪除共和国的下游市场,将共和国的命脉掌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等到共和国的老龄化问题爆发后,让共和国自行衰落。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来自周边国家的资源与廉价产品,没有周边国家对共和国高端工业产品的旺盛需求,共和国凭什么通过高端产业迎战老龄化问题?如果共和国仍然依靠那些劳动力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与低附加制型的工业,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在劳动力仅能获得勉强养活自身的经济回报的情况下,如何养活数以千万计、还越来越多的老人,凭什么推行促生政策、养活更多的孩子?
  事实上,共和国也在这么做。
  第四次印巴战争,让共和国获的了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拥有大约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以及由大约2亿壮年劳动力组成的下游生产国。东海战争,让共和国获得了东海地区的数百亿桶石油与数千亿方天然气。东南亚战争,不但让共和国获得了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拥有大约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由大约1。4亿壮年劳动力组成的下游生产国,还获得了南海地区的丰富资源。半岛战争,让共和国获得了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市场。
  “亏本买卖”不是没有,日本战争就让一个有1亿4000万人的市场变成了废墟。
  相对于共和国14亿人口而言,周边地区大约8亿人口的市场远远无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即便将其他友好国家,比如伊朗、叙利亚、也门、埃及、利比亚、阿根廷、乃至非洲大陆受到10多个“穷朋友”全都算进去,也不足以使共和国在2070年之前不为产品销路发愁。
  按照最保守估计,共和国要想平稳迈向2070年,至少需要总人口在25亿左右、总劳动力在12亿左右的海外市场与下游生产地区。
  毫无疑问,共和国需要一个更加庞大的市场与下游生产国。
  在此之前,共和国做得很好,只是受美国因素的影响,最终搞砸了。
  显然,经济因素成了王元庆积极推动针对印度的大规模战争的内在原因。很简单,拥有17亿人口、在2070年很有可能突破25亿人口大关的印度,将对共和国顺利度过老龄化时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经济决定政治。
  会议结束后,王元庆把项铤辉与裴承毅留了下来。
  准备工作不仅仅是大方面的事情,经济方面的工作再到位,如果不能将经济实力转变为军事实力,共和国不可能在战场上获胜。
  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军事建设比经济发展更能决定数年后的战争胜负。
  因为早就接到了元首首席助理的电话,所以裴承毅将最后一轮打击行动的作战报告带了过来,还专门准备了一份能够让王元庆看懂的分析报告。为王元庆服务这么多年,裴承毅知道元首不喜欢看那些过于专业的战报。更重要的是,要想让元首支持总参谋部的军事建设规划,就得让元首明确知道军事建设能够带来多大的好处。
  一直谈到大天亮,项铤辉与裴承毅才告辞离去。
  那份含有共和国新式武器装备实战表现的报告文件留在了元首府,随后就被王元庆锁进了绝密保险柜。
  新式武器装备的表现到底如何,只有三个人知道。
  要到数年之后,外界才能从共和国军队的实战表现中得知发生在2031年2月13日凌晨的那场战斗的真实情况!
  卷十 龙腾九天 第1章 时过境迁
  见到出现在道路尽头的车队,裴承毅站起身来,走到二楼阳台的护栏边,看清是几辆挂着军牌的轿车后,裴承毅立即下楼,来到庭院的大门外。不多时,车队停在了外面的道路旁,一名身着陆军军服的少校军官下车朝穿着便服的裴承毅走了过来。
  “将军!”少校军官敬礼的动作非常标准。
  裴承毅还了礼,打量了少校一番。
  “将军,我是总参谋部作战处的东方闻少校。”少校军官一边说着,一边将军人证递到了裴承毅手上。“总参谋长请您立即回去。”
  “现在?”裴承毅看了一眼,把军人证还给了东方闻少校。
  东方闻军官点了点头,说道:“飞机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起飞,请上车吧。”
  “也得等我换套衣服,跟家人打个招呼吧?”
  少校军官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十分钟后出来。”
  看了少校军官一眼,裴承毅才转身回到屋内,跟正在忙着做晚饭的妻子打了招呼,上楼看望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回房换上军装,收拾了几套备用军服与换洗内衣,带上女儿的照片。等他来到庭院列的时候,时间刚好过去10分钟。
  上车前,裴承毅看了眼出现在二楼露台上的妻子。
  车队上路之后,裴承毅长出口气。他知道,这一别不会是几天,也许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
  “将军,抽烟吗?”东方闻少校赶来之前肯定了解过裴承毅的情况。
  裴承毅接住递来的香烟,点烟的时候动作有点生疏。
  “放心吧,这是最新产品,绝对不含尼古丁,抽多少都对身体无害。”
  “不含尼古丁,会上瘾吗?”
  东方闻愣了一下,没跟裴承毅争辩。
  裴承毅也没有为难少校军官,把目光转向了窗外。
  对于刚刚过了43岁生日的裴承毅中将来说,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中印边境冲突“收官”之后,辈承毅没在总参谋部呆多久,就被项铤辉送到国防大学深造。虽然名义上裴承毅是第一批深造将官的领队,从中获益匪浅,但是裴承毅知道项铤辉让他离开总参谋部的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项铤辉将在2032年,也就是政府换届之后辞去总参谋长职务。
  虽然裴承毅的表现完全符合、甚至全面超过了出任总参谋长的基本要求,但是在项铤辉不愿意让元首为难的情况下,裴承毅不可能成为新的总参谋长。按照第二次军事改革时订下的制度,接替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的不是林啸雷就是章忠宪。
  论资历,裴承毅比两人差了一些。
  当然,这不是项铤辉让裴承毅“避嫌”的主要原因。
  虽然项铤辉从未向裴承毅提起让他离开总参谋部的根本原因,但是裴承毅知道,项铤辉是让他“以退为进”。
  裴承毅留在总参谋部,林啸雷与章忠宪都会把他当作最强大的竟争对手。按照最简单的斗争原则,林啸雷与章忠宪肯定会联手除掉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再决高低。裴承毅主动离开总参谋部,让林啸雷与章忠宪失去了共同“敌人”,也就没有必要对付裴承毅,从而使两人的矛盾迅速激化。
  不管两人谁笑到最后,都会因为过于露白被王元庆冷落。
  事情的发展印证了裴承毅的猜测。他在国防大学深造的时候,林啸雷与章忠宪首先在2032年的军费预算上产生矛盾,虽然只是5%的差距,但是军费预算是次要问题,主要还是谁来主导共和国军事建设。从此林啸雷与章忠宪的矛盾浮上水面,就算两人没有私心,争夺军费是为了本军种的未来发展,可是仅此一件事情就能决定两人的地位,从而决定未来总参谋长人选。
  最终的结果很出人意科。
  王元庆先是对两人各打五十大板,然后赶在换届前完成了第二次军事改革的最后一项工作,即对总参谋部的指挥机制进行全面调整,最后把彭茂邦请回首都,由彭茂邦出面给项铤辉做工作,让项铤辉留了下来。
  也就是说,林啸雷与章忠宪你争我夺,最终便宜了项铤辉!
  这个结果,连裴承毅都没考虑到。
  事后,裴承毅不得不承认,项铤辉在这件事上耍了小心眼。支走裴承毅,引发林啸雷与章忠宪之间的矛盾,项铤辉成为最大收益人。也就是说,项铤辉的根本目的不是让裴承毅避开军内斗争,而是让自己获得继任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项铤辉摆了裴承毅一道,而且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拖了裴承毅的后腿。
  当时,裴承毅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直到2033年初,也就是裴承毅完成2年培训学业,准备离开国防大学的时候,与王元庆的一次会谈才让他回心转意。当时,王元庆以共和国军队统帅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期将官培训班结业典礼,亲手为包括裴承毅在内的数十名少壮派将领佩带上崭新的肩章,还参加了当天晚上举行的毕业宴会。王元庆在宴会中单独会见了裴承毅,向这位指挥过数场战争的少壮派领军人物介绍了共和国的情况。在与王元庆谈话的时候裴承毅才了解到,项铤辉早就想离开总参谋部了,没有走成,不是他不想走,而是被王元庆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针对印度的大规模战争即将爆发,整个作战计划都是在项铤辉的主持下完成的,如果在此时更换总参谋长,不管是林啸雷还是章忠宪,都不可能像项铤辉那样,完全遵照元首的意思指挥作战行动,也就不是最优秀的战时军事统帅。
  项铤辉很重要,裴承毅也很重要,因为裴承毅是作战计划的具体制订者。
  王元庆单独找裴承毅谈话,不但消除了裴承毅对项铤辉的猜疑,还让裴承毅对军人的义务与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毕业之后,裴承毅没有返回总参谋部,而是以军事协调员的身份前往伊斯兰堡。
  让裴承毅前往巴基斯坦,除了帮助巴基斯坦完成军事指挥体制的改革工作之外,主要是为巴基斯坦提供战略指导意见,使巴基斯坦与共和国同步完成战争准备工作。
  在伊斯兰堡,裴承毅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在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当文秘的柳青青。
  两人从认识到结婚只用了半年时间,算得上“闪婚”。裴承毅看中的不是柳青青出身外交官世家的身份,也不是时任共和国外交部南亚司司长的岳父柳玉龙,而是两人相似的工作环境。作为驻外使领馆文秘,柳青青长期在国外工作,与裴承毅长期在军队工作一样,早就适应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