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381章

国策-第1381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与卡拉维拉尔角一样,休斯顿航天发射中心也早就不再承担航天发射工作,而是航天活动的地面控制与指挥中心,但是这轮炮击仍然让美国当局非常震惊,因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弹药落在了市区,对拥有数百万人口的休斯顿市造成了严重破坏,并且导致该市与几座邻近城市的上千万人涌向郊区。
  战略轰炸还没开始,战略打击的影响就显现了出来。
  大概是尝到了甜头,接下来的几天内,在尤卡坦海峡南面海域活动的第一主力舰队群以非常有规律的方式,即每24小时一次的向墨西哥湾地区的美国大中城市倾洒炮弹,而且每次的弹药投掷量都在10万吨左右。
  毫无疑问,这中集中打击在美国国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只不过,这才是个开始!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121章 天军登场
  主力舰队丢光之后,丧失制海权只是迟早的事情。
  在共和国海军首先打击卡拉维拉尔角与休斯顿的情况下,美国当局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转移保护墨西哥湾沿岸城市,而是如何保住航天发射能力,即如何保住与共和国争夺制天权的能力。
  这个时候,共和国当局也面对着一个艰难的决策。
  要不要尽快实施战略打击?
  海军已经用行动证明,高强度的火力投送能够对美国本土的战略目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炮击效果不见得比战略轰炸差。虽然美国国土面积全球第四,但是本土不到8000万平方千米,内陆城镇到海岸线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500千米,如果炮艇从加拿大的多伦多河逆流而上进入五大湖区的话,到美国内陆任何一座城镇的距离都不会超过1500千米。也就是说,即便不依靠天军,海军也有能力单独完成战略打击。
  受此影响,2062年的最后一天,海军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战略打击计划。
  如果这份计划得到最高统帅部的支持,那就意味着天军被排除在了战略打击行动之外,至少不再是战略打击行动的主宰力量。
  毫无疑问,天军绝对不会让此成为事实。
  2063年1月1日,共和国天军就在准备不算太充分的情况下,对美国本土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第一次有规模的战略轰炸。
  更重要的是,天军出动的也是最新式的武器:第一代意识遥控空天轰炸机。
  “空天轰炸机”这个概念早就出现了,算不上新鲜。问题是,从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算起,在近百年之内,空天轰炸机始终停留在理论阶段,直到21世纪40年代才进行了试飞,而且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了好几年的情况下都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飞行员的身体过于柔弱。
  暂且不考虑作战行动,即便是正常发射,宇航员都要承受巨大的过载!
  为了让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在发射阶段,不但要穿着笨重的抗荷服,还要固定在座椅上,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采用加压的方式来提高抗荷能力。显然,这些手段应用到军事上都不太现实。作为一种能够在大气层内外自由飞行,并且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完成作战任务的武器平台,即便要将飞行员绑在座椅上,也得让飞行员拥有操控能力,而不是像宇航员那样,把一切工作都交给计算机。
  如此一来,就要求使用意识控制。
  问题是,在过高的过载下,意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根本高不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成了空天轰炸机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当然,早就有人想过用遥控的方式来控制轰炸机。问题是,在只能使用电磁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即便不考虑战场上的电磁干扰,也得考虑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干扰,因此在没有更加理想的通信设备的情况下,遥控操作的空天轰炸机也不现实。
  正是如此,在2063年之前投入实战的空天轰炸机,实际上都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天轰炸机,至少算不上是全空域作战飞机。这些空天轰炸机往往只能在大气层外作战,进入大气层后,作战性能甚至比不上20年前的轰炸机,更别说与J…22这类“终极”战斗机过招了。受此影响,空天轰炸机在战场上的贡献非常有限,往往依靠几乎无限的续航力,从本土起飞,打击敌国境内的重要目标,而且主要在大气层外投掷动能弹药,很少在目标上空进入大气层内活动。因为作战使用非常有限,所以共和国天军与美国天军都把重点放在了开发新一代控制系统上,而没有大批量制造不太成熟的空天轰炸机,甚至没有对空天轰炸机的性能做太高的要求。受此影响,在2063年之前投入使用的空天轰炸机更像是重量级的空天战斗机,即载弹能力相对有限,只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出动一次所能打击的目标非常有限,远远比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轰炸机。
  从某种意义上讲,量子通信技术能在2062年广泛应用,头号功臣就是共和国天军。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开发量子通信技术方面,天军提供了70%的经费,并且承担了80%的基础开发工作,海军只提供了25%的经费、承担了15%的开发工作(另外5%的经费与5%的开发工作由陆军与陆战队共同承担)。因为开发难度非常巨大,特别是在最基础的层面上,连续失败沉重打击了科研团队的士气,甚至一度有人认为,量子技术很难走出实验室,所以对量子技术需求较低的海军一度打算终止开发,将已经取得的科研成功转为技术储备,把宝贵的资源用在其他领域,比如开发威力更大的电磁炮(当时共和国海军已经着手开发2000千克级电磁炮,甚至提出了5000千克级与10000千克级电磁炮的开发设想。为了使这些疯狂的计划得到最高统帅部的支持,海军还在螺旋加速器领域投入巨资,提出了用螺旋电磁加速器取代火箭,用来发射航天器。从理论上讲,用电磁炮发射航天设备,能够将航天发射的效率提高几十倍,并且将航天发射成本降低九成以上)。如果不是天军坚持,甚至一度以终止全部合作开发项目的方式威胁海军,恐怕量子通信技术的开发工作早就结束,也不可能在大战期间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通信设备了。
  同样的,配套的相关技术也由天军与海军共同开发。
  因为量子通信不受空间距离,甚至不受任何自然环境影响,所以量子通信设备用在遥控战斗机上与用在空天轰炸机上没有任何区别。同样的道理,意识遥控系统只是一种代替四肢的操控系统,与被操控的对象没有太大的关系。说得简单一点,将用在遥控战斗机上的意识遥控系统用在空天轰炸机上,只需要调整控制软件,对硬件几乎没有特别要求,也不需要做特别调整。
  问题是,谁也没有想到,共和国海军能在2063年初把战线推进到墨西哥湾!
  受此影响,在海军的强烈要求下,最高统帅部做出了优先保证海军供应的决定,而直接结果就是遥控战斗机在2062年量产,并且在“圣诞节海战”中取得重大战果,在主力舰一炮未放的情况下,全歼美国海军支主力舰队,取得了自开战以来,战果最为丰硕、也是最后一场海上决战的胜利。当然,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共和国天军的第一种具备全空域作战能力的空天轰炸机在2062年的第四季度才正式量产。这还是天军竭力争取的结果,如果按照最初的生产安排,要到2963年的第二季度,才会批量生产空天轰炸机!
  正是如此,到2063年初,共和国天军接收的空天轰炸机不到100架,且其中半数还在进行调试,不具备作战能力!
  为了展示天军的实力,特别是战略轰炸的实力,天军必须采取行动。
  不到50架轰炸机,能够做的,也只有重点轰炸。
  因为海军首先打击了美国的航天发射中心,而夺取制天权是天军的任务,而不是海军的任务,所以天军别无选择,只能把目标锁定为美国本土的航天控制中心。
  毫无疑问,战略轰炸文明得多。
  根据天军的作战记录,参与轰炸行动的46架空天轰炸机有44架顺利到达目标上空(另外2架在飞行途中因为故障而提前返航),投下各类弹药1100余枚,总投弹量不到1000吨,仅为海军炮击弹药消耗量的百分之一。与之相对应的,44架空天轰炸机总共打击了120个战略目标,并且全部摧毁!
  从弹药使用效率来看,无疑远远超过了海军的炮击。
  当然,并不能完全从投弹量来衡量打击效果。原因很简单,空天轰炸机使用的主要是动能弹药,威力要比同质量的炮弹大得多,而且对付加固目标、特别是深藏地下的目标时有着更加显著的效能。比如在打击位于怀俄明州卡斯珀的地下指挥中心的时候,一架空天轰炸机以1秒钟的间隔,连续投下了5枚1000千克级动能炸弹,将该基地彻底摧毁。即便不考虑射程问题,同样使用900千克级的电磁炮炮弹,在同等命中精度的情况下,也需要数百枚才有可能将目标全部摧毁。因为炮弹的精度远远比不上动能炸弹,而且射程越远,撒布范围越大,所以实际弹药消耗量还要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更重要的是,在对付军事目标的时候,轰炸产生的附带损伤低得多。
  总而言之,空天轰炸机的作战效率要比海军的炮舰高得多。
  问题是,这是世界大战,而不是局部战争,在某些时候,过高的作战效率,以及过于文明的作战手段,反而不见得有好处。要知道,如果能在一夜之间、甚至在几十分钟之内将一座城市移为平地,而且没有使用具有永久性污染效果的核武器,肯定会对受害者,特别是那些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了打击的人造成永久性的精神创伤,也会对负隅顽抗的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
  说得简单一点,每一次毁灭性的战略打击,都是发给美国当局的最后通牒。
  天军的“文明轰炸”可以用来对付军事目标,特别是那些远离城镇,得到严密保护的战略目标,而不见得能够用来对付城镇。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恐怕美国本土的所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会在接下来的半年之内被共和国海军的数支主力舰队群轰成平地。这件突然发生的事情就是美军炸掉了巴拿马运河的船闸,还用一次相当于20万吨TNT的巨大爆炸,制造了一场烈度不低于6级的地震,彻底堵塞了巴拿马运河。
  可以说,这个变故,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共和国海军。
  虽然美军的行动解救了成千上万的陆战队官兵,也让海军免去了攻打巴拿马运河,攻占中美洲地区的作战行动,但是巴拿马运河被切断之后,海军的后勤保障都得依靠直布罗陀航线。因为这条航线上的转运点并不多,而且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能力有限,所以肯定有部分物资得走好望角航线,运输压力不但得不到缓解,反而会有所提高。更要命的是,共和国海军必须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即要不要在太平洋上保留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以便对美国本土西海岸地区的目标进行打击。
  受此影响,2063年1月底,共和国最高统帅部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即打击美国本土西北地区的重要军事目标与主要城镇的任务由天军负责,海军在摧毁了美国本土西海岸的主要海军基地与造船厂之后,将所有作战舰队派往大西洋。
  对于这个安排,天军与海军都没有什么好说的。
  2月初,天军率先展开行动,利用部署在北太平洋与东太平洋上的海上基地,集中数千架战略轰炸机,对美国本土西北地区,即华盛顿州、蒙大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与怀俄明州的军事目标与主要城镇进行了战略轰炸。
  因为空天轰炸机的产量没有跟上,保有数量仍然非常有限,所以共和国天军不得不以战略轰炸机为主要力量,只是在对付一些特别关键的目标、以及特别危险的军事目标时才会出动空天轰炸机。
  与此同时,海军也在太平洋上发起了代号为“扫帚”的战略打击行动。集中了4支主力舰队与2支航空舰队,对埃弗里特、布雷默顿、长滩、圣迭戈等海军基地,以及西雅图、旧金山、奥克兰、洛杉矶等主要港口进行了全面打击,以彻底瓦解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能力。
  这个时候,共和国海军的重点并不在太平洋上。
  受海运能力限制,要将全部作战舰队派往大西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增强航线上的运输能力,特别是向前线运送弹药物资的能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困扰了共和国海军好几年的问题。
  更重耍的是,共和国海军必须调整战略打击计划。
  因为最高统帅部只让天军负责打击美国本土西北地区,而没有让天军负责打击美国本土西部地区,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