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294章

国策-第1294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亚地区,并且对台湾造成了严重破坏的那场台风,因此与美国的战役代号针锋相对,但是谁能记得住40年前的那场风暴,而且谁能将一种水果的名字与风暴联系起来?
  当然,“橘子”作战行动的规模并不小,按照计划,不但会出动战区舰队,还会让西太平洋上的3座海上基地联合行动,即“台湾岛”与“海南岛”齐头并进,一同面向马里亚纳群岛,“长兴岛”则转移到两座“巨无霸”的身后,扮演航空中转站的角色,并且为2座海上基地提供空中掩护。如此一来,共和国海军就能在马里亚纳群岛方向上投入近3000架战斗机,弥补舰队实力不足的劣势。
  更重要的是,这次共和国海军动用的全是新式作战飞机。
  这其中,就包括专门为海军航空兵开发的J…22制空战斗机。
  众所周知,在40年代,最受关注的战术战斗机肯定是共和国的X18项目,也就是传说中的J…18重型制空武斗机。
  受裁军等等因素影响,J…18确实成为了传说,甚至连这个代号都成为了历史,没有被空军与海航采纳。到2050年的时候,海航将用来替代J…16系列战斗机的新一代重型制空战斗机命名为J…20,而不是J…18。因为这个时候空军已经“解散”,重型战斗机部队全部归属海航,所以,J…20也成了共和国唯一的重型战斗机。当然,J…20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天战斗机,所以没有得到天军重视。由此可见,J…20实际上是军备竞赛中用来应急的产物。不管怎么说,在2035年之前定型的J…16已经落后,到2055年的时候肯定无法满足作战需求,共和国海军急需替代机型。
  按照常理,J…20之后,共和国海军应该与天军合作,全力研制海军型的空天战斗机。
  当然,这只是和平时期的常理。
  在战争爆发前,大概是军费多得花不完,在研制下一代战斗机的时候,海军与天军分道扬镳,前者负责研制专门在大气层内作战使用的战斗机,而天军则负责开发专门在大气层外作战使用的战斗机。当然,按照海军与天军搭乘的协议,双方开发的战斗机都得向对方开放,即在设计的时候重视全军作战需求,而不是某一军种的作战需求。
  正是如此,J…22诞生了。
  作为一种在2052年立项的新式战斗机,能够在2057年初定型,并且赶在年底完成量产准备,绝对是个奇迹。要知道,在以往的50年间,任何一种以制空为首要作战任务的战斗机的设计周期都在10年以上,平均设计周期更是长达15年。在5年内完成设计,只能说明确实是一种很有目的性的战斗机。
  用海军的话来说,J…22就是一种纯粹的制空战斗机。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完全按照21世纪中叶的空战战术设计的战斗机。
  因为正常起飞质量仅有17吨、最大起飞质量不到22吨,所以J…22甚至算不上是重型战斗机,只比 15到20吨之间的轻型战斗机大一点,按照质量划分的话,应该属于多用途战斗机的行列。问题是,J…22确实是一种空战能力极为彪悍的战斗机,在进行战术性能测试的时候,与J…16S进行对抗,取得过0比271的惊人战绩,平均模拟空战对抗战绩也在1比50以上!
  让J…22空战性能如此出众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设计都为空战服务。
  拿动力系统来说,J…22配备的螺旋磁感应推进器的正常推力高达70吨,因此在正常起飞的时候能够获得4以上的推重比。而该推进器的空战推力更是高达100吨,使得空战推重比接近6。如此高的推重比,意味着J…22的飞行加速度(因为螺旋磁感应推进器能够自由控制推力方向,能够以全推力的方式让飞机减速,所以加速度也包括减速状态)是J…16的4倍以上,并且能够在空战中以更快的速度补充损失的能量,让飞行员能够更加灵活自由的选择空战战术。
  当然,如此强大的动力性能,也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如果说J…16打破传统,让人很难将其与“飞机”联系起来的话,那么J…22就完全没有飞机的样子可言。万幸的是,J…22的总设计师肯定有很高的欣赏水平,至少审美观与大众一致,所以被人称为“菱形飞镖”的J…22仅从外形上看,给人一种非常简洁,甚至可以说是流畅的感觉。与比喻一样,J…22就像是一把放大了数百倍,长18米、宽9米、最厚处不到1米的飞镖。因为所有电子设备的观察窗口、通信天线、雷达天线、舱门都采严格按照保型方式设计,所以整架飞机外表面没有任何突出部位,甚至没有多少明显的开口,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整洁,没有一点多余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光滑的外表面实际上是一层智能蒙皮。说得直接一些,这种蒙皮能够根据温度与压力自行调整形态结构,为战机提供最为理想的气动效率,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战机的机动性。
  如果说外表面还过得去的话,那么的内在设计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从空间占用率上来说,以螺旋磁感应推进器为主的动力系统占了2成、电子设备与火控系统占了半成、生命维持系统与人机交换系统占了半成、电力供应系统占了3成半、自卫拦截系统占了1成、结构与温度控制系统占了2成、因此攻击武器系统只占了半成!这也成为J…22最受人诟病的地方。要知道,J…16的攻击武器系统占了整机空间的2成,即便是同样以制空作战为主的J…20的攻击武器系统也占了整机空间的1成。按照传统空战理论,要想获得足够的远程拦截火力,这个比例不能低于1成。
  由此可见,J…22基本上放弃了远程拦截火力,也就是放弃了视距外空战。
  替而代之的,就是强大的格斗能力与自卫拦截能力。J…16能够在一次空战中拦截8枚空对空导弹、J…20将这个数量提升到了16,而J…22的“拦截指数”为64,即在一次空战中至少能够拦截64枚空对空导弹。更重要的是,J…22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20级复合蓄电池,能够与拦截系统并网工作,所以在不考虑作战半径的情况下,J…22对空对空导弹的拦截能力几乎为无限多。为了发挥拦截能力,J…22在机身四周设置了32个拦截窗口,并且通过中央光学分离器,能够同时向8个窗口传输高能激光,加上每个窗口上的光学棱镜可以将激光束导向2个目标,所以能够同时拦截16枚来袭导弹。照此计算,拥有再强大的远程拦截能力的战斗机也拿J…22没有办法。要知道,J…20就算增添外部挂架,一次也最多只能携带16枚拦截导弹,而且在弹舱内挂弹的时候,则只能携带16枚拦截导弹。也就是说,从纯粹理论的角度计算的话,J…20不可能用拦截导弹击落J…22。
  前面已经提到,J…22的空战机动性几乎是J…16的4倍,是J…20的2倍,而按照比较通用的空战计算方法,在格斗空战阶段,如果双方的机动性差距达到50%,那么弱势一方就很难取胜,比如在与F…22空战的时候,机动性差距约30%的F…15的胜算都微乎其微。如此一来,只要进入格斗空战阶段,J…16与J…20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由此可见,J…22就是一架为格斗空战而设计的战斗机。
  当然,这也符合空战潮流。在自卫拦截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强大,而战斗机携带的拦截导弹数量又无法无限制提高的情况下,格斗空战已经成为争夺制空权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
  为了提高格斗空战能力,J…22的武器搭配也非常特别,主战武器是2部能量武器,一般情况下是1 门脉冲激光炮与1门粒子束武器,也可以用1门电磁机关炮替换。虽然J…22也有弹舱,但是弹舱的容积非常有限,而且主要用来携带拖拽式诱饵,或者专门用来干扰拦截导弹的诱饵导弹,而不是格斗导弹。事实上,在格斗空战中, 格斗导弹的意义也不大,毕竟拦截系统也能轻易击落格斗导弹。
  与操控系统比起来,J…22的武器配制还不算骇人听闻。
  众所周知,4倍推重比,加上智能蒙皮提供的气动效率,J…22的极限过载超过20G,在测试的时候甚至以俯冲的方式达到过30G。这是个什么概念呢?1个G就是物体在赤道海平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即每平方秒9。8米(形象的说,就是在1秒钟内将物体的速度由静止提高到每秒9。8米),那么20G就相当于20倍重力加速度,30G则是30倍重力加速度。正常情况下,人体最多能够承受9个的过载,而且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受过训练的飞行员也会出现恶心、黑视等生理反应(主要就是心脏无法将血液送进大脑,使大脑缺氧而产生的生理现象),在12G的情况下,飞行员就有可能猝死。正是如此,在21世纪初,几乎所有战斗机的最大过载只有9G,部分战斗机的最大过载甚至只有7G,即便从20年代开始,随着新式抗荷服问世(主要就是更加轻便,穿戴之后不会对飞行员的正常行为产生影响),以及在短时间内提高抗过载能力的药物出现,战斗机的最大过载一路攀升,到J…20的时候,已经达到15G。问题是,不管是抗荷服还是抗荷药物,都无法提高飞行员自身的体能,也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在某个极限下,巨大的过载会让飞行员无法动弹。比如在10G的过载下,飞行员举手这个动作机相当于举起100千克的物体。这个极限就是15G,再往上增加的话,飞行员的体能就是个问题了。当然,有人想过用陆军的外骨骼系统来提高飞行员的体能,即用机械代替人体。问题是,外骨骼系统的控制精度还没有达到对战斗机进行精确控制的程度,也就派不上用场。
  针对这个问题,J…22选择了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去掉肢体动作,直接用飞行员大脑发出的信号来控制战斗机。这就是人机交换系统,即常说的人机控制界面。因为类似的系统早就用在了家用计算机上,而且已经在帮助残疾人获得正常行为能力上取得重大成果,所以用在战斗机上的问题不是很大。当然,从安全角度考虑,J…22保留了一套手动控制系统,以便在人机交换系统出故障的情况下,飞行员能够用手控制战斗机飞回基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机交换系统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了战斗机的最大过载。
  因为不需要通过肢体来控制飞机,做到了飞行员想到哪,战斗机就做到哪,所以战斗机的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加上智能计算机的辅助控制,其敏捷性,特别是在空战中的反应速度还远远超过了无人飞机。
  可以说,敏捷性是格斗空战致胜的头号因素。
  在脉冲激光炮、粒子束武器成为空战利器的时候,即便是1毫秒的差距,也能决定胜败。要知道,对于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的激光来说,1毫秒就能飞行300千米,而格斗空战的距离不会超过20千米,而一个脉冲的持续时间也不过百十毫秒而已,即便对于速度稍微慢一些的粒子束来说,1毫秒也能飞行100到200千米,而且一个粒子束脉冲的持续时间也就100毫秒左右。
  总而言之,在能量武器主宰天空的时代,反应速度决定一切。
  对共和国海军来说,在把J…22送上战场之前,最大的疑问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激烈的战斗中,只带了再把匕首的刺客能不能冲到敌人跟前。
  受此影响,在9月份之前,海军让一批J…22到大陆战场上经历了实战考验。
  虽然海军没有公布J…22在大陆战场上的战斗情况,甚至没有承认在2058年让J…22参加过大陆战场上的战斗,但是根据俄罗斯空军的一些作战记录就看得出来,J…22的表现完全对得起数以千亿计的开发经费。别的不说,虽然俄罗斯空军认为共和国动用了一种性能极为先进的战斗机,而且在给美国空军的报告中,对这种战斗机的外形与空战性能做了非常全面的描述,但是俄罗斯空军却没有能够拿出任何证据,甚至没有找到该战斗机在空战中使用过的导弹残片。也就是说,J…22战斗机在大陆战场上没有被击落过!
  有了这样的战绩,海军自然没有理由让J…22远离太平洋。
  按照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橘子”作战行动中,总共动用了320架J…22,其中120架部署在“台湾岛”号上、120架部署在“海南岛”号上,另外80架部署在“长兴岛”号上。也就是说,没有部署到航上母上。按照海军给出的解释,主要是J…22是第一种配备20级复合蓄电弛的战斗机,而航母上的充电设备是为16级复合蓄电池准备的,与J…22不配套,只有海上基地有配套的充电模块,也才能让J…22全力发挥。从实际情况出发,海军不在航母上部署,不是充电设备不配套,毕竟“重庆”级航母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为配备20级、甚至24级复合蓄电池的战斗机提供支持,因此可以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