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146章

国策-第1146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两人的关系上来看,早在20年前,也就是刘晓宾成为军情局副局长的时候,他就与裴承毅建立起了利益关系。到2037年的第二次英阿马岛战争时,刘晓宾与裴承毅结成了同盟关系。虽然所有人都认为,刘晓宾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李存勋,就算他在军情局长的位置上呆到80岁,也不可能超越李存勋。实际上连刘晓宾都这么认为,但是必须承认,刘晓宾绝对不希望军情局在他的手里没落,更不愿意葬送这个凝结了太多伟人心血的情报机构,因此他就得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率领军情局完成华丽的转身。如此一来,刘晓宾别无选择,必须支持一个懂得情报工作、重视情报工作、而且需要情报机构支持的国家领导人。显然,只有来自军队的裴承毅符合这些条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刘晓宾的良苦用心了。
  “这是我在巴格达获得的资料。”刘晓宾不是那种喜欢感慨的人,事实上,几乎所有情报人员都很务实。“你先看,有不明白的,我再做详细解释。”
  裴承毅没多客气,接过电子阅读器就仔细看了起来。
  刘晓宾这次确实没有白跑一趟。
  前面提到,在共和国的积极支持与推动下,两个实力相对弱小的阿拉伯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统一进程,为成为阿拉伯是的核心力量努力。从历史上看,这是不可避免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及从此失去在阿拉伯世界里的领导地位后,阿拉伯世界就缺乏一个真正的核心力量。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主宰人类文明上千年的阿拉伯世界走向没落的原因非常复杂,而阿拉伯国家在近现代史的连续惨败多半与美国有关。
  比如当年萨达姆冒险攻占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被美国率领的盟军打得惨败,与美国情报机构的多年努力有密切关系。根据在21世纪20年代初,也就是伊朗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半岛电视台披露的一份情报,早在两伊战争期间,CIA就利用西方世界暗中支持伊拉克的机会,在伊拉克政府与情报机构中安插线人,然后在两伊战争结束后的两年内精心策划,让萨达姆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默认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军事行动,最终鼓动萨达姆冒险出兵科威特。而美国此举取得了一箭三雕的结果,一是借此机会削弱了两伊战争对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运动产生的影响,并且最终彻底瓦解了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活动,二是消除了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威胁,让以色列能够以区区数百万人对抗人口上亿的10多个阿拉伯国家。三是为美国霸占中东地区,控制全球油价,借此控制全球金融与全球经济打下了基础。
  但是没人否认,阿拉伯世界积贫积弱,与近20个阿拉伯国家没有能够联合起来,而是一盘散沙般的各自为阵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几百万犹太人能够打遍整个中东地区,让拥有数亿人的阿拉伯世界俯首称臣,就与阿拉伯世界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
  问题是,很多国家根本不愿意看到阿拉伯世界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
  迅速浏览完这份不到2万字的文件,裴承毅稍微沉思了一下,才放下阅读器,非常平静的说道:“与美国的情报机构有关?”
  “不是CIA,是摩萨得。”
  “摩萨得?”裴承毅立即朝刘晓宾看了过去。
  “消息还没得到证实。”刘晓宾接过阅读器,摁下了自毁开关,里面立即冒出了一股青烟,表示储存的信息已经被销毁了。“我已经调整了安排,加强对摩萨得的监视。当然,也不能排除CIA在暗中支持摩萨得的可能性。不管怎么说,美国当局非常清楚我们在中东的布局,以色列也知道我们在中东的目的,所以CIA与摩萨得都可能在这件事上做手脚,让我们的中东战略功亏一篑。”
  裴承毅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晓宾的意思。
  严格说来,阿拉伯世界走向分裂,或者说不再团结一致,就是因为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在1990年年底出兵侵占了科威特。
  要知道,这是近现代史上,第一场阿拉伯国家间的兼并战争。虽然当时萨达姆的意图是想通过此举,控制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市场,从而使伊拉克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新中心,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以当时的情况,就算没有美国率领的联军,伊拉克也不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新中心,因为海湾地区的沙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根本不会承认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甚至会为了自身安全成立一个专门针对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联盟。
  由此可见,如果历史重演,共和国在中东地区的努力必然会付诸东流。
  “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在重视这个问题。”刘晓宾点上了笃二根香烟,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局势不会失去控制。”
  “有没有备用计划?”
  刘晓宾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
  见到刘晓宾的表情,裴承毅没多说什么。
  “计划是有,只是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刘晓宾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局势还没有严重到需要我们采取行动的地步,我觉得应该再看一看。虽然伊拉克当局走上歧途对我们的中东战略有致命威胁,但是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推翻伊拉克的合法政权,也会对我们的中东战略产生致命威胁。”
  “我明白,只是有比没有好。”
  刘晓宾点了点头,说道:“回去后,我亲自负责这件事情。”
  “别什么事都要亲自负责,不然军情局也不用雇佣那么多人员了。”裴承毅看着刘晓宾笑了起来,说道,“不过这件事情要抓紧,我两天前向元首汇报了情况,然后让袁晨皓着手制订战争计划。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次事件很有可能对我国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方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管其他人是否接受,从元首的态度来看,我们别无选择。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抉择,我们不能凭借臆测,或者是经不起推敲与考证的情报来做出决策。不管怎么说,下次见到元首的时候,我们要拿事实说话。”
  “这有点难度。”
  裴承毅长出了口气,神色很是沉重。
  刘晓宾暗自叹了口气,猛抽了几口香烟。
  事实上,早在2041年底,也就是中东战争的停战谈判开始后不久,共和国高层就为中东战略制订了一个底线,即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美国或者美国的盟国做出了颠覆共和国在该地区盟国与准盟国合法政权,或者诱使其做出有违共和国根本战略的举动,共和国就得采取行动来捍卫国家利益。
  如果在几年前,也许就是一次情报机构间的对抗。
  在2049年的大背景下,如果美国与以色列决心欺骗伊拉克当局,甚至通过见不得光的手段迫使伊拉克当局做出最愚蠢的举动,导致共和国的中东战略彻底惨败,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肯定无法力挽狂澜。如此一来,共和国就得用更直接的方式来制止事态恶化。随着中东地区的局势再次恶化,就算共和国当局不想借题发挥,更不打算因此与美国开战,但是在双方都不肯妥协让步的情况下,世界大战将无法避免。
  “你打算什么时候再次向元首汇报工作?”
  “得看袁晨皓那边什么时候能够拿出初步结果。”裴承毅笑了笑,说道,“按照元首的意思,你回来之后,我们就去汇报情况。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再等一等,让袁晨皓做好准备后,我们再去元首府。”
  刘晓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虽然作为军情局长,刘晓宾非常清楚,裴承毅与袁晨皓的关系已经大不如前,两人在私下是朋友,在军队里却是竞争对手。
  更重要的是,返回总参谋部之后,袁晨皓弃军从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他至今都留在军队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还没有取得足以让人记住他,而不是记住裴承毅在印度战争中的那个副手的功绩。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袁晨皓肯定是不可多得的助手,而且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助手。虽然裴承毅从来没有明确支持袁晨皓步入政界,甚至没有直接支持袁晨皓争夺总参谋长,但是谁都知道,袁晨皓的任何成就都能给他带来好处。正是如此,裴承毅才会在任何时候,想方设法的为袁晨皓创造表现机会。
  当然,刘晓宾没有嫉妒袁晨皓的意思,毕竟隔行如隔山,两人不是竞争对手。
  轿车到达军情局总部的时候,裴承毅再次叮嘱了刘晓宾,并且让他跟袁晨皓联系,协调军情局与总参谋部的工作进度。
  与刘晓宾不一样,裴承毅从来就不是那和事必躬亲的领导人。
  从以上校身份担任前线指挥官,指挥数十万大军争战朝鲜半岛的时候开始,裴承毅就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用人手段。可以说,裴承毅能够得到项铤辉器重,在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期间飞黄腾达,由此打下了共和国头号军事统帅的基础,与他用人的手段,以及合理利用手下的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事实上,这也是当初彭茂邦刻意压制裴承毅的主要原因,因为像裴承毅这样的军人,只要获得机会就能一飞冲天。纵观裴承毅指挥的数场战争,打得顺手的,都与合理用人有关,而打得不太顺手的第二次英阿马岛战争,就是受现实限制,没有办法合理安排用人。
  由此可见,拥有领袖才能,不见得是好事。
  严格说来,裴承毅在王元庆与顾卫民期间都遭到压制,也与他的这一才能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元庆压制裴承毅,不是害怕裴承毅的威胁,毕竟在用人方面,王元庆的能力比裴承毅强多了。主要是裴承毅在当时太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吃点苦头不见得是坏事。也就是说,王元庆希望裴承毅能够在下面多混几年,并且在此期间积累起足够的政治斗争经验。事实也确实如此,当裴承毅在中东战争前返回中央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战将,而是拥有统帅才能的领袖。
  正是如此,在顾卫民执政期间,裴承毅成了重点照顾对象。可以说,裴承毅能在2042年出任国防部长,几乎就是李存勋用“提前退休”与顾卫民做的政治交易。虽然李存勋早就有退休的想法,但是以他的性格,确实有可能借此机会,让顾卫民在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上做出让步。站在顾卫民的立场上,裴承毅再厉害,也不可能在2042年对他构成威胁,反而会成为他取得连任的政治筹码。更重要的是,李存勋的存在,使国家元首的重要性降低了许多,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淡化军情局长,甚至借此机会控制军情局,让裴承毅出任国防部长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这种才能,给裴承毅带来的好处也很多。
  不管怎么说,与刘晓宾结盟、以及重点提拔袁晨皓,都可以看成是裴承毅用人能力的直接体现。即便刘晓宾主要依靠李存勋,与裴承毅的关系并不大,可是几乎所有共和国公民都认为,袁晨皓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得到了裴承毅的重点栽培,甚至有人认为,如果换了别的人,照样能够取得成功。
  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搭上裴承毅,肯定是劳苦命。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43章 战争问题
  9月1日,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裴承毅与刘晓宾、袁晨昭一同去了元首府。
  因为这次汇报关系到共和国在未来几年,甚至未来数十年的基本战略,所以在仅为非正式工作汇报的情况下,裴承毅等人仍然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颜靖宇的高度重视。没有人怀疑颜靖宇的野心,却没人能够肯定颜靖宇具有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不管怎么说,他对这起事件的高度重已经证明了他的战略眼光。
  与以往汇报工作的方式一样,首先由情报主管介绍情况。
  刘晓宾没有保留什么,重点介绍了伊拉克当局在对外扩张问题上的态度。作为情报机构负责热门,刘晓宾严格遵守了潘云生订下来的规矩,即只为国家领导人提供做出战略决策的情报依据,而不提供任何参考意见。因为情报本身就是具有左右决策的能力,情报机构负责人有很大的权力,如果再在决策中提供参考意见,不但能够左右国家基本战略,甚至会架空国家领导人,而情报机构负责人实质上只是行政人员,连军人都算不上,如果不能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很容易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排挤,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与地位,对国家局势产生不利影响。
  情况很简单,基本上不需要详细介绍。
  因为得到了共和国的全力援助,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速车道,所以在2045年左右,伊拉克就超过了沙特,成为阿拉伯世界中仅次于埃及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经济实力膨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