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090章

国策-第1090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艺浇ⅲ彩潜史浅;愕穆蚵簦且缘笔钡那榭隼纯矗蛭拦⒍永锏拇蟛糠终浇⒍济挥欣菇谻…666A的能力,所以在集中攻击航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取得更加惊人的战果。
  事实上,第一批攻击美国舰队的100多枚C…666A反舰导弹中,大约70枚,也就是相当于三分之二的导弹都射向了位于舰队核心的航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导弹在对付外围的护航战舰。
  美国当局没有公开C…666A攻击航母的消息,而在交战海域附近又没有共和国的侦察力量,加上第三轮导弹攻击来得太快,所以没有办法确认在第二轮导弹攻击中,美国航母是否被导弹击中过。
  按照外界猜测,在第二轮导弹攻击中,至少有1艘航母遭到重创。
  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只有美国当局高层才知道。
  问题就在这里,C…666A在对付航母的时候,是否有宣传的那么厉害?
  要知道,C…666A是共和国海军投资研制的最后一种大型反舰导弹,准确的说,是从一开始就按照反舰导弹的标准研制的反舰导弹,而不是像C…668A那样,是由空射战略巡航导弹改进来的反舰导弹。
  可以说,C…666A算得上是反舰导弹的绝唱。
  作为共和国海军在反舰导弹上的巅峰之作,在设计的时候,C…666A的技术指标就非常惊人,除了20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C…668A的最大飞行速度也是20马赫,因为采用的是亚轨道飞行弹道,所以技术含量远不如C…666A)之外,10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1500千米的最大射程、威力相当于2500千克TNT的超级战斗部等等,在“专业”反舰导弹中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当然,高达24亿元(约7000万美元)的单价,也算得上是反舰导弹中的翘楚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共和国海军呕心沥血的杰作。
  因为在2040年,共和国海军率先提出“未来海战战术”,将“动能武器”与“能量武器”定为未来海战的主要武器,决定在2045年装备螺旋电磁炮,所以外界普遍预测,共和国海军将放弃反舰导弹,集中力量研制基于螺旋电磁炮的远程制海武器。当然,完全放弃反舰导弹很不现实,毕竟在未来10年到20年之内,只有大型战舰才能装备螺旋电磁炮,别说作战飞机,连地面平台都无法装备螺旋电磁炮,所以反舰导弹仍然是岸防部队与航空兵的主要制海武器。问题是,C…666A的技术起点非常高,不但远超过了美国、俄罗斯、欧盟等竞争对手的任何一种反舰导弹,甚至远远超过了共和国海军之前装备的任何一种反舰导弹,加上C…666A具有1250千克的战斗质量(以往同等射程的反舰导弹的战斗质量均在1000千克左右),即拥有不错的改进潜力,所以在未来10年到20年之内,除非基础技术再次取得飞速进步,让反舰导弹的速度由20马赫提高到30马赫、甚至更高,不然共和国海军完全没有必要研制新的反舰导弹,对C…666A进行改进就足以应付未来海战了。
  事实上,在C…666A拿到海军订单后,中重集团就在为该导弹申请出口许可证。按照中重集团的一贯作风,以及共和国当局在批准武器出口时的做法,C…666A在量产前就有了改进型号,至少已经在进行改进设计了,不然中重集团不可能为该导弹申请出口许可证,共和国当局也不可能出售最先进的导弹。
  正是如此,在2040年的“迪拜防务大展”上,中重集团就在厚达180多页的产品宣传手册中,为C…666A安排了5页的宣传资料。因为C…666A在研制的时候就是战术武器,不像C…668A那样,是由战略武器改进而来的战术武器,所以在出口的时候,只要将射程缩短到《伦敦条约》规定的550千米以内,就可以当作战术武器出口,不会受到相关国际条约的制裁。事实上,因为C…666A采用了很多极为先进的技术,其双推力火箭/冲压发动机所使用的高能固体燃料就属于禁止出口的高级军事物资,所以出口的C…666型导弹只能采用差得多的火箭燃料,从而使其射程大大缩短。
  当然,在宣传这种导弹的时候,中重集团重点介绍了其强大的制海能力。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在海面上空以20马赫的速度飞行的反舰导弹,所以中重集团着重介绍了20马赫的飞行速度在制海作战中的重大意义。
  反正按照中重集团的宣传,世界上还没有C…666A对付不了的战舰。
  正是如此夸张的宣传,让C…666A在获得出口许可证之前就获得了来自24个国家的大约4000枚的意向订单,其中仅阿根廷就希望引进800枚,并且购买生产许可证。按照共和国军火出口的惯例,随着希望购买C…666A的国家增多,只要中重集团能够及时拿出性能更先进的改进型号,并且在简化上做足了功夫,这种导弹就能顺利获得出口许可证,甚至有可能以散件出口的方式,让某些主要盟国获得组装这种导弹的能力。比如在2040年底,叙利亚的军购团就在共和国首都向共和国提出了购买C…666A的零件,在叙利亚的阿萨得兵工厂进行组装的提议。
  总而言之,C…666A在上战场之前就成为了明星。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重集固大肆宣扬C…666A的性能时,美国海军除了关注其强大的性能之外,还非常关注其新颖的设计思想,特别是在作战使用方面,其强大的通用能力。
  设计的时候,海军就提出了简化发射辅助系统的要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要求。随着舰队防空系统的性能稳步提高,制海作战越来越注重集群能力,即同时用上百枚到上千枚的反舰导弹发起攻击,再也不可能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用1枚“飞鱼”导弹就能干掉1艘驱逐舰的战斗。要想干掉一支航母战斗群,不但需要进行饱和攻击,还要进行数次饱和攻击。如此一来,一次行投入的制海作战力量将非常惊人。
  假如在一场战斗中投入1000枚反舰导弹,而且这些反舰导弹全部由作战飞机投放,就需要大约50架战略轰炸机、或者250架战术战斗机。因为很多重型反舰导弹的长度都超过了战斗机的弹舱长度,所以在由战斗机投放的时候,只能由战斗机的外挂点挂载,从而使战斗机失去隐身能力。对共和国海军来说,购买1000枚反舰导弹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如何将这么多的导弹同时发射出去。随着海军航空兵改编,原本属于海航的轰炸机全部交给了空军,所以海军只能在远程巡逻机的身上做文章。正是如此,SX…16A才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能够通过更换任务模块来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也正是如此,海军在研制C…666A的时候,就要求以武器模块的方式进行封装,而且可以由包括SX…16A,甚至Y…16C这样的大型空中平台进行投放,而不需要对投放平台进行太大的改动。
  以美国海军的立场,肯定得重视C…666A的通用能力。
  SX…16A能够携带4套导弹运输/发射模块,也就是一次能够投放24枚导弹。如果远程巡逻机不够用,海军还能从空军借用Y…16C,由这种同样采用了模块化货舱的运输机携带4套导弹运输/发射模块执行制海作战任务。如果共和国海军采购的C…666A足够多,而且一次性出动的载机足够多,就能对美国舰队构成致命威胁。
  让美国海军倍感轻松的是,C…666A的产量并不多,SX…16A的数量也不多。
  更重要的是,开战以后,共和国空军的Y…16C一直在执行战略空运任务,根本不可能协助海军作战。
  24架SX…16A,最多只能投放576枚C…666A。
  在美国海军看来,对于能够在一次战斗中拦截900多个目标的3航母战斗群来说,对付500多枚反舰导弹不算什么难事。
  问题是,美国海军没有想到,在对付C…666A之前,还得对付上千枚C…668A。
  如果C…666A的性能真有中重集团宣传的那么厉害,在美国舰队仅剩下末段拦截系统的情况下,70枚导弹集中攻击1艘航母,可能能够重创、甚至击沉航母。
  当然,随着第三批导弹攻击,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与第二轮攻击一样,发起第三轮攻击的仍然是C…666A反舰导弹。
  这就是共和国军队在这场战斗中犯的最大的错误,也是唯一一个对整个战局产生了影响的错误。
  因为SX…16A的攻击行动由海航负责,为了做到绝对保密,联合司令部没有将战略航空兵出动轰炸机打击美国舰队的行动通报给海航,只是在作战指令中明确了攻击时间,所以在策当具体战术的时候,海航的参谋军官考虑得过分周到,决定充分利用C…666A反舰导弹的先进性能,让576枚导弹分成两个批次,从两个方向上发起突击。
  按照参谋军官的设想,第一批导弹就能迫使美国舰队使用强制电磁干犹系统,从而使美国舰队丧失大部分防空作战能力,等到第二批导弹到达的时候,就能撕开美国舰队的防空网,歼灭美国舰队。因为由战略轰炸机投射的C…668A导弹已经迫使美国舰队使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所以海航参谋的这个战术策划有点画蛇添足。更重要的是,末段防御系统均采用了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的闭路制导系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分两次拦截500多枚导弹肯定要比一次拦截500多枚导弹轻松得多。换句话说,如果576枚导弹一次性杀向美国舰队,就不再需要第四轮攻击,也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严格说来,这不是海航参谋犯的错,而是指挥系统上的漏洞。
  客观的讲,不能把责任推卸到联合司令部的身上,毕竟打击美国舰队本身就是一次必须严格保密的行动,别说让执行攻击任务的部队相互通报情况,除了执行第四轮打击任务的飞行员之外,战略轰炸机与远程巡逻机的飞行员都是严格按照后方提供的飞行数据飞往导弹发射区域的,根本就不知道攻击的是什么目标,甚至不知道目标的具体位置。
  当然,第三轮导弹攻击效果非常惊人。
  400多枚导弹同时从舰队北面杀入,虽然位于最北面对那艘美军驱逐舰及时启动了强制电碰干扰系统,但是400多枚导弹都在此之前锁定了目标,进入末段攻击弹道,也就是以直线航道发起最后冲刺。因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对付的是导弹上的电子设备,所以当导弹不再依靠电子设备的时候,强制电磁干扰就不会对导弹产生任何影响。
  对于刚刚遭受两轮攻击的美国舰队来说,顶住第三轮攻击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首先倒霉的肯定是位于舰队北面的3艘护航战舰,随即就是位于舰队核心处的3艘超级航母。
  根据幸存者回忆,在第三轮导弹攻击结束前,3艘航母都挨了10多枚导弹。
  当时,美国舰队的航向为90度,也就是向正东航行,速度已经超过40节,位于舰队核心的4艘战舰(包括3艘航母与1艘旗舰)呈菱形编队,位于最前面的是“亚当斯”号航母(CVN…92,“杰弗逊”级的第四艘),左侧是“门罗”号航母(CVN…93,“杰弗逊”级的第五艘),右侧是“麦迪逊”号航母(CVN…94,“杰弗逊”级的第六艘),最后面则是“俄勒冈”号旗舰。
  因为3艘航母均是“杰弗逊”级,所以都配备了高能脉冲激光武器系统。按照美国海军公布的相关资料,“杰弗逊”级航母上总共有4套拦截系统,分别部署在航母的直通甲板的两侧、舰位的左侧与舰岛的右侧,从任何方向上来袭的导弹都会遭到2套系统拦截。1套拦截系统能够在一个交战回合(8秒)钟内拦截24个目标,即每秒拦截3个目标。虽然实战能力比理论计算值差了许多,比如为了达到最大拦截能力,航母就得以巡航速度前进,把可控聚变反应堆输出的能量提供给拦截系统,而在实战中,航母在遭到导弹攻击的时候,绝对不可能以巡航速度前进,但是按照一般惯例,1套拦截系统肯定能在8秒内拦截10到16个目标。因为C…666A的冲刺速度是之前速度最快的反舰导弹的2倍以上,而末段拦截系统的交战距离很难超过30千米(主要受地球曲率影响),所以在一次战斗中,一套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5到8个目标。如果导弹从一个方向上射来,以25%的命中率计算,最多只需要65枚导弹,就能确保至少有1枚导弹击中目标。
  正是根据这一结果,才大致断定在第二轮攻击中,应该有1艘美国航母挨了导弹。
  因为在外围掩护的美国战舰已经失去了防空拦截能力,也没有配备性能强大的高能脉冲激光拦截系统,所以杀向航母的C…666A反舰导弹几乎不会受到附近战舰的影响,击中航母只是迟早的事情。
  可以说,海航在这个时候的谨慎战术几乎拯救了美国舰队。
  如果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