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血战旗 >

第637章

血战旗-第637章

小说: 血战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新四军的指挥机构中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状,军长要听副军长的。而叶挺这个军长,做的最多的更像是一个军部的高级参议,做的是协调战区和友军的沟通。
    “叶希夷如何应对我不知,但如果是项英指挥部队,一定是突围。”陈诚说道这里显得非常自信。
    蒋介石闻言一惊,匆忙站起来,冲到地图边上,口中念叨有词的样子,却在地图上不断的比对着,久久没有答案。如果他一直呆在军队中,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将军,但是自从陆士学成后,他一直没有正经的带兵打仗,一下子就被供到了统帅的位置上,对作战指挥早就生疏了起来。
    陈诚那里能够眼见蒋介石出丑?立刻补充道:“我建议急调集在赣的湘军李觉部第19师补充到皖浙交界区域,防止新四军从浙西进入天目山。”
    “你办事我放心,着令军政部立刻去办。”蒋介石老脸微红,专业上吃瘪,这让他很不好受。
    陈诚补充道:“委座,军令部不适合出面。”
    “那就让侍从室办。”蒋介石想想也对,军令部也好,军政部也罢,不少人都是失势的一方大佬,不少和周公馆走的很近,难免不出点幺蛾子。
    “星亭,你怎么看?”蒋介石一转头,偏向了张群。
    和陈诚不同,张群和蒋介石的关系更加深厚,早在rì本振武学校时期,他们就是同学并一见如故。之后在rì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完毕之后,又同期回国,并在陈其美的沪中担任军官。
    之后弃军从政,其施政手腕也非常高明,他是蒋介石身边最倚重的要员之一。
    能文能武的张群刚刚担任四川省主席,此次抵达chóng qìng是因为协调后方运输,被蒋介石召来的时候,也不知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听到这里,他才明白,是对新四军下手了。其实张群早就心知,蒋介石必然不能容忍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扩张,下手之早晚的事。
    打了腹稿之后,张群这才不急不慢的说道:“我认为军队作战,大意为先。上官云相是正义之师,代表国家去剿灭叛军。任何结果都是合情合理的。”
    张群的话让蒋介石眼前顿时一亮,心中暗忖:“没错啊!打新四军不正是名正言顺的事吗?曹甸之战,黄桥战役,都是事实,只要三战区站在大义这边,新四军就是叛军。剿灭不过是履行职责而已。”
    不仅国民zhèng fǔ上下乱成一团。
    就是西北**zhōng yāng驻地,也被顾祝同的胆大妄为吓了一跳。
    这已经超越摩擦的范畴,绝对是要放手开战的架势啊!
    抗战打到这个份上,rì军想要有所为,短时间内也无法办到。唯一的变数就是中国国内的抗战阵营不要出现大的变化。
    第二天,周公馆内先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chóng qìng的街头先期报道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时间,但是正反声音都很尖锐。各执一词的局面依然出现。
    最担心的莫过于期盼抗战胜利的普通民众,要求和平解决的呼声很高。而周公也多次拜访军政要员,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这次事变。
    但是紧接着,国民zhèng fǔ颁布了新四军为叛军,并刊登了取缔其番号的军令。
    这才让周公感觉到了蒋介石已经忍无可忍,决心用屠刀解决新四军的问题。
    消息公布之后,立刻引起他高度重视,思前想后对谈判解决矛盾的心情越来越迫切起来。关键是番号的问题,新四军有7个师,虽然都不属于战斗序列的番号,但是如果连新四军的番号都不用了,那么对于已有的抗rì根据地也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一时间,消息也传到了东北。
    和新四军一样,40军同样是**领导的武装力量。
    但所处环境不同,控制了北满大部地区的曾一阳,宛然成了游戏的制定者。反而是西南zhèng fǔ派来的宣铁吾和沈醉等人的身份立刻敏感了起来。
    一旦,曾一阳想要消灭沈醉所部。
    根本就不用他动手,将已有的情报透露出去,鬼子自然会找上前去。即便不这么做,已经答应宣铁吾的接应部队只要晚到几天,宣铁吾的境遇也非常不好说。
    最理想,是被鬼子逼入山林,先当一段时间土匪再说。
    要是运气差点,被鬼子围住,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覆灭。除非,宣铁吾受不住鬼子的威逼,投靠关东军,但这种可能也不大。
    在总指驻地。
    陈光正脸红脖子粗的和谢维俊争执着,争执的原因是,谢维俊认为嫩江以西人口稀薄,战略意义不大,尤其是北拦在关东军驻有重兵的南北铁路大动脉上,部队缺乏发展的空间。
    让不让给**,意义都不大。
    而陈光却认为不能给宣铁吾发展的空间,要么人接过来,直接送出境,要么就派兵控制。
    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官司就闹到了曾一阳的面前。
    “老刘,是否请示一下zhōng yāng,作为皖南之后,chóng qìng谈判的筹码?”曾一阳转身向刘先河寻求意见。
    刘先河颔首答道:“我虽然也不赞成东北出现zhōng yāng军的影子,再说就是一群伪军,也不是zhōng yāng军。但如果将其作为筹码,让chóng qìng那边的谈判顺利一些,我个人认为,不失为一步好棋。”
    !d@T。。。
    更多到,地址
第四六五章 感觉超好的斯大林
    蒋介石的刻意回避,让战争的烟云更加的扑朔迷离起来。
    官云相在皖南发动的进攻到了第三天。面对缺少弹药的新四军皖南主力部队,zhōng yāng军一开始的猛攻并没有取得他预料中的胜利,反而在包围圈扎紧之前,一部数量不明的新四军先期突围出了包围圈。
    这让官云相心中更加没底起来。
    叶挺还在包围圈内么?
    新四军的主要机构还完好吗?
    设备和往来文件能否缴获?
    对于官云相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仅仅为了消灭一个新四军皖南主力,蒋介石还不用担负这么大的政治风险,他是另有所图。官云相明白,他就是一把刀,一把蒋介石手中的刀。
    但是他又担心,一旦活干的不漂亮,蒋介石还会信任他吗?
    官云相非常清楚,蒋介石要什么。
    **对新四军下达的作战命令,**东南局和zhōng yāng往来的文件,以及**在东南最重要的人物,项英。就项英脑袋中的秘密,就足以抵得万人新四军的战果。但别说对官云相了,连对顾祝同来说,抓捕项英是很难完成的一个任务。
    这不仅仅是项英此人xìng格刚毅,极少接受妥协。
    另外一点就是,战场硝烟弥漫,很多文件都会因为战场的不确定xìng而被销毁,比方说东南局和**西北zhōng yāng的联络文件,电报,以及签发的各种档案命令。其中不少都是牵涉两党处理方案的,极容易被国民党抓住,成为战斗打官司起来,对新四军不利的证据。
    这些文件被销毁的可能xìng很大。
    面对亲临抵达皖南的顾祝同,官云相显得很为难,也很紧张,身后的一行作战参谋,情报参谋们也各个都默默的跟着两个大佬摆闷葫芦。
    良久。顾祝同这才叹了口气,可惜官云相想着心事,根本没心情去搭茬。无奈之下,只好自言自语道:“委座对你们很关注。”
    关注?官云相心中苦笑,能不关注吗?以前都是小打小闹,无伤大雅。可如今是千军万马,委座能关心吗?就差国民zhèng fǔ宣布,要打内战了。
    “顾长官放心,我32集团军下官兵,八万余人。必定歼灭叛军,捍卫中华军魂。”官云相无奈之下只好先把决心表出来。
    将来如何?
    他已经管不了了,这是大佬做法,他这个底下的小妖只能顺应头的意思。
    其实官云相想的没错,皖南的事变逐渐演变成了中rì之间,国战的重要变数,**,国民zhèng fǔ之间的斗法。…为伪满。汪伪和rì军之间的重大战略转移。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些,说起来有些言之有早。
    “听说有新四军有一部已经突围,已经确认是那部分了吗?”顾祝同来茂林,主要是确认新四军的指挥机构,闻听有新四军有部队突围了,当然坐不住了。
    官云相心说。终于来了。
    点头承认道:“确实又部分新四军突围去了苏南,不过我已经确认。新四军军部还在包围圈内,突围的是其教导队。”
    顾祝同心松了一口气。只要叶挺在,一切都好说。新四军成立之初,两党就为此多次争论,新四军不像八路军和40军,这两支部队完全都是正规部队组建,战斗力强,给予战斗序列是众望所归。但新四军不同,主要是在江南的游击队和部分进步人士组成,结构比较复杂。叶挺在组建之初,确实起到的重要作用。
    只要将叶挺控制住,对他来说,对chóng qìng来说,都有挽回的余地。
    “报告!”
    官云相挥手示意部下,不要支支吾吾的,他哪敢瞒着顾祝同啊!“说!”
    “报告总司令,新四军来人要求谈判。”“
    “谈判?都已经打了,还有什么可谈判的?让他们回去,战场见真招。”官云相正好让人将人扣轰走,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话很多军人都会遵守,只要对手不要太无理。
    “慢!”
    顾祝同站出来,拦住了正好离开的传令兵,询问道:“对方来的是什么人?”
    “新四军军部的一个作战参谋,拿着军长叶挺的信件而来。”
    “去把信件拿来。”
    顾祝同将信件看完之后,心说:“希夷啊!希夷!壮志难酬,还不如进入zhōng yāng军,就叶挺的独特身份,加他的能力,必然会被蒋介石重用。即便当以一个集团军司令也不怕。”
    官云相见顾祝同和叶挺都往来信件了,这是要干嘛啊?
    “顾长官,您这是?”
    顾祝同玩味一笑道:“谈判可以,让希夷来,其他人和我不对等。”
    “高,顾长官此计甚妙。”官云相笑的挤眉弄眼的,他就怕叶挺临阵指挥,一心要突围,他这里真有可能出纰漏。
    当夜,赶来谈判的新四军中将军长,叶挺。被顾祝同扣留。随即,官云相命令手下两个军,全力发起进攻。
    抗战爆发三年,欧战爆发的第二年。
    苏联人已经习惯了在战争边缘行走的现状,大国的优越感让很多人有些飘飘然。
    国家的实力在蒸蒸rì,对斯大林来说,rì本威胁不了苏联。苏联的对手只有一个德国,希特勒想要进攻苏联,斯大林早有预感,但是巴尔干的局势,肯定会对德国的战略部署造成一些影响。
    斯大林关注远东,却也放任远东。
    中国拖住了rì本整整三年,这让他发现rì本其实就是海军强,陆军和空军的战斗力连威胁苏联的资本都没有。曾经,他在国民zhèng fǔ的三大战役的失败之后,悲观过,认为苏rì之战已经迫在眉睫,为此他也抛开让有可能惹怒rì本人的做法,想中国输入武器和继续的作战飞机,包括飞行员。
    3年,rì本进攻华中,并很快的占领了武汉。斯大林一度认为,中国的抗战也将到此结束。
    39年,rì本进攻华南。中国在西南的交通差点被rì本打通。
    可是中国还没有失败。
    抗战还在继续。
    这就给斯大林一些不一样的想法。结合起来,就两个字‘地域’,中国拥有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更是rì本的5倍。只要zhèng fǔ还在组织抗战,这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还不算完。
    但是,皖南发生的事态动摇了斯大林的想法。一旦中国国内的抗rì力量出现了内部的争斗,抗战还能继续吗?rì军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各个击破,完成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rì德意三国的协约已经签订。一旦rì本和德国从东西两面同时向苏联发起进攻。
    仅仅凭借苏联在远东部署的军队,是无法抵挡rì本全国之力的。
    这种危机感顿时让斯大林有种芒刺在背的异样,但是也给他输送了一个信号,一旦中国的抗rì局面出现新的变化,中国战场以黄河为界,北方以**为抗rì主力,南方以蒋介石国民zhèng fǔ继续抗rì,这种局面会不会对苏联谋求更好的利益呢?
    从骨子里。斯大林是将中国当成一个劲敌的。
    一个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只要政局稳定下来,一定会爆发出惊人的建设能力。到时候,工业去了,军工去了,加庞大的人口基数,一旦这个国家对周边国家产生威胁。将是一股洪流,一股很难抵挡的洪流。
    苏联是孤岛。dú lì于世界的孤岛。
    斯大林不得不对苏联周边糟糕的防御不断的做出调整,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