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兽部落 >

第18章

兽部落-第18章

小说: 兽部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似乎自己要在这里开始飞升,或者变成另一个人;而忧的是,在如此一边是佛,一边是真主的地方,我到底该把脚步伸向哪一边?
  界碑上标示此地的海拔高度为6700米。这个高度对佛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曾有人说,在西藏,海拔高度也就是精神高度,二者同高。西藏以“在路上”的感觉为本质,行走是达到一切目的的基本要求;一个喇嘛,或者一个朝圣者,翻开了多少经卷,走了多少路,都是“在路上”完成的。人像鹰一样,都将一直向高处行进,所以,最终到达的高度就是他们灵魂升华的地方。虔诚是佛教的本质,使灵魂升华,来世有所寄托。所以,从感觉上而言,佛教解决的是来世的问题。
  那么,###的高度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曾在新疆喀什生活过很长时间,很喜欢艾提尕清真寺,经常去寺前的广场上散步,慢慢地,我便感觉到一股圣洁的气息在这里弥漫。我常常亲眼所见那些穿长袍,留白须的长者在寺门口净手,然后脱鞋入寺,不一会儿,念经声便从寺内传出。我甚至见过把双手伸在胸前,做“都哇”(一种忏悔方式)时忍俊不禁痛哭失声的人……他们在忏悔往事,祈求胡大(真主)宽恕自己。因此,###教更多的时候解决的是今生。穆斯林以圣洁为准则,一点一点剔除自己内心和行为中的罪过,让自己不要有罪,活得干净,最后归依到“清洁的精神”(张承志语)。
  如此冥想一番,顿时觉得界山如中流砥柱,承受着双重的寓意与象征。人站在这儿,是轻易不敢挪动脚步的……一边是佛祖,一边是真主……一边解决的是来世,一边解决的是今生,你该走向哪一边?或者说,以你的德性,以你的作为,哪一边会接收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乌鸦(5)
迷迷糊糊正要离去,忽然飞来一群乌鸦。仔细一看,飞在前面的一只在奋力逃飞,后面的一大群紧追不舍。原来,逃奔的那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食物,后面的乌鸦都想冲上去抢夺。于是,一场争夺在高原上开始了。
  那只乌鸦不愿舍弃叼在嘴里的食物,奋力逃飞,在界碑跟前躲避可恶的同类。于是,它绕着界碑来回转圈,那群乌鸦们对它紧追不舍,发出的哇哇声响成一片。界碑被那只嘴里叼着食物的乌鸦用来作掩护物,而追逐的那群鸟又把它当成了进攻的领地。
  这样的情景在界碑旁出现,让人看着看着便惊呼:乌鸦们不经意在真主和佛之间打转,毫无顾虑,轻松自如。
  不由得心生感慨,生命变得紧迫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原本是就是很轻松的事情。
  5、等待美德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高考作文题,其要求是这样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乌鸦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老乌鸦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乌鸦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将这个材料读了两遍,有了想替一只乌鸦和一个孩子说话的冲动。尽管我觉得我写的作文不一定比中学生写得好,老话说得好,万般算计比不上一颗天真的心,但我忝为一个作家,还是应该经常找一找自己的那颗天真的心,也许,我已经将它遗失得太久了。于是,我正襟危坐,像考场上的中学生一样写这篇作文:
  黄昏的风刮起来了,草原变得像一块绿色绸布,在上下翻滚。一只老乌鸦飞落到一
  块石头上,久久盯着风中的一只山羊,它的羽毛也被风吹动,像草原一样在起伏。天色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鸟儿都回家了,但它还独自留在这里。它有俯空飞下抓山羊的本
  领。它已经跟踪这只山羊一整天了,这是一只很难征服的山羊,但它有信心彻底将这只
  山羊征服。它在耐心等待时机。
  又一阵风刮起时,老乌鸦突然临空而下扑向山羊。它的力气很大,加之又有精湛的
  扑抓技术,所以那只山羊被它毫不费事地抓了起来。它和山羊的大小比例悬殊较大,但
  它却紧紧抓着山羊在飞中飞翔。耐心等待使它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不远处,一位牧羊人正赶着羊群赶回走,他看见这只落在石头上的乌鸦,像是想起
  了什么似的慢慢向这边走过来。待走得近了,他的目光和乌鸦的目光交织在了一起,他
  发现这只乌鸦有点与众不同,一股亲切的感觉让一个老人和一只老乌鸦都变得兴奋起来,
  有一种久别的亲人终于相见的感觉。
  牧羊人对在天空中飞翔的乌鸦说:“你真了不起,可以把一只山羊抓起来。”
  乌鸦说:“这样的事你以前没见过吗?”
  牧羊人说:“没见过,我只是听父亲说过。但那是一只失败的乌鸦,它觉得自己练
  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
  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乌鸦的呼吸变得紧促起来,问:“后来呢?”
  牧羊人说:“后来那只乌鸦被我父亲抓住了。 我问父亲:‘这是一只什么鸟?’父亲
  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乌鸦问:“你就是那个在后来抚摸着那只乌鸦的羽毛并说‘它很可爱’的那个男孩?”
  牧羊人说:“是”
  乌鸦惊叫一声,在空中盘旋了几圈,飞到他的头顶问:“就是你这句话救了那只乌
  鸦。它在以后苦练本领,终于可以临空俯冲下去抓山羊了。”
  牧羊人笑了,脸上有一种满足感。少顷,他对乌鸦说:“放掉山羊吧,草原上的动物
  已经不多了。”
  乌鸦听从了老人的建议,放了那只山羊。它和牧羊人对视了一会儿,飞向远处去了。
  从此,草原上有了一个传说。传说的开头是:“从前,有一只乌鸦和一个小男孩……”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骆驼(1)
1、骆驼向我们走来
  沙漠里起风了,沙子被刮起,弥漫成了一道很高的沙尘暴,树木、山峦、河流等都被裹了进去,顷刻间便不见了踪影。这时候,没有人在沙漠中行走,人们都躲到了可以避开沙尘暴的地方,等待风停之后再上路。但这时候在沙尘暴中却传出了几声低低的声音,紧接着,就看见有高大的身躯顶着风沙在走动,不论风沙有多大,也不论它们行走得有多么艰难,它们却始终向一个方向挺进。是骆驼。它们并不惧怕风沙,可以像平时那样在风沙刮起时行走。
  骆驼的表情是模糊的,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明朗,比如它长期享有“沙漠之舟”的赞誉,以及它性格中的坚韧,顽强的品质等等,都让人只看到了它积极的一面,换言之,也就是外在的一面,至于它的内心和内心在特殊地域中的表现,比如它在沙漠中的痛苦,在痛苦中的复杂反应,则长期被外在形象所蒙蔽。所以,骆驼只留下了单一的“前进者”、“战风沙斗严寒” 的印象。对于骆驼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来说,这样一些雄性、刚烈的东西,原本是它自身所具备的,就像一棵树会长出枝叶一样,是规律使然。人们看到了这些,只能说仅仅看到了骆驼外在的一面。
  其实,骆驼与其他动物一样,与人是相通的,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骆驼,大多都已走出荒野和沙漠(野骆驼至今仍生活于这样的地方),与人生活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已被改变的原因,它们的习性也相应地被改变了。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且末县,我有幸目睹了维吾尔族人吐尔逊和一只骆驼相处的一天。早上,嘴上叼着莫合烟的吐尔逊刚出门,屋后面便传出一声低低的呼声,他一愣,便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我和他开着玩笑说,不是姑娘叫你哩,你忙什么?他一脸严肃地说,不要胡说,是驼子。他是一个至今已不多见的骆驼客,将骆驼称“驼子”,语气中有几分特殊的亲切感。我揣摸着想,他的骆驼熟悉他的气息,或者说,对他有特殊的感应,在他用旧报纸卷好莫合烟,用“天山牌”火柴“咝”的一声点上后,它便知道他要出门了,便在喉咙间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呼声。他走到它跟前,用手抚摸它的腿。骆驼太高大了,也许人只能抚摸它的腿,而它们大概已经习惯了被人抚摸这个地方,或者说,它们在长时间内已经养成了在这个地方被抚摸的慰悦感。所以,当吐尔逊抚摸着它的腿时,它的眼睛微微的闭了闭,有了一丝幸福的感觉。他给它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一大堆仍挂着露水的青草,一大桶水。那个水桶很大,以致他要用双手使足了力气才能拎起。骆驼要为他出去驮东西,一大桶水是它保持一天体力的保证。待骆驼吃饱喝足了,他让它卧下,将东西绑在它背上,抚摸一下它的腿,它便“呼儿”一声站起出了院子。我问他,你不去吗?他嘿嘿一笑说,驼子嘛认得路呢,自己走过去,到了那边,有吐尔洪,他是好多个老驼子的朋友呢,他嘛卸东西。
  我和他在他家待了一天,听它讲骆驼的事情。说到骆驼从不睡觉时,他的眼睛一下子睁圆了,说,骆驼从不睡觉这个事情嘛,我给谁都没讲过,给你说了,你可不要出去乱说。我被他激起了兴趣,赶紧表态,我出去不乱说,你说说它为什么一辈子不睡觉。他眯起眼睛自豪地说,骆驼从不睡觉,而且一辈子都不睡觉,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睁开了眼睛,从来不闭上嘛,一直到死。我看了好多骆驼,好好儿地用劲看了十几年,发现了这个事情嘛!他怕我不相信,用一种既含有轻蔑又带着探测的目光看着我,等着我发言。这个在沙漠中生活了四十多年,至今仍从事着驼驼客这一古老职业的维吾尔族汉子,应该说他的这一发现是伟大的,有点像从朴素的生活中得来的真理。我给他卷上一根莫合烟,说,你的发现是了不得的发现,我相信是真的。后来,我们的话题从骆驼又延伸向别的事物,正说到高兴处,吐尔逊突然不说话了,侧耳向门外凝听了片刻说,我的驼子回来了。果然,过了不一会儿,就见它的骆驼四蹄踩着尘土“唰”地一声进了院子。

骆驼(2)
在牧区,我听哈萨克族老人说过牛和羊是不睡觉的,现在,我又知道驼驼也是一生不眠的。它们一辈子都不睡觉,也许它们从不疲惫;它们一辈子从不闭上眼睛,因此它们一定比需要睡觉的动物要看得多,幸福得多。
  了解骆驼,也许并不需要走近它们,细心留意一下,便会发现它们在向我们走来,或许在骆驼的内心,也渴望着与人交流。毕竟,它们已与人相处了很长时间,它们身上发生的事情,已与人的感情贴得很近,甚至它们的行为,在人用感情梳理时是如此的合情合理,让人觉得骆驼就是生存在沙漠中的人。
  2、头颅的方向
  骆驼与沙漠的对比是无比强烈的。我想,任何一种东西的价值都必须通过参照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参照与它形成的对比越是强烈,它的价值才越能够得到肯定。无疑,骆驼与沙漠的对比是强烈的……沙漠赤野千里,几乎不容许任何生命在它里面生存;而骆驼又往往能够保持沉默,并对认准的方向矢志不够。所以,二者从本质上就已经形成了对立。因为骆驼的行为基本上符合人的行为,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中完全与人的意志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便把目光全部投向了骆驼。可以说,骆驼们心目中的价值随着它们的行走和人的注视得到了肯定。
  但会不会有更为神奇的细节在里面呢?比如说一峰骆驼行进在荒芜的大漠中,走着走着,就进入了大漠的奇异之中。大漠的奇异是千变万化的,因而骆驼的遭遇或许也会发生变化。
  很快,我就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别人问我,骆驼走在沙漠中时,头朝前还是朝后?我想,骆驼因为保持了一贯的行走姿势,它的头一定是朝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