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443章

燃烧的海洋-第443章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造“昆仑山”级航母。
    在最初的规划中,C3项目只是C2项目的完善方案。
    说得确切一点,C3项目的第一份计划书中,标准排水量被限制在九万吨以内,主要针对C2级存在的问题,以尽可能提高舰载航空兵作战效率为目的。随后,大连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各自提jiā了设计书。
    大连造船厂的设计比较保守,仍然采用传统船型,主要通过调整内部舱室布置、以及重新设计飞行甲板,来提高舰载航空兵出动率。虽然与海军提出的要求相比,过于保守的设计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后期改进空间有限,但是大量采用成熟技术,而且可以利用现有的建造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建造风险。
    相对而言,江南造船厂的设计更加具有前瞻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在L得到首次应用的三体船型。在尽可能降低排水量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机库与飞行甲板的可用面积,并且能在不影响舰载战斗机正常起飞的情况下,获得两条降落跑道,解决了舰载战斗机回收的难题。
    只是,江南造船厂设计方案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建造风险非常大。
    因为C2的建造进展顺利,而且前四艘的建造工作都得到批准,所以牧浩洋在离开总参谋部之前,搁置了C3项目。按照他的规划,要等到第二批C2级开始建造之后,再开始C3级的设计招标工作。
    问题是,腾耀辉并没打算让C3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在牧浩洋离开总参谋部之后不久,腾耀辉就启动了C3项目的招标工作,让大连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重新提jiā设计书。这次大连造船厂也采用了三体船型,并且率先提出采用功率更大的可控聚变动力系统。
    正是如此,C3项目一直拖到二零三一年底才正式上马。
    以当时的情况,关键就在动力系统上。
    虽然江南造船厂提出了一套备用动力方案,即采用四座核反应堆,达到安装新式武器系统的基本要求,但是安装四座核反应堆的成本非常高,而且会占用更多的内部空间,对航母的舱室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提高舰载航空兵综合作战效率来看,显然无法达到海军提出的要求。
    只有采用新式动力系统,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样一来,可控聚变反应堆成了唯一选择。
    当然,也可以研制功率更大的裂变反应堆,但是投入成本过高,而且会对后期改进造成不的麻烦,还不如把资金用在新式动力系统上。
    到了二零三二年,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技术已经取得决定突破。
    虽然在所有人看来,可控聚变技术将首先应用在商业领域,而且投资开发相关技术的也是民间资本,但是作为的能源技术,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军事应用开发的进度远远超过商用。
    一切顺利的话,最迟在二零三五年,军用可控聚变反应堆就能问世。
    也正是如此,腾耀辉才会正式起动C3项目,而且在招标书中明确要求,必须采用可控聚变反应堆。
    动力系统有了保证之后,C3项目的其他战术指标也相应提高。
    比如在排水量方面,海军把标准排水量放宽到了十万吨,如果其他战术指标能够相应提高,还可以再增加五千吨。随着排水量提高,舰载战斗机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到了九十架,且必须全部安置在机库内,飞行甲板上保留三十个系留点,最大载机量最好能够达到一百三十五架。
    仅拿舰载机数量来说,就远远超过了C2级航母。
    战术标准提高,等于加大了设计与建造难度。
    仍然用舰载战斗机数量来说,按照海军的要求,在搭载一百二十架战斗机的时候,出动率不应受到影响,回收效率必须达到最大值的百分之八十;在搭载一百三十五架战斗机的时候,出动率必须达到最大值的百分之八十,回收效率不低于百分之七十;至少能保证在一个bō次中出动七十二架战斗机。
    如此高的标准,直接排除了所有传统设计方案。
    按照牧浩洋掌握的资料,C3级铁定会采用三体船型,至少配制四部弹器,且拥有两条降落跑道。至于两大造船厂的具体设计方案,还在确定之中,主要是解决技术与战术之间的矛盾。比如在舰岛布局方面,大连造船厂倾向于取消舰岛,而江南造船厂则倾向于在主船体前方设置一座型舰岛。
    一切顺利的话,C3级也只能在二零三三年动工。
    从时间上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二零三五年的战争,因此这种划时代的航母不在牧浩洋的考虑之内。
    真正能用得上的,而且能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四艘“昆仑山”级航母。
    如果说C3级是划时代之作,那么“昆仑山”级就是中国海军追赶对手,并且超越对手的台阶。
    可以说,单纯从作战能力上看,“昆仑山”级丝毫不比“福特”级差,可以说是除美国之外,唯一的超级航母。“昆仑山”号建成服役之后,更是成为了中国海军、甚至是中国国力的象征。。。F!~!
    ..
第三十五章 支柱
    第三十五章支柱
    除了“昆仑山”号航母,中国海军最大的造舰项目就是“台湾”级巡洋舰。
    虽然在中南半岛战争期间,“北京”级巡洋舰与“成都”级大型驱逐舰的对地打击能力才得到全面体现,但是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期间,这两种战舰就在攻打布莱尔港的战斗中有过惊人表现。
    根据6战队的战报,在攻打布莱尔港期间,舰队提供了百分之八十五的支援,其中由巡洋舰与驱逐舰提供的炮火支援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却承担了所有近距离支援任务,摧毁了百分之六十的敏感目标,并且在最关键的几场战斗中,为6战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火力掩护。
    在中南半岛战争期间,巡洋舰与驱逐舰挥的炮火支援作用更加突出。
    只是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已经认识到了舰队炮火的重要
    当然,有此认识的不止是中国海军,还有美国海军。比如在中国海军大力建造巡洋舰的时候,美国海军重新启动了g…2项目,并且冠以g…的名称,而该型巡洋舰的设计指标就过了“北京”级。此外,“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也在第十二艘之后,进入了第二批次阶段。在此之外,美国海军还启动了dg…项目,在“朱姆沃尔特”级的基础上研制一种以对地打击为主的大型驱逐舰。
    相对而言,中国海军的动作更为迅。
    虽然“北京”级在实战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但是受基础设计影响,其战斗力与海军的作战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别的不说,在仅配备一大口径舰炮的情况下,火力支援强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在中南半岛战争期间,这个问题暴lù;得非常明显,大幅度降低了舰队的作战效率。
    结果就是,在“台湾”级的招标阶段,海军把对地打击能力摆在了位。
    按照海军提出的要求,新式巡洋舰必须配备最大程达到二百五十公里的舰炮,而且能在一分钟内投掷十吨弹或者向一百五十公里处的目标投掷十五吨弹或者对一百公里内的目标投掷二十吨弹
    仅此一项,就提高了新式巡洋舰的设计槛。
    显然,能够达到要求的只能是电磁炮。虽然从理论上讲,电热化学炮,特别是采用液体的电热化学炮也能满足海军提出的战术标准,但是电热化学炮没有改进潜力,而且电磁炮的技术已经成熟。
    关键就是,到底配备几电磁炮,以及电磁炮的口径。
    因为电磁炮的口径标准与传统火炮完全不同,不再以内管直径为准,而是以投掷能力为准,所以在制订设计标准的时候,有很大的灵活说得直接一点,电磁炮可以根据作战任务选择多种直径的炮弹。
    只是从习惯上讲,中国海军仍然以传统火炮的方式制定了电磁炮的口径规范。
    比如在海军中,口径为一百五十五毫米的电磁炮,意味着可以所有重量在四十五公斤到七十五公斤、直径在一百毫米到一百五十五毫米之间的炮弹。只是在使用直径小于一百五十五毫米的炮弹时,需要安装弹托。
    问题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电磁炮,显然达不到海军的战术标准。
    以在一分钟内,向二百五十公里处的目标投掷十吨弹计算,如果电磁炮的为每分钟二十枚,即便使用七十五公斤炮弹,也需要六电磁炮。显然,即便采用多联装,也需要占用很大的甲板面积。
    受此影响,从一开始,所有竞标造船厂都把电磁炮的口径设为二百零三毫米。
    这个标准,意味着电磁炮最多能够投掷重量为一百五十公斤的炮弹。如果能够将电磁炮的提高到每分钟三十枚,则能用两电磁炮达到海军提出的作战标准。事实上,电磁炮的远不止每分钟三十枚。在测试阶段,两种型号的二百零三毫米电磁炮的最大都过了每分钟六十枚。也就是说,理论上,只需要一这样的电磁炮,就能满足海军的基本战术要求。
    当然,在设计中,没有哪家造船厂只为排水量两万吨的核动力巡洋舰配备一主炮。
    青岛造船厂能够脱颖而出,除了在设计阶段就采用两电磁炮之外,还与巨大的改进余地有关。
    按照最终通过审议的设计方案,“台湾”级将以模块方式进行建造,即战舰的动力、武器、电子等系统,都将做成单独的模块,方便进行进行升级改造。这种设计方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在可控聚变技术成熟之后,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换动力模块,为战舰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支持。又比如,在执行作战任务之前,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整战舰的武器配备方式。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台湾”号除了配备两电磁炮,还能搭载上百枚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与战术弹道导弹,甚至能够搭载执行攻击任务的倾斜旋转翼飞机与武装直升机。如果执行舰队防空任务,则可以减少一电磁炮,增加一个有一百二十八具垂直筒的导弹模块。如果执行的是反导拦截任务,可以在垂直系统中携带更多的反导导弹。
    灵活的武器配备,赋予了“台湾”级非常强大的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所有任务模块都可以在港口进行更换。在基础设施齐备的情况下,更换周期仅为二十四小时。
    当然,模块化设计,也并非没有弊病。
    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在和平时期,采购更多的武器与功能模块。
    比如按照海军规划,将为每艘“台湾”级采购两套对应的武器与电子模块,方便在战时迅根据作战需要进行调整。在战舰的建造成本中,武器与电子模块占了百分之六十,相当于把采购费用提高了百分之六十。正是如此,海军没有严格按照最初的标准为“台湾”级采购功能模块。在第一批八艘“台湾”级中,只有十二套武器模块与十二套电子模块,平均每艘只有一点五套。
    只是,与这些弊病比起来,好处显而易见。
    第一批八艘“台湾”级中,四艘以舰队防空标准建造、四艘以对地打击标准建造,增添的四套武器模块中,两套为防空型、两套为对地打击型。一切顺利的话,这八艘巡洋舰将全部编入以“昆仑山”级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如果让三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特舰队,则能在执行制海作战任务时让六艘巡洋舰采用防空配制,或者在执行打击任务时让六艘巡洋舰采用对地打击配制。
    到二零三二年初,已经有四艘“台湾”级服役。
    一切顺利的话,到年底的时候,另外四艘也将服役。
    为了提高建造度,除了中标的青岛造船厂之外,广州造船厂,以及在二零二八年获得巡洋舰建造资质的连云港造船厂与福州造船厂都参加了建造工作,其中青岛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负责头四艘的建造工作,连云港造船厂与福州造船厂则负责后四艘的建造工作,确保整个建造工作顺利进行。
    正是如此,在二零三一年初,第二批“台湾”级的头四艘已经开工,后四艘也将在二零三二年底开工。
    得益于模块化建造方式,前四艘巡洋舰肯定能在二零三四年初下水。如果适当加快配套模块的制造度,肯定能在二零三四年底服役。如果战争威胁加大,特别是中央确定了由总参谋部提jiā的战争计划,那么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第二批的后四艘巡洋舰也有可能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完成。
    也就是说,到时候,中国海军至少拥有十六艘大型巡洋舰。
    对于仅有七艘航母,而且其中一艘不具有作战能力的海军来说,十六艘大型巡洋舰绝对是绰绰有余。在确保为每支航母战斗群提供两艘巡洋舰的情况下,还能用剩下的四艘巡洋舰组成特舰队。
    至于这些巡洋舰能在战争中挥多大的作用,牧浩洋比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