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47章

光绪中华-第47章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叩谢皇上恩赐,臣不敢信那些乱语,臣向来以为人臣祸福,与所居无关。”,李鸿章叩头起来道:“臣所忧者,如今皇上重用的,乃都是洋务派,臣所忧的便是朝野物议,加之如今军机处几位大员又闹得不可开交,实在是。。。”
  想起许庚身孙毓汶这两个杀才,我原本不错的心情立时便沉了下来,这两个王八蛋,满口仁义道德,做了这么多年官居然还是不开窍,李秉衡虽然只是个巡抚,但是在行宫中我与他秉烛夜谈过,圣眷正隆,他们也不想想,这样的人,是得罪得起的嘛!
  我沉着脸摇了摇头说道:“今儿不说这个,朕今儿个撂句话在这,军机处要改革,军机处军机处,便要理军事,李鸿章你去想想,朕有意把这个军机处改成军部,你朝着这个路子去看看该增补什么人,裁撤什么人。像孙毓汶许庚身这样的军机,调他们开去教育衙门吧,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要明白他们是受容闳节制,不然又要在那边给朕搞出这些那些个事情来。这半年刑部主事刘光第历练的不错,让他实授侍郎,赏刑部尚书衔办事吧。兵部让世铎回来做着,军机处原来的那些个杂务,仍旧交还回上书房来做,上书房的事情,恭亲王先领着,另外朕还有意加设个后勤部,隶属军部,让李秉衡兼起来。朕想着,这天下军马事宜,由兵部,军部,后勤部三部管起来,世铎是王大臣,便由他来节制,但是李鸿章你要清楚朕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世铎为首,实际上却要以你为首,不让你挑这个头是爱护你,不要想岔了。”
  “臣不敢。”,李鸿章躬身道:“皇上圣明,只是如此一来,三部该管的事情有些重叠,又该如何呢?”
  “削兵部,兵部将来只管征兵就好了,其余的朕一时也说不到那么细,朕今儿个说的是个大方向,事情还是要你李鸿章去想怎么做,你是领班军机嘛!”,笑了笑拍了拍手道:“今天说政事也说得够了,咱们一直冷了文廷式,先歇歇嘛,小寇子,去让御膳房准备夜宵。”
  寇连才应声去后,我让小太监又多生了几盆炭火来,说道:“好吧,我们一起听文廷式来说故事吧。”
  “臣无礼。。。”,文廷式欠了欠身子道:“皇上,王爷,李中堂,臣放肆了。。”
  文廷式喝了口奶子,因为李鸿章只不过赏了参汤,而他却与恭亲王一样赏了奶子,所以看上去有些兴奋。
  “今年八月十五,乃是中秋节,其实臣正在日本一个年轻的报人名叫德富苏峰的家中宴会,同在的还有樽井滕吉,曾根俊虎,长冈户美等日本年轻的文人一起聚会,谈诗论词,甚是清雅,虽然这些倭人都是信奉皇国扩张,然而一时也没有要犯我中华的念头,只是念念不忘堪察加而已,故而臣方肯应邀而去。臣亦少少学了些倭语,故而相谈亦是甚欢。”
  文廷式的语声娓娓,说话又甚是俊雅,很快便将我们带入到他的语境中去,沉浸到那个秋夜中去。
  同行的有个叫二叶亭四迷的小说家,在说起中秋赏月时感叹说北海道观月,分外的苍凉,分外的有萧萧感,一旁但凡去过北海道的人,都闻声出言附和。文廷式诧异之下,闻言便有些心动,于是便动了往北海道一游的念头。
  当夜无话,第二日,二叶亭四迷非常热情的指点了路线,并且问文是否要相陪一起去北海道,文廷式因为还要沿途考察教育,于是便婉言谢绝了,自己跟随一支贩运秋蟹和海鱼到东京来的商队,往北海道而去。
  商队中有两个年轻人,便是后来带来北京的那对兄妹,面目含悲,那女子亦常在车中啜泣,倒是那男子名叫松平志男的,时常一个人坐在车前发呆,时而又捏紧拳头,愤然望天。
  文廷式孤身为客,既是如此,也不便相问,一路北行,直到过了函馆的时候,商队的人知道文廷式是从中国来的,特意指点他说这里乃是几十年前有名的战场,问他要不要去看一看,边说着,边摇头叹了口气。
  文自然不知道这是著名的箱馆,也就是后来改名的函馆。在这里,幕府最后的势力被围剿殆尽,倒幕运动正式完成。从此维新才算正式开始。
  文是个文人,自然点头应允下车,跟商队说好等待的地点,便要往城郊的箱馆之战的遗址而去,却不料那兄妹俩听说他是从中国来的,以及要凭吊箱馆之战遗址后,却跳下车子,也要跟随一起,说是父辈亦在此役中丧生。
  于是三人便来到了城郊的著名的五棱郭工事前,一片枯草,萧瑟秋风,别有一番哀凉之意。一到了这里,文廷式不仅悲从中来,怅然若失的站在依稀可见昔日宏伟规模的五棱郭前,却突然发现那兄妹俩个早已是跪地泣不成声。
  “知道吗?岁三叔叔就是死在这里的。彩子!我们要复仇!”,那少年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瞪大着眼睛看着妹妹。
  便在这时,文廷式却发现有一队士兵正朝这边跑来,一面紧盯着他们,一面以日语大声呼喝。
  “是恒雄!”,那哥哥咬牙切齿的叫道。
  “叔叔?!”,松平彩子讶异的叫道,脸上慌张之色更加的明显。
  文廷式看着这两个可怜的孩子,油然而生一股保护之意,伸出手来想护着这两个孩子。他这时并不知道日本士兵是冲着他来的还是这两个孩子,所以颇有些茫然,就想伸手护住孩子,免遭池鱼之祸。
  却不料那哥哥一把挣开,反拉着他的手向五棱郭后拖,口中急促叫着“快跑!”,三人一面奔逃,一面回头张望追兵。文这才发觉士兵已经开枪了,几枚弹丸打在五棱郭的墙垣上,打下几块砖块来,甚是凶险。
  就这么在密林霜原中躲避了追兵,途中又遇上黑熊,差点丢了性命,幸好文廷式随身带有一柄手枪,危急之中击毙了黑熊,这才逃过一条性命。三人互相帮助,途中屡遇绝境,幸而那男孩身手不错,文廷式又有手枪,这才屡屡化险为夷。又搭了船过了海,到了一个岛上,文廷式已经不知道是身处何处了,只是这一路而行,钱用掉了不少,但是也知道了这两个孩子的身份,以及这一场追杀的由来。
  而那两个孩子,也知道了文廷式的身份,和最近中日之间的一些外交纠纷事宜。于是便在话头中露出了恳请文廷式帮忙的意思。
    正文 第七十六章 对日新思维
     更新时间:2008…10…11 14:13:24 本章字数:3185
  文廷式与两个孩童一路历险,到得兄妹家中,见岛上居民对这对兄妹都是执礼甚恭,心下讶然,逢这对兄妹跪地恳求,这才发问。
  一席话后方得知,这对兄妹今年刚刚成年,自小知道自己身负血海深仇,又是高贵的血脉流传,自然是不甘心在这小岛上索居一生,于是跟随着商队去往东京,看望自己被幽禁的爷爷,被在东京读大学的叔叔知道后,告密了政府,所以才会惹上追兵。
  文廷式也知道了这一场倒幕运动的最后篇章所遗留下来的这一脉,原来是旧会津蕃蕃主松平容保的幼子松平勇保的骨血,松平勇保的名字,乃是取了追随父亲的大将,新撰组局长近藤勇的勇字,为人刚毅,却与新撰组副局长,一时猛将土方岁三在组建虾夷共和国的时候,同时爱上了一个当地的阿依努人首领的女儿。虽然二人仍旧是好朋友,在明治政府穷追不舍的打击下,也是极好的战友,但土方岁三坚韧的性格却将爱情和生命全部都让给了松平勇保,自己却婉言拒绝了法国人想带他到法国去的好意,带领着残余的五十余名新撰组武士,手持武士刀,口吟着最后的和歌: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唱着歌,倒拖着武士刀,骑上了战马,昂然走出了五棱郭,冲入敌阵。。。对面,是明治政府军的火枪和大炮的阵地,最后,土方岁三身中数十枪而死。(好像浪客剑心说的就是这时候的破事。) 
  松平勇保目睹好友的死去,知道他的一番心意是为了保存松平氏最后的一脉,悲伤中流落在北海道各地,躲避着政府军的追缴,直到日本明治政府大规模开发北海道,松平勇葆跟随着一些不屈的阿依努人逃到了目前这个无名岛上避世,直到十几年前妻子分娩出儿子,女儿,又等到亲眼见到儿子健康的长到了八岁,他才把儿子和女儿叫到身边,向他们讲述了家族的骄傲历史,他们那个备受陷害欺辱的爷爷,他们那个忠勇不灭的岁三叔叔,虾夷共和国的寥寥数十天的短暂历史,以及——对明治政府的刻骨仇恨。随后,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武士刀,在家人的痛哭声中,微笑着切腹而死。他的妻子也在哭喊中抽出丈夫腹中的武士刀,一刀插进了自己的腹部。
  那两个孩子不明白父亲母亲为什么会自杀,但文廷式知道,他知道松平勇保其实早存死志,只是为了要亲眼见到自己的孩子长大**,这才自杀以报土方岁三。而孩子的母亲,是知道自己的族人一定会帮助自己照料孩子,而下定决心去追随丈夫去了。
  故事说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至于那对兄妹为何要跟随文廷式而来,也是呼之欲出,只是这个故事本身凄惨已极,文廷式说到最后,声音已经是略略发颤,这远在东瀛的人间惨剧,给这本来就不太暖和的大殿又带来了一种沉寂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
  “真想不到,化外之民,亦忠义若此。。。”,良久,李鸿章才讷讷出言道。
  我也从故事中缓过神来,握了握手中的茶杯,已经是冰凉。一阵冷风一吹,这才完全清醒过来,连忙命小太监们加生炭火,夜宵凉了赶紧去热,招呼几位大人一起吃夜宵。
  喝了一碗热热的参茸粥,又吃了几只母子鲜虾饺,再弄点翠皮菠萝球,吃几块灯香酥,这才让几个人的寒意驱散了几分,偌大的房间里,也就恢复了平日的奏对格局。
  “嗯,李中堂刚刚说彼化外之民亦有忠义在,照朕看,此乃是人之本善,如今东学式微,西风东渐,正是该倡一倡这份忠义。六爷常听戏班子,也在家里叫过堂会吧?”,我朝奕忻看去。
  “回皇上话。”,奕忻抬头回话道:“奴才不太好这个,不过宗室中好这口子的也还不少,听说豫亲王义道,睿亲王仁寿他们几个家里常叫堂会来听,皇上要想在这个上头编个戏儿来行教化之事,奴才看也使得。回头奴才便去办。”
  我笑了笑道:“这倒也不急,我们老祖宗前头也有什么《赵氏孤儿》嘛。比起这个来还要忠烈许多。”,转头对李鸿章道:“之所以朕说到这个东学的事情,是朕突然想起来朝鲜最近也正在闹东义道还是东学党的?加上这么个事情,朕留你们下来也是想议议看,一是朝鲜,袁世凯那边也上了好几道折子请旨了。朕一时也还没答复他。二来嘛,这倭人这里,对我大清,是否有可资利用之处。当然,朕的立意不是为了利用,帮是一定要帮的,人家年轻的孩子,翻山过海的到咱大清来,说什么也不能就让他们就这么空着手回去,这是个底线。六爷和李中堂办了这么多年洋务,从这上头来讲,咱大清怎么去办,用多大的力去办,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讲究,你们都说说。文廷式你对日本还算熟,也在一旁参议参议吧。”
  三人应诺,都思索起来,我在一旁踱步,自己也在思考着这么个事情。这松平一氏以及他的那些虾夷部属,所在也许就是在如今的俄占北方四岛附近吧,也许就是齿舞诸岛之重的哪一个,这么个地方,冬天要冰冻,而且没有战略纵深,从军事上来说没有什么战略价值,该如何运用现在这么个态势呢?
  至于朝鲜,袁世凯也该执行了我的那个命令了吧?
  “咳,皇上。”,恭亲王奕忻轻咳了一声道:“依奴才浅见,不如见了那松平氏再说?就此事而言,不外暗助明助不助三途,暗助者供给物资军械,甚至钱银,让他们在倭人国内闹起来也好。明助者,令其求为大清藩属,皇上可择一二能吏助之,仍是供给物资军械钱银,以大清之力保之,如此,可循例并同为琉球张目,一举两得,也够倭人忙一阵了。这不助嘛,便是无所作为,赠其钱银令其归返罢了。但看吾皇决心了。”
  这话说得不错,我与李鸿章文廷式听得不住点头,不过仍旧是有问题的,北海道岛孤悬日本本土的北方,我的运输线拉的比较长,容易受到攻击,这个计划必须在打残日本联合舰队的基础上才行。而且,如果走西面走的话,还要提防俄国人的远东舰队。
  果然李鸿章毕竟是办海军出身的,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皇上,王爷,臣倒觉得这三策均有难为之处,暗助明助,都有个运输问题,海上航行线长,易受攻击,若是次次都要护航,又太奢侈了些。若是不助吧,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