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光绪中华 >

第323章

光绪中华-第323章

小说: 光绪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V127号沉没之后,巡洋舰美因茨号首先被英国人士气大振的小舰用鱼雷和炮弹打的全舰起火,并艰难退出作战海域,眼见火势无法控制,船长诺坦恩被迫含泪下令全体弃舰。
    比他更不幸的是巡洋舰科隆号和巡洋舰亚拉德涅号,英国人的狮号用他那13寸半的主炮先后将这两只排水量尽在三千吨以下的轻型巡洋舰撕裂。巨大地爆炸力将嘶号着的还没有蒙主宠召的水兵们送上高空,又重重的落回水面。
    与德国人相反,随着德国大舰队的到来,令刚刚士气上升的英国水兵们陷入迷茫。而战巡编队的指挥官莫尔少将也不得不改变事前的作战计划,他本来是打算获得一定战果后就撤返回去的,以眼下这点实力在德国人的家门口耀武扬威,他还没有这么高估自己。
    岔子就出在德国人一直坚持不懈地纠缠,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他们的舰只始终与已方的舰船纠缠在一起,这既给大舰的有效杀伤造成了麻烦。也使得英方整个作战编队无法有效的迅速撤返。尽管自己的战巡编队可以利用大舰快速的优势离开,但是将身后近三十条还正在鏖战的小船留在这里,那简直是犯罪,在战场上抛弃战友地,也许只有俄国人才能做的出来,而那个连年坎普夫在返回圣彼得堡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极刑,也正是每一个军人所唾弃的。
    所以,在谨慎的掂量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后,莫尔少将以目前海面上军衔最高的指挥官以及实际上的战场指挥官的身份。向全舰队发出了命令,全体小舰立即摆脱德方纠缠,做好返航准备,而他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则担当起了殿后防卫地任务。
    这道命令不啻为向整个舰队宣布,我们要失败了。这让驱逐舰编队上的水兵们更加无力抵挡德国人近乎疯狂的紧贴交战战术,随着德国战巡的加入,战场形势再次发生一波三折地转变,而这次天平倒向的,是德国人那一边。
    布吕歇尔号的主炮口径要比狮号的小上半寸。但是英国人也就狮号这一艘有着如此巨大口径的主炮罢了,德国人要比他们多一艘战巡,这也使得英国人这一点小小的优势丧失殆尽。而德国指挥官舍尔海军中将也命令他的战巡编队无视巡洋和驱逐舰编队之间的战斗,而将他们的火力全部锁定在战团中央的英国战巡编队上。
    鱼雷和炮弹在海面上和海水中穿梭来去。烟尘和火药燃烧地味道让这片海域充满了令人激动的气氛,每一个德国人都忘记了死亡的危险,他们用最振奋的士气将他们憋屈了半个上午的怨气发泄出去。
    作为对德国海军造成伤害最大的狮号战列巡洋舰,由于它的舰位恰好处在了已方最突前的位置,所以他也承受了最多地炮火照顾,布吕歇尔号和毛奇号两艘照顾他一艘,加上先前潜艇给他留下的旧患,这使得狮号在新格局一开始时就落在了下风。
    莫尔少将正在这条船上指挥着全局,司令塔上被击中的一枚炮弹引发的爆炸迫使他不得不调整他的指挥位,这也使得他意识到已方现在正处于极大的劣势之中。在命令立即向基地求援后。他命令他的战巡编队开足马力向敌大舰群冲过去,以保护身后正在艰难撤退中的舰群。
    当然,他也是有策略的,他本想在抵达合适距离的时候,以一个极端危险的大转弯将已方舰队目前不利的战位调整过来,以避免目前的仅有狮号和玛丽女王号能够发挥一侧炮火的情况。
    老辣的舍尔当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发现敌舰队的异动后,他立即命令六艘战巡全部将火力集中到冲在最前面的狮号上来。放过玛丽女王号和后面的三条舰只,试图首先重伤在队列最前方的头雁狮号,以此迫使后方的四条战巡不得不减缓船速或者改变航向。而狮号爆炸引发的浓烟也会让后方的四条战巡陷于不利的观察位上,可以说,舍尔的如意算盘打处好极了。
    随着大舰队进入交战,小舰队们的拼刺刀也渐渐分出了胜负,在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鏖战后,英德双方又各损失了四艘和一艘驱逐舰,而德方占优势的巡洋舰编队此刻充分发挥了对付驱逐舰的优势,英国人沉没的四艘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由已方的九条巡洋舰完成的。
    另双方各有两条船被迫弃船,并先后引发大爆炸。海面上满是炮弹溅起地浪花和残留物,以及艰难的在波浪和波浪之间挣扎求生的水兵们。
    赫尔戈兰湾迎来了它历史上见证过的最大规模的海战,由于英方主力舰队远离此处,绝无可能及时的赶来,所以英国人放弃了继续扩大此次海战规模的权力。而德国人则完成了增兵,三艘战列舰的赶到使得本来就已经扭转了的局势更加的朝向有利已方地一面发展。
    狮号很快便意识到了已方的危险处境,在接连结结实实的挨了四发炮弹之后,有两个舱室开始进水,而主甲板上也开始渐渐起火,莫尔开始命令他的官兵向友舰撤离。并命令调整舰位和迎角来掩护撤退行动。
    基地给他的电报承认了此次行动的失败,并且命令他立即尽可能多的挽回损失,撤离回国,为了保险起见,大舰队已经开始出航迎接了,预计在下午四点左右抵达交战海域。这对于莫尔来说,几乎等于是叫他去死。
    他必须做出调整,但是现实已经不容许他多想了,尽管大公主号和无敌号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闪转腾挪出一个开火的角度来。但是火力上地劣势依然尽显无遗,他的船到如今还没有沉没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而他的舰队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创造奇迹了。
    又挨了十几发炮弹之后,狮号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果不是几个作战参谋硬把莫尔少将架离的话,那么当天的海战将再次刷新德国人在这一天刚刚创造的迫使英国海军官阶最高的指挥官阵亡记录。上午十时三十九分,莫尔的战列巡洋舰编队放弃狮号,并适当地引爆了弹药库,以试图利用这次爆炸来延缓德国人的追击。
    因为战列舰舰队加入战团的缘故。英国人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又损失了一艘轻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但是他们也利用这一段时间德国小舰队的疲惫和松懈,终于从德国人地纠缠中脱身出来,并在海面上形成了松散集群。根据莫尔少将先前的命令。他们正有计划的退离战场。
    德国人的主要火力仍然集中在一阵阵爆炸中的狮号上,又经过了二十多分钟的努力,他们终于击沉了这条大排水量的巨舰。而英国人也利用这点时间,稍稍逃离了屠宰场。
    舍尔中将当然不会满足,他正在指挥他士气高昂的舰队开足马力追击英国舰团,并将这种追击行动继续保持到了下午,零星的炮战中,双方又各有损失,直到下午快要十四点的时候舍尔接获到侦察兵地报告,远方出现大烟柱集群的消息。不甘心的舍尔考虑到已方投入到追击行动中的舰队只有战列巡洋舰编队。这才放弃了继续追击的行动。
    当然,生性要强的舍尔中将还下令放飞了四条大飞艇,试图打对方一个不备,尽管飞艇被击落的教训就在不久前,但是这一次显然他们运气很好,L9号飞艇顺利的将炸弹扔到了倒霉地玛丽女王号上,归结原因也许他们的倒霉正是由于倒霉的莫尔将指挥舰搬移到这里来的缘故。而根据飞艇飞官的回报,相信也炸死了不少人。这才让已经杀气腾腾的舍尔中将稍稍平息了下来。
    当天下午五时二十一分。经胜利者姿态返回的舍尔编队获得了英雄一般的欢迎,公海舰队司令英格诺尔海军上将亲自将舍尔中将迎接上岸,而德皇的嘉奖电也迅速的发到了威廉港,威廉二世亲自签署命令,舍尔晋海军上将军衔。这距离他1911年晋升中将才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而更为令他感到骄傲的是,海军部长提尔批次伯爵也将亲自抵达威廉港,为德意志的英雄授衔,并颁发威廉二世钦赐的“赫尔戈兰湾的骄傲”荣誉称号。
    在事后的盘点中,此次赫尔戈兰湾海战,德国以总计三条巡洋舰,四条驱逐舰沉没,五条驱逐舰实际损失的代价,给英方造成了一条战列巡洋舰狮号沉没,两艘轻型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被击沉,以及另外五艘驱逐舰实际损失的沉重打击。
    而德国人也付出了891人阵亡,403人被俘和157人受伤的人员损失。当然,这与英国人1630人阵亡,812人被俘和309人受伤相比,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舍尔中将固然应当受到表彰,而更应该受到表彰的,却是那些小舰队上英勇无畏的水兵和低级指挥官们,正是他们的勇敢和无所畏惧,使得已方的大舰队获得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并且在交战中的实际表现来看,德国人丝毫没有表现出一个海军后起国家在长期霸主国家面前的懦弱,相反,在单兵素质和作战意志上,德国人更胜一筹,当然这有家门口作战的因素在内,但是德国人严格的纪律性和服从精神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原因。
    促使德皇如此欣喜若狂的原因除了这些获胜的因素之外,很显然的也有陆上战争打不开局面的原因,在陆上进展开始一帆风顺势如破竹之后陷入停顿,德皇也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并开始对小毛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满之外,他频频的向海军发出命令也表明他希望海军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对帝国的战争做出贡献。
    而这也许正是提尔批次伯爵要亲临威廉港的缘故了吧。
    总之,在本次赫尔戈兰湾海战之后,德意志帝国的威望再次继开战之初的势如破竹之后取得了突破,正如威廉二世陛下开战前的预料那样,在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欧洲再也没有哪个国家胆敢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了。尽管目前对巴黎的围攻还没有显露出成效,但是威廉有理由相信,只要他的海军再做出一两次突破,那么局面将很快被打开,而整个欧洲也将迅速的臣服在他的脚下。
    他高调奖励海军功臣,也许正是为了刺激他的陆军将领们,他们也应当做出一些对得起帝国的贡献来了。
    的确,在威廉二世的地图上,形势已经一转大巴黎攻防战陷入僵局时的低迷,重新回到了一片大好的轨道上来,在东方,他从他的公主那里得到了明确的消息,并且迅速从战场上看到了证明,中国人正在远东开始了他们教训俄国人的军事行动,从北京的消息渠道他能够得到明确的信息,最多到1913年下半年,中国军队将对俄国在远东的门户——叶卡捷琳娜堡形成攻击姿态,届时只要有需要,那么俄国的崩溃将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而中国人也辗转提出了两个请求,一个是在1913年下半年中国进攻叶卡捷琳娜堡的时候,德国在东线应当投入三十到五十万人,对俄国的西线展开攻击。另一个请求是在中国决定在它的南部展开军事行动之前,德国太平洋舰队能够确保安静。
    对于德国来说,第二个条件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在欧洲大陆形成突破性局势之前,亚洲的太平洋船队动作幅度本来就不宜过大,这时候卖给中国人一个面子并不是一件太难决定的事情。
    而第一个请求嘛,威廉二世还需要详细考虑考虑,在东线渐渐平稳的时候,他很想听听东线那两个表现卓越的指挥官的看法,毕竟他们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俄国事务,特别是军队事务。
    正文 第三零二章 … 调兵遣将
     更新时间:2009…4…3 16:09:25 本章字数:6213
    德皇威廉二世越过总参谋部,直接征召东线两位主将兴登堡和鲁梅尼格,这是继威廉皇太子出任德法边境指挥官之后小毛奇第二次直接感受到了皇帝陛下正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不过所幸的是他的职位仍然没有发生变动,他仍然是德意志帝国的总参谋长,因为毕竟从战略层面来看他还没有犯下任何不可饶恕的错误,而且西线之所以落到如此的境地,那个一意孤行的第一集团军司令克劳克是要负上最大责任的。原本是五路大军齐发,从法国北部边境切入以五柄利剑直接将法兰西的身体戳个通透的完美计划,被这个像是一辈子没打过仗的莽夫给搅和了。
    眼下双方陷入僵持,小毛奇一时也拿不出扭转乾坤的办法来,除了以一些常规的对付堑壕战的方法来力图进取之外,他别无其他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法国人正在从大后方不断的向前线增兵。
    在这个时候,他敏锐的捕捉到一条消息的出现。
    而德皇正忙着在他那张棋盘上调兵遣将,在他看来,由中国人已经对俄国开战的有利消息,东线就没有必要继续维持那种规模的兵力了,有些重要的将领和表现卓越的部队,就可以调配到西线去,目前他的儿子威廉皇太子只是在德法边境率领着第五集团军的一部,也应当给他单独设立一个集团军,用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