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276章

极品少帅-第276章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垛是考察考生射箭的准确性,是在规定距离内考察射箭的水平;马枪又称马射,考的是马上射箭,考察的是考生在移动过程中射箭的准确性;步射以草人为箭靶,考试成绩不但要看命中率,而且还要求射箭动作的规范;才貌主要是要求身高,“以身材六尺以上者为上,以下为次”,唐代的六尺约合后世的米,要求显然是非常的高;言语以“有神采堪统领者”为佳,至于神采的有无,那就主要是靠考官们感觉了;举重就相当于今天的举重,是对膂力的考察。
  由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射箭和膂力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这直接影响了后人对那个时代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后世的《说唐》中,对膂力尤其看重。譬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等人,“力大”成了小说家最常用的赞美之词。
  谏官薛谦光向武则天上疏说:“以‘武能制敌’为名目开科取士,却只考试弯弓射雕之类的雕虫小技……像当年名将吴起上战场前,手下人向他进献宝剑,吴起拒绝了。他说‘临难决疑,才是将军的本职;拿着宝剑去冲杀,那不是将军应该做的!’可见这是本末倒置。”
  薛谦光紧接着列举出三国名臣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例子,并首创了“谋将”——他们或许并不擅长弓马,却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薛谦光上疏的时间比武举开科的时间早了整整十年,足见,他并非是冲着武则天的新政策去的,而是针对当时的一种武将选拔制度去的。而武则天为什么没能够听进薛谏官的劝告,依然采取了那样的考试制度,没有资料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薛谦光的上疏一定引起了当朝许多人的注意。之后几十年内,对武举的选拔条件越来越苛刻了。从那个年代的考试科目中就可以看出来。譬如公元735年设立的“智谋将帅科”,785年设立的“识洞韬略、堪任将相科”,786年开设的“军谋弘远,材任将帅科”等。
  之后很长时间,人们对武举的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武举的整体素质也随之越来越高。大魏开国后出现的《拟武举殿试策》完整地记录了大魏对武举的文化课模拟考试的内容。这套模拟考试题一共有七个问题:商汤灭夏是否运用了阴谋诡计?周武王伐纣是否符合天命?晋文公为何称‘伯’而不是称‘王’?上古出兵之前,多以‘刑’告诫将士,‘刑’的含义有何变化?《司马法》提出的原则,为什么后世难以遵用?墨子主张‘非攻’,反对战争;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其智谋何在?两汉都有羌人叛乱,西汉用安抚的方法,东汉用武力的方法,都平定了叛乱,其原因何在?
  这七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答案却惊人的相似——“仁义”是治乱的根本,有德有能的君主应当学会“偃武修文”,以德服人。而武力则只是一种象征,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坚决不用。
  这套理论在武举中推行,是否会受到欢迎?武举准备了一大通的兵书知识,可《司马法》这样优秀的兵书却被认为是不祥和的东西。武举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却要让他们当堂说出战争是无用的,他们的心情谁堪体味?
  实际上,文武双全,一直就是古代将帅的人生追求。并且,在几千年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古代社会中,只会练武的莽汉自然是很难跻身主流社会的。关于武举的策文(文化课)考试,历代统治者持有不同意见,争来争去,无非是要不要考,考什么的问题。
  源于隋,制度化于唐的科举制度,在大魏朝得到了极大的完善,虽然名门贵族仍然不少,但由科举而进身仕途的观念在大魏朝仍然深入人心。而武举则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魏朝武举在唐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大魏朝,首开武举殿试之先河,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大魏武举一改唐武举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大魏朝虽然有四大边镇世袭为将,但仍然将武学制度化,并编订了教材——《武经七书》。而朝廷颁布《补官差注格法》,又将武举授官与军队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选拔军事人才的观念看,大魏朝武举更加理念化,更具进步色彩,大魏朝文武并重,打破了以弓马选将帅的传统,开辟了在和平条件下选拔军事人才的新路,对从高门贵族子弟中选拔将领的倾向形成了冲击。
  最近一些年,在寒门武举中很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以四大边镇为首、包括中央军内的许多世代将门子弟大多是些空有威名,实际不过是混吃等死的纨绔之辈这样的思想。
  他们之所以敢于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世家弟子从军是不需要经过什么考试的,而他们则需要经历这么多重的考验,即便这样,加入军队之后,世家子弟的升迁仍然要比寒门出身的他们要容易不少,这自然会让他们心生不满和不服。久而久之,类似的话自然就多了起来。
  作为国朝最强大的军事世家,云家虽然力量在北方两省,但京中的流言却也不可能不进入他们的耳朵。云铮今年文才大进,仿佛一下子李白附身一般,自然让云岚动了心思,是不是可以借儿子的手让那些呱噪分子闭嘴呢?
  云岚这样一想,今年的武举,就必然会不同于往日了,原因很简单,有一个人便奉了父命,要参加武举了。
  这个人当然便是云铮。
  同志们,问个事,等云少帅在石见建了庄园之后,离这位秋宫清子内亲王可就很近很近了,各位觉得是不是该有那么一点点……咳咳!
  话说日本女人一贯比较温顺,要是云少帅收个日本公主(内亲王)做小妾,似乎也是很不错的一种享受呢。大家以为呢?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66章 无雨可人儿
  武举的举行还差一些日子,但大魏秋狩的时候却先要到了。所谓秋狩,通俗一点说就是皇帝老子闲得无聊,抓上一批王公贵族、朝廷重臣、外加一批贵族子弟去皇家猎场围捕一下可怜的动物们。到后来文宗皇帝时期,这位开放异常的皇帝决定:皇室和贵族的未婚女子如果有意,也可以参加狩猎。
  这个决定当时颇有一番争议,不过最终还是确定了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王公贵族们的子女原本就大多是些闲的蛋疼的主,未婚的女子初来狩猎,平白的就可以多认识些身世接近的公子哥,从而在其中挑选一下自己未来的夫婿,而公子哥们也就能知道哪家的小姐长得不错,可以成为日后良配……
  秋狩这个事情,云铮作为云国公府的代表,肯定是非去不可的了。林玉妍为他准备好明日出猎所需要的衣服武器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行头,忽然亲信侍女前来递给她一封信,林玉妍看罢,轻叹一声,然后来到后花园,找到正摆了个大桌子在园子里练字的云铮。
  “夫君,南宫妹妹来洛阳了。”
  云铮一愣:“无雨来洛阳了?哪呢,进府了吗?”
  林玉妍摇了摇头:“她只送来一封信,说是现在这个时候来拜访有些不好,请你去河边孤峰塔东三里处一叙,她有江南的紧急消息要报告给你。”所谓来这个时候来拜访有些不好,意思当然是云铮现在新婚燕尔,忽然有年轻女子孤身前来拜访,传出去可能有些不好,毕竟云国公府周围全都是显赫人家,而且云家历来“倍受瞩目”,有什么人来过是瞒不住人的。
  云铮一听江南的消息,顿时心头一紧,江南有什么消息?无非青龙教的事情而已,难道青龙教的情况有变化了?
  他站起身,想了想,道:“那好,我悄悄出去。”
  孤峰塔乃是洛阳河边的一处名景,这里的人自然少不了,所以南宫无雨虽然约在离孤峰塔三里外见面,但这里的人也仍然纷纷踏踏。云铮赶到的时候,周围的许多行人的脚步都变慢了,尤其是男人们,仔细一看,却见他们实际上都在围着一位淡蓝劲衣的女子在打转。这女子一袭淡蓝,净水清莲,秀发收成一束,拢到贲起的左胸前,犹如一条乌黑柔亮的涓流奔淌在跌宕起伏的雪原上。
  虽是一袭毫无装饰的轻衣,竟把人映衬的显得柔媚可人,映着一天的阳光,就象一轮皎洁的明月,清雅不可方物。
  云铮呆住了,一双手拱着,目瞪口呆,竟然说不出话来,更叫他汗颜的是,别人的衣饰全都五彩缤纷。只有他和南宫无雨一个一袭白色长袍,一个一袭淡蓝劲装,颜色居然十分“搭调”,往跟前儿一站,颇有点情侣装的意思,别人只要看到一个,不注意另一个都难。
  这两人都是牵了马来的,南宫无雨是因为刚从南边赶来,马未离身。云铮则是因为此刻还是白天,不好用轻功在洛阳城里招摇,只好骑马。不过云铮这次出来不愿招摇,没有骑他的乌云踏雪,但即便如此,云家国公府里供他这个少帅骑乘的马那也是罕见的骏马,所以云铮的马比南宫无雨的高大神骏不少,加上身形比她高大,居然临下一瞥,额前几线刘海,下边是明净如玉的额头,顺着挺翘的鼻尖、浅浅肉色惹人垂怜的小嘴儿向下一滑,就是紧身劲衣裹附,隐隐现出的胸前峰壑,云铮不由得心头一跳,想到了几个月前旖旎的光景。
  南宫无雨眼不敢抬,偏就知道他在看着自己,隐隐的,便连后颈似乎也红了,芳心百转,怔忡间好似飘在云端,也不知道自己腾云驾雾的想些什么,不过对于云铮稍显放肆的目光不但没有一点恼意,心中反极是喜欢。
  这次云铮骤然大婚,她之前一点也没有料到,虽然早就知道云铮的正妻肯定是那位早就预定好了的淮安公主殿下,而且公主殿下明明知道自己跟云铮之间有些说不清楚的关系,却仍然对她颇为照顾,可见的确是一位难得的贤妻,自己原本也不该嫉妒她什么。但毕竟是自己心爱的男人娶了别的女子,再怎么明白道理,心里也仍然会有些难过。这也是她不愿意去云国公府的理由,要不然凭她的身后,要偷偷溜进去不被外人发现,那也不是办不到。此刻忽然看见云铮,见他春风满面的样子,心里一酸,顿时就一副眼泪汪汪的样子了。
  云铮立即有些语拙,但他毕竟是脸皮奇厚之人,干咳一声,忽然直接道:“别哭别哭,放心吧,就快轮到你了。”
  这句话原本不上不下,前不挨村,后不巴店的,但云铮此刻说出来,南宫无雨偏就听懂了。而且云铮这话说得脸皮极厚,好像自己生怕嫁不出去非要他“收留”一样,南宫无雨又羞又恼,但见云铮涎着脸的样子颇为有趣,跟他在鹰扬卫的军官面前那副冷峻模样完全不沾边,终于还是忍不住破涕为笑,咬着唇睨了他一眼,眼睛里还闪着晶莹的泪花儿,却轻嗔道:“人家又不是小孩子,谁那么爱哭啦?”
  这气质高贵、芳华雍容的天之娇女,放下了身段轻嗔薄怒,一时竟是风情无限,云铮的心中不觉微微一荡。
  云铮继续发挥脸皮,涎着脸一笑:“那个,这么久不见,想我了吧?”
  南宫无雨虽然算是经常被他调戏的了,但现在周围这么多人,他居然还敢问这样的话,仍然将她吓了一大跳,赶忙四周一望,发现周围的人虽然不少,但离得特别近的倒是没有,刚才的话应该没别人听到。
  但南宫无雨可不敢在这里跟他说那些亲密的话,刚才他的眼神就有些不对呢,万一他一时发了疯,搞出什么过分的举动来,到时候可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她板起脸,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这次来见少帅,是为了通报一件大事,据线人报告,青龙教……啊!”
  她的话刚刚涉及青龙教,周围的人群中忽然便有几股煞气产生,云铮刚刚警觉,周围已然不知从何处射出十几道乌黑的光芒,将云铮和南宫无雨的周身要穴都笼罩了进去。
  南宫无雨此刻心思正在怎么跟云铮“较劲”上,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惊讶万分的叫了一声,云铮顾不得思索那么多,更顾不得胯下的好马,一脚飞快地缩回,在马背上猛一踏,借力飞身南宫无雨身边,将她一把搂在怀里,就朝旁边滚去。只是,他二人原本就是沿着河边在走,云铮这一飞滚,两人虽然躲开了暗器,却是滚进了河里。
  云铮一落水,便感觉情形不对,南宫无雨这丫头竟像一条美人鱼般,紧紧地缠在他身上,让他活动不开。
  他急忙睁开眼来,却见南宫无雨双眼紧闭,脸上似还有点点羞涩,双臂环绕,紧紧地抱住了他。
  汗啊,这丫头莫非是个旱鸭子?背着这么大一个人,弄不好还真是挂了。他正在烦恼间,忽然想起,南宫无雨生在广州,又是江湖名门出身,不会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