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异世明皇 >

第165章

异世明皇-第165章

小说: 异世明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浑身一震,想不到徐光启还是没有活过今年。历史上的徐光启是慢慢病死的,而我这个时代的徐光启却是中风而死。不管怎么个死法,结局却是一样的!难不成有些东西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嘛?!大明的历史走向已经给我推向了另一面,那么它的结局又是怎样呢?!

“皇上!”韩鑛满脸忧心的叫了我一声。

我回过神来,看着床前跪着的大臣,强笑道:“哦,你们都起来!朕这两日神情困顿,折子就先发往内阁处置。”

韩鑛还想再说什么,我挥了挥手,韩鑛他们只得道:“臣等告退!”

他们走后,坐在床沿边的我不由得发起呆来。徐光启病殁的时间如此准确,让我心里有了丝凉意。记得以前看过的奇幻小说,大凡回到古代的人,他们都没有改变历史的大方向,反而成了历史的一部分,现行的历史正是因为他们而成了我们所知的模样。典型的代表如《寻秦记》里的项少龙,原来的嬴政已死,项少龙用赵盘李代桃僵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又如《天书》里的米伦太太,她们回到古代也是历史中注定的。那我呢?会不会因为我的到来,不计后果的施行新政,使得大明在十七年内玩完?!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我现在才想起来呢!那岂不是我跟那个‘神’的赌约必输无疑!

过程有所改变,结局却是一样!这句话有如魔咒!!

“皇上!”

我蓦然惊醒,收敛住神思才发现婉琴不知什么时候又回到床前。

“皇上,您没有事吧?怎么起身坐在床沿?小心着凉!”婉琴细心的帮我披好衣服。

“没事,没事!朕只是在想点东西,不碍事的!朕再睡一下!”

我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此时的表情很难看,好在婉琴没有纠缠这个问题,而是温柔的扶我躺下盖好被子,她又嘱咐了在旁侍侯的太监才退了出去。

缩在被窝里的我觉得越是温馨,心中就越是惧怕。躺了半天被窝都没有暖起来,最后也不知怎的迷迷糊糊的才睡过去。

——————————————————

出了宫的内阁大臣们缓缓走向内阁大堂,走在前头的韩鑛突然停了下来。

“首辅大人!”成基命低呼了一声。

韩鑛叹了口气,回身道:“你们可觉得告退的时候皇上有什么不妥?”

“……”众人都没有回话,这事也不好说。

韩鑛一字一顿道:“是面色潮红,神情僵硬!”

成基命道:“首辅大人的意思是……?”

韩鑛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道:“我们不应该告诉皇上徐光启辞世了!皇上对徐光启感情深厚,当日徐光启中风病重,皇上为了此事强行建立天工研究处,差点酿成大祸。如今徐光启已死,皇上又在病中,只希望不要闹出什么事情来才好!”

听到韩鑛这么一说,众人纷纷顿足。

贺逢圣心中后悔不迭,他懊丧道:“都是下官的错,不该扯出傅山来,不然皇上也不会问起徐大人的事情!”

张惟贤也告罪道:“也是下官多事,本想看看皇上的方子,谁知会是这个情景!”

韩鑛心里虽然觉得他们冒失,但事以致此,还能多说什么呢!走在钱龙锡后头的郑三俊可不这么想,他觉得韩鑛他们太过扭捏,前怕狼后惧虎的完全没有大臣风范。他亢声道:

“人生老病死都是寻常,徐光启去世也没有什么,皇上已经是大人了,难道分不清国事的重要!太医的方子大家都看过了,只是风寒之症。咱们就不要瞎担心了!”

郑三俊这么一说,大家都默然了!

过了一会,韩鑛才向天拱手道:“毕竟是皇上感染风寒,我等身为内阁大臣更需谨慎行事。咱们明日再进宫请安!”

韩鑛所言是大义所在,郑三俊也无法辩驳,当下众人应了!

第二日,原本是上朝的日子,但随堂太监方正华一早就守在了午门外。

“方公公,你这是……”韩鑛很少见到方正华出现在这里,特别是这个时候。按照往日,他应该正在乾清宫侍侯皇上才是。他来这里,一定有些事情发生。所以韩鑛不敢怠慢,见到方正华便马上相问。

“是首辅大人,杂家到这是传皇上旨意!”方正华打了个恭才正声道。

“哦!臣等接旨!”韩鑛带着百官跪下山呼。

方正华拿出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今日圣躬违和,免朝一日,所以奏折发往内阁处置!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封旨意百官们都已经听过一次,就在昨日也是方正华出来念的旨意。只是没有想到,大家都以为皇上龙体安康会来早朝的时候,又出来念了一遍。韩鑛爬起身后,向方正华问道:

“这是皇上几时下的旨意?”

“回首辅大人,是昨儿晚上!”

“昨儿晚上?!今早方公公可见过圣上?”韩鑛再一次问道。

“杂家来时,曾去给皇上请安!”

“那皇上身体如何?”

方正华迟疑了一下才道:“杂家并未见到皇上,进去之时皇上仍在床帐中,皇上还未起身!”

“哦,是这样!”韩鑛眯着眼仔细听着,待方正华说完后便道:“烦请公公前去通报,就说内阁大臣前来请安,求见皇上!”

“这个……”方正华一脸的为难,他无奈道:

“不是杂家不给禀报,而是杂家来时皇上曾有旨意,说不许百官前来探视!”

“啊!”韩鑛没有想到皇上有此等旨意,百官们听了都议论纷纷。

如若是在万历皇帝,又或者天启皇帝的时候,百官们会不顾一切的在午门外集体叩见皇上,甚至可能会一起冲入皇宫。但在崇祯朝,皇后的贤德是朝野皆知,几个贵妃也知书达理,所选的太监都非为恶之辈,矫召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旨意均出于皇上!既然是真正的圣旨,百官们再有想法也只得遵从!

韩鑛盯着方正华看一阵,没有发现什么不妥的地方。他才缓缓道:

“既然是皇上旨意,那老夫就回去办差了。请方公公将今日之事回禀皇后娘娘!”

方正华仍是躬身回道:“首辅大人不说,杂家也要禀告皇后娘娘。杂家这就去坤宁宫!”

“有劳!”

方正华告了声罪,拐进午门。韩鑛深吸了一口气,才回身对百官道:

“当值大臣回府衙办差,其余人都散去吧!”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宫门之争

午门,

还有两刻就到辰时了,钱龙锡站在百官的前头不停的来回观望。因为很快就要进宫早朝,首辅韩鑛还没有来,作为次辅的他心急如焚。皇上已经三日没有早朝,他们这一次原本是商定如果皇上继续免朝,那么他们就要带着六部大臣一起到乾清宫见圣驾。

短短几年内经历过神,光,熹三朝的老臣们已经不忌讳皇上驾崩了,他们更在乎的是如何使大明江山继续承嗣下去。皇上病了好几天,他们不能不没有一点防备。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带头人韩鑛居然还没有来,钱龙锡哪能不着急的!

正当钱龙锡他火烧燎燎的时候,贺逢圣急冲冲的赶了过来。钱龙锡忙走出两步喊道:

“看到韩大人没有?”

贺逢圣顾不得什么官仪,边喘气边道:“下官方……方才去了首辅大人府上,韩大人突然病了!”

钱龙锡听得一惊,他连忙问道:“病了?!病得重吗?”

贺逢圣点头道:“首辅韩大人突然患病,下官探望的时候已经不能下床。”

钱龙锡没有继续再问了,而是皱着眉头深思起来。韩鑛病得如此突然,待会是否还要按照原先的计划闯宫见驾呢?!以他的号召力,又能够通过午门这一关吗?!

钱龙锡正烦恼着,但贺逢圣方才的话已经吸引了一部分官员围了过来,他们听完两人的对话,已经知道首辅大人今日是不能来了,大家都唉声叹气的不知如何是好!郑三俊拨开人群喝道:

“大家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韩大人既然病了,不是还有咱们一干文武大臣嘛!咱们应以国事为重,皇上已经三日没有临朝,这是自皇上登基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现在皇上龙体如何,内阁大臣应该知悉才是。待会,咱们就在这午门外叩阙求见!!”

郑三俊说完,不少官员都点头称是。钱龙锡心里觉得有些不妥,但也不好出言反对。正无可奈何之际,张惟贤跟成基命走了过来。张惟贤拱了拱手朗声道:

“各位大人,国家大事重要!现在已过辰时,皇上今日仍旧是免朝。我等应该按昨日的商议行事,一起进宫问安!虽然韩首辅突然染疾,但各位国家梁柱仍在。我们就以次辅钱大人为首,进宫求见!”

“正该如此!”张惟贤的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百官们齐齐望向钱龙锡,等待他的指示。

钱龙锡没有想到自己一下子给推到了浪尖口上,他一生为人谨慎,又无雄辩之才,所以大多时候他都沉默寡言。此次强行觐见,他也是持谨慎的态度,只是有韩鑛在领头,他不过随大流罢了。现在居然说由他带头,他不禁有些恐慌起来。

“这恐怕不合适吧!要不等……”钱龙锡期期艾艾的说道。

“此地钱大人官职最大,又是内阁次辅,由大人领头才名正言顺!”张惟贤见钱龙锡有些动摇,忙将话堵了回去。

成基命劝道:“国事为重,大人振臂一呼,百官自然景从行事。”

贺逢圣也道:“请大人以江山社稷为重!”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下,钱龙锡无可推托,只得道:“那好,既然各位同僚举荐,那老夫勉强为之。咱们这就到午门叫门!”

当下商议已定,文武百官都走到午门的偏门前,为首的钱龙锡高叫道:

“老夫英华殿大学士,内阁次辅钱龙锡率文武百官求见圣上,尔等速速开门!”

守门的禁军都是新调过来的,原来武骧、腾骧左右卫拱卫皇城司,但后来蒙古人北犯大同,就将他们抽调出去了,现在的皇城司是由府军前卫负责。这府军前卫跟其他各卫略有些不同,它是在永乐十三年,经成祖皇帝允许,为皇太孙(后来的宣宗)特选的幼军,置府军前卫,设立官属。所选的幼军都是从世家子弟里挑取,可以说是嫡系中的嫡系。当武骧、腾骧左右卫调离后,皇上也正是考虑这个,才将府军前卫调来皇城司。

门口的兵士哪见过这样的架势,慌的让人去禀告指挥使大人。当值的指挥使本就是京中世家子弟,一听也慌了神。不说下面有内阁跟六部大臣,就是下面的公侯伯子男一干爵爷,大多都是自己的长辈。他哪敢出面去答话!好在府军前卫中上头还有人,他连忙跑去皇城司衙门,通知皇城司两位左右提督。

钱龙锡他们在门口等了一会,终于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吱呀一声,午门的偏门大开,两队禁军整齐的护卫在大门两边,两个身着盔甲的少年将军,英气勃勃的从里边走出来。当先一人年纪较长,他带着头拱手道:

“末将徐承言参见各位大人!”

“末将常晖参见各位大人!”

“两位世子,老夫带文武百官求见陛下!”钱龙锡拱手回礼道。

徐承言听后微皱眉头,既而笑道:“老大人求见皇上,末将不敢阻拦。但皇上今日未宣早朝,不如让内侍前去通报,看圣意如何!”

郑三俊哼声道:“老夫等人早已让内侍们前去通报,就是方正华也叫过好几次,但都未有旨意下来。”

徐承言双手一摊,无奈道:“既然没有旨意,末将职责所在,不能放各位大人进去!”说着便要关门。

“慢着!”郑三俊一声大喝,“文武百官全在于此,皇上究竟如何,我等岂能置身事外!满朝重臣就这样进去,你敢怎样!”

徐承言后边的小将常晖斜刺里冲了出来,按住剑柄哼道:“不管如何,此乃皇宫禁地,非召不得入内!谁要敢抗旨,莫怪我手中的青锋无情!”

皇宫禁地非召不得入内,这是历代都有的旨意!

“岂有此理!你们两个无知小儿要坏我大明江山社稷!”郑三俊一时不知怎么反驳,便破口大骂!

“你!”常晖还想反击,但给徐承言按住。他又是一拱手道:

“舍弟无礼,还望各位大人莫要见怪!但我常徐两家世受皇恩守卫皇城司,向来恪守本份,丝毫不敢怠慢。非召不得入内乃是大明祖制,皇上没有旨意下来,还望各位大人不要为难末将兄弟二人!”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不仅钱龙锡觉得难以回答,就是其他官员也不知如何应付。没有旨意,人再多也是枉然!

张惟贤排众而出,笑呵呵道:“两位世侄恪守本份,我们作长辈的也很是佩服!”

徐承言忙行礼道:“让世伯见笑了!”

“嗯!果然知书达理!你父亲二人在北疆不知今日之事,否则若是你父亲前来,你又当如何?”

徐承言恭敬答道:“父亲大人临走前曾嘱咐我等,一切按旨意行事!”

张惟贤又是哈哈一笑:“哦,是吗!那徐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