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梦回大宋 >

第6章

梦回大宋-第6章

小说: 梦回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见势不妙,急忙上前进言:“依末将之见,还是应该前去调查一下。微臣愿意前往。”赵匡胤有点愤怒,因为这个韩令坤是自己的发小啊!俩人可是一起长大的!

柴荣点了点头,说道:“李爱卿,你也一同前去吧!要以最快速度解决!”

两人点了点头,骑着马就往前线跑去,一路上赵匡胤都在想,自己应该怎么办?他韩令坤怎么办?

正想着,赵匡胤已经到了韩令坤的面前。

第八章  拒绝诱惑

…………………………………………………………………………………………………………………………………………

韩令坤见赵匡胤和李然到来,知道自己有了救星了。可是赵匡胤没有和韩令坤说话,而是先去鼓励士气。

“大家想过没有?!在这里打敌人是死!回去当逃兵也是死!一个男人,为什么不死的轰轰烈烈点儿呢?我相信,再大的包围圈和埋伏,我们也能撕开一条口子!”赵匡胤说着繁华的时候有点激动。

随着赵匡胤苦口婆心的劝慰,士兵们士气逐渐的恢复,李然也是笑着点了点头。很显然,赵匡胤的激将法很管用。

在接下来的争斗中,唐军渐渐不支,将军李景达看到此刻情景的转变,心中开始生疑。根据以往的交战经验来看,韩令坤的军队应该是不堪一击的才对啊!为什么战斗力现在和以前是判若两队了呢?于是李景达决定率军向六合进发,袭击周朝来援军队,已缓解态势。

李然听说了唐军的动态,急忙赶回了六合。赵匡胤也知道自己的兵士长途跋涉,体力已经渐渐不支。于是,赵匡胤和李然决定采用了包夹战术。

李然将兵力分成三份,赵匡胤率领另外两股兵力隐藏起来,自己则率领一部分人马准备迎战。李景达知道李然的人马体力不济导致了战斗力不强,所以第一时间就开始攻打李然的部队。

可是,李景达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自己的士兵也是舟车劳顿,所以并未对李然的部队造成什么大的伤亡。反观李然,因为早有准备,所以在三层包围下,赵匡胤忽然从旁杀出,起了奇兵的效果。李景达的军队虽然死伤惨重,但还是被他们突围出去了一部分人马。

与此同时,柴荣亲率的大军经过了几个月的攻城,还是没有攻破寿州这座城池,柴荣有些灰心了,这严重的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最终萌生了班师回朝的想法。可就在这时,李然和赵匡胤拿下清流关、击退李景达的消息传了过来,顿时,柴荣又取消了班师回朝的想法。

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在扬州与自己会合,继续南下,一举消灭南唐。由于赵匡胤的状态很好,越战越勇的士兵们可以说是连战连捷,最后无奈之下,李景达和另一位将军陈觉只好逃回了金陵。

柴荣收到消息,对赵匡胤说:“李爱卿、赵将军,朕打算班师回朝了!你二人留下,继续作战!争取把南唐拿下!赵将军,朕封你为义成军节度使,晋封检校太保。李爱卿,朕封你为副手,协助赵将军!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然和赵匡胤受到提拔之后更来劲了,继续率领了大军痛击南唐,突破了层层防线。南唐后主李煜急了眼,急忙交了白旗,表明投降,还愿意将庐、舒、蕲、黄四州献给后周,并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由他们自己管理,每年都向后周缴纳税收。

公元958年5月,柴荣对南唐开始施加压力。柴荣颁布圣旨,大体内容是:汝等臣服周朝,便不可再穿龙袍,可以称王,但是要穿我们周朝特制的紫袍。如果胆敢抗旨不遵,那么就开始攻打汝等!让汝等知道朕的厉害!

南唐被赵匡胤打得节节败退,自将军以下,全部留下了一层阴影。无奈之下,南唐取消帝号,开始使用后周年号。李煜很不甘心,但是此举实属无奈。有些大臣看不过眼,就向李煜提议,说能否把赵匡胤收买过来,李煜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点头答应了。

几日之后,南唐开始向周朝进贡,准备前去汴梁献给柴荣;同时李煜还还准备了白银八千两和一批珠宝,并在半夜时派心腹运到了赵匡胤的府邸。

赵匡胤打开箱子,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心里不禁一惊,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送礼的人已经消失于夜色之中。赵匡胤发现银子下面藏着一封信,打开信,里面写了几个字:若得将军协助,他日我南唐若重振声威,必与将军共享天下!

赵匡胤心想:我要的难道就是这点钱吗?我拼死拼活的建功立业,还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还不就是为了少受点鸟气,还不就是为了富贵与权力?但如果真收了这八千两白银,我的路会不会就此堵住?倘若,我背叛柴荣投靠南唐,南唐重视我自不必说;若我助南唐恢复声威之后,南唐会不会以为我能背叛周朝,也就可以背叛他们?

权衡之下,赵匡胤决定上缴国库。

次日,赵匡胤拿着清单对柴荣说:“陛下,南唐李煜派人送重金,欲收买微臣。微臣不敢迟疑,急忙将银两上交到国库之中,这是清单,请陛下过目!”

柴荣接过清单,看了一眼,笑道:“赵将军不愧是我周朝的大忠臣,面对诱惑,丝毫没有动心!好!”柴荣起身,对跪在地上的赵匡胤说道:“赵爱卿接旨!”

赵匡胤磕了一个头,等待着柴荣的圣旨。

柴荣笑了一笑,说:“朕特此封赵爱卿为忠武军节度使,负责整顿禁军,即日起,立刻上任!”

赵匡胤大喜,急忙回道:“微臣叩谢圣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府。

李然在家中让厨子烧了一桌子好菜,准备给大哥庆功。李然趁着厨子烧菜的功夫,拿着请帖去陈尚书家中亲自拜访,并邀请其父女二人一起赴宴。另外,还邀请了朝中的一些比较要好的大臣。

不久之后,李府的酒宴已经烧好。赵匡胤和陈尚书一家一起进门,几人一番寒暄之后,便开始入座。

李然让下人将所有来宾的酒全部倒满,起身说道:“今日,乃我大哥大喜之日!我大哥为国家血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今日,更是拒绝南唐的诱惑,将南唐送来的银两全部上缴国库,如此觉悟,难能可贵!陛下还升我大哥作为忠武军节度使!来,大家一起敬我大哥一碗!”

赵匡胤笑嘻嘻的看着李然,心道:今晚对我倒是个机会!正好可以结交一些大臣,相信以后也是很有用处的!

赵匡胤看了李然一眼,起身笑道:“诸位听我说!李大人乃我结义兄弟,若无我兄弟的鼎力相助,我怎可能有今天的赫赫战功和眼下之成就?来,这碗,我要敬我的兄弟!”

李然知道大哥今天高兴,虽然自己酒量有限,但也不能扫了大哥的兴致。李然笑了一下,把酒碗一端,便一口干了!

陈尚书的女儿在一旁被李然和赵匡胤的兄弟情义感动,但是碍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却不敢私自说话,只能在一旁拽一下父亲的衣袖。陈尚书当然知道女儿是什么意思,但这种场合说定亲的事情,总是显得有点不那么合适。陈尚书想了想去,给了女儿一个白眼,硬是把女儿的想法给压了下去。

酒宴很快结束,朝中的大臣都被李府的下人送了回去。李然亲自送赵匡胤回到了赵府,与赵匡义等人自是寒暄一番。此话不讲。

后周的军队原本纪律涣散,但经过赵匡胤的训练,不但纪律性有了显著提高,就连作战能力也是大幅度上升,这对后周的国防事业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在这期间,赵匡胤结交了很多高级将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赵氏义社”十兄弟,这十兄弟是: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守忠、刘庆义、王政忠、李继勋、韩重?、刘延让。

这些将领之所以追随赵匡胤,原因很简单,就因为赵匡胤是柴荣的红人,何况赵匡胤身边还有一个李然!再者说,谁不想升官发财?他们都在赵匡胤手下当差,都想得到赵匡胤的提拔,就算不想得到提拔,也不想让赵匡胤在背后说他们坏话,所以巴结是必须的。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在赵匡胤结交了这么多的将领之后,李重进便派人就向柴荣打小报告了,而且还绘声绘色的说:“陛下,大事不好了!赵匡胤现在开始结党了!看来是要有行动了!这事您可不能不管啊!”

李重进的手下打完小报告,以为柴荣会火冒三丈,或者当即对赵匡胤进行处罚,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柴荣火冒三丈的怒骂道:“哼!你这话是何意图?你这是挑拨离间!你还嫌朕不够乱吗?你给朕记住!若以后再胡乱猜疑,朕一定诛你九族!滚!”

柴荣的话犹如当头一棒,李重进的手下接着就唯唯诺诺的离开了。柴荣心里何尝不明白,将领之间结党营私会出事,实力强大了也会出事,但为什么却充耳不闻呢?因为在柴荣的心里,还有两个人,一直犹如毒刺一样,在威胁着柴荣的权力,这两个人就是张永德和李重进。这也是赵匡胤发展势力,柴荣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他要用赵匡胤的势力来维持平衡!

第九章  点检做天子

…………………………………………………………………………………………………………………………………………

赵匡胤的心里不是没有产生过当皇帝的想法,但由于手里的实力不够,所以才一直忍气吞声。李然知道赵匡胤以后是要当皇帝的,只是时机未到。可既然李然决定留在这里,与赵匡胤的关系打好了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李然还是积极的为赵匡胤出谋划策。

赵匡胤装着糊涂,但是心里又怎能不明白李然的心里在想什么?不过,只有李然是未来人这一点,是他赵匡胤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赵匡胤很聪明,他知道现在张永德和李重进是针锋相对,而且已经威胁到了柴荣的权力。赵匡胤正是利用柴荣的默许态度,才让自己这一股势力发展了起来。当然了,李重进是不会让自己轻易发展的。

李重进没有说自己要当皇帝,但是手里的军队只要下令,发动政变夺取皇位还是有那么很大希望的!毕竟张永德的军队还压制不住李重进。李重进为了阻止赵匡胤的势力发展,就经常搞点小动作。赵匡胤以后是当皇帝的命,这些小动作,自然是没有放在心上,但也绝对不会允许这些小动作影响到大局!

三天后的晚上,李然到了赵府。赵匡胤让赵匡义出来陪李然吃了一顿饭,饭后两人便去书房开始论事。

李然喝了一口茶,说道:“大哥!现在朝中形势极为微妙!你已经和张将军、李将军形成了平衡的态势!但是,张将军和你加在一起才可以对抗李重进!所以…”

【文、】赵匡胤笑道:“兄弟所言甚是!我也准备与张将军联手!李重进孤傲自大,还经常给我搞点小动作,搞得我很是反感!”

【人、】李然点头说道:“恩,大哥说的对!此事也要从速,否则夜长梦多!”二人确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李然便向赵匡胤告辞,回到了李府。

【书、】过了几日,赵匡胤的夫人贺氏操劳过度,不幸去世。不久之前,赵匡胤就已经向张永德示好,张永德也不是傻子,借着这个机会,急忙派人帮忙处理后事。张永德还为赵匡胤做媒,娶了彰德军节度使王绕的女儿为继室。周世宗柴荣还钦赐了一件凤冠霞披,并封新娘子为琅琊郡夫人。

【屋、】据说,在赵匡胤再婚之日,张永德送了很多的财物,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而是提升到了一种拉拢或者收买的目的。李重进当然也不是傻子,自己手握重兵,已经威胁到了皇位,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不买皇帝的面子。但是这次,李重进坐不住了,开始打小报告了!

李重进面圣,双膝跪地,头一磕,便起身说道:“启奏陛下,赵匡胤与张永德已经联手,若二人发动政变,那可就不妙了!”

柴荣摇了摇头说:“李爱卿,不要胡乱猜疑!朕相信两位将军的为人,断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李重进又是苦劝一番,但见柴荣却是又摆手,又摇头的,直接被气的离开了皇宫。

柴荣在看到李重进走后,才喃喃说道:“李重进!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才是威胁我皇位最大的人!”

可是,让柴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想夺取皇位的人,竟然是他最信任的赵匡胤!

公元959年,赵匡胤接到了柴荣要御驾亲征,再拿北汉的消息。赵匡胤一晚上没有睡觉,他不是在想战略,而是在想,如何可以趁这次机会把李重进挤下去。午夜子时,赵匡胤终于想到了办法。

次日,柴荣在御书房召见了赵匡胤。因为赵匡胤昨晚一夜没睡,眼睛通红,柴荣还以为赵匡胤是在考虑作战计划,于是便大肆夸奖了一番。柴荣心里很感动,关心了一下赵匡胤之后,便率领着大军向着北汉的方向出发了。

在柴荣刚离开汴梁的时候,探子忽然来报。一骑快马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柴荣的身前。士兵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