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黑旗 >

第38章

黑旗-第38章

小说: 黑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换句话便是教义当与时俱进,只要利于教门发展,就可以不再恪守于旧时的经典教义。
  果然是好见识。
  有这种眼光,这种见识的罗雁秋,纵是女人身,又岂是寻常之人?
  柳宇知道在日本,曾经有一个非常小的教门,叫作创价学会,严格来说,他甚至不是一个独立的宗教团体,而是依附于日莲正宗的一个在家信众团体,在二战前只有几千信众。
  在二战期间,创价学会因为反强当时的军国主义政权而告以瓦解,战后只能从零开始,但是不过数十载,他已经在全世界拥有一千二百万信众,成为日本第一大宗门,著名的公明党便是创价学会的一个马甲,而他所依附的日莲正宗,信众不过数十万。
  创价学会之所以一跃成为日本第一大宗门,原因不过两点,一则是几任教主得人,尤其是三代教主池田大作,那绝对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把教门发展得蒸蒸日上。教门发展与教主本身,关系极深,柳宇觉得这罗雁秋的见识眼光,当世之间亦属绝顶。
  二则是教义与时俱进,池田大作眼光极是高明,所以教义能随时代而演进,从反战和平到反对核武器,援助非洲难民,保护环境,创价学会始终是时代的弄潮儿,因此不但长盛不衰,而且还能蒸蒸日上。
  柳宇便在罗雁秋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眼光,这种见识:“罗姐,果真好见识。”
  罗雁秋是个极具人格魅力的女人:“柳弟弟,你若有什么真言神义,姐姐便写在这宝卷之上,让四方传颂。”
  她可不敢不看这个少年,在越南一国之中,她算是对细柳营,对柳宇了解最深的人,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她能清楚细柳营隐藏的潜力。
  若非这种了解,她怎么会抛弃在海阳的一点基业,在毫无着落的情况把赌注押在细柳营身上,把教众尽数迁移到山西。
  现在她就提出了自己的合作条件,柳宇当真极是意动。
  柳宇对宗教的观感尚感,有这么一个教门在地方上支援自己,比起自己纯靠武力经营,那绝对是事半功倍。
  两个人谈得很投机。
  “罗姐姐想要什么?”
  “姐姐想要弟弟那四百六十杆后门枪。”
  虽然还是那句话,可柳宇心中雪亮,人家不是上门来威胁的,而是想借自己这四百六十杆后门快枪来传播教义。
  “西方人在南国传播教义,还不是依靠他们背后有洋枪洋炮火车轮船,我教亦可。”罗雁秋直接把话挑明了:“阿宇弟弟想经营山西,我教便愿随宇弟一同经营山西,这实为互惠之事。”
  好!象这些地下教门或许有其它弱点,但绝不容许西方宗教抢走他们生存的空间,然后再把脸送上去挨打,历史上,这些教门发动到许多反洋教的斗争,义和团事件之中,亦能隐隐看到他们的身影。
  至于与宗教牵连太深,他也不担心。
  “姐姐,合作之先,我事先说明一句,北圻之地,尽属贵教传教之地,惟我细柳营和黑旗军,请姐姐置身事外。”这算是他的谈判底线,地方上任由罗雁秋折腾,他可以提供一切方便,但是军队是他的命根子,可不许罗雁秋胡闹。
  罗雁秋早有准备:“宇弟不说,雁秋自然也明白,只是洋教可恨,到时候可否售卖姐姐几杆快枪,以作护身之用?”
  “好!姐姐想要多少?”
  罗雁秋倒是开诚布公地说道:“我是倾慕弟弟而来,教中精华本在海阳,听闻弟弟要来山西,特意举家而来,在山西也是下车伊始,现时尚无须售卖。”
  “到今日,教中只有精通教义的老人二十三人,新进教徒十个。”
  罗雁秋也挑明了自己的弱点:“若非凭借外力,本教根基实在太过薄弱了些。”
  柳宇也明白,在原本的世界上,任她罗雁秋何等的眼光见识,但教众太少,加上西方宗教的步步紧逼,她也掀不起太多波澜来。
  但是现在不同了,他问道:“还未请教姐姐出自何身?”
  罗雁秋起身施礼:“宇弟,我本传罗祖教义,只是以后想传什么微言大义,还请宇弟示下。”
  第三十五章 罗教(上)
  “罗教?”
  罗雁秋很喜欢看到柳宇带上那么一点郁闷的感觉:“弟弟见识真广,姐姐是罗祖嫡传,最得大义。”
  竟然是罗教?柳宇有点无语的感觉。
  不是他对罗教不了解,而是这个罗教太有名气了。
  在旁人眼中,一想到地下教门就首先想到白莲教,可是熟悉明清历史的人,都会直接把白莲教从明清的地下教门中排除出去,理由很简单,白莲教自明季已经衰微,近乎绝传。
  而明清新盛教门,几乎全部出自罗教,罗教甚至可以说是明清一切新兴地下教门的始祖,这与日本近世新兴教门,全然出自日莲宗。
  许多被旁人认为是白莲教的教门,实际就是罗教旁支,比方说大名鼎鼎的徐鸿儒,旁人以为他是白莲教主,实际他是闻香教的分支,而闻香教又是罗教的旁支。
  这罗教的开山祖师叫罗梦鸿,传说他悟道是因为他一场大绿帽,他原本是个明军中的普通军官,奉命去陕西公干,临别之际把妻子托付给朋友,三年后返乡探亲,竟是发现朋友和妻子睡到床上去,罗梦鸿受了这么一场打击后大彻大悟入山求道,创立了罗教。
  罗教发源于此,这一教门结合了佛教禅宗、净土宗和道教中的许多教义和传统,而且这一教门教义浅显,又能随时势而变,因此很受下层欢迎,虽然历经官府打击,却始终蒸蒸日上,直至乾隆年间,罗教嫡传一脉才因为被高宗严令禁绝,才告以断绝。
  但是罗教分枝众多,余脉至今不绝,甚至连他们所创造的“无生老母”,也变成普通人信奉的神话人物,影响力极大。
  柳宇心头已经转过很多念头。却还没下过决断。
  罗教绝对算是明清地下教门中极盛地一支。他对于罗雁秋是不是罗教嫡系也没有兴趣。只是权衡这其中地得失。
  罗教一脉虽然不少学者将其列入邪教。但是学界渐趋将其称为“地下秘密社会”。这一脉世代相传父子相传。平时较为低调。潜心发展教众积聚财富。甚至有一宗两房。长房宦海沉浮。次房潜心传教。两房心知肚明。互相扶持地例子。
  在越南发展。宗教是怎么也跳不出过地问题。天主教可以说是帝国主义地第五纵队。日后中法战争地黄旗军、东京土著步兵、安南土著步兵、红带军、殖民地警察。几乎全部是由天主教徒组成。
  他们不但为法国人提供兵员和物资。还是法国人地耳目与前锋。法军几乎所有地情报来源都依赖于他们。甚至于黑旗军与清军地几次重大失利。都是与天主教徒内应起事突然发难有关。
  法国人扶植地天主教可以说是极具侵略性地宗教。中国近代史上地教案。与法国相关占了大多数并非是毫无缘由地。这块宗教阵地。自己不去占领。法国人就会去占领。给自己日后制造巨大地损失。
  既然想到了这一点,柳宇就微一点头,朝着罗雁秋再次问出那个问题:“贵教能为我营做些什么?我营又能为贵教做些什么?”
  罗雁秋知道事已入港,目光清冷如电,直接同柳宇摊牌:“贵营此次从海阳携银数万两,虽足以开销数载,只不过我想宇弟不会就约束于三百之众,还要继续招兵买马,自然要广开财源。”
  “山西一省,黑旗军和越国官兵,自有防区,各有饷源,黄二划给细柳营的不过方圆数里之地,若非细柳营早有积蓄,恐怕现在就要四出征发,拓展财源吧。”
  柳宇自然不可能把自己局限于三百精兵的地步,只是财源有限,枪枝有限,自然也养不起那么多兵马。
  “何况以宇弟的气度,志向千里,山西不过百里之地,何以容下宇弟这只潜龙啊。”
  不要说柳宇自己,便是黑旗军,也是局限于财源才无法招募更多的兵力,黑旗一军控制着红河上游的贸易,一年下来能收取五万两白银以供军饷,这点钱要养活两三千名黑旗军和他们的眷属,便已经是困难重重,更不要谈什么扩展队伍了。
  柳宇这是从海阳带来的金银、黑货、纸币,折价也不下五万两白银,看起来不少,可是只要队伍一扩充,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柳宇估算过,养活一名士兵,一年下来至少也需要六十两白银的开支,如果供给晚清新军那样的精锐之师,一名士兵一年差不多需要一百两白银,即使象绿营那样有若奴隶一般的士兵,一年也要二十四两白银――不过黑旗军的标准和这差不多,以致于很大一部分连鞋子都穿不起。
  这样计算一来,即使是六十两一人的标准,细柳营三百人一年也需要一万八千两,两三年时间就会把他从海阳**来的现金榨得一干二净。
  他事先已经想好一些开辟财源的办法,只是尚无十全的把握,见到罗雁秋目光如电,成珠在握,终于控制不住好奇心:“有何办法?”
  “教村!”罗雁秋吐出两个字来:“就看宇弟的胆略了。”
  教村便是信奉天主教的村庄,他们享受着三色旗和十字架的保护,独立于越南官府之外,不用交纳任何税收,不受越南法律管辖,甚至杀了人还须到法国领事那裁决。
  无论是中国还是越南,这些教村都可以说是另一种租界,有无数的二流子投身其中,借以胡作非身,而教村本身也积蓄了无数财产,有的还暗藏大量军火,可以说是帝国主义安插在内地的毒瘤,各地发生的种种教案,便是民众不堪忍受教众的胡作非为,被迫揭竿而起。
  罗雁秋继续说道:“而我们若要传教,也首先要打掉洋教的威风。”
  柳宇朝罗雁秋问了一句话:“我们需要怎么办?”
  第三十五章 罗教(下)
  “到时候请你派一哨步卒去教村巡查,就看到时候你们有没有胆量和洋人斗了。”
  柳宇突然下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与其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有什么不敢斗的,便是杀个洋人又有什么可惧的。”
  这里是山西,不是海阳,杀个洋人传教士立个威算个鸟,法国人便是要发火,首先也把火发泄到越南官府和黑旗军头上,这里天高皇帝远,拉一连步兵出去就可以扫荡山西全省。
  “嗯,教村不纳捐税,我们再弄个名义,叫做平均负担!”
  教村不纳官府捐税,不需服官府征调的无偿劳役,那么柳宇有权要求实现越南境内的一致平等待遇:“说定了!”
  罗雁秋轻轻一拍纤手:“说定了!到时候贵营可以得其实利,我教可以得其信众。”
  这两个被法国人称为“邪恶的野蛮人”,就这样达成瓜分西方神圣文明的第一步。
  只是罗雁秋的眼光与见识再怎么高明,柳宇却能站在一百年后的尺度去观察,他知道一些东西,但是他暂时不想放出来。
  如果这一次合作能万分愉快的话,那他将会把自己知道的这些知识交出来与罗雁秋合作,他们对于任何敌对宗教来说,将是致命的病毒。
  这将是一把双刃剑,这也是潘多拉的魔盒。
  我相信。我能掌握这个时代地一切。
  柳宇对自己充满自信。
  ……
  “上刺刀!上刺刀!”
  一脸匪相地张彪手里拿着左轮手枪。一边呼喊:“全体都有。上刺刀!”
  经过半个多月训练地士兵。现在地队形已经有模有样了。排成方队更是能感受到他们地肃杀之气。
  让他们更显得威风的是,为了这次示威性质的巡逻,柳宇可是精挑细选了一百个身高马大的士兵,从细柳营集中了六十杆带刺刀的步枪,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刺刀如林,杀气腾腾。
  而统率这支队伍的,便是怎么看怎么都看土匪的张彪,凭白为这个方队增添了三分杀气。
  “成两列纵队开进!成两列纵队开进!”
  负责指挥是杰肯上校,这个美国酒鬼居然是一个忠实的清教徒,柳宇甚至不知道他怎么会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但是他很愿意指挥一个步兵连队扫荡天主教的威风,不过柳宇怀疑在他心中,酗酒比天主重要,但是至少在指挥一个步兵小单位,他还是尽职尽责:“报数!”
  士兵整齐有序地开进,在阳光洒下汗水,扬起灰尘,把山山水水都踩在脚下。
  刺刀已经安在枪座上,子弹已经上膛,子弹盒也充满了够打一次大战斗的弹药,出发还享用过壮行酒和一顿美餐:“听我的命令,听司马哨长的命令,向前进!”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行军,而是一次战斗,司马泰站在队伍之中,给士兵们打气。
  “有敌人的工事怎么办!用刺刀推平他!”
  “发生战斗,向枪声前进!”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