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才子 >

第229章

最才子-第229章

小说: 最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节也豁出去了,笑道:“陛下,臣却不怕。当时的臣一无所有,活命都难,还要这张脸做什么。唐家不发现我还好,发现了,也是自己坏了自己的名声,坏了唐小姐的名声,臣又怕之何来?”

“臣也是运气好,翻进唐家之后,居然没被人逮住,就那么顺利地进了唐小姐的绣楼……臣站在唐小姐闺房窗外,立即吟诗一首‘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然后……”

“这个是半片三五七言,不错,写得甚好。”嘉靖点点头:“然后,唐小姐一声惊叫,吴节你就被唐家人抓住了?”

三五七言是中唐诗歌的一种题材,严格来说已经带有曲子词的特点,具有明显的音乐性。

吴节笑道:“陛下只猜对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万岁你也是知道的,臣的诗词作得极好。唐小姐也是蜀中有名的才女,如何不知道这首诗的处,是惊叫了一声,可接着却是将臣这首三五七言给补上了,念道‘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然后,推开了窗户。”

“补得妙,这个唐不二,果然是有大智慧的人。”嘉靖连连击节叫好:“然后呢……说细节……”



第三百五十九章自污

“细节,这个……咳……这个……”吴节终于觉得尴尬了,这事关乎隐私,虽然是胡勒,却也不好多说。

嘉靖有些恼怒了:“吴节,你敢欺君吗,实话实说。不许嬉皮笑脸,你这个斯文败类!”

黄锦也笑了起来,背着皇帝朝吴节竖了根大拇指。

吴节以前在嘉靖面前总是一副道德君子,温文儒雅模样。今天一遇到危急情况,却是插科打诨,将皇帝牵着鼻子越绕越远,已经让万岁爷忘记了吴节竟然私藏唐小姐一事。

这手段不错啊,更难得的是此子竟然拉得下脸皮自污。

事情被吴节弄成这样,皇帝就算心中不满,胸中的怒气却已平息了许多。

吴节将皇帝的心思性情揣摩成这样,倒是不凡。

想到这里,黄锦的表情轻松下来。

“不敢,臣在陛下面前自然是有一说一。”吴节道:“其实后来也没什么,臣就和唐小姐隔着窗户说了几句话,因为怕惊动他人,就约了日子和地点见面详谈,然后就回去了。”

吴节故意吊了皇帝的胃口,又吞了一口唾沫,看了看御案上的茶水。

说了这么多话,加上这阵子天气干燥,还真有些渴了。

嘉靖:“黄锦给吴节弄点水来,朕要再审审这个斯文败类。”

“是。”黄锦忍住笑,给吴节端了杯茶水来。

吴节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又过了三天,臣与唐小姐在后花园私会。臣见那唐小姐生得花容月貌,当下再也按捺不住,上前就握住她那双小手,说了许多话儿……那唐小姐红了小脸。连忙将手抽开……臣叫了一声‘小姐,吴节对你那是……’。此刻正值夏季。院子里都是花儿在开,让人迷乱了……臣就在想,有妻如此,却是三生才能修的福气。一时冲动。就要那唐小姐与我私奔。”

“啊,这么快!”嘉靖和黄锦同时抽了一口气。目光却满是迷离。这故事真不错,跟《西厢记》一样,动人心魄啊!

古人因为资讯不发达的缘故。很多故事段子都还没有被人说烂。这个故事一出。竟深深地将这两个听众的心给抓住了。

吴节也管不了那么多,一口将后世经典爱情故事都安了进去。

他见自己的故事将皇帝和黄锦吸引住了,心中得意的同时又大为惭愧。这事说起来还真有点对不起唐小姐,至少,在皇帝和黄太监心目中,唐宓的名节算是毁了。

不过。在现代人看来,这也没什么啊!不就是同熟人朋友说起自己的恋爱故事吗。婚礼的时候,新郎和新娘不也都要向亲友回报两人是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的吗?

大不了以后见了唐小姐,任她处置好了,都是一家人,没什么的。

吴节:“当下,我与唐小姐就决定在六日后私奔,逃去南京,从此隐名埋姓,归隐山林。连信都给唐家人留下了。”

皇帝插嘴:“你吴节诗词了得,文章也作得极好,这封信也不知道会如何颠倒黑白,舌辩莲花,念来听听,让朕开开眼界。”说着话,他还是在不住冷笑。

吴节有心逗趣,故意垂头丧气地说:“回万岁的话,臣当时于心有愧,哪里还有心思作文,胡乱写了篇大白话,不堪入目得紧。”

嘉靖:“念,朕命令你!”

吴节故意羞愧地念道:“各位亲友,各位同窗,我放弃一切,和唐小姐私奔了。感谢大家多年的关怀和帮助,祝大家幸福!没法面对大家的期盼和信任,也没法和大家解释,也不好意思,故不告而别。叩请宽恕!鞠躬!”

“哈哈!”嘉靖放声大笑起来,喝骂:“你这个吴士贞,想不到堂堂一个大名士,也有混不吝的时候,败类,真是一个败类!唐家人和杨宗之若看到这封信,不知道会气恼成什么样子。他唐家以后也没有颜面在这世上容身了,痛快,真真是痛快!吴节,这事干得不错。”

黄锦也笑得直抹泪。

笑了半天,嘉靖才问:“后来怎么没私奔呢?”他倒是好奇了。

吴节故意苦着脸:“臣也是没办法啊,在回成都府的时候,抱着撞大运的心思去参加了县试,当时,唐家人还向衙门打了招呼,让知县大人别取我。可万万没想到,高知县是个君子,见臣的文章,还行,就点了我的名字,让我去参加府试。臣莫有奈何,怎么说也不能辜负了恩师的期望,就去参加府试,结果又中了。然后是院试,也中。后来,唐家就被抄了,唐小姐被拿。臣也被牵连其中,被抓到了京城。”

“进京城之后,洗脱了冤屈,就四下打听唐小姐下落。再怎么说,唐小姐也是臣的未婚妻,不能不管。后来,听说她进了陆家,臣就拜在陆家族学代先生门下,想的就是借这个机会见到唐小姐。”

“后来陆家也被抄了,臣就将她安置在慈寿寺里。臣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知道情义二字,知道君子一诺千金,竟然答应同唐小姐做一对,自然不能反悔。就像臣对陛下你的忠诚一样,无论遇到任何情形,都不能丝毫更改。”

“你道说得好听,还不是贪恋唐不二的美色,混帐东西!”嘉靖大笑着一挥袖子:“杨慎啊杨慎,当年你辱朕极甚,你的外孙女可不是什么好货。准一个丧门星,在唐家,唐家被抄袭;同吴节认识,吴节被抓进京城;去陆府,陆家被抄。吴节,你也不要娶唐不二,小心她命硬。纳妾也不行,但私通却可以,再说,女修都是要斩赤龙的,没有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唐不二确实不适合做你的妻子,就让她在慈寿寺修行。滚蛋吧,你这个败类!”

说完,大笑着朝里面走去。

等嘉靖离开,黄锦看了吴节两眼,才叹息一声:“士贞,你正如日方中,在士林中名声如此响亮,何须如此自污?”

吴节刚才听嘉靖说不能娶唐小姐,也是有些郁闷。皇帝都下圣旨了,这事以后还真不好处理。

他没好气地说:“还能怎么样,都快要被下派去地方上做七品芝麻官了。陛下刚才什么意思?”

黄锦脸色一松:“应该没问题了吧,陛下已经不恼你了。怎么说,你坏了唐家的名声,也算是为万岁出了一口当年的气。”

吴节:“我都要变光棍了。”

出了屋,就看到门口站着的几个太监笑嘻嘻地看着吴节,都诡异地挤着眼睛,显然是听到了吴节先前在皇帝面前的那一番说辞。

黄锦面色一寒冷:“刚才的话谁也不许传出去。”

“是,干爹!”几个太监吓得连忙跪了下去。

从西苑出来,又在家里郁闷地呆几日,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



第三百六十章进宫赴考

殿试已经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大凡读书人走到这步,已经功德圆满。实际上,到此刻,上了会试榜的考生已经算是正宗的进士了,只不过还未确定最后的名次,以及未来在官场上的前途和而已。

这一点从外人对吴节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参加会试之前,邻居们还经常登门拜访,或是来恭喜,或是来讨口酒吃,借些东西。到吴节正式中了会元之后,别人就不敢上门了。

明朝的官民之间的分野泾渭分明,吴节早迟都会做官老爷,吴家也成了正式意义上的高门大第。

这一个月以来,吴节就在奇怪,家里怎么突然清净下来。

殿试前一天,家里人再不像以前吴节考试前那般如临大敌,一个个都显得轻松,这让吴节很是郁闷。

“本老爷明天要参加殿试了。”

“是,老爷,知道了,对了,最近几日天气干燥,老爷的蔬菜水果儿吃得有些少。”

“我明天要参加考试了。”

“老爷,官府每年发几双官靴,要不家里做几双。请老爷伸腿,量量尺寸。”

“我要考试了啊!”

“老爷,都五月了,窖里藏的冰是不是再加床破棉絮,仔细化了。”

“我明天……”

蛾子胖了一圈,身子也重,肚子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皮球,已经到了大出怀的时候。天气热起来,她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衫子,可洁白饱满的额头上还是出了一层毛毛汗。

她提着团扇恹恹地扇着凉风,一个丫鬟小心地拿着绢巾擦着她额头上的汗水。

见吴节急了眼,蛾子哦一声:“明天要殿试了啊。是不是想吃些什么?对了,老爷说以后要回南京的。看妾身这身子。只怕去不了的。”

吴节有些丧气:“算了,当我什么也没说。”就站起身来,要回屋去。

蛾子“扑哧!”一声笑起来:“知道了,老爷明天要参加殿试。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老爷不是说了吗,殿试就一天。作得快,还赶得急回家吃饭。再说了,文房四宝都有皇家御制。这样就没什么好准备的了。”说着话。她伸出手去,想将身体撑起来。

吴节慌忙将蛾子从椅子上扶起来。

蛾子又道:“其实,老爷以前考试的时候,妾身还紧张过好几次。可老爷你每考必中,每次都是头名。这次应该也不会例外,妾身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以前该怎么过。今天就怎么过,在妾身看来。同以往也没什么区别。老爷,你说是不是?”

她笑吟吟地看着吴节,吴节很是无奈:“是没什么区别,蛾子,你该做体操了。”

“倒是忘记了。”蛾子忙在丫鬟的帮助下在屋中做起来体操。

为了自己的儿子和老婆能够平安,吴节早早地就将那套孕妇保健体操教给了蛾子,并勒令她每日早中晚都要练上一次。

刚开始的时候蛾子很不以为然,可听吴节说学了这体操不会难产,一想到每年因为难产死了那么多人,她就怕了。

练了几个月,蛾子只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旺健,倒喜欢上了这种体育运动。

晚饭很简单,就一条鱼,两盘素菜和一钵汤。这也是吴府的规矩,每到考试前一天,都不能沾大油腻。

晚饭之后,吴节并不像往常那样早早上床睡觉,而是陪饿子在院子里坐了半天。一边纳凉,一边看着天上的星星,心境却是一片平和。

明日的殿试题目虽然他已经从历史资料里查了出来,也早早将范文背熟。但保不准会有所变化,经历了会试考场的那一场大变故,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但吴节却没有任何畏惧和惶惑,不就是一道策论吗,就算自己写也不是太难。内心中,隐约有个期盼:题目若是变了也不错啊,免得早早作完卷子,剩余时间没处打发。不如此,怎么显示出我一个现代人超越古人的见识?

“那颗星星好亮,还在移动,好快啊!”蛾子突然惊喜地叫出声来。

“姨娘,那不是星星,是萤火虫。”在旁边侍侯着的丫鬟轻声笑起来。

吴节这才发现,一颗萤火虫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外面飞进来,在院子里轻幽幽地漂浮着。

“原来是萤火虫啊!”吴节也大为惊喜,这种可爱的小昆虫一般都生活在临近水边的阴凉处。北京气候干燥,在这样的古代大都市里,还真不常见。

“果然是萤火虫啊!”蛾子叹息一声,幽幽道:“当年在南京的时候,一到夏天,满城都是。我和哥哥就去抓,然后放在蚊帐里,看上一整夜。那些萤火,就在头顶上闪啊闪啊,我们就好象是睡在天河里。”

声音里充满了回味。

吴节知道蛾子这是在想家了,想那江南水乡了。

吴节伸出手去抓住蛾子的手:“蛾子,等考完试,我一定要领个去南京的差使,带你回老家看上一眼。”

“真的!”蛾子面上一喜,然后又落寞下去:“老爷不是说了吗,等你中了进士,就要去翰林院当差,只怕没机会去南方。”

吴节:“也不是,新科进士也可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