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工业大明 >

第16章

工业大明-第16章

小说: 工业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可比打火石好用了不知道多少倍!
张雷一连制作了十来盒火柴,信心满满地来到了镇子上,他打算毛遂自荐,为火柴找到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那就是白杨。
白杨作为徐家营第一大富豪,不管是财力还是影响力,都是别的人比拟不了的。严格说起来,张雷私自研究火器已经为官府所不容,若是找不到强硬的后台,那么一旦这个事情曝光,张雷必定会面临牢狱之灾。
而一旦这事情和白杨扯上关系,那xìng质就不一样了。虽然老话说的民不与官斗,但是又有俗话说了,官商勾结,只要白杨能够从中得到巨大的利润,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保护张雷不出任何事情,张雷冲的就是这一点,通俗点来说就是,张雷要用火柴来为自己找一个保护伞。
基于这样的考虑,张雷来到了白府。

第二十三章 利益网络(求收藏)
“这不是张老板嘛?怎么今rì有空来我白府坐坐?”刚刚到门口,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中年大叔便说道。
这人是白府的管事,姓唐名宏志,早年间中了个秀才,后来便一直仕途不顺,最后被白杨招揽,混了个白府管事的职务,打理着白府的rì常运作。
张雷到来这时,他才刚刚从外面散步回来,因为经常去张雷那里坐坐,所以还算是熟悉。
张雷晃了晃手中的布包,笑着说道:“见过唐管事的,今儿个请早啊,我这次来是新做了点东西,特地过来请教请教,看看白老板有没有兴趣合作。”
唐宏志心说,一个普通百姓,也陪和白府谈合作,真是年少轻狂。不过脸上却没表现出来,淡淡地说:“那还请张老板在此稍后,容我进去禀报一声。”
“那是当然,有劳唐管事了。”张雷面不改sè地说道。
过了一会儿,一个身穿淡黄sè袍子的家丁跑出来说道:“张老板,里边请。”
白府装饰得金碧辉煌,就算是相比于王爷府恐怕也不逞多让,大厅里更是美轮美奂,地上铺着的都是柔软的毯子,比一般人家睡的床还要让人舒服一些,黄花梨的桌椅气派非凡,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白杨端坐于正中床凳,唐宏志管事站在他右下首位置。
“张老板来了,坐。”看到张雷进来,白杨动也不动,抬了抬眼皮,淡淡地说道。
张雷知道自己现在和他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微微鞠了一躬,说道:“多谢白老板。”
“不知道张老板今天来我府上是作何啊?”白杨说道。
选择xìng地无视了白杨的态度之后,张雷从口袋里拿出来一盒火柴,说道:“我来是想和白老板合作的。我知道你们肯定是嗤之以鼻,就我这点家当,估计是给你塞牙缝都不够,不过我想用实际行动来蒸明我可以。”
“唔……这话说的……什么够不够格……我白某很欢迎的。”白杨微微坐直了身子,问道:“不知道张老板准备用什么行动来证明?”
张雷拿出火柴,说道:“不知道白老板觉不觉得,抽烟的时候,点火有些不方便?”
“是有点……唔……白某喜欢直接,张老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白杨想了想,说道。
张雷从口袋里拿出一支仙境烟叼在嘴里,白杨看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只见他拿出火柴来轻易一划,橘sè的火焰点燃了香烟,周围顿时弥漫了一股香气。
“不知道白老板,对这个有没有兴趣?”张雷说道。
白杨身体前倾,疑惑地说:“发烛?”
张雷这才站起来介绍道:“没错,这就是发烛,但是是经过我改良过后的发烛,看到侧面的这个褐sè的东西了么?只有这个,才能够触发发烛燃烧。也就是说,只要发烛不碰到这个东西,不碰到火,是永远都不会起火的,比以前的发烛安全xìng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就是你有信心拿来和白某合作的东西?”白杨站起来说道。
“没错,就是这个,能够轻易点火却永远不会自己着火的东西,随身携带,可以和香烟配套使用,也可以在野外的时候方便地生活。”张雷侃侃而谈。
“这东西我给他取名叫做火柴,意思是可以点火的木柴,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直接淘汰掉打火石,发烛也将退出历史舞台。毫无疑问,这是一件能够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发明。”
“我这次来找白老板,就是想要和白老板合作推出火柴,我已经有工具能够将它大批量生产,只要能够建造起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火柴不但能够供应徐家营,而后还可以扩大到整个太湖地区,进而影响全国。我想,白老板作为商业巨子,不可能看不到这其中的价值吧?”
被张雷这么一说,白杨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诚如张雷所言,这确实是一个好东西,而且自从有了香烟之后,这个发明简直就是为了它配套而生的,外出的时候,一盒烟再加上一盒火柴,绝配!
白杨还是那般慢条斯理,说道:“虽然你说的有点夸张,不过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些难度。”
见白杨已经有点动心,张雷心中十分高兴,这说明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继续抛出了一个猛料,说道:“当然,这是我的远期规划,但是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我的香烟,想必白老板已经有所耳闻,不止徐家营,现在已经有外面的人来到我们这里要求大批量购买。”
“现在张氏科技生产的香烟在徐家营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是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来弄产量一直都没有提升上去,不过从今往后不一样了,我已经和余老板合作,由他出资来租用土地种植烟草,相信以他的财力,大规模生产香烟是毋庸置疑的吧?那么再加上我的火柴,每一包香烟配上一盒火柴,甚至我可以专门定制火柴,每一支烟配一根火柴,那么,将这两样东西推广出去,恐怕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这才是张雷的必杀技,有烟没火难成正果,有烟有火立地成佛。
“什么?你已经和老余合作了?”听到这个消息,白杨终于没有办法像刚才那样保持淡定了,
他一下子站了起来,走到张雷前面,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张雷将已经签订生效的契约拿出来,说道:“这是我们签订的契约,白纸黑字,恐怕白老板现在可以相信了吧?前一段时间我没有来店里面,就是在家将我所有的考验技术都传授给余老板的人。只等着来年大规模种植烟草之后,直接将仙境烟和云雾烟推广出去。”
“这老余下手还真是快,竟然抢在了我的前头……”白杨摸着下巴嘀咕了一句,说道:“你来找我,想必已经想好了怎么合作,说说看吧。”
张雷没想到白杨会这么快就答应,他原本还准备痛陈利害关系的,现在看来是用不着了,他掏出早已经草拟好了的契约,说道:“还请白老板过目。”
白杨接过张雷递过来的合同,一条条看了起来。
在契约中,还是和余老板合作的契约一样,在第一条就著名,不管是以何种名义任何类别生产的火柴,都冠以张氏科技出品的名号,而作为代价,张雷将只能获得所有利润的一成,比余老板那拿到的两成还要少。
在后面,张雷还说明了,张雷保留最关键的氯酸钾的提取方法和药剂配比方法,其他的可以无条件提供给白杨,而且不管是推广还是定价,他将不做任何干涉。
“看来你还是很有诚意的,不过,你这一条,唉,是个聪明的小伙子啊。”通篇看下来,除了必须写明由张氏科技出品这一点之外,其他的张雷都没有做任何强制xìng的要求,而且九城的利润和几乎所有环节的技术无偿提供,这确实很诱惑人。
张雷仔细观察着白杨的反应,听到他说话,就知道这件事情是跑不了的了,只不过还是得问问:“不知道白老板对我草拟的这份契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哈哈,从你的身上,我仿佛能够看到当年年轻气盛的我自己啊,也是如你这般,单枪匹马就找人去合作,只是现在看起来,你的魄力,比我那时候还要大,我很欣赏。”白杨收好契约还给张雷,笑着说道。
张雷谦虚道:“我这只不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正所谓不知者无畏,恐怕也就是说我这样的愣头青了吧,能得白老板赏识,那真是我的幸运了。”
“年轻人,不骄不躁,这一点很好,有想法,有胆量,这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而恰好,你全部都拥有,我似乎能够遇见,你以后的辉煌了。”白杨开口称赞了张雷几句,继续说道:
“好,就冲你今天的表现,我都有些想要和你合作了。”
拿到白杨的契约,张雷终于能够放心大胆地开始自己的计划了,有了余老板和白老板合作的香烟和火柴,虽然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的股份,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自己只需要花时间来调配药剂就行了。这样就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其他的事业。
距离崇祯煤山上吊还有十二年多一点点的时间,而张雷现在还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要想改变历史,张雷深刻感觉到时间紧迫,必须要加快步伐。明末不比其他朝代,这个时候不止有鞑子作乱,国内农民起义,更有欧洲殖mín zhǔ义,东部沿海有倭寇进犯,时间是在是紧迫。
回到张氏科技,张雷将自己和白杨合作的事情说了,然后对张宝生说道:“爹,这店面就让余老板叫人来看着吧,你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打算弟弟静下心来去考取功名,然后你和锤子叔,大勇,再加上我,四个人来做火柴最关键的部分。”
在张雷的计划之下,基于徐家营这一片地方的整个关系和利益的网络算是初步形成了,接下来的重点,将放在张晨的身上。

第二十四章 修战船(求收藏)
要想大批量制作火柴,首先必须要调配好数量可观的药剂,当张雷与白杨签订下契约之后,这个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储存这些容易燃烧而且带有一些异味的药剂能够安全地存放,张雷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院子里挖一个地窖,这个地窖占地面积约莫两亩,几乎将整个院子的地下都掏空了。地窖顶端距离地面足足有两丈的高度,周遭全部用条石垒砌而成,坚固异常,无异于地下堡垒,而唯一的入口处,是在张雷的房间中,十分隐秘。
因为设计了许多暗道和透气孔,整个地窖里面干燥而且通风,用来存放调配好的药剂是再好不过了。
解决了存储问题,张雷便放心下来,一个人购买原料来生产这氯酸钾,而张宝生则按照他交给的配方比例将他们制作好火柴头适用的药剂放进大坛子里面密封好然后再抬到地窖里面去。
rì子一天天过去,等到来年有足够多的药剂的时候,火柴的制作就可以拉开序幕了,然后便是香烟,一个大致的产业链就此展开。
这一rì,张晨早早地起来,洗漱了之后便去了县学,这是张雷通过白老板的影响力还花了大价钱才弄进去的学习机会,据说这个学院里面的老先生是从国子监退休下来的,实力和人脉都毋庸置疑,进了这里上学,考中者十之仈jiǔ。
草草吃过了早饭,张雷和张宝生两个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房间里的两人赶紧停手,出来关好门,又洗手换了衣服,张雷还点了一支烟,将药剂的味道全部掩盖掉,张宝生这才出去开门。
“哎哟我的张大师傅诶,我敲门都能把手给敲断了,你终于开门了,赶紧跟我走走走……”门外站着的那人一身衙役打扮,穿着暗红sè的衣服,腰间悬挎着一把黑刀鞘腰刀,看到张宝生来开门,立马一脸苦相。
张宝生一边整理衣裳一边问道:“唔……刚刚在换衣服,耽搁了点时辰,赵捕头原谅一个才是,不知道这么早过来这边是要做什么?”
“还问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年入冬了船都得靠岸,叫你们这些人不就是去修船的么?这次时间很紧,别多说了,带上东西跟我走吧。对了,我记得你家老大也回来了,叫上他一起去。”赵捕头说道。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洪武十四年推行里甲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人口按所从事职业,主要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以户为单位,每户详列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逐一登记在册。因送给户部的一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按规定,黄册十年一造,每册一式4份,分别上报zhōng yāng户部及省、府、县有关机构。
除了户籍之外,还有匠籍,一家从事这个行业,后代子孙也大多从事这个行业,除非有能人读书特别厉害当上了秀才举人什么的,这样地位才可以提升,脱离从事继承户籍所需要从事的事业,要是当了官,那就属于军籍了。
民籍,属于或农或商,自负盈亏型,自己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军籍、匠籍,军是指的职业军人,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