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小商河 >

第48章

小商河-第48章

小说: 小商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只说了一半,杨沂中手中大刀一举,正要大喝“冲上去”三个字,谁知他这抬刀动作大有问题:本来这刀应该是从后举起,向前虚空一劈,以示进军,但杨殿帅却是将刀从马前举起,向后一扬,才往前砍。

    后面的兄弟们对杨殿帅的战力清楚得很,只看到大刀往后一扬,还没有看到向前劈,立即明白过来:殿帅英明无比,决不肯拿这1500骑去硬抗3万骑金贼,这才“留得青山在”!

    所以等杨沂中大刀前劈,喊出“冲上去”三个字时,已经只有王德听得到了,其他兄弟们早已经掉转马头,直奔黄连而去。

    杨沂中看了王德一眼,十分正确地选择了决不单刀匹马去冲对面的十多万金兵,而是勒马掉头去追本部军马,而且水平更高的是,他居然没朝黄连方向,直接就往南奔大江而去!柳子镇之败后,杨殿帅就清楚得很,最保险的莫过于渡江而南,他对黄连那边的八万兵马一点信心也无。

    前面骑军都跑了,后面的步阵将士们面面相觑:这还用问么?自然看谁的腿快了!

    万余人的步阵,转眼烟消云散,一时间四面俱是溃兵。

    “杀!一个都不留!”

    兀术在城头怒吼!

    大金铁骑奔涌而出!

    虽然眼前的宋军,才是他记忆中“真正”的宋军,才是当年搜山检海时的那种宋军,可是大金尽起精锐,费了多少精力钱粮,所为的却不是与这样的“宋军”决战!

    “岳飞!刘锜!你们为何不来!”

    大金右丞相站在城头,没有一丝大胜后的喜悦,却是满怀沮丧:若此战不能消灭岳、刘、韩等辈,便是杀得宋人再多,又有何用?大金照样如芒在背,朝夕不得安宁!

    “太尉!不好了!兀术率大军20万,在濠州设伏,殿帅仅以身免,王都统孤身而还,一万精兵没矣!”

    流星马斥候果然马快,居然比王德还先一步返回黄连。

    “什么!全军覆没?!殿帅逃了!”张俊大惊:“快!快南撤!快渡江!——”



………【第八十五章 今非昔比,绝处逢生。出击!】………

    张俊所部,自然惟张俊马首是瞻,立即动身,惟恐逃得不够快。

    刘锜却不然:“传令诸军,有妄动者斩!”

    太平州军马,果然军令如山,无人敢逃。

    张俊自顾不暇,早早出营溜之大吉,哪里知道后面居然还有人不肯走!

    但杨沂中所部却极微妙:左军、中军诸部虽有将士,但主将均陪杨沂中“克复”濠州去了,说起来,杨峻反而成为了殿前司军在黄连的最高指挥官。可是若从三军皆伏张俊节制的安排来讲,张帅都已经号令班师了,杨沂中又没在,好像还是应该听张帅的将令吧?

    杨峻眼看形势不对,再不决定,势将大乱,立即率殿前司右军整队。

    “左军、中军,愿留者留,不愿留者可以随张太尉南下!右军听吾将令!列阵!”

    片刻间,右军三千骑整整齐齐列阵完毕,杨峻立马阵前。

    “杨某受国家俸禄,奉圣命出征,今大敌当前,主帅不明下落,杨某决不当逃阵的军将!诸位随某家大战柘皋,破敌万余,所向无敌,如今敢随杨某斩贼子救殿帅否!”

    “敢!”

    三千骑齐声应道。柘皋之战中,杨峻率部踏阵,一柄铁枪固然所向无敌,右军骑兵在七宝山下砍木头练就的功夫也大派用场,柳子之败后造成的畏战情绪一扫而空,对杨峻的信任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杨某在临安已经告诉过诸位,有死杨再兴,无逃杨再兴!贼军便在濠州,此正男儿报国时,诸军且随杨某进退,杀贼报国!”

    “追随都统,杀贼报国!追随都统,杀贼报国!”

    蒙冲、凌雪峰、蔡晋三将站在阵前,热血上涌,这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大宋枪神”!

    殿前司中军、左军,甚至右军的步卒都有逃遁者,但右军精骑三千却无一逃遁,甚至其他诸军中也有三成骑兵留下,愿随杨峻征战。寨中大乱初定后,刘锜麾下固然有两万余步军,杨峻麾下居然也有近五千骑待命。

    “国难见忠臣!”刘锜愤愤然,随后拱手道:“杨都统一身都是胆,刘锜自今日起,不敢以尉帅自居,一切军务,还望杨兄赐教!”

    杨峻道:“兀术转眼就到,刘太尉还调这些个虚文!既然如此,杨某且领骑军,兀术到时,自有杨某出战,守寨之事,却在太尉肩上,如何?”

    “杨兄所言者是矣!刘锜夫复何言!诸军听令:加固寨栅,安排弩箭,准备迎敌!”刘锜也不客气,立即指挥步军,加固寨栅,倒好在张俊所部未将一件守城器械带走,若军心可用,这些器械也足够了,且远比金军完备,只是粮草只带了十天的份量,虽然张俊部溃散时留下了些,也不算太多。

    杨峻却在寨中平地上,将多出来的两千骑编入右军骑兵中,归三位统制使节制,自己跃马提枪,站在阵前,专待敌骑到来!

    可是平白等了半日,诸骑都已经上下马多次,居然未见大队金兵到来,营门处只见大旗飘扬,其余连人影也看不到一个!

    入暮之后,终于有少量的溃军返回,而追杀的小队金骑看到数万人的大寨,也不敢贸然接近,这一夜居然过得极为平安!

    天明时,斥候于路不绝,往返濠州与黄连之间。

    “禀太尉、都统!兀术在濠州集结大军,不下十万,骑军约三万余,今日将到黄连!”第三批斥候是早间寅时出营的,回报时尚不到午时,寨中诸军早已经严阵以待。

    “杨兄如何看?”帐中余人散去,只得刘锜与杨峻二人。

    “昔日刘太尉于顺昌城中,以三万步军抗兀术十万精锐之师,尚获完胜,杨某有何惧哉!”杨峻慷慨言道。

    刘锜却直摇头。

    “杨兄有所不知,去年六月顺昌之战,一则是兀术轻敌,不以为备,二则是刘锜用计,先于河流水草间下毒,致兀术骑军大半不可用,三则八字军多为积年善战之士,悍不畏死,又遇大雨,十步以外难辩人影,入夜之后决战,兀术大军举足维艰,方为刘某所乘!兀术大军岂易与哉!此间无城池之坚,无粮草之备,若兀术上来便攻,还算大吉,若老贼用心,不来攻寨,困上半个月,军粮尽矣,如何是贼军对手!”

    杨峻默然。

    这些方面他的确不如刘锜想得周到,战场上的无敌战将,只要手中枪利就成了,可是无敌统帅则不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未虑胜,先虑败,才能做到算无遗策,这黄连寨看上去还可一守,却远不如当初的顺昌城!

    “杨某受教了!既然如此,请太尉率大军出营南下,杨某自率骑军断后,以防贼子追杀!”

    当下计较已定,除了栅上弩兵一时不得便撤,营中慌乱,皆在准备南归,却不料一个时辰后,未得兀术大军消息,后方竟传来大军动静!

    ※※※※※※※※※※※※※※※※※※※※※※※※※※※※※※※※※※※※※※

    “禀太尉!岳家军五万精兵到此,请太尉定夺!”

    斥候返报这个消息时,满面红光,刘锜与杨峻也是大喜过望:有岳家军到此,加上寨中近三万人马,据寨而守,以逸待劳,当可一战而定,还撤什么撤!营中一时间军心大定,再没有此前的惶惧不安,否则要说以不到三万守军对付十余万金兵,一点都不怕那是假的。

    果然,未时一刻,岳家军踏白、胜捷二军骑兵主力就抵达了黄连,董先、赵秉渊二将入得营来,便要向杨都统行礼,老杨一个大巴掌拍过去:“跟老子玩这些虚礼!”二将这才释然,与杨峻拍肩搭背,笑作一团。不过见到刘锜,二将还是恭恭敬敬地拱手为礼:“见过太尉!岳帅命我等先驱赴此,以防意外!”

    刘锜心怀大畅,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礼节,当即安排布置防守事宜,而董、赵二军则归杨峻节制,毕竟那都是用于破阵的骑军!

    申时未到,岳家军全力赶到,岳飞毫不客气地就接过全军指挥大权,毕竟他率的一万五千骑兵、三万五千步军已经是此战的主力,刘锜虽然与岳飞相见甚欢,却随即明确身份,由岳飞节制三军。

    先后不到两刻之差,兀术大军也抵达两里之外,开始布阵。

    “相公!我军该出营列阵,还是据栅而守?”刘锜现在可以放下包袱,听岳飞指挥了。

    “刘太尉所部,与后护军步军,据栅而守,云儿与杨都统率背嵬军、选锋军、殿前司军所有骑军出栅迎敌,趁兀术立足未稳,先杀他个措手不及!”岳飞一字废话也无,直接就下令冲杀。

    杨峻与岳云得令,率两万骑出营。

    至于栅中守军,已经是最后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了,决定不了胜败的大局。

    这是颖昌之战以后,宋金之间最大规模的骑兵对决!

    胜败在此一举!



………【第八十六章 人算怎如天算!骑军对决!】………

    与岳云并骑出营,杨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岳家军中。

    对面的兀术远远看到“岳”、“杨”两面大旗,却是心中抽紧。过去半个月来,千方百计的筹划,正是要与这样一支宋军决战!可是这一战并没有如自己所料般在濠州展开,而是在这么一个双方都无法久战的阵地上进行。

    兀术军跋涉大半日,也早已经没有了在濠州城以逸待劳的优势。可是若非前驱侦骑再三回报,说是黄连寨中只有张俊主力数万,兀术也不会想到率大军前来剿杀,或者就此收兵,再图南进也说不定。但该死的侦骑为什么探不到,岳家军主力在此?!

    兀术心中大悔,这种感觉,与杨沂中率部到濠州,却发现所谓的“空城”中满是金兵时的感觉应该差不多罢。

    若非事有巧合,兀术几乎要怀疑,这就是赵构调度诸镇,给金军布下的最大的陷阱!

    但事已至此,悔也无益:“骑军出击!”

    三万精骑毫无保留地迎向出栅的猛虎!

    若是给这两万宋军骑兵冲进还一团散乱的步军阵中,七万步军能够剩下一半就是万幸了!对付骑兵最好的方式就是骑兵,兀术对此深信不疑。但上次偃城之战后,面对强悍的背嵬军,兀术对大宋骑兵的认识便从此不同。

    迎面出栅的两万骑或者并非都如背嵬军精锐,兀术还是毫无留手,步阵前排重盾手和弩箭手布下初步的防线,骑军则全力出击,力求在攻寨之前击溃宋军骑兵,否则此战必败!

    “好男儿!杀贼报国!上!——”

    杨峻一马当先,大吼声中,铁枪前探,跃马冲下坡去,后面是20000骑大宋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骑兵队伍,如同滚滚的铁流,撞向仓卒应战的金军骑兵。

    “杀!——”龙虎大王与韩常高声大吼,毫不示弱地迎上来。

    “咚!咚!咚!当!——”

    密集的撞击声后,兵刃炸响,杨峻双腿驭马,手中长枪高举,如使狼牙棒般当头往正面的金骑砸下,铁枪的长度多出近一米的优势,让正面的金骑不得不弃攻而守。

    “嚓!”矛刃切断对方锤柄,不受阻拦地切入对方胸腹,铁枪横扫时,尸身向后飞出,撞向迎面两骑。

    岳云一对大铁锥左右盘旋,如两朵黑云,当者无不落马,在杨峻左侧辟开一条通衢,右边则是蒙冲、凌雪峰、蔡晋等三将比肩而至,杨峻只须应对正当面的两三骑而已,铁枪起处,矛影漫天,如舟破浪,直插入金骑核心去。

    数百步间,铁枪圆转如意,枪身幻化千万条,矛尖消失不见,迎面金骑兵刃撞上,再不似以前的硬打硬碰,而是一触即分,但矛尖却立即寻隙而入,插正对方颈项或胸腹间,竟然无一合之将!

    杨峻在这一瞬间明白过来,领悟到岳家枪的窍要,其实平日里自家练枪还在以杨家枪大开大阖的套路为主,但当日与岳飞一战,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将岳飞枪法中的灵动如意记在心中,只缺实战检验,如今冲阵之际,左右俱无所顾忌的时候,面向正前方金骑,竟自然而然地发挥出了铁枪的柔韧灵动的特性。

    杨家枪中的刚猛,与岳家枪的灵巧腾挪,终于可以揉合一体,杨峻枪法中再无破绽!

    杨峻信心大涨,每一枪出去,都能从上一枪借到力度,甚至有时就从与敌骑兵刃的撞击中借力,再不须耗尽全力击出每一枪,若深谙此法,战场上何止多了一倍的战力?!若此前可厮杀两个时辰而不脱力,眼下竟可厮杀终日而犹有余勇!

    怪不得岳帅盛年时常单骑冲阵,酣战终日而力不乏!

    宋军两万骑以杨峻为锥头,从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