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国色无双 >

第94章

国色无双-第94章

小说: 国色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2章户籍

    第122章户籍

    舒三娘哈哈大笑:“妹子,你不但不是我们祉地人,还是第一次出来跑江湖吧。”

    殷如行越发惊讶。她自从露面初始便小心翼翼,唯恐别人将她当做菜鸟宰割。怎的舒三娘还是一眼识破了她的底细?只不知破绽在哪里。

    舒三娘见她疑问写在脸上,也不吝啬,当下解说起来:“妹子的官话说的很标准。只有在都城的居民或是传承世家贵族才会这般讲究口音。普通百姓说起官话,多多少少都会带些乡音,是以一听就能听出。”

    舒三娘笑的大有深意。殷如行这会儿也明白了,舒三娘听不出她的口音,第一问话便是靠了老江湖的眼光在诈她。殷如行不打自招。不但暴露出来历疑问,还泄露了自己是个江湖菜鸟的秘密。

    舒三娘这话也不是替她一个人问的。车队旁的众人个个都用等待的目光等着她的解释。平白无故凑过来的陌生人,谁也不会等闲忽视。

    好在殷如行之前早有准备,说了一番编造的身世:“舒姐姐,我乃出云山人士。家中忙时耕田,闲时打猎为生。不料前年父兄进山后遭遇不测,母亲又伤心过度,不久后也撒手人寰。家中只剩了我一个孤女。族中长老说我家成了绝户,田地重新划归族中分配。我一个弱女子,没有田地,不能打猎,只靠着三间茅屋为生。族中亲戚欲将我许配给邻村的一个浪荡子为妻。我不肯依。便想到了投靠早年嫁到山外去的姑姑。我自幼生在村中,不晓得人心险恶。出了山后,被一个人贩子得知了我无父无母的内情。他强逼了我签下卖身契。卖给了江城的一个大户人家为奴。”

    “呀”舒三娘直叹可惜:“好好的一个良籍,竟成了奴籍你怎么不去告那人贩子?”

    殷如行面露哀戚:“我也想喊冤来着。后来才知,那人贩子都是有背景的。和官府极为交好,官府根本不管。买我的那些大户人家明知我是被逼的,也装聋作哑、顺水推舟,走了官府的合法渠道,买了我做奴婢。”

    舒三娘大为感叹,对着她的脸仔细瞧了瞧,道:“妹子。你虽生的黑,模样儿却是俊俏。怨不得那人贩子不肯丢手。江湖险恶,你一个姑娘家什么都不懂就出来闯荡,难免吃亏。”

    殷如行听了同情之语,更加心酸,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哽咽道:“后来,我便认了命。在府中安心做活。今年开春后,那户人家要来祉地走亲戚。我被点名随行伺候。原先倒也一路无事。不料有一日,老爷他,他居然趁我一人不备时,欲轻薄于我。我拼死不从。幸好后来夫人出现,老爷才悻悻罢手。只是这祸事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老爷若是正式向夫人讨要,我一个丫鬟,又怎能幸免?夫人身边的妈妈便给我出了个主意。与其听天由命,不如趁着旅途零乱一走了之。到时改名换姓,远走他乡。再也不用受着奴役之苦。”

    “所以,你就逃出来了?”舒三娘没好气的问。

    “嗯。”殷如行懵懂的点头,“幸而府中是好些好心人帮忙……”

    “什么好心人你这是上了那夫人的当”舒三娘恨铁不成钢,狠狠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她若真想帮你,怎的不将卖身契还了?你这么一走,就成了逃奴被官府捉拿后是要卖入贱籍的真真大户人家内院最是阴险。杀人不见血。”

    “啊?”殷如行惊慌失措,一张小脸吓的面无人色:“可,可这里是祉地。没人认识我。谁会知道我是逃,逃……”

    “你傻呀”舒三娘简直不敢相信她菜鸟到了这种程度,“户籍路引没这两样,哪个城池都不会认你是良民。进不了城、住不了店。你就一辈子在荒郊野岭荡悠吧”

    殷如行还真不知道户籍、路引这些玩意儿。她来了天元就被山民卖给了人贩子,再然后被卖给了江城苏府。她哪里知道户籍是什么东东?见都没见过。再后来跟着苏雷离开江城。一路也没见他用过这玩意儿。哦不,或许用了。可殷如行真的回想不起来。她脑子里压根就没这根弦。回头进了军营就更别提了。再后来就是入祺城城主府,被原蔻娘袭击,冯胖子接手。户籍路引神马的,依然用不着。再者,冯胖子哪里就算有,也是原蔻娘的户籍吧。和她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幸好幸好殷如行暗自庆幸的拍拍胸口。幸好她没进城,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舒三娘身为祉地女人,最看不得那些唯唯诺诺的四地女子。殷如行的遭遇不算稀奇,努力自强的性子却是对极了她的胃口。想了想,给出了个主意:“户籍可以补办。就说你是祺地人,渡江时船翻了。路引浸水化掉了。现今个地府衙都鼓励有良民迁徙,在本地定居。你只要有正当职业,或一技之长,有保人。就可先行取得临时户籍。待得在本地定居三年,就可正式落户。这是一般平民的法子。不瞒妹子说,有好些逃奴都是这样,只要不是罪大恶极。越过边境,换了城地。谁管你过往如何?有些钱财丰厚的,捐纳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财。还可直接落籍买田呢”

    殷如行听的大喜不已:“多谢姐姐相告。舒姐姐。我便是想在此地落籍,还望姐姐教我。”

    舒三娘笑道:“这也不难。我们要去祉城。一路上花费的时日不少。你且说你会什么,在车队打个短工。进城后我做个保人,花费些许银两,就可办个临时户籍了。有了临时户籍,你或是继续在车队,或是另寻他处都可。只是有一件要是先说个明白。你没有户籍,我们便不可雇佣。你在车队帮忙只能换取三餐饭食。工钱却是没有的。便是他日办了临时户籍,所得工钱也比正式落户的雇工要少。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殷如行哪里在意这个,连连说求之不得。又再三多谢舒三娘的相助。

    舒三娘笑笑,去了车队主家处说和。那主家姓桑,应是经常走商的人家。做主的是一个大管事。四十来岁的样子,面相还挺和善。对舒三娘尤为客气。二话不说同意了请求。就这样,殷如行成了桑家商队中一名短期打杂雇工。

    殷如行顶着一张黑黑的脸皮,行事风格与在苏家截然不同。做事勤快,嘴甜有礼。什么脏累活都干,遇着故意刁难和恶声恶语的也不生气。哪怕有时舒三娘看不过去,提点她一二。她也道:“舒姐姐,我不苦。大家都是好人。心里有什么嘴上就说什么。才不像原先的宅门里那些人,看着你笑的亲切,背后却捅你一刀。那才是最坏的。”

    这话一说,不但舒三娘唏嘘不已。就是个别刁难她的,也不好意思了几分。时日一久,她倒也溶入了这个小集体。

    桑家车队一连过了几座城池。有卸下货物贩卖给商铺的,也有就地购买再行装车的。然而即便如此,长长的队伍中,马车上的货物也是一天天少了下去。

    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祉地治安虽然不错。然偏僻之地终究还是有匪徒出没。桑家车队不是第一天行商,管事的和镖师们将事情打点的妥妥帖帖。小股匪徒给予消灭。大股匪徒则是拜山头。送上财物若干,车队安然放行。至于路过的各个城池打点就更不必说了。什么样的官送什么样的礼。桑管事那里一本帐明明白白。就不曾出过漏子。看的殷如行叹为观止,没想到一个贩卖货物的车队,也有这么多的讲究。要送出这么多的钱财。

    舒三娘一语道破内情:“这年头,只要是有本事的。甭管他是什么本事,黑白不论,都能得到孝敬。没本事的,就只有去孝敬别人了。而大多数人则是收别人的孝敬,自己同时也需去孝敬人。那站到至高之位的,就无此烦恼,只管受人孝敬就好。”

    殷如行就想到了苏晨、苏离、苏雷、李奉,甚至柳氏、韩四等人。暗暗叹息。说实话,那等站到至高位者。付出的艰辛也不是她可以比肩的。

    这日来到一座规模较小的渭城。按照惯例,这等小城镇只需住宿打尖即可。连货物都不必装卸的。众人无事便各自外出闲逛。舒三娘却带着殷如行去了当地府衙。这里有位文书主簿和她有几分交情。在此地落户可节省不少花费银两。

    殷如行自是千谢万谢。又将那不幸的过往诉说了一遍。文书主簿填好几份单据归档,收了手续费,由着舒三娘做保,发给了她一纸临时户籍。总算有了合法的身份。然后又因着她与桑家商队的雇佣,开了一份路引。这一来,出门必备的手续就齐全了。

    填到户籍时需问清姓名和出生年月。殷如行哪里能说真实年龄。胡乱说了一通,定下个十九岁的年纪。原始籍贯就定了祺地东出云寻仙镇。

    主簿问及姓名时。她犹豫了一下。延用了母亲改嫁前户口簿上的姓名:“小女子姓沈。沈眉。”

    

    昨天断更,今晚补上……


第123章雇工

    第123章雇工

    有了户籍,行事便不必再躲躲藏藏。殷如行跟着桑家车队一直走到此行的最终点站:祉城。

    原本她是不大情愿来的。因为祉城城主的妹妹何雁,在江城时与她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后来在路上听闻一个消息。禧地两位公子争夺城主之位,大公子冯淡裕向祉地求助援兵。祉城城主何雅不愿牵连他地事务。便由何雁以私人名义带精兵两千人前去“说和”。所以说,何雁和她的手下,此刻别说祉城,连祉地都是不在的。

    殷如行这才放了心,大大方方的跟着桑家车队进了这座南方都城。

    桑家携带的货物将最终在此地倾售。随行镖师、护卫、短工的工钱一笔结算干净。这一趟雇佣算是完成。

    舒三娘就问殷如行有何打算。殷如行算了算手里的银子,大部分在渭城补户籍时缴纳费用用掉了。剩余的连同新领的工钱加起来不过三两银。若是在这座繁华的祉城逗留,就是住最便宜的客栈也支撑不了多久。

    “再多的钱也经不起坐吃山空。”舒三娘给她指了条道,“你得找个正经事长期做着,才算安顿下来。”

    舒三娘本人并不推荐祉城。都城繁华,安居不易。建议她不如和桑家签订长期雇工。这样一来,在祉城的食宿开销就可以省下了。殷如行原本很动心,可惜世事难料。详细一打听才知道,桑家竟然是专门跑祉城——禧城路线的商队。吓得她魂飞魄散,连连谢绝舒三娘的好意。声称不喜跑来跑去,想过些安定的日子。

    人各有志。舒三娘也不强求。又指点了她一条路。但凡大型城池的北区一带,都会有人力买卖市场。不但贩卖人口,还招聘长短雇工、各色工匠等等。她若急等钱用,不妨去那里碰碰运气。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殷如行深恨自己脑子笨,当初怎么就没在冯胖子房里搜刮些金银器皿带走呢。

    北区人力市场划分的很正规。买人卖人的归一处,手艺人雇佣归一处,单纯的壮劳力归一处。殷如行这样的年轻姑娘又是一处。

    虽说不偷不抢。在北市这么一天站下来,任人挑选,品头论足。心里打击还是挺大的。殷如行站了两天没找到雇主,精神状态越来越萎靡。一天三遍的算着她手上的钱还能支持多久。

    其实,她若肯卖身为奴。立时就能有买主。大户人家不愿用雇佣下人。劳力作坊又看不上她一身干瘦,没什么力气。更别说她的女红、厨艺,都是来此地后速成教学的结果。和本地姑娘从小练出的手艺没得比。一技之长这么个优点便也没了。

    而识字和医术这两项,殷如行又不太想暴露。毕竟苏晨若想找她,一定不会漏过这两项线索。

    如此一来,工作就难找了。货比三家,殷如行始终想找个管吃管住的差事。

    一直混到桑家车队快离开祉城了。北市方来了个比较合心的雇主。该雇主乃是田庄管事,庄子位于祉城外两百里处。据说是想雇佣几个做粗活的丫鬟。

    殷如行眼睛一亮。觉得该田庄条件分外合心。远在城外,避开人群。庄中管吃管住,月钱三百文。四季有衣服鞋袜份例。最重要的是,该田庄是给家主打猎休憩而用。一年之中主人难得光临。简直是太合心了

    殷如行经过几日的岗位竞争,也有了一些小技巧。在管事询问各人有何特长时。高高举手应道:“我会劈柴”

    众雇工哈哈大笑。谁人不会劈柴?管事的却没笑,道:“你且劈来看看。”另人取过斧子和木柴,交至她手中。

    殷如行也不慌张。两腿分开屈膝站立,气沉丹田。人群中不乏有眼力的,当即就“咦”了一声。

    曾经握刀得改换成握斧,力道沉稳,眼明手利的道理确没有变。殷如行凝神静气,一斧劈下,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