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图霸业-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父皇,宁州之事确实是儿臣鲁莽所致,不顾大燕的律令就擅自斩杀边关大将,给父皇惹了麻烦,儿臣甘愿受罚。”姬轻尘立即起身向燕帝请罪道,“至于儿臣在回燕的路上遇到这两次的刺杀,就请父皇为儿臣做主。”
燕帝这句话中的含义他懂,就是说燕帝不会追究他擅自斩杀了华西雄的罪名,同样也不想太过追究他回燕途中遇到的这两次的遇刺,对他回燕的路上遇到的这两次刺杀,燕帝想息事宁人。
对于燕帝说出这样的话,回燕途中的姬轻尘早就想到了!
因为虽说两次刺杀都差点让他丢了性命,说他不想找出真正的幕后主使是谁?不想杀死这个人是假的。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能够不知不觉的让北戎骑兵和东荒铁剑这两支劲旅偷偷的越过两国的边境,再遣送到大燕境内埋伏在自己回燕的途中截杀自己,能够筹划这样截杀的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既然对方敢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刺杀行动,就肯定已经想好了事后要被彻查的对策,所以他觉得即便是现在大张旗鼓的追查,肯定也不会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既然得不到结果何不就息事宁人,让对方放松警惕,自己一方再暗地里偷偷调查呢?没准这样还能得到一些蛛丝马迹呢!
他清楚这也是燕帝的想法。
燕帝对姬轻尘的回答很满意,眼中露出了欣赏之色,不过只是一闪而过,就继续说道,“你能这么想,父皇很欣慰。今天急着将你召到御书房,就是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刚才兵部传来了关于宁武关的消息,说离国宁武关守将木峰已经被调离,现任宁武关的守将为孙宗翰。你久在离国,比较了解离国当下的形势,对于离国这次边防的将领调动,你有什么意见和看法?”
自己大师兄木峰会被调离宁武关,这是姬轻尘早就预料到的结果,毕竟大师兄木峰在宁武关前一刀斩杀了自己的副将萧翰,即便他在上京城有老师李青衣照应,又有离国新君的庇护,可离国萧太后也不是泥捏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是让姬轻尘吃惊的是,他认为大师兄木峰镇守宁武关多年,就是离国萧太后就是想调离他,怎么也得过段时间,首先会安排一个副将慢慢的控制住宁武关的兵权,才会将他调离,这样比较稳妥,没想到这次萧太后会变现的这么强硬,大师兄刚杀了副将萧翰还不到一个月就被调离了宁武关。
宁武关不但有数十万的离国精锐铁骑,还有离国唯一的一支重骑兵铁浮屠,这支骑兵时离国战神李药师创建的,而大师兄木峰又是铁浮屠的主将,难道萧太后就这么自信这个新上任的宁武关主将孙宗翰能够服众,能够调动的了这支离国重骑?
有了这层怀疑,他便向燕帝问道,“父皇,不知道兵部可有孙宗翰个人的详细资料?”
“大燕在离国的暗卫本就不多,孙宗翰之前一直在离国的西京城做留守,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北院偏将,兵部就没怎么重视这个人。”燕帝皱眉道,“难道,离国这次对宁武关的将领调整跟这个人有关?”
“以儿臣来看,要是不论孙宗翰这个人,单就以这次调动宁武关主将分析,这是离国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是萧太后跟离国新君之间的权力博弈。”姬轻尘很肯定的说道,又将自己是怎么再宁州城下被萧太后派出的萧翰阻拦不能出关,自己的大师兄木峰又是怎么帮助自己斩杀了萧翰,让自己安然离开的宁武关的事情跟燕帝说了一遍。
燕帝听完后脸上的凝重之色减少了很多,“以你这么说,木峰的调离跟他斩杀了宁武关副将萧翰有关。那么离国这次调孙宗翰镇守宁武关,想必不是针对我大燕。”
“父皇,这只是儿臣的愚见,至于离国这次调孙宗翰镇守宁武关是否针对大燕,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姬轻尘立即劝谏道。
“你说的对,军国大事不能儿戏,不能仅凭这点情报就能判断离国这次对宁武关将领的调动不是针对大燕,这件事情朕还会再跟兵部详细商议,你今天刚回君临,又受了伤,这几天就回去好好调养吧!等过段时间朕再让兵部调拨你两营兵马,你再准备来年的校场较技。现在快去看你母妃吧,想必她等你已经等不及了。”燕帝眉头舒展,看了一眼,发现姬轻尘满脸的疲惫之色,罕有的语气温和的说道。
“多谢父皇!儿臣告退!”见燕帝不再询问自己太多关于离国内政和宁武关的情况,姬轻尘顿时松了一口气,躬身缓缓的退出了书房。
因为他在离国做过很多事情,现在还不便于跟燕帝详说,要是现在就说出来让朝中百官知道了,肯定又会引起风波。
第二十三章 兄弟聚会
更新时间:2013…09…28
出得御书房,姬轻尘远远就看见刚才这名叫张让的内侍还在门外等候。看到他张让就像见到了自家老祖宗一样,疾步上前,躬身说道,“殿下,德妃娘娘就在千秋殿等你,请殿下随我来。”
大燕平帝将都城迁到君临时鉴于褒姒之祸便对后宫做了不小的改动,他明确规定在皇后之下设四妃,分别是贵淑德贤四妃。四妃之下是九嫔,即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然后才是婕妤和美人、才人各九人曰二十七世妇,再下面就是宝林和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曰八十一御妻。
平帝这样规定,就是是为了杜绝后宫嫔妃数量太过庞大影响到君王日常生活。所以现在的大燕皇宫并不像传说的三宫六院三千嫔妃那么夸张。
姬轻尘听张让说德妃娘娘在等他便有点不解,“德妃”是他母妃的封号,他见张让从御书房走出来,就猜测他肯定是侍奉燕帝的内侍,现在怎么又会向自己传达母妃的话呢?就开口问道,“你是?”
“回殿下奴才叫张让,是德妃娘娘身边的内侍。”张让回答的很干脆,见姬轻尘还有点疑惑,他就解释道,“德妃娘娘听说殿下已经入城,知道殿下肯定会到御书房觐见陛下,就让奴才到御书房来看看殿下,刚才殿下在御书房跟陛下说话,奴才不敢一个人回去想娘娘复命,就只能在门外等候。”
听完张让的解释姬轻尘才明白刚才是怎么回事。
千秋殿距离甘露殿不远,片刻他就跟张让到了千秋殿前。这时他远远的看见一名宫装少妇在十多名侍女的拥簇下出了千秋殿,正缓缓的向自己走了过来。他仔细一看,发现这名宫装少妇尽然就是自己的母妃——大燕的德妃娘娘。
十年不见,他都快记不起母妃的样子了,现在再次相见,刹那间他已经忍不住泪水连连,疾步上前,猛然“扑通”一下跪在了宫装少妇面前,语气哽咽的说道,“母妃,尘儿回来了!”
德妃也是十年没有见自己的儿子了,才会不怕燕帝的怪罪而姬轻尘刚入城就急匆匆的遣张让去御书房,现在骤然间见到儿子,就是做了心里准备,她还是愣了一下,才一把抱住眼前的姬轻尘,“尘儿,你终于回来了吗?”
“恩!母妃,是尘儿,尘儿要陪在母妃身边,尘儿今后再也不会离开母妃了!”姬轻尘低声说道。
德妃现在已经喜极而泣,只是欣慰的点头。
母子两人痛哭了一场,德妃才将儿子接进了千秋殿,然后吩咐侍女给姬轻尘沐浴更衣,便开始询问这十年在离国为质的生活过的怎么样?眼中满含关切之意。姬轻尘便毫不保留的将自己在离国的生活向德妃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德妃听完之后心疼的不行,几次差点落泪,终究还是忍住了,只是她的眼圈红红的,显然很伤心。
让姬轻尘好一阵安慰!
吃完晚膳,德妃知道姬轻尘在桥山受了内伤,就让御医为他诊治,御医看完之后说九殿下没什么大碍,只需要多休养几天就好,德妃这才放心,让姬轻尘住在了千秋殿。
第二天,姬轻尘就匆匆搬到了宗正寺早在他离开离国上京城是就准备好的府邸。德妃知道儿子今年已经十七了,只要过了这个年就到十八加冠的年纪。大燕宗法规定,皇子十八岁加冠之后就不能住在皇宫,而是要在宫外开府自立。所以见儿子就要入住新府邸,她也没有强加阻止,说了几句暖心的话,就将身边的二十多名宫女和张让派到了姬轻尘身边。燕帝在听说姬轻尘已经搬出了宫入住了新府邸时也赏赐了他不少东西给姬轻尘,光银钱就十万贯,解决了姬轻尘在钱财方面的困窘。
新府邸早已收拾妥当,再加上姬轻尘身边除了德妃派过来的二十多个宫女和一个太监外就只有宗正寺派给他的二百名侍卫,不需要他再动手,所以这次入住新府倒是比较轻松,没怎么费心。
不过就在他刚搬到新府还不到三天便收到了二皇子的传话,说众兄弟见他已经开府自立,准备过几天前来祝贺,让他确定一下具体的时间,准备一下。姬轻尘知道只要皇子开府自立,众兄弟都要前去祝贺,这是大燕宗法规矩的,自己不能废,就立刻找张让商议该怎么举办这个宴会,现在他也就只剩下张让一个人可以商议了。张让不愧是出身千秋殿的内侍,没几句话就将这次宴会所要准备的东西和注意的事项跟姬轻尘说了一遍,姬轻尘听完张让的解说就很放心的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他。
这日,宴会还没开始,位于西街崇仁坊的九皇子府中就开始忙碌了起来。等到了下午时分,众皇子就陆续到了姬轻尘的府上。第一个到的是太子之子怀德郡王姬钊,姬钊虽然只有十一岁,可他是太子之子,是大燕的皇长孙,又已经封王,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
姬钊刚下车看见姬轻尘已经迎出了门就立即上前躬身施礼道,“侄儿姬钊见过九叔,可不敢让九叔出府相迎。”
他的言行举止非常得体,这让姬轻尘不由的佩服太子妃教育子女的能力。
“你这话说的,你能来九叔的府上九叔心里就非常高兴,出门相迎又怎么了,都是自家人就别说这些客气的话。”姬轻尘笑着说道。
“侄儿知道了,那今后可要少不了到九叔府上唠叨了。”姬钊很圆滑的回答道,不愧是出生在帝王之家,仅仅只有十一岁,他就能这般对答自如,有了这般的心性,很不简单。
姬轻尘笑着说好,正准备吩咐张让将姬钊迎进府中,就见十皇子姬延已经在数十名羽林郎的护卫下到了门口。
十皇子姬延是当今燕帝最为宠爱的杨贵妃的儿子,今年已经有十四岁。他深受燕帝的宠爱,自视甚高,有点目中无人,对姬轻尘这个陌生的九哥又没什么好感,这次能来完全是杨贵妃的意思,下了车架向姬轻尘躬身施礼完毕就不在多说话。
姬轻尘对姬延的冷漠也不予计较,立即让张让将姬延和姬钊两人迎进府中,他继续在门口等待其他诸皇子。
不多时巷子口就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然后姬轻尘就发现八皇子姬虔尽然是骑马而至,身边没有一个侍卫,有点特立独行的样子。
八皇子是太后之子,是太子的亲弟弟,诸位皇子中他是真正的嫡子。只是在十里长亭迎接姬轻尘时,他就对姬轻尘充满了敌意,现在两人又见面,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简单的行礼客气了几句,姬轻尘就将他迎到了府中。
姬轻尘将八皇子迎进府中,就听下人急匆匆的前来向他禀报说四皇子和七皇子到了,他立即出门相迎,刚走到府门口就发现四皇子和七皇子已经下了车架,正在笑吟吟的看着他府门口的匾额。
四皇子的母亲就是燕帝的四嫔妃之一的淑妃,所以他在诸皇子中的身份很高贵,又因为他长的像燕帝,又是诸位皇子中最有才学的一个,深的燕帝的喜欢。至于七皇子,他的母亲虽然只是九嫔之一的昭仪,可他的舅舅不简单,是当今西蜀的蜀王,他的身份也不低。
看到四皇子和七皇子两人正在端详自家门梁上的匾额,姬轻尘倒是觉得两人很是闲情逸致,就笑着说道,“四哥、七哥,看到这么入神,难道轻尘府邸这匾额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九弟,你知道你这信府邸门梁匾额上的这幅字是谁写的吗?”四皇子姬文笑着问道。
姬轻尘知道四皇子姬文和七皇子两人非常的喜欢书画,才会走的比较近。四皇子姬文精于书画,尤其是书法方面的造诣非常深,隐隐已有大家风范,现在他向自己询问匾额上的字,话中隐藏了考校的意思,便仔细端详了一下自己府邸匾额上的烫金大字,沉吟了一下说道,“匾额上的四个字写的大气磅礴、雄强豪放深的颜体书法的精髓,只是相比之于颜体又多了几分伟岸宽薄、苍劲之力。轻尘听说四哥精研书法,尤善于颜体,想必这四个字就是四哥写的吧?”
“没想到九弟在书法方面也有这么深的见解。确实,这四个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