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每个月醒来变成另一个人 >

第3章

每个月醒来变成另一个人-第3章

小说: 每个月醒来变成另一个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封信,是来的路上王杜鹃在车上赶出来的,因为汽车并不平稳,王杜鹃写的字也就有些歪斜,在小小的车厢内,念着这封信的内容,本来以为身体内属于原主的情绪在车上写信的时候就已经发泄过一次了,可念这封信的时候这股情绪再次冒了出来,眼泪不自觉地掉落,声音也哽咽了不少。

    而王杜鹃自然而然的情绪流露,声音中满满的困惑,也让刚刚还疑惑于王杜鹃行为的徐编辑,也跟着红了眼眶。

    说实话,徐编辑毕业后,做记者这一行也有些年头了,大大小小的悲剧惨案,也都有报道过,她也是历练出来的。可是被王杜鹃这封信的情绪感染,还红了眼眶,这也足以证明王杜鹃身上发生的事情,对人类情绪的感染力。有关于男女平等问题,一直在倡导,却一直是个有待长久抗争的命题。

    “孩子,你这封信很好,不用改了。本来还说先给你采访采访,由我来写稿件。现在也不用了,直接明天报纸就登你这封信。”

    徐编辑一到了办公的地方,就化身工作狂,将王杜鹃写的信敲到word文档里面,交给美工排版,忙得风风火火的,还不忘记让实习编辑给王杜鹃倒水准备茶点。

    “你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等忙完,我再带你去吃好吃的。”

    “徐编辑,您忙。我包里还有童老师准备的吃的呢。”

    事实上,事情进展如此顺利,还真是出乎了王杜鹃的预料,她原本准备的招数都还没有使出来,报道就已经顺利地发出来了。虽然,王杜鹃清楚,家里山窝窝的地方,根本没人看报纸,可她本来也不是指望着王家家长看报纸,她是希望家乡县镇领导看到报道后,能够引起重视,进而对她有所庇护。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原主回来后,安安心心地上自己的学。

 第5章 山村女学生05

    第五章

    “这是省电视台的谢编导。”徐编辑招呼着王杜鹃跟自己的前同事打招呼。

    王杜鹃来的路上就知道了面前这位电视台法治频道的谢编导,之前也是省报的,跟徐编辑同事过一阶段,不过人家后来跳槽了,到了省台工作,负责的就是法制频道的节目。

    王杜鹃来到省城也有三天了,这几天,她一直住在徐编辑家中。省报这边将她的事情做了一个跟踪的报道,继第一天登载了她的一封信后,接下来的两天,又跟进了她的身世报道,将王杜鹃之前在学校的成绩以及取得的各种成绩做了一个展示。第三天又别出心裁地做了个关于王杜鹃一日行程的表格,致力于将王杜鹃塑造成勤劳刻苦懂事乖巧的好孩子。而随着这些报道的推送,省报也接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电话,还收到了许多救助款。

    接下去按照徐编辑的计划,就要进一步推送相关的法律条文知识普及,刚好谢编导又是负责省台的法制频道,这不两边一拍即合!

    “谢编导,您好,我是王杜鹃。”王杜鹃笑得腼腆而又羞涩,一双眼睛却是盈盈看着面前的谢编导,没有露出来自山村的局促。

    “这姑娘不错,怪不得你要这么帮忙。”

    华夏这么大,有繁华大都会,也有穷乡僻壤,甚至连通讯都成问题的,比王杜鹃更加凄惨的不是没有,只是,王杜鹃幸运,能够认识童老师,而童老师刚好又有这么一个朋友在省报工作,徐编辑这个童老师的闺蜜对王杜鹃的事情也很上心,甚至还帮着通门路,将她的事情曝露在阳光下。

    当然,谢编导也不是随便什么朋友一托人情就帮忙的,电视台也有电视台的规章制度,什么能够报道,什么不能够报道,自然有一把标尺。再加上王杜鹃的事情,在网上一传开后,直接成了微讯热搜,话题度和关注度都有了,而且这也算是一个典型例子,谢编导倒也不介意顺手帮王杜鹃一把。

    节目录制得很顺利,按照王杜鹃的意思,虽然上了电视节目,却是在面部打了马赛克的。还是那句话,她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原主回来之后,能够安安心心地上学,现在将事情闹大,是为了让家里的人投鼠忌器,也是为了让原主将来能够得到尽可能多的庇护。只是,年轻人一般都是自尊心重的,现在事情正热,难免被关注,等到将来事情热度褪下后,王杜鹃上了大学,还总是因为这些报道而被身边的同学指指点点,恐怕对于原主未来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是会有些影响的。

    可以的话,她自然是希望将事情的负面伤害降低到最低的。

    这期录制的节目是在两天后的晚上播出的,配合着省报这边这两天报道的相关法律常识的普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过来几天,童老师那边直接打来电话,说是镇上的领导知道了她的情况,已经找王杜鹃所在的村子支部书记好好谈过了,村支部书记又找了王大兵他们谈了谈。

    甚至王杜鹃就读的高中表示可以给王杜鹃全年免费提供住宿,包吃喝,让王杜鹃可以安心地将高三上完,如果王杜鹃高考考得好,考上重点大学,也会奖励一笔费用,给王杜鹃升学用。不只是学校,村子里、镇上都拿出了点儿钱出来说是给王杜鹃读书用,就连市教育局也拨了一笔款项下来。

    而让王杜鹃觉得意外之喜的是省教育局这边也特意派了人跟她沟通了一番,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许诺表示会专门划分出一个款项给像她一样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如果来年王杜鹃能够考上省重点大学,就提供给王杜鹃一笔助学金,帮助王杜鹃完成大学的学业。

    事情进展到这里,一个月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二十来天,省报以及省电视台这边都收到了不少热心民众的捐款,这些钱都交到了王杜鹃手中,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甚至就算没有教育局这边提供的助学金,只靠着这笔钱,原主将来考上大学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不过,拿到这笔钱后,王杜鹃却是将钱拜托徐编辑存了起来,她因为没有身份证的缘故,甚至不能够办卡,而且,她也担心回到了山村后,家里人知道了她有这笔钱,会想尽办法让她把钱拿出来给王强娶媳妇。这笔钱放在她身边是不安全的。

    她估算了一下王杜鹃平日里的成绩,觉得应该能够考到省城这边的重点大学,到时候要来上学了,再问徐编辑将钱拿回来用比较安全。

    “你倒是心大,不怕我到时候赖账?”

    徐编辑是个特别热心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大学舍友的一个电话,就为王杜鹃的事情忙前又忙后的,忙得团团转,这大半个月下来,每天报道的跟踪,还要联系各路朋友帮忙。甚至教育局这边的助学金,王杜鹃知道,其实也有徐编辑出的力气。

    那天教育局派来找她了解情况的人,明显跟徐编辑认识,跟她聊了几句后,临别还跟徐编辑约了时间吃饭。

    这些点点滴滴,王杜鹃看在眼里,也放在心底,事情能够如此顺利地推进,甚至到了省城后,她都没有做什么,只是接受采访,接受徐编辑的帮助,这些恩情她看在眼中,现在也报答不了什么,却可以交付自己的信任。

    “徐编辑,你是个好人。”

    “我这是被发好人卡了!”

    徐编辑笑着揉了揉王杜鹃的脑袋,心底却是觉得这个不过才十七岁的小姑娘,明明应该是在学校里无忧无虑的年纪,眼睛里却过早地沉淀了世事的风霜。难得的是遇到了这些事情,却还能够不骄不躁。

    一个山村出来的小姑娘,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却没有迷了眼,一直表现得不卑不亢,腰板挺得笔直,自有一股风骨。

    拿到了这么一大笔钱,却还能够这么简单地交给她来保管,更是一片赤诚。

    这么好的孩子,家里人怎么就不知道好好珍惜呢?

    虽然童老师那边来了电话,说了王杜鹃家里的一些情况,可眼看着王杜鹃哥哥的婚事因为王杜鹃这么一闹被搅黄了,又被村里领导逼着,不能够逼着王杜鹃嫁人,只怕是家里人要恨死了王杜鹃。王杜鹃这一回去,就是众叛亲离的情况。

    这次事情闹得这么大,回到学校,就算有童老师护着,只怕也没有个安静日子。

    这么一想,徐编辑便有些心疼这孩子。

    “那这钱我就先替你保管者。你明天就要回去了,我带你去吃顿好吃的。”之前一直忙着报道王杜鹃的事情,王杜鹃来了这么长时间,都还没带这孩子好好吃一顿。徐编辑盘算着中午可以来个西餐,教教这孩子吃牛排什么的。晚上到底是日料还是韩料呢?下午还可以带这孩子去逛个街,这孩子现在身上穿的还是她的旧衣服,她的年纪摆在那里,这衣服穿着还是显得太老成了,没有这个年纪的青春活力,临走前,也给这孩子买几身换洗的衣服。马上就要天气冷下来了,最好再添置几身保暖的衣物。

    这世上,总是不乏好心人的,而王杜鹃就幸运地碰到了这样的善心人,只是,这世界上幸运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接受着徐编辑善心的王杜鹃突然心中蓦然一动,有个不是她的念头悄然闪现:我以后也想要成为像徐编辑一样的人,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第6章 山村女学生06

    第六章

    王杜鹃拒绝了徐编辑要送自己回来的提议,她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来的,总不至于回去的时候就矫情得需要人送了,而且这阶段徐编辑为了她的事情,忙前忙后的,多多少少也有点儿影响到了本职工作,再让徐编辑请假,王杜鹃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很顺利地回到了这个偏僻的小乡镇,王杜鹃刚走出汽车站,就看到了等在门口的童老师,心口一暖,立马迎了上去:“童老师,我都说了,我一个人可以回学校的。”

    学校这边答应提供住宿的,王杜鹃早就想好了,不会再回家,直接留在学校这边。

    “我下了课,也没什么事情,就过来看看。走,跟老师回家。”

    学校提供的宿舍是八人间的,上下铺,本来就是原本的王杜鹃住习惯了的。实在是王杜鹃的家离高中太远了,为了上学方便,原本就是住校的,现在也不用怎么折腾,直接回原来宿舍住着就好。床铺被褥什么的,童老师都事先帮忙整理过了,也将被子晒过太阳,王杜鹃可以直接睡觉了。

    等将从省城带回来的一些学习参考资料都放好之后,王杜鹃又给宿舍的几个女孩子每个人一个蝴蝶结夹子,算作礼物,然后就跟着童老师去吃饭了。

    “你哪儿来的钱买的那些夹子,去了省城一趟,倒是学会这些了。”童老师也是怕王杜鹃这样一个山村孩子,见过了省城的繁华后,一颗心就直接野了,没有办法好好地收收心,专心在自己的学业上。瞧这出去一趟,都学会带礼物了。那蝴蝶夹子看着很漂亮精致,可不便宜啊。

    “老师,那是我用一些布料自己做的,没费多少钱。”在省城的半个多月里,除了一开始接受采访,跟着徐编辑去拜访了其他几个报社电视台的人,其他时候,王杜鹃就去布艺市场捡了写碎布回来,又批发买了一批夹子,自己动手做了好几个蝴蝶夹子,一开始只是想着要回寄给寄钱过来的好心人,也算是自己的一点点儿小小的心意,后来布料和夹子有多余的,她就做了些漂亮小巧的装饰品带回来,“这是我特意给您做的,您看看,喜不喜欢。”

    童老师看着王杜鹃拿在手心的藏青色复古波点发箍,倒是面色有些赧然,合着,她是冤枉这孩子了。

    “你这手艺倒是巧,都快赶上外面精品店卖的小饰品了。”

    “我也听徐编辑说我做得不错,我就想着,趁着双休六日的时候做一些到外面卖,还能够赚点儿生活费。”

    “你这孩子,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你的饮食起居现在学校和县政府这边都帮你解决了,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操心这么多做什么。你考好了,教育局那边还有奖励,大学四年的费用也不用愁了。你出去这么久,落下这么多功课,我已经跟各科老师联系过了,以后每天晚上的自习课,都会有一课主课老师过来给你讲讲课,免得你落下太多进程。”

    王杜鹃被童老师好一通教训,腼腆地笑了笑,连忙表示,会好好收心,专心读书的。

    其实,她刚刚那番话也是故意说给原主听的,她能够模模糊糊地感知到对方的一二情绪,想要打工赚钱,独立赚钱生活学习费用的念头,可并不是她的想法,而是原主的。只不过,有些话,有些开导,还是需要其他人来说,才有用。

    跟童老师吃过晚饭后,王杜鹃就直接被拎着去补课了,补完课,回到宿舍的时候,宿舍的几个姑娘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