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冠宠 >

第12章

名门冠宠-第12章

小说: 名门冠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你手中的陶瓷盒子装的是什么,模样怪好看的。”乐希上前,好奇的盯着看,目光一扫时,发现徐妈妈手中的礼盒有些眼熟。

    乐绍言闻言将东西递给乐希,乐希揭开,一阵清香的味道顿时萦绕在鼻端。

    “这是香料吗?”细细看着那晶莹剔透的膏状物品,乐希眨眼问道。

    此时,徐妈妈笑着答道。“我的好姑娘,这可不是香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贡品!叫做玉肌凝膏,是从外藩进贡的,一年只有十盒之数!有去疤凝肤奇效,基本都赏给了宫中各主子!”

    这小小膏脂居然来历这番大?!

    乐希正听得直砸舌,便又听李氏道:“齐夫人赠这样贵重的东西,我们怎好收下?”

    “收着吧,既然是去疤的药膏,小希正是用得上。今儿邀请小希去齐府,多半也是为了将这东西送到我们手上。该是为了齐二姑娘口出无状那事表示歉意,也有要于伯府交好的意思。”

    乐绍元脑海里闪过齐尚书那双深沉如海,让人无法琢磨出情绪的眸子,眼底划过辉芒,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玉石扳指道。

    听着内中含有更深一层的话,李氏抿了抿唇,随后便让徐妈妈先将东西收好。道待乐希额上的血痂完全剥落后,再取出来用。

    外间瓢泼的大雨也在三人说话间,渐渐变得淅淅沥沥。

    不会儿,雨声渐隐,乌云散去。被雨水冲刷过的天空澄蓝,空气中弥漫清新的泥土气息。

    乐妍踏着还湿漉的青石板地而来,笑意盈盈的给乐绍元与李氏福礼,乐煜不多会也进了荣晖院,眉宇间隐有冷意。

    乐希即不愿理会乐妍,也不愿招惹早上才对自己露出不满的哥哥,干脆出了正屋,去了一旁丫鬟做着绣活的小间,全神贯注打起了要给于氏的络子。

    直到传了晚膳,李氏差了春芽来,乐希才收了活儿。净过手回到正屋。

    而在用饭时,乐希被给自己夹了一筷子菜的乐煜,吓得捧着碗的手都抖了三抖。纳闷的偷偷打量他一眼,发觉他仍旧是那副不喜搭理自己的模样,乐希只得埋头扒饭。吃得没有了滋味……



第二十三章 嫡庶之议

    五福院,清晨的阳光洒落在琉璃瓦间,瓦面像是被镀上了层金子般,折射着耀眼的光辉。院中的榕树,绿得发蓝的叶片还沾着未干晨露,晨风轻拂而过,露珠随着叶片摇曳的弧度滚动着。

    昨儿就传出了于氏出了佛堂的信儿,今日伯府各房都恢复了往常的晨昏定省,早早便不约而同来到了于氏这处。

    此时的正房,是一片热闹之景。

    伯府的大小主子都跟于氏说着讨趣儿的话,于氏一清晨唇角的笑就没有落下过。

    乐希趁着于氏这会心情舒畅,也将昨晚紧赶慢赶打好的络子呈了上去,脸上是献宝似的俏皮模样。

    “祖母,希儿笨,手艺不巧,您老人家可千万别嫌弃。”

    齐妈妈很有眼色的接过乐希手中的三条络子,递到了于氏眼前。

    于氏看着那选色沉稳,手工也甚是精致的络子,再一抬头见乐希那眼巴巴等着夸赞的表情,眸中笑意又是深了几分。

    招手示意她前来。

    “我瞧着就很好,姑娘家就该要心性沉稳,有大家风范。可见你母亲这些日子是下足功夫,终于将你这顽石点化了。”轻握起乐希的手,于氏语气中带有欣慰。

    乐希是伯爷嫡女,是伯府其它姑娘的标竿,她的改变,于氏自是乐于见成。

    而于氏这种对乐希早已不见许久的亲昵,却让屋中各人是思绪不一。站在于氏身后帮捶着肩的乐妍,半垂的眼眸中更是有着情绪涌动,牵动着眸中光芒流转。

    “以往是希儿不懂事,总惹得祖母难过,爹爹娘亲烦扰。”乐希收了笑,微低下头咬唇,整个小脸上是内疚的神色。声音也低了几度。

    望着反省自思的乐希,于氏眼底闪过满意,拍了拍她的手拉到身旁坐下。语气慈祥。“祖母这心啊,对谁都是一样的。以往对你严厉,也是为着你好,你也别记恼。只要你们都乖巧懂事,我都是疼到骨子里去的。”

    闻言,乐希忙道哪有恼过祖母,是自己不懂事。随后又是妙语连珠说着凑趣的话儿,哄得于氏又是阵阵发笑。

    可只有乐希知道,此时她心底是寒意森森。

    于氏那最后一句,是对她的告诫,变相的道出这对她的宠爱是根据着好坏表现而定。若她还是再犯错误,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乐希听懂,屋中众人也自是明白,心绪又是一番变化。乐妍眸底的不明情绪化作深深的讥讽,唇边笑意渐深。

    而后,于氏又说起七月三十的地藏王节,道要去京中弘法寺的地藏殿供奉,也为最近诸事不顺的伯府祈福。

    乐绍元听闻,连连应了定会安排妥当。这出行的事便那么定了下来。

    就当众人散去之时,于氏叫住了乐绍元与李氏,两人只得再重新坐了下来。乐希回头望了眼,跟在其它人的脚步出了五福院。

    “不知母亲是有何事…”待众人都离去,乐绍元带着疑惑开口询问。

    于氏对着齐妈妈使了个眼色,齐妈妈遣了一众丫鬟下去,自己也退了出去放下了门口的竹帘。

    此时,于氏才缓声道来。“先前就有商讨过。妍儿十四,该是说亲的时候。”

    乐绍元与李氏是后来者,听闻这话,也只能是配合着说是。

    “妍儿是你的长女,虽是庶出,却一出生没了姨娘的,也一直在李氏膝下教导着长大。伯府也似不以往风光,如今妍儿要说亲,身份在那最是尴尬。高的攀不上,低的伯府也不愿委屈她嫁与。我认真考虑了几日,这将妍儿过到李氏名下的事,怕是不能再拖了。”

    李氏此言一出,乐绍元夫妻当即心中是震惊无比。

    这乐妍居然要由庶改嫡?!

    乐绍元压着翻涌的情绪,面带迟疑之色。“母亲,这事该还是要再慎重。”

    儿子那明显还有着别的考虑神情落入眼中,于氏邹了邹眉。这意思还是李氏早前提出,乐绍元当场是表态一切听由自己的意见,怎么今儿反倒有要变卦之兆。

    “有什么你不妨直言。”于氏敛了眼中的温和,端起的脸未显不悦却也是严肃无比。

    乐绍元心思一转,衡量后笑道。“正如母亲所说,伯府不复以往,在这节骨眼将妍儿庶转嫡再去说亲。我们自个是知道不愿委屈了她,可外头不知的,定会道伯府是为了攀高故意这番做为。介时,怕是说亲一事更加艰难。毕竟,妍儿是庶出这事,京城是皆知的。过了李氏名下,他人印象也未必会改变。”

    “反倒显得伯府是过于势利了,朝中同僚,怕对我也会有着看法。”

    最后一句话,乐绍元是用极其慎重的语气道出。

    于氏听得眉心一跳,脸色也变幻起来。

    她怎么没往这一层想!

    府里娘姑的亲事重要,伯府的声名也重要,儿子的前程更是不能有半点的差池!这之中的孰重孰轻,于氏心中透亮得很。

    “妍儿也是我的女儿,她的亲事,我定会好好考量。哪怕是庶出的身份,也必定不会去委屈了她。”见于氏神色松动,乐绍元再接再厉,又是落下有重量的话。

    至此,于氏的想法顿时也匿了下去,庶女嫁得不好,与李氏声名也会有碍。儿子这自打了乐妍的姨娘没了后,是未再有纳妾,他对李氏这般看重,李氏该也知道轻重。

    “这事就先搁下,不提吧。只是这说亲一事,现在该物色起来了。”于氏揉了揉眉心,吩咐道:“李氏,七月三十那日,京中各府夫人公子去上香的绝不会少,你记得让妍儿拾掇得精神些。”

    话到这儿,李氏也是明白这七月三十,于氏是做了两手打算。这打点装扮比起乐妍要记她名下的事,可真不叫事了,她也乐得迎缝于氏的心思。当即是笑着应下,必定会让乐妍明丽动人,独艳群芳。

    得到准话,于氏也没了再留两人的心思,摆摆手放了两人离开。

    在回荣晖院的路上,乐绍元夫妻却是沉默了一路。



第二十四章 陈年往事

    荣晖院正屋,乐希坐在圆桌旁,盯着眼前的青花汤碗出神。

    脑海里是乐煜在叉道上叫住自己的一幕。

    叫住她,问她昨儿是否在五福院撞见了乐妍,又问她的贴身丫鬟怎么到了揽翠院。

    她如实道了确有见着乐妍,可还未待往下说,这乐煜却又匆匆走了。走前那瞧她的古怪眼神,到底是几个意思?

    昨天明明还神叨叨的给她夹了一筷子的菜。

    这个哥哥的举动,她怎么越来越不看懂了。

    乐希想着入神,连李氏进了屋都没察觉,还是身旁的秋菊对着李氏行礼,才使她从思绪中出来。

    “娘亲这是怎么了,走得急了吗?脸色不太好。”乐希抬眸,瞧见李氏脸色有些泛青。

    李氏抿唇摇了摇头,在金丝楠木官帽椅中落坐,然后打发了屋中的丫鬟们,独留下了徐妈妈。

    乐希眨眼,晶亮的双眸闪着疑惑。

    此时,李氏对着徐妈妈问起话来。“大姑娘要过到我名下的事,你可还记得早最是什么时候提起的。”

    乐希闻言,惊讶得直张大嘴。

    “哎哟,我的好小姐,您怎么又提起这事儿来了。”稳重的徐妈妈吓得都喊出了李氏出阁前的称呼,“夫人上回亲自来了才将您劝好,怎如今……”

    徐妈妈说着,察觉李氏脸上神色越发的严峻突然顿住了,随后又惊疑的道:“难道方才老夫人留了您与伯爷是……伯爷答应了?!”

    见徐妈妈一惊一乍,关心则乱的模样,李氏摆摆手道:“伯爷没有答应,我是一时想不起来,最早提这事时是在什么时候。瞧把你吓的。”

    听闻此事没敲定,徐妈妈吁了口气拍了拍心口,道真是将她吓着了。而后细想了会,才与李氏说了个时间。

    初提乐妍要过到李氏名下时,是在乐妍十一岁的时候。

    那年冬年李氏受了风寒,缠绵病踏有一月余。那些日子,哪怕是再大的风雪,乐妍都是一天没落的来荣晖院,给李氏侍奉汤药。

    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天天冻着鼻头发红,脸蛋发青的前来照顾嫡母。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氏又怎能会不被感动。

    于是,在病好后,李氏找乐绍元说乐妍姨娘也去了那么久,又是一直在她身旁教导着。且那小李氏也是她庶妹,本就有着血亲,不如直接过到她名下当嫡女。往后说亲也好说个好人家。

    那时的乐府还是侯爵,乐绍元当时是答应了,与还在世的老太爷请示。

    老太爷听闻是直接瞪了眼不允,缘由倒未说。

    徐妈妈道,她记得伯爷后来因这事又被老太爷单独叫去,摔了茶碗训了整整半天,伯爷回来时是脸色黑得快比得上锅底了。与此同时,伯爷还带回来了两个消息。

    一是乐希与护国公世子的亲事,二是老太爷吩咐,乐煜在十八岁前不得说亲。

    再然后便是李氏的母亲听闻这事,直接上门劝李氏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后这事就一直搁着。在乐绍元承了爵位后,那时老太爷已仙游,于氏倒是提过,后来怎么不了了之的,徐妈妈道是记不清了。

    如此说来,这便是第三回提起这事儿了。李氏听过后,低头沉吟了半会,起身说要去小书房找乐绍元,匆匆跨出了门。徐妈妈慌忙跟了上前。

    乐希在一旁是听得一愣一愣的,那嘴就一直没有合上。

    十一岁…

    十一岁时她还撮合着哥哥与她一道踢毽子,玩翻绳。

    是怎么也不太能达到这般的懂事体贴。

    真是古人早熟?

    再且,那前后就有着她定亲的事儿,还有乐煜说亲的奇怪条件。要给乐妍提嫡女也是为了亲事。

    于氏今日再提此事,初衷不变。

    乐妍为了好名声算计她,该也是为了以贤搏亲。

    只是这一切会是那么凑巧吗?这番联系起来,竟有种是筹谋已久的可怕感。

    乐希想着,脑海不由浮现乐妍这些日子那种棉里藏针,说话作事滴水不露的模样。在这热气灼人的七月天中,冷不丁脊背袭起一阵凉气,打了个颤。

    这乐妍,当真心思藏得如之深?!

    想至此,乐希坐不住了,提着裙摆也匆匆往小书房去。她要和乐绍元及李氏说这让她感到可怕的猜测。

    乐希到了书房时,乐绍元已从李氏那得知事情还有着那么一段经过,也觉得太过巧合。

    只是那过去的事情,他是一点印象也无。想要知道当时老太爷为何震怒,乐希亲事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