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天行健 >

第325章

天行健-第325章

小说: 天行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怜悯。不仅仅是对他们,也是对自己。我的理想就是最终能够终止战争,现在战争到底结束了,可我没想到我会付出这样的代价。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这算是可笑还是可悲。

突然,我呆住了。在人群的前列,我看到了白薇!

郑昭并没有来,只有她一个。她清瘦了许多,更让我震惊的是,她手上拉着一个男孩子,这男孩只有六七岁吧,靠在白薇身边,根本不敢看我。

白薇有孩子了!我只觉一阵晕眩。这个孩子,肯定不是郑昭的,看长相,简直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那就是我的了?

白薇的眼神茫然,我马上回过神来,自己头上罩着黑布,白薇并不知道那是我。我想再看一眼白薇和那孩子,那刽子手却凑到我耳边,小声道:“楚帅,请稍快一些。”

别再看了吧。也许,再看下去会让他觉得我这个帝国军元帅也会贪生怕死。那么多年的征战杀伐,死在我的刀枪下已经有那么多的人。虽然我也知道自己必定会遭横死,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死法。其实,我真的很贪生怕死,直到现在,我也会害怕死,只是当死真的来临时,我也会去勇敢地面对。

我站到了断头台前,刽子手帮我将头放到刀下,小声道:“楚帅,请放心。”

放心么?我苦笑着。下面的看客又是一阵欢呼,我听得一阵轻响。从头罩下看出去,眼前的一切都如血染就一样红。

不管怎么样,这一个新时代,终于以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浩浩荡荡地来临了。

尾声

正是清晨。几个赶早市回来的人聚集在雾云城的一个茶馆里,一边喝着之江省新运来的茉莉花茶,一边说着昨晚戏园子上演的一出新排大戏。那戏说的是一场结束还并不很久的战争,共和军英勇无畏的战士与凶残的蛇人对抗,苦战七年,终于得胜的故事。那些人谈论着戏中的人物,一个个神采飞扬,仿佛自己刚从战场上归来——其实他们只是些市井之徒,可能回去后还要为了今天买卖亏本的事和老婆大吵一架。但现在,他们的心思都在那出戏上。

他们说得高兴,边上另几个茶客听得热闹,也插上一两句。俗话说茶馆无尊卑,泡茶馆的人什么话都说得,什么玩笑都开得,谁都不会当真,不要说是在这个以人为尚,以民为本的时代了。

这些人说得兴高采烈,有个坐在角落里的老者却默然不语。这老者矮矮胖胖,穿的是一件法统的袍子,虽然打满了补丁,倒还干净。虽然看去毫不出众,但一仰头,气度却大是不凡。因为前朝帝君十分尊崇法统,所以共和军成立,法统被狠狠打击了一番,法统两个支派的宗主一个被流放,一个甚至被斩首,法统的徒众一时间都灰溜溜的。这老者一口口啜饮着茶水,眼中似有醉意,一声不吭。

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哗,一个正说得口沫飞溅的汉子闻声探了探头,叫道:“小二哥,外面出什么事了?”

那茶博士正抱着一把大铜壶在给一个新来的客人沏茶,听得招呼,忙给面前的客人倒完水,走到门口看了看,道:“回爷的话,是执金吾在抓人。”

执金吾是前朝负责城市治安的组织。现在改朝换代了,这个组织仍然保留下来。那汉子听得,吐了口唾沫道:“又抓到前朝余孽了么?这些王八蛋,过去吃香的,喝辣的,也有这一天啊。”

那茶博士闻言,走过来赔笑道:“爷,您这话可别说啊。”他指了指柱子上贴着的纸条道:“只谈风月,莫谈国事。”

那汉子似乎也知道厉害,一缩脖子,不再说什么,一时间,有了个冷场。幸好这时那些执金吾已经过来了,他们押着的人十分年轻,一张脸很是俊秀,身上穿虽是件粗布衣服,却掩不去他的华贵之气。但这个年轻人神色张皇,目光中也透着恐惧。不少孩子又蹦又跳地跟着他们,有几个淘气的还拣起石块往那年轻人身上扔去,那些执金吾士兵也不管,年轻人的头都被打破了一个口子,有血流出来,在额边凝成一条。

执金吾士兵们走过了,在走过门口时,茶馆里一片死寂,谁都没说话。等士兵们走过,茶馆里仍然静悄悄的。突然,有个人长叹了一声。

打破沉寂的是那个穿着法统袍子的老者。他从怀里摸出几个钱,叫道:“店家!”

茶博士迎上来,道:“客官,您结账么?”

“店家,你把笔拿来吧。”

来喝茶的不乏文人雅士,那些人有时诗兴上来,便想要题字,因此茶馆的墙上是任由人涂写的,店主都会按时粉刷一遍。茶博士没想到这老者居然也会要笔,但他做了多年茶博士,知道来的都是客的道理,端着笔墨过来赔笑道:“客官也要题诗么?”

老者拿起笔看了看。这笔也不是什么好笔,笔尖都已开岔,他也不管这些,蘸饱了墨,往墙上写去。

看这个衣衫褴褛的法统老者要题壁,一下勾起了众人的兴趣。他们也不谈戏了,一个个都围过来看着。才见他写下第一个字,有懂行的便赞道:“好字!”茶馆里的笔一般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老者用这种笔写出的字却酣畅淋漓,笔画遒劲。他写的是草书,一个个字越发显得夭矫不凡,几欲飞去。

正因为是草书,大多数人都看不懂。先前那好事的汉子捅了捅边上一个仕人打扮的,小声道:“李先生,这老头儿写的是什么?”

这李先生想必读过几年书,眯起眼来辨认着,念道:“巍巍宫阙接天长,九阍帝子欲开疆。唔,就这几个字。”

汉子道:“怪好听的,是道情吧?嘿嘿,这老头儿也怪,道情不唱,却写在墙上。”

道情是法统中专有的一种曲调,那汉子也听过。李先生也不理他,只是接着念道:“东城健儿备鞍马,西城健儿市刀枪,家家裁征衣,户户舂军粮。稚儿犹在抱,漫语阿爷早还乡。”

这几句一念,围在一边的人都静了下来。战争刚结束,几乎没有哪家是没有亲人死在战场上的。能活到今天,他们都感到幸运,也只想早点忘掉这场战争。可是这几句,却又勾起了他们并不久远的记忆,他们都想起了战火仍炽时的情景。

老者还在写着,越写越快,字迹也越发潦草。中间一段那个李先生已看不懂了,正在心慌,见后面几句又清楚些,忙接着念道:“君不见白骨蔽野纷如雪,高树悲风声飒飒。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念到这儿,他又看不懂了,凑起眉头辨认着。

老者已落下最后一个字。他将笔一扔,高声道:“又是苍生十年劫!”

最后那几个字龙飞凤舞,笔画也如利斧凿出,一笔笔似乎要透过墙去。老者的声音也很响,他拎起放在长凳上的包,扬长而去。

茶馆中所有人都惊呆了,但谁也不敢说话。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这两句话中,似乎蕴涵着无限悲凉伤痛,又有着无限愤慨。

成功了,那就是英雄。但出了一个英雄,天下苍生又要经历一番劫难吧?他们想着,冷汗涔涔,谁也不说话,心中又是害怕,又是庆幸。半晌,才回过神来,抬头望去,那个老者已不知消失在哪个街角巷尾了。

(全书完)

后记 休洗红,洗多红在水

公元2007年11月7日22时整,我正好打下最后一个句号,全篇四十四章,加一个尾声,共六十万字的《天行健·创世纪》就此结束了。回想六年前打下第一个字时,也不曾想到自己会走出一个时间跨度长达六年,共达一百五十余万字的长征。

六年。这是一段在展望的时候觉得漫长,回顾的时候却又觉得短暂的时间。这些业已写下的字可以逐字重读,而六年的光阴就在弹指间永远地消逝。重新想想,才发现自己很难表达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叹。楚休红这个名字,还是我十几岁时学着写武侠,在空白笔记本上涂抹出的一个人名。当时正在读汉魏诗,读到其中的一首《休洗红》:“休洗红,洗多红在水。新红裁作衣,旧红翻作里。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反复君所知。”这支千余年前的哀婉小曲甫一读到,就如针一般钉在了脑海深处。后来的很多时候,我仿佛总能听到一个韶华已逝的女子在我耳边低声吟唱着这支凄楚的歌:“休洗红,洗多红在水……”

这就是“楚休红”这三个字的来历。在当时所构思的那个以楚休红为主角的武侠小说里,他最终也是以悲剧收场。只是武侠中的楚休红最终没能撑到剧终,倒是这个名字许多年后重新在我指端复活,这样的生命力也令人感慨吧。这六年里,看着他被我的手指一次次驱入烽火硝烟之中,不断地得到,又不断地失去,渐渐失去了最初构思时的那份天真,多了几许沧桑,最终走向终点。他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面对过于沉重的选择会逃避,随波遂流,也没有胆量永远坚持正确的立场。总的来说,他并不是一个通俗故事中时常会出现的英雄,甚至,他并不是一个英雄,仅仅是一个被机缘推到了前台,与你我一般的小人物。唯一说得过去的,也就是他的坚持吧。不论成功与失败,他总能站起来,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作为一个茶余饭后消遣用的通俗故事,最终居然写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在他身上烙上了过多原本不该在通俗故事中出现的东西,从这方面来说应该是很失败的吧。只是,我希望楚休红这个人物能活得比我更长。这个人物陪伴着我从少年走过青年,再渐入中年。我希望有一天当我死了,读我这些不成样子的东西的人会说,某年某月,有个某人写下了一个叫楚休红的人物,那也就足够。在人生之旅上,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引路者,却会是一个很好的同伴。

这样,也就够了吧。就像读过这个故事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耐心。不论是褒是贬,没有你们在一路上的支持,我想我是无法走完如此漫长的旅途吧。

谢谢大家。

★★严正声明:
     本书籍是网络收集而来,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

书籍简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