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66章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66章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人先是说了一会闲话,然后就慢慢地把话题转到了海潭镇的捕捞业之上,毕竟这件事情是最近大家都在操心的事情,四个人也都是忙人,这聚到一起也不可能光光是喝喝茶这样简单。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只有赵海生、赖发明、罗纲和周超英在,所以赖发明这话也问得很直接。反正都是熟悉的人,也没有这么多讲究。
赵海生想了一下,说:“情况很不错。现在很多人都加了进来,虽然离我们的目标还有点距离,但是我觉得迟早都会达到的,所以说情况相当地不错!我想再花点时间就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这样就好,这个事情事关重大,呵,现在看来当初海生的你这个不要求一步到位的办法是很对头的。”赖发明欣赏地看了看赵海生笑着说。
当初他和苗炎都想着一步到位,迅速地组建起一支统一的海潭镇的船队,但是这样遇到了大量的阻力,后来听从了赵海生的建议,一步一步的来,效果相当的不错,这一招“曲线救国”完成得相当漂亮!
既达成了目标,又没有引起各个村子的反抗,稳定一直是当政者所追求的第一目标,在这方面赵海生做得不错。
“现在船队有多少船了?”赖发明问。
“四十二艘。”赵海生对现在船队的情况相当地熟悉,马上就回答说。
“你看最后能达到多少艘?”赖发明问。
“五十至六十艘。”赵海生迟疑地说。
“这个数目,你觉得怎么样?足够了吗?”赖发明的语气突然之间变得很严肃,盯着赵海生问。
赵海生明白赖发明的话。赖发明问的是这个数目能不能满足海潭镇的捕捞业的发展。
仔细地盘算了一下,赵海生才也认真地说:“以目前的规模,在确保一定的分红的情况之下,每年船队可以扩大规模、也就是增加的船可能在五艘左右!当然,这样的一支船队已经有很大的产出,但是如果说要想迅速地发展,抢占市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那应该是不足够的!”
听完了赵海生的话,赖发明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既然他想着把海潭镇的捕捞业作为重点来发展、以形成一定的政绩,那当然就不能小打小敲。
这样就象是隔靴搔痒一样,没有什么意思。
想了好一会,赖发明才认真地问:“海生,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声速地扩大船队的规模?”
赵海生马上点头说:“当然有这个必要,而且是越快越好!”
“为什么?!”赖发明基本上下意识地问道。
“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在咱们国家,又或者是更大的范围,比如说世界,捕捞业都处于一下迅速发展的时候,如果我们能迅速地扩大我们的规模,形成更大的生产力,那么我们就能领先一步,声速地积累起大量的财富,买更好的船,去更远的地方!所以说,迅速地扩大我们的船队的规模是发展、形成更大的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时是发展的的关键时间,一步领先就能步步领先!”
“一步领先就能步步领先!”
赖发明不由得喃喃地重复着赵海生的这一句话,不一会双眼渐渐地散发出更亮的光芒!
“好。好一句‘一步领先就能步步领先’!”罗纲也一拍自己的大腿说。
他对于赵海生的这句话那是有着深刻的感悟的,其实不单是他,赖发明和周超英也深有感觉。
现在海沙村为什么能领先其它的村子?靠的其实就是这“一步领先”所造成的“步步领先”的局面!
所以说赵海生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众人,当然就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赖发明这个县长了!
“可是,这不容易吧?”周超英疑惑地问,“你刚才也说了,现在这个船队,每年大概只能扩大五艘,既然这样,又何来迅速扩大规模?”
“是啊,就算是这海潭镇各个村子的村民看到这凑份子买船有很大的收益,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凑下去,毕竟大家的钱也就那么些,再挤也挤不出来的。”罗纲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老罗和老周说得没有错,到了一定的程度,确实不可能再凑得出来钱,所以说这迅速扩大规模也不是很现实。”赖发明也同意说。
让尽可能多的人凑份子来买船,这是早期“一究二白”的时候形成规模的最简单的办法,但是当这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这种办法就再也不可行了。
原因是大家不可能再有钱拿出来凑份子了,所以说再用这种办法就不可能了。
因此,赖发明才同意罗纲和周超英的说法。
“也不尽然。办法当然是有的。”赵海生笑着说。
“什么办法?”罗纲打头问道。
赵海生先没有马上就说,而是稳坐钓鱼台,先是端起了碗,吹了吹,美美地喝了一口。
看着赵海生这样子,周超英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笑骂着说:“难道你又想把主意打到我和老罗的头上了?”
赵海生把手里的碗放了下来,笑了笑,还是没有说话。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也许赖发明比他更积极,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先去对上几句话再说。
果然。赖发明马上看向了罗纲和周超英,说:“老罗、老周,你们两个怎么也得支持一下我们天溪县吧?”
周超英看了看赵海生,然后又看了一下赖发明,才笑着说:“我说你急什么啊?这里面最急的不是应该是海生么?你被他当枪使了。哈哈哈!”
赖发明很快地也就回过神来,看着赵海生笑着说:“你这小子,越来越滑头了。”
虽然赵海生确实有这样一小个念头,但是既然赖发明已经说了出来,他可就不敢认这个帐了,连忙说:
“超英说,你这可就是冤枉我了,我哪敢有这样大的胆子,不过明叔说得也对,这事情确实得你们大力支持啊!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可是发展不起来的。你们可是我们在溪县的两个大财神爷啊!”
赖发明也没有真的在意这个事情,此时听到赵海生这样说,马上明白过来,还真的如赵海生所说的那样,罗纲和周超英真的是天溪县的大财神爷,这老同学归老同学,但是也得伺候好了,于是也马上笑着说:
“哈!海生说得没有错,你们可是我们的财神爷,一定得支持我们天溪县!所以说,你们不管怎么样说也得给我们贷个数千万才行!”赖发明这一下也是狮子大开口说!
罗纲和周超英一听,吓了一跳,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赖发明这一开口就是“数千万”,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唉,我说这老同学归老同学,你这个狮子口也开得太大了吧?”周超英瞪了赖发明一眼。
“哈!数千万不行,那我们可以再谈嘛,好说好说。”赖发明也知道一下子要这么多钱是不可能的事情。数千万,这个数目他也知道是大了一点,而且在他看来也许用不了这么多。
不过他的话才刚说完,赵海生接的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明叔说得没有错,这一次我们得多贷一点,数千万可能是多了。但是最好能贷给我们一千万!”
“啊!你要这么多?!”罗纲首先惊叫了一声说。
“海生,这么多,有这个必要吗?”赖发明在大吃一惊之后也回过神来问。
在他看来,迅速地扩大规模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没有必要这么快,那就是另外一个要仔细考虑的事情了。有很多事情是过犹不及的,一千万!这样大的一笔钱投下去,能买多少的船?这样真的是有必要的么?
赵海生的这个胃口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所以说,赖发明也不由得有点迟疑起来。
但是赵海生没有犹豫,他肯定地点头说:“如果是有可能,我还想贷更多的钱!”
听赵海生这样一说,三个人都不由得一下子沉默下来。
还想要贷更多?
也就是说在赵海生的设想里,这个钱的数目还远远不够!那么赵海生的计划到底有多大?
又过了十来分钟,首先说话的还是赖发明,他说:“海生,这么多钱,买下的船打来的鱼虾,能不能卖得出去?”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打来的鱼虾卖不掉,那这样子迅速地扩大船队的规模,那就成了盲目的行为,肯定就是一件坏事。
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这样的道理大家都还是很简单地就能作出判断的!
赵海生先是愣了一下,但是马上也明白过来赖发明所担心的是什么,于是笑着说:“明叔,这个绝对不用担心。我在广州上的生意现在很好,基本上我估计只要能抓得到,那就不愁卖不出!接下来我会在广州开更多的海鲜连锁店,和更多的酒楼合作,现在不要说什么出口之类,光是广州的这个市场都还没有饱和!所以说,没有必要担心卖不出去!”
赵海生的话并不是空口说的,在他的记忆之中,在接下来的七八年的时间里,这个海鲜的市场都一直处于对供方有利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抓得到的鱼虾蟹,都卖得出去。
国内饱和了,可以走出口的方式,所以说赵海生从来也没有担心过会出现抓来的鱼虾会卖不出去!
当然,这种情况他是不可能和赖发明三个人说的。
“可是,如果是这样,那是不是没有必要一下子就要一千万,慢慢地根据情况来扩大船队的规模不是更好么?”罗纲看着赵海生,似乎是想看出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应该说,罗纲所说的这个办法是最稳妥的,但是心中有着另外的计划的赵海生是不可能同意这种方式的。但是他心中的真正的那个计划,他也不想在三个人面前说出来,于是他就必要找到一个可以说服三个人的理由。
想了一下,迅速地组织了一下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赵海生缓慢但是却坚定地说:“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海潭镇处理这个组建船队的事情。等这个事情一结束,我就会上去广州或者还有其它的一些城市为开拓市场而努力,你们也知道,这扩大船队的规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很简单,这造船的周期也不是一两个星期就能完全。万一我在广州等地找到了销路,而我们却没有东西供应,那这个对我们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看到赖发明、罗纲和周超英都面露慎重的神情,赵海生知道自己的话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于是继续说:
“而据我所知,现在市场这一块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我们海潭镇的海鲜相当地出色,所以根本不愁销路!对于这一点,我是很有信心的。而且,这笔钱,我并不是全部都用来买船,要买车,还在在广州或者还有别的城市开店,这些都是需要钱的,所以这几笔帐算下来,这钱或许并不多。”
对于赵海生这自信满满的话,赖发明等人都没有反驳,在他们看来赵海生确实有这个能力!
“也许海生说得也没有错,从开始造船到形成船队这段时间,确实不是一两个星期就能完成的,这样一来,早点开始投入也许进必须的。”不知不觉之中,罗纲似乎也给赵海生的话所说服了。
“海生这样的计划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我总觉得这样似乎太冒进了一点,海生,你是不是要再仔细地考虑一下?”
周超英的话里透着关心,这让赵海生也不由得有点感动,他知道这绝对不是周超英担心什么贷出钱收不回来。
其实就算是他和周超英再熟悉,这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只不过会容易一点罢了。所以说,周超英这话里更多的就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了。
赵海生抬起头来,迎上了周超英看向自己的视钱,说:“超英叔,这个事情我早就考虑清楚了,应该说这个计划是我原来的一个大的发展计划中的一步,现在到了这个时候了,所以我才把这个计划拿出来!”
周超英从赵海生的眼光里、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他的坚定,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一直以来,赵海生给他的印象都是很稳定的人,万事在做之前都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所以此时听到赵海生说已经考虑清楚了,也就没有再劝,当然,至于同不同意贷这么多钱,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只是这笔钱,船队的人愿意贷么?”赖发明迟疑了一下问。
现在海潭镇的船队,可不是赵海生一个人的,是由很多人凑了份子一起建起来的,不管或多或少,别人总有份子对不对?
如果只是海沙村的的人凑起的份子,以现在赵海生的威望,说不定还能决定得了,但是现在毕竟是各个村子的事情,这人一多,事情就肯定复杂,所以赖发明才这样说。
“没错,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罗纲也同意说。赵海生贷下这笔钱,其中的大部分肯定是用来组建船队的,但是空上船队又不是一村一户的,这贷款总是要有抵押的,那现在的这个船队要想用这笔钱,最直接的就是得用这个船队的般来抵押。
这贷款总有风险的,就算海沙村在这个船队之中拥有最大的份子、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如果别的村的人都不愿意,这事情还是不可能办得下来的。
“你们说得这种情况是很可能出现的,但是我有信心说服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