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29章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29章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传说之中,这个人的脚趾头不管是看了多少医生,用什么药都治不好!一辈子都烂着一个脚趾头,直至死去。
这是因为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这是银精临死之前对他的报复,而他在方圆数十里也从此有了一个“烂脚趾”的外号,意思是说本来他有机会成为大富大贵的人,却被自己搞砸了,这只能证明他命中注定是个没有福气的人!
之前赵海生看到那道亮光之后下意识里就认为自己碰到了银精,那个传说一下子就涌进了他的脑子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拼命地跟着那一道亮光追逐了一夜!
“自己跟着这道亮光跑了一夜,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是不是自己也象那个用沾满了大粪的耙子把银精敲下来的‘烂脚趾’一样没有福气?要不自己怎么会最终没有在银精的带领之下找到那横九缸竖九缸的金银珠宝?”
拍了拍自己的自己的额头,赵海生苦笑了一下站了起来!
垂头丧气的赵海生转过身去正想离开,但是却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这个时候赵海生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靠近海边的一处小沙丘之上,沙丘不高,也不大,但是在一片平整的地方还是站在了最高处,在他的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大海!就在他转过身去的时候,初升的太阳那万道金光猛地一下子照了下来!打在海面上,一大片的金光灿烂,有如万千的金花银鱼在跳跃着!
赵海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他虽然自小长在海边,也许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但是此时却依然不由得心神被夺!
半晌,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回过头来,稍稍抬起头,发现那一道太阳光正从一排排长得高高的木麻黄树的权梢顶上照了下来!天地之间积了一夜的寒冷水气这个时候还没有散尽,在阳光之下幻化着七彩的光芒,一圈又一圈,一个又一个的光球在飘荡着。
慢慢地低下头,赵海生不由得揉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在他的面前的地上,整整齐齐地排着横九个大缸竖九个大缸,大缸之上,堆满串串珍珠、块块金砖、碇碇白银……
在这一财宝阵的正中央,一道亮银的影子正在悬空跳动着,在阳光之下几乎透明不见!
“这就是传说中的银精!这就是传说之中的银精!这就是传说之中大财主海大富留下的横九缸竖九缸的敌国金银财宝!”
赵海生眼定定地望着、喃喃自语道!
赵海生并没有扑上去,这个时候他反而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看着眼前的奇景一动不动。追逐了一夜的赵海生,当这传说之中的巨大财富近在眼前的时候,他却奇异地没有扑上去!
没有原因,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只是在看着!
太阳越升越高,银精变得更淡,慢慢地就这样平空消失在空气之中,而那横九缸竖九缸的金银珠宝也慢慢地随之而消失!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海生才又再次回过神来。
传说之中的海大富的财富赵海生已经找到了,只是他根本没有去挖的冲动!
再次过身来,赵海生望着依然金光跳动的大海,心中生出一股豪气来!
有这大海,有这依然存在的记忆,现在的他难道就不能再成为一个新的海大富?
横九缸竖九缸的金银珠宝就让它长埋这里吧!
“让这财宝和这银精保护着这一片大地,直到世世代代!”
赵海生紧紧地握了一下自己的手,转身大步离去的时候心里对自己说!
赵海生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注意到一个人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而这个人并不是别人,而是海沙村的村长宋代。
他拄着捌仗,看着赵海生大步离去,轻轻地点了点头。
赵海生离开后不久,宋代也慢慢地离开,只是他离开的时候,也回过头去看了一下那银精消失的地方。
这一章是第一卷的最后一章。
用一个样的传说来结束这一卷,我很满意。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写这样的一个传说,但是我没有因此而让主角就此而得到大把的金钱,马上就建立起一个“无敌”的王国。
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圈子确实有横九缸坚九缸的传说,而我写这个传说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传达一个很老套的话:勤劳致富。
当然,本书会有YY,但是绝对不会是万夫莫敌。我写的是我记忆中的东西,那些我记忆之中好吃的、好玩的、可乐的东西,而且是大部分都已经一去不复返或者是已经消失的东西。
我平平淡淡地写,喜欢的就平平淡淡地看。这本小说走到今天,成绩不算太好,但是也不差,很感谢大家的支持。
结束一卷,这算是一个小小的感言吧。
新的一卷马上就要开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二卷 大发展 第一章 村长宋代
 更新时间:20101012 15:20:01 本章字数:3072

赵海生和王铁望着宋代,他们在等宋代的同意。
在过年时赵海生与王铁就已经就海沙村接下来怎么样发展壮大达成了一致,简单来就是在整个海沙村集资,集资的人都能按照自己付出的钱的多少来zhan有份额,来亨有红利和承担风险。
这样的大事自然不可能绕过宋代这个村长,所以今天赵海生和王铁才来向询问宋代的意见和争取他的支持。
与王铁的担心不一样的是,赵海生对此事能得到宋代的支持倒是很有信心,在他看来,宋代并不是一个过于保守的人,因此得到宋代的支持还是很有机会的。
仔细听完赵海生和王铁的话,宋代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他的心里掂量着这件事情。
王铁正值壮年,正是整个海沙村里第一把打鱼的好手,在村子里他这个年纪上下的人之中自然有着足够的威望,为人也足够正真,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
赵海生虽然还年轻,但是在他这一辈之中也慢慢地冒出了头来,如果没有意外,将会是海沙村最年轻一代的领头羊。
在农村,一个家庭的兴旺与否往往看家里有没有一个撑得起的男丁,而在整个村子的层面上来说,一个村子如果没有几个能撑得起来的人,那这个村子周围也自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农村的生活很粗犷,旱时争水什么的都有可能会引起争执,这个时候看的往往就是村子的领头羊的力量了。一呼百应,这世界上从来也不缺乏“百应”的人,缺少的只是“一呼”的人,而在宋代这个老村长的眼里,王铁和赵海生正是海沙村中冒出来的“一呼”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当两个人一起来找了他说起这个让整个村子都入股的事情,他才越发地认真考虑。
其实这种事情在宋代看来也不是太大的事情。因为在海沙村入股子的事情一直都有。
海上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讨的,就算是一条小船也往往不是一家一户就能独力买下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村民们往往就自然而然地两个甚至是三个更多的人凑钱去买船。
这与赵海生和王铁的提议的不一样的地方只不过是他们俩把这个凑份子的人扩大到了整个村子罢了。
所以,宋代对两个人的提议并不感到太惊讶,也能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村长,宋代要考虑的自然是整个村子的利益,简单来说也就是说这样凑分子能不能赚到钱。
水烟筒在宋代已经有些干瘪的嘴中喷出阵阵浓浓的烟雾,过了好长时间,宋代才开口说:
“这事情并不是不行,但是我想问的是,你们这个法子有多少把握能赚到钱?要知道这可是整个村子的事情,而不是你们一家两家的事情。”
赵海生和王铁对望了一眼,最后赵海生说:“这个问题我来说说吧。这整个村子凑股子买船的事情,在我看来是一定赚的。原因只有一个,现在海里的东西多着呢,之前咱们这里的船都小,去不了远,而买了大船之后,能去的地方就远了,这样打到的鱼那自然就多。宋爷爷,你想一下,那海的深处得有多少年没有人去过了,这东西能不多吗?这一点我想铁叔比我更有感觉。”
王铁点头说:“没错,我的船出去之后,随便撒下拖网一拖,那都是就半网的鱼虾,这只能说明海里的东西确实多。如果用我们之前的小船,好些天都打不了这么多的鱼虾!”
“至于去卖,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在广州等地开了十五家店,专门卖咱们的鱼虾蟹,还有固定卖给酒楼的。现在并不是我们的鱼虾蟹卖不出去,而是根本没有货供应,正是出于这种情况,我才想着迅速地扩大咱们村的船队。”
赵海生停了一下,接着说:
“毕竟要打更多的鱼虾,就得要更多的船,咱们村子虽然在海潭镇也算得上是富裕的村子,但是有能力几个人一起凑份子买这种大机船的人毕竟还不多。我和铁叔商量之后,觉得既然这是稳赚不赔的事情,为什么不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参加进来?这样一来才可以迅速地壮大我们船的船队的力量,才能走在前头。”
“海生说得不错。”王铁也接口说,“据我所知,海潭镇的其它村子也都有人买这种大机船了,咱们村子已经走前了一步,如果不迅速地再跑两步,就可能让别的村子给超过去了。”
宋代慢慢地点了点头,虽然是同一个镇的,大多都是靠海吃饭,但是海沙村由于地理位置更好,所以在近海打鱼的年代时一直都是最富裕的,但是这种大机船出现之后,很可能就会改变这种局面,所以王铁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村子的实力也是宋代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真的因此自己的犹豫而让海沙村落后在其它的村子的后面,那他真的是愧对列祖列宗了。
“宋爷爷,虽然我不敢说这事情一点风险都没有,但是其实这件事情的风险并不大。过去的一年,我和王铁做得怎么样,我想整个村子的人都看得见。铁叔他们短短一年就已经弄了五艘大船了,这搁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对不对?还有,我的那个车队大家也都看得见。再加上咱们这几家走在前面的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大家都更是看得见。”赵海生想了想又说。
“嗯,这个你们倒说得不错,过去的一年你们确实干得不错。”这一点是宋代不能不承认的。
王铁的那船就停要村后的海边呢,而赵海生的车此时正停在村子里,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东西。
再说了,这几年跟着赵海生或者王铁的人都过上了一个肥年,赵海生更是买回了电视机!
这个时候这电视机可是一个稀罕物,先不说有这东西贵得很,而且听说这东西就算是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光从这一点来说就看得出来赵海生他们过去的一年做得怎么样了。
“行,这事情我同意了。”宋代的脑袋里百转千回地盘算之后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太好了!”终于听到宋代点头,赵海生和王铁都不由得喜出望外。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村子里的份子得怎么样才能固定下来,可别过了几年,大家记不清了,吵来吵去,那可是一个问题。”宋代有点担心地问。
赵海生马上说:“这个事情我和铁叔已经商量好了,我们法子是这样,以1000元为一份子,出多少钱就是多少份子,然后呢,由村子里推举几个有威望的人,比如说是村长你和别人,收了钱之后,就给凑钱的人开一张收据,双方在上面签名和按手印。当然,这件事情是由和我铁叔牵头做的,我们也得在上面签名和按手印!”
“嗯,这个法子不错。这样,你们回去之后再想一个,想出一个章程来,我们再商量一下,就再通知村民们,愿意凑这个份子的,就凑,不愿意凑的,我们也不勉强。”宋代最后一锤定音说。
离开宋代的家,赵海生和王铁慢慢地在村子里铺出的黄泥路上走站,想了一会,赵海生对王铁说:
“铁叔,这件事情我们还是要多琢磨一下,尽量把能想到的问题都想出来,毕竟这件事情关系到整个村子的人,不能小视。”
“嗯,你说得对,咱们是得好好再合计一下这个事情,整个村子的事情啊。”王铁也面色凝重地说。
在赵海生他们走之后,宋代的水烟筒又抽了足足一个多小时,他的眉头紧锁,虽然他已经答应这件事情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完全放心这件事情。
只是,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件事情再怎么样看也都是势在必行!
时代已经在改变了,改变到就连一辈子都在海潭镇打转的他都已经感觉到了。
海沙村如果再象以前那样依靠好的位置在周围的村子时占头名,这种做法很有可能是行不通的,更是出于这种担心,宋代才最终同意了赵海生和王铁的计划。
“希望我的选择不会错吧。”
宋代抬起头来,看出门外,远远的就看到海边的那一排高大的木麻黄树的树梢,而在这些木麻黄树的背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个大海是整个海沙村的希望所在!
(更新,要票要收藏!)





第二卷 大发展 第二章 村民大会 上
 更新时间:20101012 15:20:01 本章字数:2931

“潮磊,小六子,你们去把车都发动起来,然后把灯都打开!”看到天色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