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食遍天下 >

第15章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15章

小说: 重生之食遍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打闹闹之中,看着天色已经差不多了,潮磊招呼李丙辉和小六子站起来说:
“走,我们出去村子里转一圈,把今天晚上要到晒谷场的事情说一遍。老大的好东西也吃了,这活也总得干不是。”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八章 夜拼晒谷场上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9 本章字数:2337

(向大家要票要收藏,我会努力码字,慢慢加快新,一天至少三更,明天加更!)
农村里的晒谷场是用来晒稻谷的,基本上在海潭填周围的几十个村子里每一个村子都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这样的晒谷场。
晒谷场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水泥地的,都是用黄土混着米桨,再加上稻草和小河沙,用石碾子一层一层地压,把这土都压实了,就成了一整片的晒谷场。
别小看这种黄土加米桨再加稻草和河沙的做法,用这种方法压出来的地面就算是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也能几十年不坏,而且坚硬如石!
这个时候还没有打谷机,稻谷打回来之后,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在这里脱谷,然后晒谷。
脱谷用的是一种叫石牛(因其大如牛,又是石头做的,所以叫石牛)的大石碾子,用大青石凿成,大概是一米的直径,然后是一米五长,滚圆的,中间有一个中通的洞,为的是插进一条圆木杆子。
稻谷打回来之后,就平铺在晒谷场的地面上,再两个人一边一个地推着插在中间的木杆子,推着石牛从稻谷上滚动着压过去,这样来回几次之后,就能把谷子打来。
接下来的就是晒干谷子。
晒谷子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序,那就是“扬谷”。
在用石牛碾谷子的时候,会把很多稻谷杆上的叶子什么的一起混一起,所以在晒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扬谷,用的是一个簸箕铲起谷子,高高地举了起来,再慢慢地晃动,让谷子洒下来,这样风一吹就会把谷子和那些叶子什么的分开。
这样来回几次,就会把谷子里的杂质清理干净!
不过,这可是一个极为痛苦的事情,因为在大大的太阳底下,来干这种活也就算了,汗水与稻杆混在一起,全身发痒,这种罪可不是一般的大少爷大小姐干得了的。
赵海生一晒谷场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那挂在天边的红通通的太阳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热量,只剩下那红红的霞光披在大地的万物上,喜气得很。
这个时候的晒谷场上已经聚了不少人,这些人都是听到了消息之后赶来的。
潮磊这些小子跟着赵海生那股滋润劲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说这次听说赵海生招海鲜店的店员,大部分的人都心动不已。
只是刚才听潮磊那班人说要来一个什么招聘,大家都听不明白这到底是要怎么样个章程,只不过潮磊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说是来这里海生就会跟大家说清楚了,所以很多人都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赶了过来,毕竟大家都不想错过这样的一个好机会。
此时看到赵海生来了,不少人就打起了招呼。
赵海生也乐呵呵地和大家打着招呼,他在村子里只能算是一个小辈,所以根本无从端起架子来说话。
当然,那些想让海生现在就把事情答应下来的,他都是和稀泥和了过去。
这种事情他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可能现在就答应下来?
这人情归人情,但是如果因为这个把自己的事情给搞砸了,那也太不值了。
他赵海生要的不是一个一般的卖鱼档,而一个现代化管理的海鲜连锁店,那可是要越来越壮大的,总不能是得过且过地过去。
又等了半个小时,赵海生看到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
赵海生站到了一个石牛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大家先安静一下,听我说两句。”
本来还四处分散着说话的人看到赵海生已经开始说话,也都围了过来,静下来听他到底在讲什么,毕竟今天大家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呢在广州开了一些卖海鲜的连锁店,现在要在咱们村子里招员工,大家如果想去的呢,不妨举举手。”赵海生大声地说。
“什么是店员?”有人大声叫道。
“这店员里,就是我的店里的员工。”赵海生一愣,他知道现在也许还没有什么店员这个说法。
“那也就是卖鱼的?”有人问。
“对,就是卖鱼的。”赵海生点头笑着说。确实,说得这么复杂干什么?不就是一个卖鱼的嘛。
“哈!海生啊,你也掉起书袋来了,别的不敢说,但是说起这卖鱼的,那我可是一把好手,你就请我得了。”有人在大叫道。
“咱们村子里卖鱼的谁不会啊,难道就你会?应该请我!”
“应该请我!”
……
赵海生摇了摇头,这下倒好,他还没有说两句,这下面已经七嘴入舌地吵了起来了。
冲着潮磊示意了一下,潮磊马上明白了赵海生的意思,他也跳到石牛上大声叫道:“大家都安静一下!这么吵,你让海生怎么样跟你们说?你们不都想去嘛,先听海生怎么样说才行,你们在这里吵有什么用?”
众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确实,潮磊说得对,自己在这里吵是没有用的,这事情最后还得得让海生来决定。
看到大家都安静下来了,赵海生想了一下说:“大家都知道我给的工资不低,所以大家都想来,但是呢,虽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但是这丑话我就先说在前面。想去我那里工作的人呢,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服从我的管理。”
“什么得管理?”
下面马上有人大叫道。
“管理呢,简单来说就是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得干什么,不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不能干什么。”赵海生此时终于感觉到这时代的隔阂是多么的大,这才是叫做有代沟,很多事情以前根本不用解释的事情现在再怎么样解释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这个没有问题啊,你发工资,你让我们向东我们就向东,让我们向西就向西!”
“是啊!是啊!你是老板我们都听你的。”
“行!既然大家都这样说,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到时如果有人不服从,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该赶回来的就赶回来!”
赵海生的这句话倒是说得疾言厉色!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他是很认真在讲这句话的。
在场的人这一下才真正地安静下来。对于现场的人的这种反应,赵海生心里是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二十九章 夜拼晒谷场中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50 本章字数:2304

这乡里乡亲的,虽然说是知根知底,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难管理。如果依他的想法,他是不想招自己村的人,但是这卖海鲜的活,如果对海鲜一点也不熟悉的话,那可是玩不转的。
在赵海生的计划之中,他是想先招一批人,把这店子撑起来,然后再慢慢地招人进来进行培训,以后再慢慢地根据情况来减少村子里的员工。
“好了,这丑话说在前面,这一次招的人,每个月的工资是50块,包吃包住。”赵海生的话再次引起了一阵热闹的讨论声。
50块在这个时候是不得了的事情,一般的家庭,一个月有十来块钱,一家四口都足够了,所以说这种工资那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更何况,赵海生还说要包吃包住?
这种事情那真的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所以大家想不惊讶都不行,他们望向赵海生的眼神也就更加地热烈了,因为谁都知道赵海生是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招进去的。
这等好事,当然还是落到自己的头上为好。一个成年的壮年劳动力,如果不是碰上很好的年份,也不可能一个月赚到50块!
更何况卖鱼这种活,谁不会?
又轻松,又能赚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情?
“呵,但是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50块钱可不是这么好赚的,对不对?”赵海生的话依然是乐呵呵地笑着说,只是话里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
是啊,这50块钱是很多,可是这当然不可能是这么容易就赚到的了,如果这么容易,也不会开这么高的工资的了。
不过,赵海生的话并没有让人打退堂鼓。在海边长大的人除了极个别的,都吃得起苦,只要有一个盼头,能吃上饭,不管多苦多累,他们都能熬得下去。
“下面,我要公布几个条件,其中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对卖鱼很熟悉,正如刚才有人说的那样,咱们这些人都是在海边长大的,多多少少都卖过鱼,如果说有谁完全不会,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呢,肯定是有人更熟一点,有人不熟一点。所以,咱们得比一比。”
赵海生知道这是最好的堵住人们的嘴的办法,要不招这个又不招哪一个,这话可就说不过去了,现在你们不是都想来嘛,那好,是马是驴那就拉出来溜一溜,反正这里这么多人看着,谁也懒赖不了帐不是?
“好!这办法好!”
“大家都看着,公平得很!”
“就是啊,海生办事情就是公平!”
……
赵海生的话刚落,就有人马上赞同说。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办法好。这些人往往和潮磊、小六子、李丙辉等人有一点亲戚的关系,他们原来以为自己可以占得上风,如果是用赵海生的办法,这么多双眼睛在看着,那还怎么可能得出好处去?
但是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赵海生已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了这句话,那自然不能反悔,所以这事情也就这样定了。
赵海生看到众人脸上的神色,自然知道这些人的心里打的是什么小九九,只是他也不在意,哪一个个心里没有小九九?
都是凡夫俗子一个,他赵海生也同样是,所以也没有必要要求大家都一样的高风亮节就是了。
“对了,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男的我们不招。”赵海生说。
“凭什么不招我们男的?”马上就有人反对说。
赵海生向着声音处看了过去,发现是村里的二流子钱斌,于是笑着说:“男人得干男人干的活,这卖鱼的,又不要力气,要的是一张利嘴,男人去干什么。”
“对啊,你们大老爷们卖什么鱼,打鱼才是真的,要不就象潮磊那样去开车!”六婶子是村子里有名的快嘴,赵海生的话才刚落,她就接了下去。
“是啊是啊,这卖鱼本来就是大老爷们干的事情。”
……
钱斌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缩了回去,别看村子里的这些大婶阿姨们不怎么样,但是那张嘴可是久经沙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淹没了,真要吵起来,那可没准会把你批驳得体无完肤,摇摇欲坠为止!
正所谓惹谁都不要惹母霸虎,说的是这个理。他钱斌在村子里是二流子,本来就不招人待见,再来斗嘴,那可不是自讨苦吃嘛。
听赵海生说不招男的,所有男的都自动退到外面去,其实赵海生说得没有错,这渔村的男人,就是要靠自己的一把力气讨饭吃,如果说去卖鱼,还真的会让人瞧不起。
不过,他们是不会离开的,这农村里没什么娱乐,这样的事情是要好好地围观一下的。
“海生,你这娃子倒是说怎么样比?”开始有人忍不住大声地叫道说。
“哈!别急别急。”赵海生摆了摆手说,“至于怎么样考嘛,我都已经想好了,这第一关就是称鱼。”
“称鱼这谁不会啊。”
“对啊,一杆大杆,我使唤得如风车般都行。”
“就是啊,咱们都卖了好多年的鱼了,这使称算钱,再怎么样说也还是会的。”
……
“大家先别急,如果只是说用称称鱼,那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但是既然海生说了,那就绝对不可能这要简单,对不对?”
小六子一边说一边拎着一个网袋走了过来,网袋里是一袋子鱼。
小六子的话让大家再次静了下来,确实,村子里会用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如果光是比这个的话,比到天亮恐怕也比不出什么来。
“没错,我们要比的不是用称来称鱼,而是用手来称!”赵海生笑着说。
用手称钱鱼说白了就是拎起一袋东西,然后凭自己的感觉说出这袋东西到底有多重。
大家一下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她们都明白赵海生的意思,只是这可是一个技术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
知道自己没有这等手艺的人慢慢的退了出去,这可是“硬底子演员”才能干得了的,没有这本事,就不要去干,要不出丑那可就问题大了。
那可是会在几个月里成为整个村子的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的。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三十章 夜拼晒谷场下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50 本章字数:2340

(呵,今天三更完成,明天至少加更一章,向大家要票要收藏!)
看看最终留下来的还有几十个人,赵海生朝着小六子点了点头。小六子拎起网袋走到面前,说:
“每个人上来领一条鱼,然后说出这鱼重多少,我们旁边就有一杆称,我们现场称,准不准,马上知道。”
早就拿了一杆称站在一旁的李丙辉一听,挺起胸膛就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