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科技大时代 >

第21章

科技大时代-第21章

小说: 科技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能做到了,简直是妖人了。
    原来黄克在白阳他们开学典礼的时候给他们做过报告,介绍过自己取得的成绩,只不过当时丫穿一身西服,与眼前这形象完全对应不起来。
    “黄克学长?”白阳试探性问道。
    “没错,我是黄克,很高兴认识你,不知你是?”黄克疑惑的问道,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虽然不是过目不忘,但看过两三次肯定是能记住的。
    “学长你好,我是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的白阳,我是大一的学生,不知道学长有没有时间,我想和你聊一下。”
    虽然两个人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可这终究是图书馆,不是说话的好地方。遇到黄克后,白阳立马来了心思,说实话,让他自己一个人将这暗矾弄出来的话,不说时间要多久,单是能不能弄出来都是个问题。而如果能把黄克拉进来的话,希望可就大大的增加了。
    “可以。”
    两人在复临舍地下商店找了个位置,叫了杯咖啡后,白阳开始仔细给黄克解释自己的实验的原理,设想,为之做的准备,以及实验遇到的情况,自己的猜想等等。
    黄克果然是学识渊博之士,虽然没有做过这个实验,通过白阳简单的描述便对整个实验有了个大概的把握,问的几个问题直指实验的核心焦点,白阳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人才算真正的科研人员啊,自己这半桶水和人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最后一个问题,暗矾的描述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呢?”黄克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一不小心,白色的头皮屑哗啦啦的飘了下来,在桌子上形成一层白膜。
    看到周围人诧异的望着自己,黄克难得的脸红了起来,结结巴巴的解释道,“最近刚刚和导师做完一个863项目,这两天准备好好总结一下,来不及洗澡。”
    “呵呵,我理解的,是我一个外国朋友发过来的一点资料,正因为有点语焉不详,我现在也正郁闷着呢。”
    两天,白阳估计至少半个月吧,不过这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毕竟黄克的确值得人敬佩,人难得有一份坚持,特别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
    “行,反正我暂时也没什么事情做了,我就加入吧,不过说好了,实验以你为主,我就帮忙打打下手。”
    看来这个人能成功的确是有理由的,至少在做人这点上绝对没有问题。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PS:今天找资料有些累了,先更一章,大家习惯晚睡的看完了也睡觉吧。
第三十六章 无耻的父子(求支持)
    黄克的加盟果然让两个美女欢呼雀跃,整个校园谁不知道黄克学长的大名啊,虽然长得不帅但是掩盖不住人家才气大啊,特别是周茉莉,简直崇拜黄克到了极点,又是端椅子又是买水的,忙得不亦乐乎,搞得白阳大为嫉妒。
    孔亦也有几分诧异,没想到白阳居然能把黄克给挖过来,要知道他老爹可是极其希望他能成为宋援朝院士的弟子,宋援朝可是国内分析化学上最知名的学者,朋友遍天下,能成为他的弟子意味着巨大的人脉资源啊。可惜面试的时候孔亦的动手能力让宋援朝大为不满,最后还是没能成功。
    “孔师弟也在呢,你这是?”院长的儿子,黄克当然是认识的。
    “哦,我在这儿为他们服务呢,看看师弟师妹们缺什么药品试剂之类的,爸爸可是给我下了死命令的。”
    “黄师兄,我们快点开始吧,弄出来了可得让我好好玩一下。”周茉莉将实验装置麻利的装好后赶忙催促黄克,万年老处男哪里经过这种阵仗,以前给大四的师妹改论文得到个谢谢就让他非常满意了。
    不过白阳倒是看得一阵冷汗,果然是不同人不同命啊。
    接下来几天他们几个人开始反复实验,根据资料中提到的物质以不同比例混合,这其中黄克的经验至关重要,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看到生成的催化剂越来越靠近资料中提到的性能,白阳的信心也是越来越强。
    让他头痛的是,柳妍知道白阳又在捣鼓小发明,特别是尚佳欣也在里面后,死缠烂打的也要加入到小组中,最后白阳考虑到推导出公司以后要进行仿真测试需要编程,于是也勉强的让她加了进来。
    *********************************************************
    “爸,这个实验他们几个人捣鼓出了阶段性成果,我把所有的实验步骤都记下来了,我想写篇文章。”
    坐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孔亦眼神有些闪躲,不过想到马上就要考博了,父亲虽然也是博士生导师,但是化工院总共有两个院士,父亲的意思也是希望自己能跟其中的一位,宋援朝不同意,还有慈云山,可是院士带的博士要求至少在硕士阶段有一篇文章被SCI或EI收录。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孔元亦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仔细去听,甚至充满了慌张的情绪。
    “爸,以你的名字,随随便便可以在国内的杂志上发文章,光底下硕士博士的署名文章就够多的了,可是您能随随便便发SCI的文章么?况且我马上就要保博了,你让我一下子去哪里弄SCI的文章。”
    听着儿子略带哀求的话语,孔元亦心思也转动起来,的确,自己在国内的杂志上发多少文章都可以,但要被SCI和EI收录却非常不容易,要知道人家是国际权威,才不管你在国内有多大的名气呢,自己想要更上一层,在学术上就要有所突破。
    华中大学近两年聘请了不少中科院院士以及国内知名的教授,而担任校长的起码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或中科院院士,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也要求是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去年自己已经有一篇文章被SCI收录了,是底下三个博士发的,自己的名字被排在了第一位,到儿子这里就没名额了,但是离三年两篇还差一篇啊,谁知道自己带的那些弟子能不能再出成果呢。况且儿子的前途也的确很重要啊。
    “你有多大的把握?”问这话的时候孔元亦感觉自己浑身燥热,内心像被猫抓了一样,难受得厉害。
    听到父亲语气已经松动,孔亦大为高兴,哼,该死的小白脸,你连计算机的,环境的都找来了,偏偏我这个正牌的化工院的高材生你不要,这次可就不好意思了。
    “文章我可以百分之百写出来,他们现在肯定不急于写文章,而且我觉得他们肯定还能弄出其他的成果,也不会在乎这一两点的。”
    不过孔亦心里也知道,如果后面没有标志性成果,这催化剂恐怕就是最大的收获了。不过那时候说不定自己的文章都已经被收录了,大不了让老爹出面堵住黄师兄的嘴好了,相信如果黄师兄没意见的话,谅那几个大一的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最多到时候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好了,比如承诺保研之类的。
    孔元亦反复思考着得失,如果成功,自己父子肯定是占便宜了,可是万一被发现了呢?如果不是宋院士的弟子黄克参与进来,孔元亦有把握即便被发现了自己也能让众人相信自己,可是黄克可是宋老的得意门生,为人又正直,到时候怎么说服他呢?
    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孔元亦不忍中又带着几分怒气,他不认为儿子智商低,如果他能更用心一点,一篇SCI的文章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这家伙仗着自己有一副好皮囊,成天埋身在女人堆里,看看他嘴角苍白的样子,孔元亦又来了火气。
    “爸!”
    孔亦这声爸让孔元亦内心一颤,罢了,罢了,终归是自己儿子。下定决心后他便开始仔细谋划,这事情一个不好可是影响他前途的事情,他可不希望自己在院长宝座上不得善终。
    “这样,你先去帮我把那个大一的男生,叫什么来着”
    “白阳”
    “对,把那个白阳叫过来,我先探探他的口风。”
    “好,我马上就去。”见父亲同意,孔亦大喜,连忙冲了出去,连门都忘记关。如果自己能成为慈院士的弟子,恐怕接触起学妹来也更有底气了吧。想到考研和保研的一些潜规则,孔亦内心一阵火热,仿佛已见到那几个大三的学妹在自己胯下欲仙欲死的样子。
    “来来,白阳啊,听小亦说你们实验进展挺顺利的啊。”
    白阳进办公室后,孔元亦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虽说平常孔元亦也没有刻意的表现过自己的威严,甚至不少和他关系好点儿的同学还能和他开几句玩笑。至于一个外院的同学还能享受他倒茶的待遇,白阳还真有些受宠若惊,同时心里也暗生警惕,是有反常必有妖啊。
    “恩,已经有了些进展,不过还只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这还是在黄克师兄的帮助下取得的。”
    “好,很不错啊,看来当初我批准你们使用实验室是批对了啊,一看我就知道你们是干实事的人啊,很不错,那你们接下来准备干什么呢?”
    “生成的催化剂还不是太稳定,还需要一些改进和尝试,后面的到时候再说吧。”
    白阳虽然不知道孔元亦到底打什么主意,不过言多必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反正这些自己不说孔亦也肯定会告诉他的。难道是孔亦在他老子面前说了自己什么坏话?不过自己计通院的人也轮不到他老子管吧。
    “你们不是弄出成果来了么?不先写篇文章试试?”
    白阳诧异的望了一眼孔元亦,我不是都告诉他了弄出来的催化剂暂时还不稳定么,不稳定的东西写出来的文章有啥用,别人又不能重现你这个实验,简直是莫名其妙。
    一时想不通孔元亦到底要干什么白阳也就懒得去思考了,只是回了句到时候再说。
    “哦,那老师祝你们早日成功。”
    PS:今天卡文有点厉害,外面40度也没办法到处走走,于是干脆找了一天资料,马上要下班了,好好享受工作外的空间吧。
第三十七章 撞车(求支持)
    白阳有些奇怪,前些天一直像个跟屁虫阴魂不散的孔亦这两天怎么不见了,不过少了他在旁边指手画脚倒是轻松了不少,随着几种物质比例越来越精确,催化剂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周茉莉缠着黄克交她写论文,白阳觉得反正这文章早晚是要写的,难得小丫头如此有兴趣,加上在论文上黄克可比他有经验多了,交给他们搞定的话自己完全能放心。
    轻车熟路,两人合着捣鼓了三天便将文章给弄了出来,然后格式排版弄了一天,在申请了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后,署了四个人的名字的文章就由黄克投了出去,柳妍没做什么事情,她自己也坚持不署名。
    ***********************分割线*************************
    “上帝,威克斯,你快过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来自于中国的同一个大学,这篇文章是四个年轻学生写的,这篇是一个在中国教授和学生写的,这简直是太离奇了。”
    美国化学协会J。Am。Chem。Soc。杂志编辑部,撒德·保罗先看到孔亦那篇文章,一开始他非常激动,要知道海水淡化可是世界性的难题,虽然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都花费了巨资建立了海水淡化工厂,但是昂贵的成本还是制约了淡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孔亦这文章虽然是讲催化剂,可是这无疑也是开创性的工作,虽然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用到工业上,但能看到同行在化学的道路上有所进步他还是非常开心的。
    可是读着读着总觉得有些关键地方语焉不详,特别是那些实验数据,以他一个长期从事审稿的眼光来看,肯定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但是那套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很明显又得不出那份数据,所以撒德·保罗将这份文章放到了一边,准备到时候大家讨论一下。
    当今最前沿、最活跃化学学科中心在美国和西欧,美国化学协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协会,其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尤其J。Am。Chem。Soc。杂志虽然是周刊,但是其IF一直高达5。7以上,而且每期的文章在40-50,可见引用率之高。
    正因为ACS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审稿方面就特别严格了,虽然每期都有40几篇文章,但是每期光收到的稿件就超过1000了,抱着负责的态度,每一篇稿件都需要经过两个以上的编辑同时审阅。
    撒德·保罗看到的第三篇文章就是白阳他们四个人的,一开始保罗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可是看看作者名的确不一样,于是他耐心读了下去。这篇文章读上去要比孔亦那篇流畅多了,而且丰富的数据处理图表,十来副装置图,还有稳定性催化剂与不稳定性的对比等等,总之,这篇文章让人第一眼就相信,这绝对是经过严格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
    “我看看。”威克斯也是主编之一,作为斯坦福大学知名的化学教授,他一直担任J。Am。Chem。Soc的责编,这也是他非常喜欢的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