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两世长宁 >

第68章

重生之两世长宁-第68章

小说: 重生之两世长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煜自然也放不下柳长宁,虽然不能明不张胆地来宫中与她相会,却想到了鸿雁传书的方法。他终究是比常人要谨慎小心,用来传信的信使却是选了阿伊公主。这公主与端妃的双重身份压着,在后宫之中也无人敢去触她的痛脚。
    柳长宁想起昔年第一次读他的信,内容全是关于他在前线的战斗与生活。顶多加上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生活趣事,当作是调剂。她从头读到尾,连半个表示关怀与思念的字句都没有,心里难免失望。到了后来她才渐渐明白过来,在千军万马之中,能抽出时间与精力写下这封信,何尝不是最大的关怀与思念?
    她拿着信笺的手微微颤抖着,一滴眼泪“噗”地一声落在纸上,瞬间晕开了一圈字迹。这些日子以来,她不可能没有发现李正煜身上的变化。但为了避开心中的那道伤口,便刻意装作不知。如今的这封信,让她不得不承认,因为自己前后明显的情感变化以及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李正煜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故而可以去改变了一贯以来的行为习惯。
    若是从前,他绝不会写出“相思入骨”这样的字眼,也绝不会惴惴不安地问她“知否”,他不会连这么短的时间也等不及,以至于做出可能落人口实的“鸿雁传书”之举,更不可能,用了阿伊公主这样重要的人去做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
    柳长宁微微一笑,抬起头时却听见阿伊公主满是艳羡的说道:“一辈子能找到一个深爱自己的男子,妇复何求?”她叹了一口气:“许多人寻觅一生却一无所获;许多人遇到了却仍旧是擦身而过。我刚刚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最知道这种放弃是多让人生不如死。转眼却见到你却能开开心心地嫁给自己的心上人,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嫉妒的滋味。”
    柳长宁没料到阿伊公主竟然能够毫不掩饰地说出心中所想,心中便有了亲近之意。她低声说道:“公主,皇宫大内岂是能随意说话的地方。这话再莫提起。”
    阿伊公主却是笑道:“楚王殿下教了我一句中原的古话:“‘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可不正应和了你我如今的处境?况且他能放心让我将这封信交予你,定是笃定已经将他人的眼线清理干净,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柳长宁到了此时才正眼去打量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庶母的女子,她的眉眼笑容一如初见时那样明艳,却不知为何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幽怨,不似当年的锋芒毕露。她幽幽地想着:比起她,自己也算是幸运的吧。

☆、第一百三十四章 险中求胜

柳长宁也对阿伊公主推心置腹起来。因为偶感风寒,她的声音便带着点微微的鼻音,低沉之外又多了些神秘之感:“我方才读了信,心里最多的却是疑虑与不安。明明知道不久后便要成为他的妻子,明明知道他向来都是言出必践,但总会想些有的没的,怀疑这桩婚事也是他的算计。到头来所有的海誓山盟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阿伊公主一双水色的眸子圆睁着,里头明明白白地写着不可置信:“郡主怎么会这样想!若是这世上还有哪个男子的情感让我觉得牢不可摧,一个是海因斯,另一个便是楚王了。若是他这番心意你都感受不到,便真叫我失望了。”
    柳长宁见她说得认真,又是一笑:“这便是中原的另一句古话了,‘旁观者清近视者迷’,说得便是我们俩如今的状况。不过公主这一番话,我听着却极是受用。”她将微凉的手抚在阿伊公主的手背上:“公主帮了我们这些忙,他日长宁必当奉还。”
    两人在凉亭里天南地北地聊着天,却不料听到一个尖利的嗓音高声道:“皇上驾到!”
    柳长宁心中一惊,手上的信笺几乎脱手而出。幸而她眼疾手快,一把将摇摇欲坠的笺撩了塞入袖中。过了片刻,她转过脸来时已经恢复了素日的镇定。她脸上挂着灿烂的笑,颊边两个酒窝深深地陷了下去,露出两颗俏皮的虎牙:“长宁参见皇上。”
    皇帝也是满脸堆笑,口气家常,丝毫不似平时在朝臣面前的压迫感:“都要嫁入楚王府了,还叫朕皇上?”
    柳长宁不由得想起当日皇帝对欧阳云烟与史灵秀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对于眼前这个笑意盈盈的老人就更添了几分忌惮。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许自己某一天没了利用价值,怕是也会被打入万劫不复中去。她心中戚戚,嘴上却叫得甜蜜:“儿臣给父皇请安。”说着脸一红。头便低低地垂了下去,现出娇羞的神情来。
    皇帝见了,更是欢喜:“朕瞧着你大好,与重光当得上朕的佳儿佳妇。朕的年岁也大了,耳不灵腿不便,将来这天下还要靠你们多为朕分担些。”
    柳长宁一时间颇有些左右为难。这样的一番话,天知道是试探还是考验。一步走错,说不定要赔上两个人的前途命运。她仍旧是一副乖巧的模样:“耳目聪明、身体康健,定能寿与天齐。至于长宁,只求身边之人健康安稳。天下局势太平,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皇帝仿佛有些黯然,低低地叹了口气:“一月不见。竟如此生疏,倒叫朕失望了。”他说着便向站着的两人招了招手:“别这样拘谨,走过来些吧。”
    阿伊公主虽有端妃的名分,却也只是皇帝的无数个小老婆之一,因而并不像柳长宁与李正煜一般需要遵守种种规矩。她见皇帝召唤她,便大大方方地坐到了皇帝身侧的位子上。突厥血统的女子,面目如画之余,总有些人高马大之感。平日里阿伊公主也是美貌中透着几分英气,如今却是小鸟依人地藏在皇帝的身后,仿佛比中原的女子更要弱不禁风。
    柳长宁愈发认定皇帝今日是带着考验的目的而来。便做出一副惊恐之状跪倒下来:“儿臣能有今日,完全仰仗父皇的抬爱。数次出征能逢凶化吉,也是仗着父皇的荫蔽。若是不心存感恩。又与那些忘恩负义之辈有何区别?儿臣之是……”她见到阿伊公主隔空递来的眼神,便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阿伊公主轻轻一笑,声音甚是娇媚动人:“合该皇上说自己老了,这女孩家的心思竟也不懂了呢。”
    她这话一出,既大胆又无礼,立在一旁的徐长海侧眼瞧了,眼中便多了几分探究的意味。
    皇帝却也不着恼,侧过头宠溺地看着她:“依爱妃之言,朕何错之有?”
    阿伊公主眼色流转,瞳孔如碧玉般闪烁着七彩光芒:“这待出阁的女孩家第一次见着未来的公公,岂不是娇羞而内敛的?难不成也如我这过了好年纪的女子一般,做什么事都能没脸没皮的?”
    皇帝忽而哈哈大笑起来,那样子倒像是听到了什么新奇的笑话一般:“爱妃也真是自谦,你同朕是正经的夫妻,哪能叫什么没脸没皮,那该叫落落大方才是。”他捋着胡须,昏黄的眸子里似乎也添了一层笑意,透出些温暖来:“这件事着实是朕的误会,长宁可莫要生朕的气。”
    他说着突然起身去扶柳长宁,柳长宁一个不备,袖中的信笺便落在了地上。描着桃花图案的洒金笺纸,一看便知是出自宫内。
    皇帝的笑容瞬时凝在嘴边:“这是何物?”
    柳长宁彼时脑海中一片空白,只觉得自己这一失手,说不定会拱手送出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她只觉得一股血气涌上头顶,心口处却似压上了千钧重石,令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索性将心一横,摆出一副懊丧的神情:“儿臣思念三殿下,却不得而见,便央了公主暗中传信。想来也是儿臣行事轻佻,定要冒天下之大不为,坏了祖宗的规矩。故而这回信刚到儿臣的手中,果不其然被父皇瞧见了。”她重重地磕下头去:“此事乃儿臣一意孤行,与旁人全无关系,望父皇明鉴。”
    皇帝淡淡道:“你然如此,这信朕便替你读一读吧。”
    等到皇帝将笺上的字看完,脸上的神情早已缓和下来。他略显尴尬地干干一笑,便亲自将跪在地上的柳长宁扶了起来:“看起来长宁与重光早已是情根深种,如今却要分开,确是难为你们了。这鸿雁传书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还要瞒着父皇,倒让朕差点疑心错了人。”他将手中的笺纸细心地叠起又交到柳长宁的手中:“今后若有什么体己话要同他说,便大大方方地写下来,让身边之人送出宫去便好。”
    柳长宁暗暗出了一口气,这才惊觉大冷的天气,自己背上却已被汗水濡湿了一片。她郑重其事地应到:“儿臣遵旨。”
    柳长宁笔蘸浓墨,却是踟躇半日久久不曾落笔。她自然晓得今日之事定然是已有人报知了李正煜,但他听了以后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却是不得而知了。她脑中纷乱,笔上的墨汁便淋漓到了笺纸上,险些将那漂亮的洒金笺纸给毁了。她略一沉吟,便将笔锋顺着那墨渍一路描绘成一支并蒂的白莲。她用闺阁体的小楷在一旁端端正正地题了字:“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嘴上的一抹苦笑恰如其分地显示出她如今的心境,这封信不知要转多少次手才能到得李正煜的手中,最重要的便是让他知晓自己这份心意。
    先前事发突然,柳长宁未及往深处细想,如今回想起来,背心处却是一阵发凉。自己与阿伊公主自会面道被皇帝撞破,不过短短一炷香的功夫。若要说是机缘巧合,也未免太过于牵强。如若不是,那只能是有人刻意陷害,织好了套子等着自己去钻。这人会是朱昭华还是另有其人?她脑海中忽然灵感乍现,阿伊公主临走前充满担忧又欲言又止的神情浮现在她的脑际。难道她竟然晓得其中的隐情?抑或是此事的目标是她,而自己不過是时运不济,替她挡了这一道暗箭?
    柳长宁一颗心原本充斥着新婚的甜蜜,如今却被不期而至的事件扰乱了心境。清清冷冷的时节,她披了披风独自一人坐在长亭之中,那身影看着便有几分寂寥的味道。月湖与假山将整座皇宫分成了两个部分,山的那一头,寂静而幽深,漆黑的夜幕上挂着疏疏几颗星子。周围的星子那样暗淡,更衬得紫微星明亮至极。她想到了父亲说过的那些话,待到自己再一次成为李正煜的妻子,便能沿着紫微星一路回家。
    虽只短短一月的时间,柳长宁却像是经历了无数个寒暑,感时伤事、悲秋伤春,都不似她的心境这般沧桑。她想到皇帝的种种作为,便不由得为李正煜捏了一把汗。历来,皇帝都奉行着先扬后抑、明褒实贬的路子,不晓得力争与风光之后是不是会重蹈李正炜与李正炀的覆辙?至于李正煜对她的感情,她早已明了,可前路却依旧渺茫。上一世的李正煜心里并非没有她,可是为了那“不破胡国终不还”的宏图伟业,却依旧牺牲了她。命运这只无情的巨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终究不会总站在她这一边。而重生,也许便是一次渡劫,千辛万苦,未必能摆脱既定的宿命。
    她伸手抚着腕上的黑玉素纹镯,细腻的材质触感生凉,戴的久了,更像是有了灵性,当她悲伤欢欣时,仿佛能感知到她的情绪一般。许多片段滑过她的脑际,虽然模糊,却仿佛透露出许多过去并未注意到的重要信息。这枚镯子,也许比她印象中要重要得多。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待嫁新娘

三月十八这一日如期而至。
    柳长宁听了一夜的春雨,因为忐忑和兴奋一夜未眠。到了后来,她索性披衣而起,在佛龛前上了香。她的声音在寂静无声的夜里显出几分凄凉:“天上的各位先祖若在天有灵,请受孩儿一拜。孩儿自知上一世的种种作为让各位失望至极,这一回,就算豁出了性命,也定会让镇国公府一案沉冤得雪,而幕后之人必将为此付出他所无力承 受':。。'的代价。”
    她在佛前跪了许久,春寒料峭,膝盖上便传来酸麻的不适之感。她唇边露出一个苦笑,这感觉曾几何时,也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刚到寅时,万妮儿便引了一队嬷嬷和宫女前来为她梳妆打扮。万妮儿不知是喜是悲,她一见到柳长宁,便兴高采烈地将皇帝赏的钗环首饰拿来给她看:“啧啧,这样好的东西,奴婢先前也只在贵妃娘娘那里见过。当年奴婢是怎么说的?姐姐你就是做娘娘的命,这不就给奴婢说中了嘛!”可说着说着,却又哭了起来。她一边流泪,一边从怀里抽出帕子揩了。那素色暗纹的帕子正是那一日刘得远偷偷塞在她手中的。
    柳长宁笑着摇了摇头,便去抓万妮儿的手:“傻丫头,今天可是我出嫁的好日子,有什么好哭的么。再者说,我嫁到楚王府,不还是和你在一块儿,也不算是分开。”
    万妮儿艰难地吸着气:“奴婢知道,可不知为什么心里头就像是堵了块大石头,憋闷得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