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夫妻本是同林鸟 >

第35章

夫妻本是同林鸟-第35章

小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兄弟倒是越走越远了,而自己这个当爹的,也不被儿子当成是一回事儿了。
“爹啊,二弟买了二十亩地的事儿,你知道不知道?”过了几天,何翠姑也一脸伤心难受的样子找了老赵头。
老赵头说道:“我知道,又怎么了?”对这个儿媳妇,老赵头是很不待见的。
何翠姑哭着说道:“爹啊,我知道我做错了事儿,不该说什么,可是,爹啊,金生可是水生的亲哥啊,他现在没着没落的,水生却把那二十亩地收租子的事儿交给了他那个大舅子,到底是他大舅子和他亲那,还是亲兄弟跟他亲啊,胳膊肘往外拐,也不能拐的这么厉害吧。”
何翠姑不服气啊,可是她只能找老赵头来哭诉,因为老赵头听了这事儿,也会觉得赵水生做的不对的。
这做的叫什么事儿啊,赵家的地,让外姓人帮着收租子,赵水生本身就做的不对啊。
她这次可真没有挑拨离间,是赵水生真的太过分了。
“还有这事儿?”老赵头也是很不舒坦,水生这是看不上他哥吗?
“我哪里敢撒谎?爹要是不信,直接问水生他们去。不说别扽,哪怕让金生去收一半的租子也好,不然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那。”何翠姑觉得特别的委屈。
老赵头不耐烦,“哭啥哭?刚才我忘了,这事儿是我让水生这样做的,好歹水生的老丈人把水生给教了出来,那二十亩地让水生的大舅子收租子又怎么了?你这样哭,算个啥?咱们赵家人不能忘恩负义。水生就是给他老丈人买地也是应该的。”
尽管老赵头心里也不满意赵水生的做法,可是在儿媳妇面前,要给赵水生面子,谁让赵水生是他的儿子?
“啊?爹,真的是你说的?”何翠姑有些不敢相信,或许是以前她一跟赵婆子说了,赵婆子立刻就去找老二两口子算账了,老赵头完全不按规办事儿,让和翠姑很不适应啊。
老赵头想的是,不能让老大和老二生分了,所以必须把这个给圆好了。
但是私底下,他却来到了镇子上,找了赵水生问他买地的事儿。
赵水生不在意的说道:“和三弟妹的大伯合着伙弄了点生意,手头上有了些钱,放在这边也是没有什么用,不如去买了地,也踏实一些。”
连说自己私自买地不对都没有说过。
老赵头总不好说,你买地,怎么也不跟我这个当爹的说一声?儿子现在不仅分家了,还是秀才了,有自己的主见。
是啊,有自己的主见,他还能说什么呢?
“水生那,爹知道你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不管怎么说,啥时候别忘了你兄弟们。”老赵头叹气。
“爹不用担心,我的日子过的好了,自然少不了大哥和三弟的。能帮的我一定帮。”不能帮的那就爱莫能助了。
其实赵水生难道还没有给赵金生他们好处吗?把地记在他的名下,一年两次的田赋就免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
他可不是滥好人,自己过不下去了,还要帮衬兄弟们,傻子才会那样做。
赵水生不是说傻子,而且还有妻儿要养活,总是要顾着自己的妻儿老小的。
再说,现在才到哪里?自家爹就忍不住来说话了。
“我等三年后,还要去省城试试乡试,看看能不能考上个举人回来,这几年都需要多多的赚些钱,梨花也怀了孩子,爹,我已经也是要当爹的人了。”
所以得先顾着自己的小家,才能谈别的。
“不如爹跟着我们过日子吧。”赵水生提议。
“还是算了,在镇上我住不惯,一天不干农活,我浑身都不舒服。”老赵头忙摆手,知道自己今天肯定说服不了二儿子了,他想了想,还是算了,水生只要没有记仇金生就成。以后他好了,他兄弟们肯定也会跟着沾光的。
现在巴巴的找上门来,也太不好看了。
老赵头想了想自己和二弟,分家了,还不是只顾着自己的小家,两家人谁过的好,过的坏,那都是自己的事儿了。
所以勉强不得啊,有时候,你越是争,越是让人反感。
他实在是没法说出口,为什么你买了地,不让你大哥照看着,反而让你大舅兄给帮衬,他还是要脸面的。
买地这件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炎热的夏季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秋收的时候,八月十五也快到了。
乡下庄子里,也要收割稻谷了。
相比较去年,今年赵家和李家都很闲适,因为今年他们都不必要交税了。哪怕减产也影响不到他们的肚子了。
李梨花家里更是不用操心,地都租给别人了,到时候直接收租子就可。
李核桃家里的地也不多,因为梨花爹有了私塾先生这个身份,还有好多孩子的家里人,在有空闲的时候,跑到他们地里给他们帮忙,只希望梨花爹能把自己的孩子交好呢。
梨花爹因为一直不操心钱,所以对有些孩子因为交不起钱,也不责骂,等什么时候有了再过来交好了,平时教起书来,也很严格,所以这些孩子的父母们对梨花爹都很敬重。
帮不了别的,浑身还有两把子力气。
于是李核桃家里的地很快就收拾完了。
李核桃就去帮着妹妹和妹夫收租子去了。
那些租户因为感激赵秀才继续把地租给了他们,所以教租子都是很积极的,没有拖欠的现象。
李核桃很快就把租子收完。直接拉到了镇上自家妹夫这里。
赵水生看了这么几车的粮食,家里也堆不下啊,于是就把大部分给卖掉了,留下了一部分口粮自己吃,因为新稻谷比陈旧的稻谷要好吃多了。
这么一卖,二十亩地,一共得了银十两多。
不多也不少,稻谷的收成比麦子要好多了,如果是麦子,那估计还卖不到八两。
也就是说,二十亩的地,一年两季的收成还不到二十两。真是不多。他买了这二十亩地花了一百多两银子,要把本收回来,就得要五六年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地在那里是跑不了的。算是一个固定的收入。
做生意虽然赚钱多,可是也有一下子赔光的时候,地里也顶多是遇到了天灾*,颗粒无收罢了。还不至于要赔进去东西。所以风险是最小的。
“我记得以前有人说,一个庄子能一年收入五六千两,咱们怎么就只有这一点?”赵水生问李梨花。
李梨花说道:“人家那庄子,至少好几顷地呢,而且也有自己的粮仓,等到高价的时候卖出去,才不会跟现在一样,大家都在卖粮食的时候卖出去,粮食又多,哪怕一斤贵个几厘,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们这样小打小闹的,能收个十来两,也已经不错了。”
在镇子上,一年能有二十来两的收入,也算是不错的了。起码吃饱喝足不成问题。当然,想要绫罗绸缎肯定是不行的,那些贵的料子,一匹估计就十来两,更不用说,那些动辄几百两上千两的首饰和配饰了。
不过,知足者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也不去抱怨,好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
八月十五快要到了,得给关系亲近的人家送节礼。因为赵水生是秀才了,镇上也有好几家的人家要去送节礼。
不过这难不倒李梨花,从小培养出来的,虽然现在钱少,可是把节礼办的又省钱又漂亮,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知县太太那边,因为知道知县太太喜欢自己的女红,所以她送了一架自己绣的桌子上的小炕屏。
刘大姐自从赵水生中了秀才后,倒是不那么积极的让李梨花绣东西去了。
“二哥,中秋节你回不回赵家庄过节去?”赵土生过来找赵水生问情况。
像他们这种情况,还有个老父亲在赵家庄,不回去,也不像话,只是他们分家了,那边是大哥大嫂做主,不说别的,就是做饭,也是大嫂,他们如果过来说一声,才好回去,不说,回去了要是大嫂没有个好脸,他们还回去干啥?

  ☆、第五十三章 仲秋

况且,赵土生心里不待见自己那个大嫂,根本就不想回去。
“还不如把爹接到镇上来,到我们这里过节呢。”赵土生说道。这样还方便一些
赵水生道:“这事儿倒是我疏忽了,不如这样,今年过节,咱们先回赵家庄,然后跟大哥商量商量,我们三兄弟一年一年的轮着来怎么样?”
“这个办法好!”赵土生说道:“也公平,这样就不怕大嫂唧唧歪歪的了。”
都分家了,免得每年过去,把大嫂家里给吃穷了。当然,这是何翠姑自己想的。
赵婆子再不好,也是他娘,要不是大嫂只顾着自己,娘说不定还活在这个世上呢。
虽然说不能怪大嫂,可是赵土生心里就是不待见那位大嫂。
于是,到了八月十五一大早,赵土生和张芸儿就带着节礼过来李梨花这边,一起坐上二房的马车,去了赵家庄去。
可以说,现在赵水生两口子每次回庄子上,都是大家热情的笑脸。
考上了秀才就是不一样。身份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兄弟回来陪你们爹过节呢,真是孝顺!”有见到的婶子们都笑着夸奖。
人家赵家这个二儿子还真是出息了,这次大家都要交税,就赵家没有教,可把人羡慕死了。
这个世上,就是人情关系,和赵水生弄好了关系,到时候有个啥事儿,说不定就能帮上了。
所以等他们到了赵家的时候,这院子里还做了好几个年老的长辈,陪着老赵头呢。
见赵水生回来了,老赵头松了一口气,他没有让人请二儿子他们,就想着看水生他们能不能自己回来,这样也有面子一些。
现在证明,水生他们还是在乎自己这个爹的。
“水生啊,带着媳妇回来了啊。”大家都笑着打招呼。
李梨花和张芸儿去了屋子里,留下赵水生和赵土生跟这些长辈说话。
“二婶,给我带好吃的没有?”铁蛋跑到李梨花这边,张芸儿忙拦在了前面,“铁蛋,你二婶还怀着小弟弟呢,可不能随便冲过来。”
真是,要是有个好歹,她怎么交代啊。
铁蛋说:“我娘咋说是个妹妹呢?”
张芸儿恼火的不得了,这个何翠姑,怎么跟孩子说这个?人家谁家怀孕了,不为了嘴上讨个吉利,直接说是男娃,这何翠姑还跟自己儿子说这个是女娃,这不是给人找不自在吗?
其实对于是女孩儿还是男孩,李梨花一点儿也不强求,上辈子她都已经有儿子了还没有女儿,所
以还是很想要个女儿的,都是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生个粉嫩嫩的女儿,天天宠着她,想一想心里就是甜的。
“三弟妹,别跟孩子生气,没事儿,就是个女儿,我和你二哥都喜欢呢。”就生男生女的问题上,赵水生也没有那么强求,他早就当过爹了,儿子真是不稀罕,倒是上辈子,他没有个公主,所以李梨花是一点儿也没有压力。
“铁蛋,给你,拿着跟你的伙伴去玩去吧。”李梨花把糖给铁蛋抓了一把,铁蛋高兴了,忙拿着糖出去找小伙伴玩去了。
“二嫂,你也不说说他!怎么这样?”张芸儿还生气呢。
李梨花笑道:“就是生个女儿也挺好的,先开花后结果嘛,有个长女,以后也好带后面的弟弟妹
妹,我省心不少呢。”
“二嫂说的也是。只是大嫂真是恶心。怎么能那样教铁蛋呢?”
“好了,别生气了,一年到头,我们也就来这么几次,她就是恶心,也能恶心几次?更不用说,她也不敢在我们面前说什么的。”
这倒也是,也不用担心她用什么长嫂的身份处处压制他们了。
而且,现在婆婆不在了,大家都分家了,只要自己的男人不在乎,生男生女又有什么关系?
又没有人逼着你不生儿子就滚蛋。
“二嫂,你歇着,我去厨房看看去。”张芸儿也不好一直坐着不管,过节的饭菜总要好好的做。
李梨花坐了还没有多大会儿,就有好几拨人过来找她聊天了,李梨花知道,这是因为她现在是秀才娘子的缘故。在这些庄户人心里,就和他们不同了。
多事夸耀之词,当然,也有问水生怎么考上秀才的。这个问题,她和赵水生也都统一了口径,表示,从李梨花嫁过来,就暗地里在教赵水生读书识字,然后她父亲也暗中指点,最后又过了几年,分家了,她父亲就经常上门去教赵水生,所以赵水生才能考上的。
之所以这样说,也是不想太出格了,不然平白无故的就中了秀才,那是中邪了还是换魂了?
不过,大家都表示,水生就是个读书的材料,如果从小就去学堂里读书,恐怕现在都是官老爷了。
可惜归可惜,世上可没有什么如果。所以一切都是命啊,命里注定人家水生要当秀才,不然怎么偏偏娶了李家的姑娘呢?所以啊,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大家基本上是说会话就离开了,毕竟中秋节,是家里人团聚的日子,总不能死皮赖脸的赖在这里,跟人家过节吧。
张芸儿去了厨房,见到了何翠姑,何翠姑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给了张芸儿。
想当年,她可是最得意的儿媳妇,在这个家里,她想欺负李梨花就欺负李梨花,婆婆还给自己长脸呢。
谁知道现在混成了这个样子,家里人都不待见她。别人在外面说话聊天,她要到这厨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