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夫妻本是同林鸟 >

第25章

夫妻本是同林鸟-第25章

小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一样,孩子是一年生一个,你们都还年轻呢,指不定过段时间就有了。你啊,有什么生意可得照顾照顾我,我说媒,绝对让双方都满意。”
这媒人是不错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啊,看李梨花如今在镇上了,还跟绣铺老板关系很好,于是
就主动打了招呼,然后顺理成章的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因为她和赵水生就是这个媒人做的媒,所以更有说服力吧。
李梨花觉得,这个媒人生意兴隆,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真要有人说媒,我一定推荐你。”李梨花也笑着说道。
从刘大姐家里一路回去,天气已经微微变凉了。
路上的行人有的已经穿上了夹衣。
李梨花想了想,去了成衣铺子,她要买些棉花,今年多做几床棉被,以前带过来的旧棉被,都已经不暖和了,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都拿出来晒了,可是还是不如新棉花暖和。
成衣铺子卖棉花,是可以送货上门的,李梨花买了好几十斤重的棉花,又选了被面,先交了定金,这个成衣铺子的人会送货上门。
等她回到家里,梨花爹已经走了。
“怎么今天爹没有留在这里吃饭?”李梨花看屋里没有人,她记得自家那位爹是今天过来的。
赵水生道:“他半个时辰前已经回去了。”
其实是因为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赵水生要去做饭,而那位老丈人觉得君子远厨庖,读书人不应该去厨房里做饭,所以不准赵水生过去。
但是最后抵不住肚子饿,所以赶紧交代赵水生要好好读书,别浪费功夫,自己先回去了。
李梨花很无语,“怎么不去街上买些熟食呢?”哪怕是包子也成。
“大概是岳父不想花我们的钱?”赵水生想了想说道。
“那你吃没有吃?”可别告诉她,到现在还没有吃饭。真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了,什么君子远厨庖,都还没有成为君子呢。
“等岳父走了,我自己去厨房下了一碗面。”这还是他好不容易学会的,厨房里的事儿,看着简单,其实对他来说,真是不容易,好在赵水生本身就会点火烧火,不然他连水都煮不开。
赵水生想起自己的那位丈母娘,嫁了个丈夫,跟多了个儿子一样,到现在都还是丈母娘做针线养活老丈人,他可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成为老丈母娘那样辛辛苦苦操持家务的人。
冬天农闲,又要开始征人去挖水渠了。因为今年天旱,上头的人觉得还是水渠不够多,所以要重新挖一条水渠。
这就说明,官府又开始征人了。
这才是典型的服徭役,大冬天的,去挖那都冻了的土,这真是遭罪。
李梨花一打听,这次不去服徭役,要花二两银子才能抵过去。真是黑心那!
二两银子,有的人家一年都赚不到二两银子。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去做工去。大概要做一个月的时间。吃住都在窝棚里。
看来,这读书不读出来是不行的,难怪很多人家即使家里没有钱,也要咬牙供家里的孩子读书,一旦读出去了,遇上徭役,可以省多少钱和事儿?还没有人敢找你的麻烦。
估计赵家庄的人,都是出人了。
赵水生那身板,去做一个月的工,还不得趴下?得不偿失的事儿,坚决不能干。
以前这二两银子,谁会看在眼里?就是随手打赏下人的钱,也不止这二两银子。
可是身份不同了,二两银子可是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真要交出去,这觉得肉都在疼。
但是还是人更重要,李梨花咬牙把二两银子给交出去了。
没想到梨花娘和自己娘家嫂子陈水莲也过来了。
陈水莲一看到李梨花,就拉着她的手不放,“小姑啊,你可要帮帮你大哥啊,他的脚受伤了,咱们家就爹和你大哥两个男劳力,这要出一个劳力去服徭役,你大哥有伤,去一个月,回来还能成吗?以前都是大嫂不对,是大嫂对不起你,可是我的石头和秀儿不能没有爹啊。”
李梨花力气大,一把就把陈水莲的手给抽开了,听了陈水莲的话,她有些不高兴,这还没有怎么着呢,就把自己大哥给说没了?算怎么回事儿啊。
“大嫂,你说话可得三思,我大哥好好的,怎么叫石头和秀儿没有爹了?”
咒自己的大哥,李梨花很不高兴。
梨花娘也不高兴,她这一辈子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话还没有说清楚了,就哭哭啼啼的,像
什么样子?
“水莲,你这样干什么?”梨花娘虽然一辈子贤惠惯了,可是在这个时候,却不能被这个儿媳给拿捏了。
赵水生因为不方便,在另一个房间避开了。
梨花娘也不好意思,对李梨花说了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前不久李核桃上山的时候,被一块石头给压了一下脚,本来当时觉得没有什么,不过是晚上洗脚的时候,已经发青了,谁知道日子久了,李核桃就觉得隐隐作疼,这几天更是疼得受不了了,这才请大夫,一看,原来是右脚的大拇指的骨头被压裂了,当时没有注意,这才严重了。
谁知道这个时候,里正又在抽丁,让每家每户去一个壮劳力修水渠,李家的情况也知道,梨花爹根本不是那个料,李核桃原本可以去的,可是这个时候去了,他那个脚就废了。
只是一下子二两银子,他们哪里拿的出来?
还是陈水莲想到李梨花这边,认为李梨花家里现在有钱了,求一求,就能拿出来。
梨花娘为了自己的儿子,也舍着脸皮过来了。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梨花娘说道:“梨花,娘知道你们才分家,什么都没有,水生的身子骨也不好,你们肯定也要拿钱出来,我们这边让你们再拿出二两银子是太为难人了。只是,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们借二两银子出来,等以后我们还给人家,你大哥那脚,实在是不能成了。”
陈水莲一听是借,就有些着急了,二两银子啊,说不定说的好一些,小姑子就能拿出来呢,可是借别人的,以后还不是要还?
但是梨花娘却不理会陈水莲的眼色,儿子女儿都是她的骨肉,总不能因为儿子,就让女儿也跟着吃瓜落吧。
再说,自家老头子撺掇着女婿读书的事儿,还引得女儿婆家的人来闹了,她都觉得对不起女儿女婿了,再过来拿钱,他们李家都成什么人了?
梨花娘是个是非分明的人,当初儿媳妇把女儿女婿给赶走了,她到现在都觉得内疚呢。所以这次钱只能是借。
李梨花听了说道:“娘,女儿记得您的针线手艺也很不错,这样吧,以后您做了针线活儿,我帮着您给绣铺一个我认识的老板拿过去,她看在认识我的份上,会出的比以前高一些。”
梨花娘忙说道:“我这手艺能成吗?”

  ☆、第三十八章 入股

“自然是能成的,您看我,不就是从你那学来的?”梨花娘的针线手艺,在这乡下算是好的了,当然无法和李梨花比。但是这一点,李梨花不会说出去,记得刘大姐手头上有几个相对简单的绣活,到时候介绍给梨花娘,也能让她多赚一些。
她这样介绍活儿,而不是直接给钱,也是为了防着这陈水莲以后见得钱容易,动不动就过来借钱了。
而且,如果自家娘能够赚更多的钱,那在李家的地位就更高一些,这个嫂子哪怕看在钱的份上,也只有对自己的娘恭敬的份儿。而且,通过这种方式,那赵家的人也不敢啰嗦,说自己只顾着娘家不顾婆家,如果她今天很利索的把二两银子拿出来了,那么赵家那边肯定会闻风而动,怎么着,你都成了赵家的媳妇了,既然能补贴娘家,为什么不能补贴婆家?眼看着自己婆家的人也去吃苦而无动于衷,你还是人吗?
她私底下补贴给自己的娘是另一回事儿。
陈水莲见话题怎么说到另一边去了?
不过如果婆婆的手艺能够得到绣铺老板的重视,那么家里的条件也会更好一些。
所以倒是不反对。
把梨花娘给说服了,李梨花跟赵水生交代了一番,然后带着自己的娘和陈水莲一起去找了刘大姐。
刘大姐正在铺子上呢,见到李梨花,很是热情,知道旁边的两人是谁,忙把人请到了铺子后面的院子里。
李梨花也不拐弯了,直接说明了此次来的意思。
“那感情好啊,你这半年没有绣了,我正愁少人呢,大娘,您可算是解了我的困了。”刘大姐当然欢迎手艺好的针线人,这样,她赚的钱更多了。
刘大姐倒是知道,女儿针线好的,不一定当娘的也就好。所以她说道:“按说大娘是李家妹子带来的,不用试您的手艺了,只是怕中间出什么差错,大娘能不能把您绣好的东西给我看看?”
她一看就能看出手艺的好坏来。
梨花娘看了看女儿,李梨花对她微微点点头,梨花娘就从兜里拿出了自己绣好的一个手帕,递给了刘大姐。
刘大姐一看,果然是没有李家妹子绣的好啊,心里已经有这个准备了,失望倒是谈不上,如果都让自己碰上那么好的手艺,她这一辈子的运气也太好了。
不过李家妹子的娘的手艺,在一般人上面,也算是好的了。
只是以前为什么没有见着呢,怪可惜的。
不过,这是别人家的*,刘大姐也不会打听,对梨花娘说道:“大娘,我这里刚好有几个枕头需要绣出来,不如您先拿回去,绣好了,我一个算您一百文钱,您看咋样?”
一个枕套都是一百文?那做十个枕套不就是一两银子了?
做二十个就是二两银子了。这钱也太好赚了吧,陈水莲看得眼睛发红,她忙对刘大姐说道:“大姐,您看看我能不能也接些活?”
“好啊,不过我得看看你的手艺如何。”
连你婆婆的我都看了,更不用说你的了。
陈水莲把自己的帕子递过去,刘大姐一看,这水平,真是拿不出手啊。
刘大姐摇摇头,道:“不知道这位妹子会不会编络子,我这里也收络子的。”意思是看不上她的手艺。只不过人家说的很委婉罢了。
陈水莲一听,急了,“怎么我娘的都可以,我的为什么不成?我和娘的也差不多啊。”
差太多了!刘大姐正色说道:“妹子,不是我说你,我干这一行干了那么多年了,这手艺的好坏,我要是看不出来,我也不要在这个行当混了,我接的活都是大户人家的,一个不好,我这铺子都要倒了,妹子可不要让我为难!”
陈水莲这才不说话了。好在婆婆有这个手艺,以后她多做些家务,让婆婆多缝一些,不就够了?
事情说定了,刘大姐也没有要押金,直接让梨花娘带了绣品回去,临走的时候,还说道:“刚听了梨花妹子说的事儿,我和梨花妹子交情可不是一般,既然你们等着用钱,这样,我先出这二两银子,我相信大娘,到时候就从你这绣品里面扣好了。”
梨花娘感激不尽,这下子不用愁了。
李梨花等梨花娘走的时候,还给她带回去了好几斤的肉和骨头,给自家大哥好好补补,也私底下给了她二百文钱,“娘,你自己攒着,别告诉大嫂。”
“你这孩子,钱你拿着,我怎么能要?”梨花娘不要钱。
“娘,你就拿着吧,做针线的事儿,您不要着急,那边也不急着要,一定要注意眼睛。”
“娘明白,梨花啊,娘什么都明白!你和水生要好好的啊。”
等刘大姐上门找李梨花的时候,她这才说道:“你说说你,把人情都给我做了,你什么都没有捞着,你那个大嫂说不定还说你抠门呢。”
原来那二两银子是李梨花私底下给了刘大姐,让刘大姐以自己的名义借给梨花娘家的。
而且,梨花娘的手艺,不可能一个枕套就一百文钱,也是李梨花补贴的。
李梨花说道:“你也看到我大嫂的样子了,如果不是用这种方式,以后有事儿了就要过来要钱,除非是和她撕破脸了,不然我是借还是不借?再有,我真的借了,我婆家的人知道消息了,还不是一窝蜂的涌上来了?我那时候,是拿出钱来还是不拿出钱了?不要这个人情,可以省很多事儿,也让我那大嫂,对我娘还一些,这事儿我不亏。”
当初也就是自家的娘能私底下给自己塞钱,就凭着这个,她补贴自己的娘,也心甘情愿。
刘大姐想到她婆婆当初在地上撒泼的劲儿,也点头说道:“可不是!你说你和水生兄弟都是斯文人,怎么你婆婆就阿哥样子?完全不像是一家子。”
说完又觉得说对方的婆婆有些不好,转移了话题,“梨花妹子,你现在有功夫吗?如果没有功夫就算了。”
李梨花想了想,说道:“如果是简单的,倒是可以。”这钱还真是不经花,一下子又出去了这么多,而且,她好几个月没有绣东西了,还有些不习惯。
刘大姐一听,甭提多高兴了。
“这不,年底了,那些大户人家都要上香供佛,有些人家还别出心裁,不再是自己手抄佛经,非要弄什么绣出一本佛经来,只是这大户人家,到了年关的时候,事情也多,哪里有这个功夫,可是不绣呢,到时候还丢面子,我想请妹子帮我绣一本佛经,价格上面好说。”
这种事儿也常见,以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