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夫妻本是同林鸟 >

第135章

夫妻本是同林鸟-第135章

小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娘一家子虽然离开了陆家,可是在陆家也不是没有人脉。自然知道一些龌蹉的事儿,其中就包括陆二爷和陆尚书的小妾的风流事。
再了解陆二奶奶是个什么性子,只要有人发现了这个事儿,告诉了陆二奶奶,那么依着陆二奶奶的性子,不发作出来才怪。
至于宣扬出去,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儿?
而且,谁也不会怀疑到一个已经出府很长时间的奶娘的。
他们不能把陆二爷给弄死,可是让陆二爷丢了官,名声臭大街,已经心满意足了。
再说,他们胆子也不大,杀人放火的事儿,也做不出来。
做成了这个事儿,带着人家给的银子,拿着路引,奶娘就和全家人一起离开了京城这个伤心的地方。
到时候到了老家,用钱买地,盖房子,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奶娘也知道,找到自己家的人,根本就不是真正主使的人,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能够让他们这样的出一口气,看着陆家倒霉,他们也心甘情愿。
而且,早早的,奶娘就和陆二奶奶说过,京城里住着不容易,想要回到老家去呢。
她对陆二奶奶早就没有了用处,在京城里,陆二奶奶为了表示自己的善心,还要给他们送东西,所以陆二奶奶的奶娘离开京城回老家了,那对陆二奶奶来说,是求之不得。
况且,这事儿是早就说了的,陆二奶奶那个样子,也不会怀疑到她自己的奶娘身上。
“夫人,事情都办妥了。奴才保证不会让别人牵扯到我们府上。”
永安躬身对李梨花说道。
李梨花说道:“办的好,就准你几天假,好好的回去陪陪知春。”
对李梨花来说,这种事儿,也不算什么难办的事儿,只要是弄点陆家的陈年旧事就可以。之所以选择陆二奶奶这边下手,是因为陆二奶奶能够迫不及待的上门来羞辱她,这样性子的人,肯定是有很多不得人心的地方。
而查她身边的人,成功率是很高的。
陆尚书既然想通过联姻,给子孙们找靠山,那本身说明,他的子孙在他心目中,是没有什么大出息的。
这没有什么大出息,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平庸,所以没有什么大出息,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惹是生非的。
从陆家人的脾气就可以看出来,陆家人是属于后一种。
喜欢惹是生非,那么手里的辫子就很多,从这些辫子里面,抓出一个看起啦不起眼的,那是很容易的事儿。
现在自己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如果动作太大,容易被人察觉,联想到自己府上,可是这不起眼的辫子,还是他们自己内部闹出来的,和自己家就没有什么关联了,她正好可以坐着喝茶,好好的看陆家的戏。
陆家发生的这个事儿,可能对陆尚书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可是谁能小瞧了这样的小事儿呢,以后陆尚书在别人的眼里,就是治家不严的代表了,儿子不成器,睡了老子的女人,陆尚书这个绿帽子戴的不知道多憋屈。
私底下被人笑话的不知道有多少,陆尚书如果还是要在朝为官,这种被人暗地里嘲笑的感觉,可就是一直伴随着他呢。他心里会好受?
一个治家不严的官员,虽然说不拘小节,可是对他的能力的质疑,也会存在。
就打个比方,如果他再有什么提议,在皇上的眼里,那就没有以前起作用了。
当然,这不会牵连到赵水生,毕竟,赵水生被提议去赈灾,可是还有几个阁老的事儿呢。
况且,最后看得是赈灾的效果,而不是看陆尚书的后院的事儿。
戴阁老自从陆尚书家里发生了那个事儿后,就和陆尚书保持了距离,不然被人看见,还以为自己和陆尚书一样无能呢,连家里的事儿都管不好。
不过私底下找了陆尚书,把陆尚书好好的说了一顿,这年头,谁家没有个见不得光的事儿?
可是谁家像他家这样,闹得沸沸扬扬的?
“你该不会是被人算计了吧。”戴阁老怀疑的说道。
可是,如果不是他儿子真的和他的小妾睡觉了,这事儿就是算计也算计不来啊。
陆尚书老脸通红,要是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小妾是第一次睡觉,就被人发现了,那么还说的过去,是被人算计了,可是陆尚书私底下审问过自己的二儿子和他身边的人,知道这个二儿子和那个小妾这种关系,都已经一年多了,人在河边走,哪里不湿鞋?
这个二儿子别的本事没有,这偷香窃玉的本事,倒是大的很,能瞒着自己和家里人一年多,要不是二儿媳妇是枕边人,发现了不对劲儿,大家都还不知道。
而自己的二儿媳妇那种性子,这种事情哪里忍得住?吵吵嚷嚷的大家都知道了。
只是自己的老妻也是个办事不利索的,没有把消息封锁好,最后传扬了出去。他总不能把老妻给休了吧,就为了这个事儿。
戴阁老看陆尚书的表情,就知道怎么回事儿,果然说他治家不严,还真是没有冤枉了他。
谁家没有个年轻的小妾,人当官到了这个地步,稍微的享受一番,也是很有必要的,年轻的姑娘,能让人年轻起来,就是戴阁老家里也有几个年轻的姨娘,可是他家里谁干弄这么一出红杏出墙?
陆尚书当官倒是当的不错,可是家里的事儿,却弄得一塌糊涂。
看来,这陆尚书以后也就止步于此了,想要更进一步,难上加难。
“赵侍郎在河南那边赈灾,听说做的很不错,你自己要有个心里打算。”
他是阁老,比别人更容易得到消息,赵水生到了受灾的地方,先就近征收了粮食,那些大户人家虽然经历了水灾,可是谁家没有藏粮的方法?赵水生先征收了这些大户人家的粮食,然后等朝廷赈灾的粮食到了之后,再还给这些大户,反正也不会损失些什么,这些大户人家乐得给钦差大臣卖个好。
总比白白的给钦差大臣送东西要好的多吧。所以都很踊跃,人有了粮食,这人心就稳定了下来,其他的事儿就好办多了。真是小瞧了这赵水生了,原本以为他能坐上这三品的位置,多少是靠了温如庭,再加上运气,没想到还真是个有本事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谣言来

不过,没过多久,也有地方传来有了瘟疫的事儿,京城的局面就有些紧张,要知道,如果真的是瘟疫,到时候治不好,说不得就要派军队过去*了。
也有人传出谣言,说是从京城派过去的钦差们也已经感染上了瘟疫,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有和赵家关系不错的人家,看着李梨花的表情都是同情的,他们也听到了这消息,万一这赵大人回不来了,这赵家可就要垮了,赵大人的两个儿子都还小呢,就是要出仕,也得十来年吧。
不过,如果赵大人真的因为赈灾的事儿没有了性命,那是因公殉职,皇上和朝廷肯定会给孤儿寡母一定的照顾的,说不定会给赵大人的儿子一个爵位或者散官当一当。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跟陆二奶奶一样,觉得赵大人如果不在了,那么就能可劲儿的欺负赵家的人,人家就是不在了,也是因为公事,皇上和朝廷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人家被人欺负。
皇上不好出面,还有太后和皇后呢,到时候给赵夫人一个更高的诰命,这京城想欺负他们家的,还真是少见了,再有经常被太后和皇后召进宫,人家就是看着这样,也知道太后和皇后惦记着赵家人呢。
真要欺负了赵家人,赵夫人进宫的时候,委婉的和太后,皇后那么一说,保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呢,陆二奶奶目光是太短浅了,还没有怎么着,就上门嘲笑了,也难怪,她自己的丈夫都是那个德行,更不用说她了。
谣言越传越盛,李梨花让赵府的人紧闭房门,她是相信自己的丈夫的,所以也不管外面说什么。
倒是老赵头,不知道听谁说了,让府里的人赶紧去打听情况去。
他就这么一个出息的儿子,真要出事儿了,他怎么办好?
这当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老赵头有些后悔以前那么对自己的这个儿子了总觉得他现在过的是最好的,就是多照顾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谁知道当官的平时倒是没有什么,一旦有事儿了,那就是大事儿,要人性命的事儿啊。
赵土生安慰老赵头,说道:“爹,现在二哥的人也没有派来消息,只是别人在胡说八道,我们自己乱了阵脚,那不是让人白白的看了笑话吗?过一段时间,二哥就会回来了,您别听别人瞎说!”
二哥如果真的有事儿,肯定是要派人送消息来的,这没有消息,那就说明没有什么大事儿,怎么爹听了别人的话倒是相信了。
老赵头听了不干了,他对赵土生说道:“老三啊,你有今天,还不是全靠了你二哥?现在你二哥有了困难,你却一点儿也不想管,你还有没有良心?”
赵土生给说的气着了,他怎么就叫没有良心了?
看来自己的爹就是这样的性子,谁看起来可怜一些,他就向着谁,“爹!我对我二哥是什么样,你不清楚?我也只希望二哥没有事儿,可不是像爹说的那样没有良心!我之所以跟你这样说,是因为二哥跟我说了,不要让我们擅自行动。我们自己做了什么事儿,到时候不是给二哥添乱吗?”
得了,赵土生什么也不说了,让人把老太爷给看好了,免得想的一出是一出,到时候就不好收拾了。
不过,赵土生也让张芸儿去问问二嫂,看二嫂那边有没有二哥的确切消息。
赵土生也知道,他们这些人里面,都比不上二嫂对二哥重要和信任,二哥是什么事儿都会跟二嫂说的,他们这些兄弟都是靠边站了。
李梨花对张芸儿说道:“告诉大家,都不要乱了,你二哥他们都好着呢,哪里是得了瘟疫的样子?我前不久还得了你二哥的信,说是赈灾的事儿,都处理的很好,再过半个月,就要回来了。”
这传谣言的人心思可真够恶心的,是既然不能让你伤筋动骨,那么就让你受到惊吓?
或者说,让听到谣言相信的热闹地他们家落井下石?来对付他们还是怎么的?
李梨花想了想,他们家也不欠别人的钱,也不存在听了这个谣言,上门要账的人,唯一可让人算计的,就是孩子们的亲事了,因为孩子们亲事结成的前提,是赵水生还在当着官呢,如果听到了赵水生有可能不能活着回来的消息,那么是不是就有可能把想结的亲事给毁了?
只是他们家,楚楚是早就和田家定亲了,田家的人,田夫人和田大人都不可能是这样的势利小人,可是巴不住别人会这样,反正,传这些谣言的人,就是存在那种恶心人的心思,让他们家不好受呢。
不过,这样也好,真金不怕火炼,那些虚情假意和自己家好的人,趁着这个机会,也能给剔除了。
张芸儿这边,当初也有好几家想要给自己的儿子珝哥儿说亲的,珝哥儿比瑾哥儿好大一些呢,这个年纪,开始说亲也不算早了。
张芸儿看着自家的条件,也选了几家,正要好好算计算计,可是自从传出了二哥的那个事情后,这想要说亲的人家,都是委婉的把事情给说开了,表示当初不过是说着玩的,根本当不得真。所以您就不要当成一回事儿。
把张芸儿给气的,这都是什么人那,现在二哥的消息还没有确定,这些人的嘴脸就变了另一个样了,简直是太可恶了。
赵土生知道了,却说道:“气什么气?为了这种人,生气都划不来!现在看清楚了也好,总比把亲事给定了,然后才发现的要好吧。”
早点认识这些人的真面目,才是好事儿呢,不然到时候被这些人糊弄过去,以后真的出了事儿了,那他们这些人还不是落井下石的不要太快?
张芸儿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这做法总是让人很生气,没有势利眼到这个程度的,以前见到我,都三太太长三太太短的,如今见了我,就跟没有看见一样。再怎么说,也是好几年的交情了,难道那几年的交情都是假的不成?”
果然都是势利眼,这都还没有什么呢,就已经这样了,如果真的有什么,还不把他们朝脚底下踩去?
张芸儿想着,如果二哥真的出事了,要是回了老家,那些老家的人,该不是也这么对自己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吧。
不过,随即又想,应该不会,二哥又不是因为犯了事儿,他是在公事上,回老家了,老家的人就是看着二嫂的诰命的份上,也不敢怎么样的。
但是,最好二哥是没有事儿,不然真的不得了了。
这家里只有一个当官的,实在是不像话,以前说要给自己的丈夫捐个官,可是当时觉得可有可无的,可是现在发生了这个事儿,还真是家里应该多几个当官的才成,这样才能相互帮衬着。
不说别的,就是她堂兄,别看现在只是个从九品的副巡检,可是手底下也有兵丁,一般的老百姓还真是不敢惹他呢。
田夫人这边,也听说了这个谣言,当然,也有人在她耳边嗡嗡嗡,比如她那个陆家的表姨母,她家出了那个事儿,按说,应该是安分守己的在自己家里呆着,免得出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