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村姑桃花 >

第74章

村姑桃花-第74章

小说: 村姑桃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已经僵持的局面活跃起来。
    “老乔家还有血性人儿……”
    “嘿,嘿,你说咋回事,桃花咋就不是老乔家的种了?那是谁的……”
    “是呢,小王氏平常嘴是碎了些。人却还老实啊……”
    村民们的思绪跳跃太快,刚才还替桃花担心不已,打抱不平,这会儿见事有转机,八卦的因子就活过来了,这画风也换得太快了吧!
    突然出现的人粗衣短衫,一身泥。站在小院里气喘吁吁的。手里拿着镰刀扁担等割草的家伙什儿,显然是刚得了消息一路跑过来的。人还是一样的憨厚老实,只是头上已染风霜。整个人沧桑了不少。
    那人是乔得财!
    狗蛋紧跟在他身后,手不安的绞着他爹的衣角,眼睛使劲儿的往桃花那边瞧。
    “大哥!你不是去割草了吗?这事你就不用掺和了。”乔得喜显然没料到乔得财会突然回来,还跑来掺一脚。
    “爹。咱老乔家在水口村也是顶天立地的,三弟还当了官。咋能做这样的事呢?往后没得叫人戳脊梁骨。”乔得财看都没看老四一眼,走到乔老头跟前,把扁担往地上一杵,立在那儿不动了。
    “大哥。你这是干啥?昨儿说好的,你不要是你的事,咋还……帮倒忙呢!”
    “再说好歹也是咱家救了她一命。也算待她不簿,难不成要白养活了?”乔得旺面上青筋凸起。却又不得不压低声音,一副憋屈样儿。
    无论两个兄弟怎样指责他,乔得财理都不理,眼睛放到板着脸没任何反应的乔老头身上。
    “乔里正,这作证的人也齐了,我主子的户籍……”丁义人很活泛,当即就找上乔云。
    “咳,有粮叔,事已至此,桃花就另立一户,自此与老乔家便没关系了。”乔云也反应过来,早点把户籍的事落实了,免得夜长梦多。清了清嗓子,还是跟乔老头打了声招呼。
    乔得旺和乔得喜听了这话,哪里肯依?起身上前拦住乔云,要阻止他在名册簿上写下桃花的名字。
    一切都已照着规矩,这时候老乔家兄弟再闹就没什么道理了,长老们也不再干看着,纷纷上前指责,桃花上户籍的事已成定局。
    乔云唤了桃花上前,跟她细说了上户籍的事,在村里由里正把她的名字写上去,再还得报到镇上归档,这事就算完了。
    桃花桃花的,这名字也让她受够了,想起都是一段心酸史,干脆恢复了她前世的本名乔言。想想又有些雀跃,从今往后,她就是一家之主,自立门户了。
    事情眼看着圆满落幕,丁义喜笑颜开,闻讯赶来的兰芝更是扯着桃花的手眼泪盈眶。只有老乔家的人对她怒目圆瞪,气极败坏。满仓挨了打,畏缩在角落里望着桃花笑了笑。
    “请等一等!”桃花拦住骂骂咧咧要离开的老乔家兄弟。
    “老乔家十年的养育之恩,我乔言十分感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老乔家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确实难过冬,别的能耐我也没有,拿二十两银子出来给老乔家新修一下房子还是可以的。不过,自此往后,我与老乔家再无瓜葛。”桃花环视四周,冲围观的村民施了一礼,“还请各位乡邻做个见证!”
    “啊,二十两银子起房子?太多了吧!”
    “桃花小小年纪,仁义啊!”
    “这孩子真是有情有义,老乔家那样儿对她,还给钱起房子。”
    “二……二十两!那得是多少钱啊?”对于水口村这个小村子来说,二十两银子,算得上是一笔狠庞大的资产了,也难怪村民的反应如此之大。
    “这也是我的能力极限,这二十两银子还得向东家提前支取。”话一出口,桃花也觉得有必要遮掩一下,财不露白,这时候大大咧咧的炫富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仇恨满身死得快!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村民也明白了,人家背后有个有钱的大东家呢。羡慕嫉妒来不及转变成恨,就被桃花掐断在摇篮里了。剩下的只有感叹老乔家撞了大运,遇上桃花这么有情义,知图报的孩子。
    老乔家的人眼看着桃花入了籍却无能为力,心里很窝火,却没曾想桃花来这么一出!弄了这么半天又是除族、又是夺产的,不就是为了房子吗?现在桃花开口就是二十两给他们起新房,还有什么好气的?当下也心情好了,乔老头也不好再板着个脸,冲桃花点了点头。
    乔云连同一众乔姓长老,都胸怀大慰,在桃花连说带哄下,把这条款白纸黑字写了下来。对于老乔家一众能闹腾的人,桃花有多远想躲多远,她还想在水口村当小地主过逍遥日子呢。
    桃花拿起字据,吹干了墨迹才郑重的收起来,从今以后,她——乔言,自立门户,真正当家做主了!
    这事在村子里击起千重浪,旁人却没有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桃花啊,你才十岁,就这样自立门户,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你的亲生父母是谁?这事可有线索?”里正娘子黄氏习惯性的叫着桃花,一脸担忧的望着她。
    “婶子放心,我会过得很好的。”
    “胡说,不说别的,光是婚嫁大事谁替你做主啊?”
    这时代的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婚姻大事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桃花现在无父无母,连兄弟娘家都没有一个,确实算得上处境不妙,按这个标准,能找户好人家婚嫁真是难事。看来里正家的黄婶子真的是真心为她考虑的。
    不过这事对桃花来说无所谓。上辈子父母的关系就让她对婚姻失去了信心,还不要说生活在代沟这么宽的古代有她愿意嫁的人吗?更好的是现在她自己当家做主,上头也没人能逼着她,到时候再说吧。
    平淡的日子过得很快。一月之后,老乔家的原址之上一个崭新的院子拔地而起。青砖黛瓦,跟桃花的房子一般无二。一家人乐呵呵的喜迁新居。听说连乔老四这个光棍都一跃成了钻石王老五,一长串的大姑娘排着队的请媒人上门,枝儿也挑到了满意的人家,好事将近。
    老乔家一片祥和,暂时没人再有功夫理会桃花,只有满仓、狗蛋时不时的在学堂周围出没。
    “桃……桃花。”趴在窗台上偷听的狗蛋、满仓不防门被突然打开,出来一个他没有料到的人。
    “想学就大大方方的过来听,趴在这里怎么写字?”
    “我……我们真的可以吗?”狗蛋抬起头热切的望着桃花似乎不敢相信。
    “替我谢谢你爹。”桃花说的自然是上回乔得财作证的事。
    “桃花,你……别怪他们。爹当初也不肯的,都是三婶的主意。”满仓低下头,小声的说道。
    三婶?那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杨氏?是她在背后给她捣的鬼?
    详细的问过满仓,才明白这一切的幕后作俑者,竟然不过是杨氏的一招祸水东引!古人的后院向来不缺的就是人才,桃花莫名的当个回小炮灰罢了。怪不得乔得喜大字不识一个的主,说话竟能有条不紊,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啊。
    想着杨氏也不是真正安份的主。本来就瞧不上老乔家人的粗俗做派,这个桃花是知道的。云福虽然在军中管着万来人马,俸禄却并不高,一家六口的日子本就过得一般,再添上老乔家这一大群没花过钱的土包子转眼变土豪,银子流水似的花用,让杨氏心都气得揪起来了。
    没多久,云福终于打探到了父亲兄弟的下落,好不容易一家团聚。L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叶府

可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下不光银钱不够用,本就狭小的院子连落脚的地方都不够了。
    乡下人大大咧咧的不注意小节,可杨氏却是受过闺阁教育的,要守男女大防,满院子的人避无可避。日子越过越不称心,一心盼着老乔家人回乡下去,却一再没有动静。也不管她摆什么脸色,人家全都不顾。
    闲聊中知道桃花在乡下为东家守着那么一大摊家业,她就动了心思。
    乔老头骨子里透出的爱田爱地的农民思想,乔得旺、乔得喜好吃懒做的秉性都没逃过她的眼睛。在得知桃花本就与老乔家没有半点血缘之后,行事更是没了顾忌,就给他们支了这招,才把他们打发回乡下来。
    乔得旺本来打定主意赖在兄弟这里不回了,可经不过小王氏天天在耳边念叨。小王氏过了初初的兴奋劲儿,觉得这里狭小逼仄,连个入卦的人都没有,哪有村子里自在,况且自家男人回来了,那眼神老往杨氏和她的婢女身上瞟,让她心里更不得劲,自然是住不下去。
    桃花建的房子如何宽敞明亮,这话说得多了,乔得旺、乔得喜兄弟也动了心。兄弟这里想来可以再来,那房子先到手再说也好。这才有了一家人回村给桃花除族的事。
    只是万万没算到,自家老实木讷的大哥会坏事,到手的房子转眼就要飞了!
    不过好在桃花还算懂事,给他们新建了房子,目的算是达到了。
    出了户籍的事之后,桃花对这个官方的手续也上了心,房子、田产暗地里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为了往后节外生枝,就连几个孤儿的身契,都办得妥妥贴贴。入乡随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人人平等什么的还是搁一边吧。
    现在桃花身边有对外的大管事丁义,贴身侍女兰芝,大事小情根本不用她操心,耿虎、韩勇等十三名半大孤儿也乖巧懂事。承志、丁庆生、丁庆年三个有读书功底的正在府城进学。
    转眼水口村进入了农闲的季节。已经改名乔言的桃花日子过得悠哉游哉。日日带着那群小手下不是读书习字,就是舞枪弄棍。晨跑、马步、跆拳道、砂袋梅花桩,但凡自己脑海中有些印象的体训招数。翻着花样儿的拿出来练。
    饭菜管够,油水又足,在桃花声情并茂的煽动下,一群半大小子练得嗷嗷叫。
    可在府城。云福租赁的小小院子里,却气氛压抑。
    “二十两银子啊。二十两!”杨氏说得愤恨不已,只差没顿足捶胸。
    “你说,那么个小丫头哪来的这么多银子?真真是白眼狼!她那条小命当年可是老爷救的,怎么就不知恩图报呢?”
    “是呢。要报恩也是送给咱老爷才对啊,有了二十两,夫人这会儿也不用发愁了。以后一定要向她讨回来。”婢女翠儿在一旁附合。
    杨氏觉得婢女翠儿说的没错,老乔家那样饥一顿饱一顿的十年养下来。就能得到二十两银子起新房子,那她的命还是自家老爷从上京救回来的呢,怎么也得拿出百来两吧。
    自家老爷说到那丫头还一口一个有情义,哪儿有情义了?正经救命恩人在这里摆着呢,一文钱都没收到她的。对乡下老乔家倒是大方,一出手就是二十两银子!老爷是不当家不自柴米贵,人又孝顺,父母兄弟来了可着劲儿的招待,可家里积蓄本来都不多,现在被他们一折腾,早就入不敷出了,要不是她拿出嫁妆来顶着,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
    “你说,现在倒是怎么办?”
    云福回来,杨氏满面愁容的拿着一张烫金的请帖来给他看。
    “十月初十叶府大夫人过寿?按理咱们必须走一趟的。”云福看完点了点头。
    说到这个叶家,确有几分传奇色彩。
    追朔到其祖上,也不过一普通贫民小户,走运也就近几十年的事。恒河府作为邻近翰元国的第一边城,自然是战祸连连,叶家能成为一方富户,就是家里的姑奶奶机缘巧合下救过云家的老宁安国公一回,老国公感念那份恩情,对叶家伸出了援手,并纳了叶家姑奶奶做了小妾。
    接着云鹏远云大将军又娶了叶家的女儿当继室,成了当家主母,这才使得叶家在恒河府风声水起。捐官从商,使叶家真正发迹了,成长为府城大族。
    对于云福来说,这叶家既是府城大家,又是云大将军继夫人娘家。无论是他与云家的关系还是夫人杨氏的关系,这点走动都是必须的。特别这叶大人目前虽然不是他的顶头上司,可也是从五品的武官,也有打交道的时候。
    “是要去呢,可是,可是拿什么送礼啊?家里花销都没有。”说到这个才是重点,杨氏的眉头紧皱。
    “这有什么,去一趟也就表示个敬重。咱家什么条件也都是知道的,随便拿点什么就成了。”对于妻子的为难云福很不理解,村子里随礼拿几个鸡蛋都成呢,也就是个礼轻情义重的意思。
    杨氏听得一噎,自家丈夫就是个不通俗务的,跟他讨主意,等于白搭,干脆扭身不理他。
    转眼,十月初十就到了,无论杨氏有多为难,该去还得去,该送的礼还得送。把自己的家底翻了个底朝天,才勉强凑出一匹绯色暗纹五蝠锦锻,一匹银红细棉布,外加闻香斋贺寿点心两封。
    杨氏掂了掂手里的东西,暗自叹了口气,这点儿礼真是拿不出手,可就这些就已经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