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安平一世 >

第2章

重生之安平一世-第2章

小说: 重生之安平一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尚无奈地点了点头,接着道:“将来心性上也要平和些,不可大喜大恸,大忧大怒。”见两人面满涩然,犹豫了下终究开口到,“这位小友与老衲颇有缘分,老衲愿代师收徒,不知两位可否愿意?”
“您是说让孩子在这儿当和尚?”沈老爹有些犹豫,在这里看病肯定是方便的,有个什么难过也有人在边上看着,总比什么都不懂得自己强,可这让孩子当和尚,他却有些不乐意。看向边上的小儿子,也是满脸的为难。
“施主不必多虑,小友跟着老衲只是学习医术药理,至于出家与否还要看小友将来的打算。”于是看病的甲某顺便成了成荫寺主持的师弟。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鼓励鼓励吧O(∩_∩)O~




第三章

作者有话要说:看过的亲不用看了,改个错误,居然把贫僧写成了频道,某人自拍~
河重镇的成荫寺是极有名气的,不说这附近的村镇,便是县城也是有不少人过来看过病的。一边大师得知甲某还没有名字,便为他取了个乳名迦佑,现在我们的迦佑正在百无聊赖地翻着手边的佛经,时不时地打个哈欠,偶尔瞟一眼门口,看着天色确是还早,便把书拂到一边,摇摇晃晃地爬到床上继续补眠,反正他是不用做早课的。自从被送来这里已经有两年了,因着一边大师,这两年虽遇上几回凶险,但终是熬了过来,小心将养至今,已经有了不小的起色,难得今天早起是因为今儿是沈家人来看他的日子。
沈家离成荫寺也有十几里地,沈凤娟和沈家老娘脚程慢,一个月才能来看一趟。倒是沈勇军,这两年为了补贴家用,干完了地里的活儿,还会挑担挣钱,几百斤的东西十几里地的路每日就要来回三四趟,偶尔路经寺旁,就进来看看外甥,刚刚在寺里碰见姐姐便想起今儿个是初六。
因迦佑离不得人,一边大师一直将他养在身边,并未另设厢房。听闻两人到了,见剩下都是些普通病痛便交给几个徒弟,带两人去寻迦佑。进了禅房,并未听到声响,示意两人坐于外间等候,这才放轻脚步进了里间。见他果真好梦酣然,一边不由摇头,亲自到外间打了盆温水,拧了把毛巾,细细地为他擦拭了一把,见他眼睑微动,才小心地抱他起来,擦手穿衣,期间虽然迦佑小朋友很不合作,不过一边大师却是松了一口气,没发脾气就好,别看这小祖宗平时都是安安静静的,觉中被人吵醒后的暴躁脾气却没人受得了。出了房门迦佑已经清醒了,见了沈凤娟和沈勇军,规规矩矩地叫了妈妈舅舅,沈凤娟抱过迦佑端详了一阵,又问了些吃的住的,迦佑都极有条理地一一答了,看着奶声奶气偏又一脸严肃的小人儿,沈勇军真是百看不厌,稀罕得不行。看到儿子如今还算康健的样子,沈凤娟对一边大师又是一番感激,一边大师一边谦逊一边看着沈凤娟怀中闭目休息的迦佑,心中泪流不已,女施主你就别再谢了,不然这小祖宗又得埋汰贫僧了……
留了两人午饭,沈凤娟抱着迦佑又是一番叮嘱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看着两人一步三回头的样子,一边大师看了眼怀中似乎已经睡着的某人:“迦佑难道不想着回去?沈施主可甚是挂念你啊。”
“加油,我还哦耶呢,取的是什么名字啊你,说了几遍不许叫了你还叫!”迦佑不满地白了一边大师一眼,“出家人管那么多红尘俗事,也不怕六根不净!要是哪天破了戒,小爷可帮不了你,我也就一打工的,你别对我抱太大希望!”“……”一边大师默默无语,颂了声佛号,抱着昏昏欲睡的迦佑送他回床继续补眠。
从第一眼他就感到这孩子来历不凡,命火虽弱魂火却极强,更奇的是魂火外竟有五彩金光包围,以为是佛光,才为这孩子取名迦佑。不想这孩子却极不喜这名字,一边大师为哄孩子接受,也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就解释与他这名字的来历与寓意,却不想这孩子听后竟是一脸沉思地望着他好久,接着便口齿清晰地问了许多他皈依佛门后的修行事宜,随后更是告知,以他的悟性心境本该有番作为,只可惜此界灵气有限难成大器,只能等下辈子了。听到这番话一边大师也知道自己是真的遇到奇人了,否则一岁多的孩童又怎会说出此种言论?不要问他为何不疑之为妖孽,你见过身披神光的妖孽吗?当然这是神光不是佛光也是在两人随后几次不多的谈话中,迦佑小朋友心情不错的情况下才告知的,再多的,呵呵,抱歉,天机不可泄露!不愿正面回答,并不妨碍他侧面透露,也因此一边大师对迦佑的话总是格外留心的,只是,打工的是什么意思?难道神界也有地主,而迦佑是长工?

沈勇军今天活结束得早,便又顺路来看望小外甥,一边大师仍是忙于问诊,便差了个小沙弥带领着去找迦佑。迦佑正在禅房里翻看着《黄帝内经》,见舅舅来了放下手中的书册,又把茶杯茶壶推给他让他自便,他力气小干不了。沈勇军喝了口茶,好奇地拿起外甥刚放下的书,翻看了两页,却被满眼的竖排繁体绕的眼晕,摸摸外甥的小脑袋,笑着说:“下次舅舅给你带小人书过来,那个才好看呢。”原来他看到这书中还有好几页的人体穴脉图,以为迦佑把它当小人书看了。
“谢谢舅舅,不过不用了。”迦佑虽不知道现在确切的时间,但从那些来此看病的人的衣着来看,倒是很像他曾经待过的一个时空的七十年代,那时人们的物质生活都匮乏得很,哪有闲钱去买小人书给孩子。
“用的,这些书你又看不懂,也没个人陪你玩,怪没趣的。”沈勇军感受着手中毛绒绒的触感,有些舍不得放手,心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招人呢?
“我看得懂。”被摸脑袋摸得不耐烦的迦佑抽抽嘴角反驳到。
“是吧,舅舅也不能天天来陪你,你娘和外公外婆更是没时间,你一个人……你说你看得懂?”终于反应过来自己外甥说了什么的沈勇军瞪大一双眼睛,惊奇地看向迦佑。
“恩。”迦佑又点头肯定了一遍,见沈勇军一副不信的样子也不做解释,只是将眼前的这一页内容读了一遍,顺便解释了一下,于是沈勇军又变成了一副见鬼的表情。
“这都是一边大师教你的?”沈勇军终于相信了自己的外甥不比寻常孩子,才两岁识得的字比自己这个舅舅都多。
“迦佑聪慧非常,难得的奇才,老衲只是帮他打了底子,剩下的都是迦佑自己努力习得的。”正进门的一边大师笑着接口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学了医,从大了讲悬壶济世,泽被苍生,从小了讲也算是一技之长,可衣食无忧,且也能积聚功德。”

 作者有话要说:看过的亲不用看了,改个错误,居然把贫僧写成了频道,某人自拍~




第四章

沈家代代地里刨食,祖上五代都是贫农,这身份在WG时挺光荣,可现在却没什么真实惠。沈勇军来成荫寺的机会多了,看着寺中来客络绎不绝,走时又每每留下不少好东西,心中本就模模糊糊的有个念头,听了一边大师的“一技之长”,终是明白了那个念头是什么,他也该有个一技之长啊。过去身边往来都是庄户人家,也不觉得有多大差别,如今见多了镇上和县里人家的光鲜,沈勇军不可能不羡慕,再说迦佑现在养在寺中,这将来总要回家的,一想到之前问到的迦佑这几年的药材开销,沈勇军又是一阵头大。
下定了决心,沈勇军就和家中好好商量了一番,都说穷则思变,迦佑将来的花销的确让沈家很有压力。一番打探,听闻离这儿不远的民主村有一老汉姓田,那手泥瓦活儿没人不赞好的,便抓了家中还在下蛋的两只母鸡,由沈家老爹领着沈勇军去拜师了。
而此时我们的迦佑小朋友正手握一边大师为他量身打造的兔毫一只,慢慢悠悠地默着脑中所记的古方,毕竟轮回了这么多世,该学的不该学的都学会了些,他不用喝孟婆汤,记忆力也算不错,便挑着有用的记下了不少,代价就是那孱弱的躯体,毕竟太强的魂力不是婴儿的身体能承受的住的。
又写好了一页,放下笔动了动有些僵硬的四肢,喊了屋外碾药的小和尚将他抱回屋,吃了午膳又喝了药,睡一个午觉两点起床,吃点心,再打坐练气到下午五点,吃晚饭喝药,让一边大师抱着遛食到六点,抄经文到六点半,吃点心,继续打坐练气,再吃点心,然后睡觉,第二天八点起,吃早饭喝药,写药方或干其他事比如睡觉到十一点,期间吃点心两次,以上就是我们迦佑小朋友一天的作息时间,而且短期内不会更改。

沈勇军是个争气的,学东西认真,嘴也甜,尽管家中不宽裕却也时不时地买上酒菜孝敬他,哄得田老汉甚是欢喜,教起东西来也格外尽心,这才一年多干起活来已是有模有样,比起他的几个师兄也是不差,估计年底就能出师了。今天又逢初六,是沈凤娟来看儿子的日子,沈勇军自然也是同行,只是这次还多了个人,姓张名建军,是沈勇军的一个师兄。
几人到时,迦佑正在默着《药经》,明明是张奶娃脸偏又一副沉静肃然的样子,真是引人发嚎,沈勇军顿时没了在外的稳当劲儿,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抱着就是好一番揉搓,直气得迦佑涨红了脸下口咬了他才算罢手,沈凤娟抱过孩子狠瞪了弟弟一眼,这小子是越发见小了,过去可没闹得这么厉害过。帮儿子整理了头发和衣服,又是一番询问,无外乎就是些吃的用的,见儿子脸上已有了几分血色,不再像年前那般苍白一片,也信了一边大师的话,这孩子是真的大好了。
见孩子看了眼张建军又看了她一眼,却并不询问,沈凤娟不由得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介绍。“妈妈,这位叔叔是谁?”见沈凤娟神色闪烁,躲着他的眼睛就是不愿开口,舅舅又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迦佑小朋友只好自己开口询问。
“叫什么叔叔啊,叫爸爸。”那人脸皮也甚厚,无视沈凤娟眼中的嗔怒,径自抱过迦佑,开口将让他喊爸爸。迦佑微一挑眉,见舅舅仍是坐在那里装模作样地翻着桌上书册,娘虽眼中含怒却并未阻止,也明白了两人关系,可到底是不喜他的油滑样子,也想看看他对娘之前婚姻的态度,便装作一脸天真的样子,开口到:“他们都说我爸爸是白眼狼,可是你看着不像狼啊。”那男人一脸尴尬,假咳了两声,揉了揉迦佑的脑袋,说到:“别听他们胡说!爸爸那是要挣钱给你买好多好多好吃的所以不在家,现在爸爸回来了。”说着拿出布包里的几块奶糖,哄着他道,“儿子,跟爸爸回家不?”见那男人眸色清正,态度温和,若他真是个三岁孩童的心智定是会相信他的,再瞥了眼娘,见她眼中感动,迦佑也不准备多说,毕竟是母亲自己的选择,他虽早慧,但若在此事上发表太多意见也不见得他们会当真。
于是在迦佑的默许下,沈凤娟在第二年年初嫁去了岩坝村,张建军本要把迦佑接去家里的,却被一边大师给拦了下来,说是孩子小,还要在此好好调理段时间才放心。当年年底沈凤娟为他添了个妹妹,却也是七灾八难的,险死还生了两回,张家无奈,只好把女儿抱去了成荫寺,给迦佑做伴。
一边大师见了这女娃啧啧称奇,说这女孩儿生带怨戾之气,周身黑气缭绕,若不想法驱散只怕没几年活了,再看迦佑的神光护体,却是福临心至,将女娃的异常之处告知于迦佑,问他可有法化解。
来时女娃就已褪去满身通红皱巴巴的样子,眼睛睁开了,五官甚是清晰,迦佑对她如此照顾除了是他的亲妹更是因着她像那位故人,如今听了一边大师的话,知道却是那位故人无疑,顾不得一边大师也在,抱着女娃哀戚恸哭,泪流不止,最后竟晕了过去,躺了几日方好。
病好之后,为女娃取名芷萱,在寺中留客的西厢收拾出了个院子,请了个奶娘贴身照顾,迦佑也搬去与妹妹同住,不让她离了眼前,许是神光威势,不过半年孩子周身的黑气就几不可见。期间迦佑还从一边大师那里要来那串他从不离身的百年檀木佛珠,执此珠为她夜夜诵经期年不止祷求佛祖,发下誓愿终身吃斋念佛只求佛祖保佑芷萱一世安平。

一边大师决定要出去云游一番,走之前留下大半的药材给迦佑,更嘱咐留下的弟子小心照顾,虽说不过相处四年,但迦佑是他一手带大的,感情自是不一般,此次要走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位亦师亦友的师弟了。看着已不见丝毫黑气与怨戾的芷萱,以及她手上那串淡淡金光流转的佛珠,再看向抱着妹妹神色祥和的迦佑,知道两人夙世因缘,非自己一个外人可插手,便拉过沈凤娟夫妇,细细地交代两个孩子的脾性与喜好,尤其是迦佑的禁忌。
看着老和尚在一边絮絮叨叨罗嗦个没完,快半小时了,也不见停,迦佑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