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独善其身 >

第8章

独善其身-第8章

小说: 独善其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文?你看这几个都有缝了,一个1文钱都卖不出去了,你不要趁着天黑欺负我们看不清啊!而且天这么晚了,你拉回去说不定破掉的更多,15文吧!”
  买瓦罐的赶忙接到;“哎呀!这几个是我没看清,要不这样,一共您老给20文!这15文也太少了,您看我来镇里一趟也不容易。”
  “碗公,算了吧,就给她20文吧!你有零钱吗?我这儿没有。”沈从心说的理直气壮。
  “行,我有,你等着。”碗公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回屋从床铺底下摸出一个布包来,一层一层的展开,展了4层才露出一把铜钱来,碗公小心的数了20个拿出来交给沈从心,沈从心递给买瓦罐的,买瓦罐的收了钱道了谢离开了。




☆、初提置业

  碗公和两个孩子看着一堆瓦罐不明所以,刚要开口问,沈从心说道;“我因为没有地方把银子运过来,就买了这些瓦罐,顺便也让她帮忙运过来。我先把这些搬到你老屋里去。”说着搬起两个瓦罐走到碗公屋里放下,几个人还不敢相信,谁拿这个放银子啊!
  几个人发愣的功夫,沈从心已经把12个瓦罐都搬到了屋里,屋子里地方本来就不到,现在基本上连站的地方都快没了。
  碗公扶着两个孩子跟着走进来,就看到沈从心从一个瓦罐里拿出一把稻草,稻草里包着巴掌大的一块银砖,三个人都呆住了。
  “这12个瓦罐里每个里面放了10块银砖,一共是120块,每块16两,一共是1920两,您先收好。”说着拿起手中那块一用力,捏成了薄薄的银饼,又找沈月拿来剪子剪成大小差不多的32个小块,交给碗公。
  “今天来不及换碎银子了,先这样将就将就吧,也该吃晚饭了,我看今天就别准备了,让沈月和好儿去外面买点儿吃食儿回来,也算是提前庆祝咱们这一家子总算是团圆了,等青衣和沈星回来再好好庆祝!您说呢?”
  “好、好!你说的对,是该好好庆祝庆祝,好儿、阿月,你们两个拿块银子去街口的卤肉铺买只鸡,再割2斤卤肉,再买一坛酒,别忘了买几个馒头,今天要给你们阿沈姐接风!”碗公看到沈从心这么轻易就拿出这么些银子,知道沈从心绝对不是在说大话,想到今后这几个孩子有了依靠,就算自己去了,也不至于孤苦无依;又想到自己当年沈家兄弟带来的哥哥的信,说家主家遭难,哥哥打算请他们来三合镇避一避,结果自己等了三年也没有等到,反而听人说自己的哥哥和家主一家都已经遭了不测,自己带着这三个孩子艰难的讨生活,尤其是今年冬天,自己身子不好,生怕自己一旦去了,三个孩子从此就成了孤儿,家里又没点儿产业,几个孩子恐怕迟早要走了自己和哥哥的老路——卖身为奴,但是像自己和哥哥这样好运的下人却没有几个,碗公见到过很多富贵人家的下人不明不白死去的,被家主欺负抛弃的,被转手倒卖的…。。一想到这几个孩子以后可能会有这样的遭遇,碗公真是一夜白头,一个冬天人都老了十来岁,身子愈发的差了。
  沈从心的到来无疑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希望,想到自己的孙子,哥哥的两个孙子以后有了依靠,碗公觉得自己就算是立时死了也甘心了!
  这边沈从心和碗公商量着置业的事儿,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好儿和沈月买好了东西回来了,两个孩子干起活来都跟麻利,也不用碗工吩咐,就把买来的东西装到碗碟里摆在一个充当饭桌的木箱盖上,又跑到另外一个屋子里找齐了四个马扎摆在箱子周围,碗公看孩子们都把饭摆好了,连忙招呼沈从心吃饭。
  四个人在围着箱子坐下来,碗公是对她有点儿畏'TXT小说下载:www。87book。com'惧,两个孩子则是有点儿怕生,所以一开始都有点儿拘谨,不敢夹菜吃,过了一会儿发现沈从心人虽然看起来有点儿严肃,但是人似乎还挺和气的,不停的给他们夹菜,问他们一些日常琐事,碗公倒不太明显,两个孩子明显是不再掩饰自己了,两人你来我往的吃了个不亦乐乎,一顿饭吃到最后气氛融洽了许多。
  两个孩子虽然买了不少东西,但是两个大人加上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孩子,最后把一箱子盖的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吃过饭,两个孩子又忙着收拾碗碟,碗公则是忙着给沈从心(www。87book。com)整 理床铺。
  “实在是对不住,第一次来家里就让你破费,也没有床好被子给你,今晚两个孩子跟我睡,你就在隔壁将就一下吧!”说着去隔壁屋把两个孩子的铺盖搬到了自己的床铺上,接着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床稍新一些的被子,示意沈从心跟他过去,沈从心跟着他走到隔壁房间,碗公放下被子,点着了油灯,房间摆设基本跟他住的那间一样,这是这间房的采光通风稍好一些,碗公把床铺好,跟沈从心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聊着,不一会儿好儿端着烧好的热水说是给沈从心洗脚用的,沈从心连忙接过来,道了谢,碗公有跟她交代了两句,带着好儿出去了。洗漱完毕,沈从心自己倒了水,回房脱衣睡觉,一夜无眠。倒不是因为她睡不着,而是她本身不太需要睡眠,一天大概睡一个小时左右对于她来说就已经是足够了。
  她躺在床上想到吃饭时碗公三人,尤其是碗公对她小心翼翼的样子,看来要让这家人完全的接受自己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啊!想到手机谷中的沈青衣,明天自己还要在这儿耽搁一天,不知道他会不会好好照顾自己,千万不要像博士一样,没人照顾的时候一定会把自己和家里搞得一团糟。想到既然遇到了碗公一家人,她跟沈青衣就不能长住谷中了,青衣估计放不下这一家子,看来要尽快在这里安顿下来,把沈青衣接过来了。想到这样一来,温泉谷里的温泉就泡不了了,家里安顿下来之后要在卧室里尽快做个如意门,让青衣好好地泡泡温泉。想着想着居然睡着了。
  天还没亮,沈从心就听到隔壁有动静,他也坐起身穿衣起床,刚推开门,就看到碗公和两个孩子拿着水桶要去挑水,沈从心赶上前,一把拉过水桶,对碗公说;“由我这个劳力在,怎么能让你们挑水呢?这样吧,您和好儿在家准备早饭,让沈月给我指路,我去挑担水。”
  “使不得、使不得,哪有让客人干活的道理!”
  “有什么使不得的,将来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了,您就不要跟我这么客气了!”说着向外走去。
  “阿月,快跟上,你阿沈姐不知道地方!”碗公看实在劝不住,连忙让沈月给她带路。
  这条巷子的人共用巷尾大槐树底下的一眼古井,这里住的都是些穷苦人,白天都有正经活干,所以都趁着一大清早来打水,因此沈从心和沈月来到井边的时候,井边已经站着不少人等着呢。巷子里都是些老街坊,基本上都认得沈月,看到他跟一个陌生的女人一起过来挑水,都是一脸好奇,有个三四十岁的女人开口问;“这位妹子,你是沈月他们家的?”
  “我是沈月的哥主(哥哥的妻主,简称“哥主”),他哥哥跟他们兄弟两失散了3年多,前段时间总算是找到了这两个孩子,他哥哥这段时间刚好身体不太好,我就一个人先过来这边帮忙照看照看,我跟他哥哥打算在镇上安家,过段时间就搬过来,往日多谢各位街坊照看碗公和这几个孩子,沈从心代我家夫君谢过各位了!以后也要各位多照应了!”
  这些街坊一看一听,觉得沈从心相貌俊俏,说话斯文,穿着打扮也有几分贵气,也没敢再多问,只有几个跟碗公一家熟悉的几个人跟她寒暄了几句。
  沈从心打了水,挑着往回走,把水倒到缸里,外面碗公和好儿也回来了,碗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家里已经断粮了,现在又太早,铺子都还没开门,只好先借了点儿。”
  “是我想的不周,应该先给家里要添置些东西,只是怕您着急,赶着回来给您报信,昨天没来得及。我再多留一天,帮忙置办好了再走。”
  “让您见笑了,家里实在是艰难。不过也不用置办什么,置点儿粮就行了,开春找到活儿家里就有进项了,到时候就好了。”碗公更不好意思了。
  “你别这么说,一来家里这些东西也不都是咱们自己家的,二来东西东西确实有年头了,也该换换了。而且等咱们买了新房子还是要置办的。早办晚不办!我听青衣说了,您家家主以前就是给人做采买的,你也懂点儿,我跟青衣还有沈星还要过段时间才能过来,这段时间就要劳烦您啦!我们过来又没有地方住就要看您老了!这点儿事儿您要还跟我们客气,我也不敢麻烦您啦!”
  碗公忙说不敢当,拉着两个孩子让着沈从心进屋洗漱,准备吃饭。几个人吃完饭天已经大亮了,留下沈月和好儿收拾打扫,碗公陪着沈从心来到了巷子里专门帮人拉运东西的四姐家门口。
  “阿水?阿四在家吗?”院子里走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还端着一个针线簸箩。
  “碗公,刚挑水饮了马,他又去挑水去了。您找他有什么事儿?这位是?”
  “这是沈月的哥主,前天沈月和沈星上山没回来就是遇到他哥哥夫妻了,阿沈是昨天到我们家的,想买点儿东西,看你们家的马车今天有没有活儿?”沈从心接过话头,跟阿水说了大概要运的东西,还说想包他们家大半天的车。
  这位阿水倒是个爽利人,立马就答应了,说着四姐回来了,原来就是在井边问沈从心是谁的那个女人。
  这位不愧是跟阿水是一家人,人也是异常爽利,听阿水把事情这么一说,立马就套马车说跟着碗公出去。沈从心先去银庄换了一块银砖,拿了10两银子和6300文铜钱采取街上买东西。
  这位四姐平日里就是走街串巷的帮人拉运东西,因此对于各个铺子的都很熟悉,完工也就是因为这个才特地找她。果然没有找错人,沈从心一说要买什么,他立马就能给你说出来哪家的东西便宜又实惠。
  有了四姐的帮忙,小半天儿的功夫,东西就买了个七七八八。买的东西有:100斤大米500文,碗公、好儿和沈月每人一薄一厚两身新成衣一共花了1200文,每人扯了两身衣服的布料花了500文,每人一双新鞋花了450文,三床新被子1500文, 15斤棉花花了1500文,油盐酱醋什么的花了不到500文,沈从心看昨天用的碗碟什么的也都破的不成样子了,又买了一套碗碟花了300文。最后回去时候又买了些菜肉什么的准备中午做饭。
  这半天忙活下来,四姐确实帮了不少忙,沈从心在谈好的包一天100文的基础上有多给了20文钱。
  东西都拉回家安置好,沈从心问道;“四姐,我跟夫君打算在镇子上买个宅子和铺面,我看你对街面上的事儿都挺熟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碗公也帮腔说道;“是啊,我一个男人有也没什么门路,你平日里消息最灵通,你帮忙给留意一下。阿沈想回去接青衣过来就住到新房子里去。”
  四姐一听有点儿愣住了,她还真有这样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有一个惊喜,在继第一个评论之后,MS又有了第一个收藏。
PS:十章之后日更




☆、买房安家

  沈从心看到四姐模样也有些明白,问道;“四姐可是想到了合适的房子?”
  “确实是有个不错的宅子。碗公,杏花弄李家,就是她家女儿前两年考上举人当了官儿的那家,他们家女人接他们二老一起住,他们家本来就有个老宅,杏花弄的那栋宅子本来就是买了给他们女儿读书时住的,现在就就想卖掉,前天我帮他们家拉东西他们家管家还跟我提这事儿呢?” 
  “宅子很大吗?有几成新?我们一共六个人,而且我们不打算请人,就是自家人住,不过到时候开店,可能还要留两间房子给伙计住。”
  “那也顶多十来个人,住着倒也合适,那个宅子位置不错,有院子挺大的,房间也有八九间,还有口井,因为离三合街不远,也算是闹中取静,所以价钱有点儿贵,但是老两口也急着卖,你们要有兴趣,价钱兴许还能压一压。”
  “碗公,我不放心青衣,下午就要回去,要是这样的话,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看看,要是合适的话就定下来吧!”
  碗公也觉得可行,点了点头,交代了两个孩子在家做饭,就和沈从心出了门。
  四姐赶着车载着沈从心两人不到一炷香的功能功夫就到了杏花弄李宅门前,刚拴好马,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出来一个看起来跟碗公年纪差不多的女人。
  “这不是阿四吗,这是帮哪家拉货啊?”
  “李管家,这么巧碰到您,您之前不是提过几次,李老夫人想把这宅子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