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医师 >

第235章

医师-第235章

小说: 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投入是为了将来的产出!”

似乎是猜到了两人的心思一样,田路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刚走了一半的研究人员,剩下的虽然都是精兵强将,但是毕竟数量太少了,而刚入职的以应届毕业生居多,如果强行让他们边工作边学习的话效率太低了,还不如干脆花费时间进行培训。呵呵,我看了一下,大家都相当的优秀,培训花不了太长时间,但是到时候一旦开题了之后,我想效率肯定会很高的!”

“问题是,这个投入可是太大了!”

钱乐乐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咱们给的待遇不低,这么多人加起来,每个月可是一大笔钱!你的那些计划什么时候能正式开始?”

“不着急。”

微微一笑,田路悠然地说道:“最多也就半年左右吧。咱们先继续招聘人手,然后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马虎不得。具体开始的话,等到研究所那边的课题进行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田路稍稍顿了一顿,接着笑道:“我下半年在临床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趁这个机会调整一下,而且说句实话,我也正好趁这个机会给咱们实验室找几个领头羊过来。”

田路一点儿都不着急。

实验室以后除了做一些药理学的研究之外,基本上就是为了药物研发而努力了,所以田路才会一次性让招聘这么多的人手。虽然说他脑子里有着未来世界很多化学药物的分子式,但是不可能一一的拿出来用,不然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说为了能够“理所当然”的发现那些价值极高的分子式,田路必须要大量的招聘人手,用实验人员的数量来掩盖那些效率高到让人惊叹的试验计划!

再者说,田路他也耗得起。

前段时间到手的一亿美元,扣除掉税收和支出的两千万美元之后,还剩下足足六千万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就是三亿多,这么雄厚的财力别说养几十个人,就是养上几百个也是毫无压力的。更何况,只要人手足够,到时候最多半年时间,那些现实中年销售数十上百亿美元的药物就能一个个的蹦出来,为了实验室带来更多的资金了。

看到田路一副淡然的样子,韩军和钱乐乐知道他肯定是胸有成竹了。本着一直以来对田路的信心,两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那么,咱们实验室派出去进修的人员名单如何确认?也是准备送去那些研究机构吗?”

稍稍沉吟了片刻之后,韩军正色问道。

“那倒不是。”

田路摆了摆手笑道:“我们的人分成两个部分,研究人员全部送去斯克利普斯,但是实验技术人员我已经安排好了,去诺菲和奥尔格的药物研发部门!”

韩军和钱乐乐同时眼前一亮!

既然实验室以后的定位有相当一部分就在药物研发上,那么要派人出去学习的话,还有什么能比那些跨国巨头们的研发部门更好的地方吗?恐怕也就是田路,如果换了其他人的话,像研发这样的要害部门,恐怕无论是诺菲还是奥尔格,都不可能对外面开放的了。

“总之一句话!”

双眼微微一眯,田路的嘴角绽放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尽可能多的招聘优秀人才,然后让他们尽快的成熟起来,等到年底时机一到,所有人必须全部投入到我的几个课题之中!我敢向两位保证,咱们实验室真正让世界为之震撼的时机,不在他时,就在明年!”

第323章 天然药物实验室

要说起来的话,研究所和实验室这边的事情都是多如牛毛。

一家刚刚换了领导,还来了好几个成绩彪悍的研究人员,一家则是刚刚进行了大换血,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新人,除了少数生性淡然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有些心思不定。有纯粹因为单位的变动而不安的,也有费尽心思琢磨新领导脾气秉性,当然也有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了……

不过对于田路来说,这些事情他可是不准备去过多的关注了。

实验室这边自不必说,有韩军和钱乐乐两人在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尤其是现在缺乏强有力的领军人物,想找个刺头儿都不可能。至于说研究所这边,从实验室来的人唯田路马首是瞻,至于说所里原来的几位博导,田路虽然也曾想过要靠他们来做很多的工作,但是如果对方不配合的话那也不是特别的重要。

如果按照韩军的强烈建议,田路应该在研究所这边多花些时间,然后好好安抚一下人心,尤其是那些“原住民。”心中的不安,从而可以让工作尽快的走上正轨。然后再通过一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把研究所的工作帮他给彻底的管理起来。

不过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提案,却被田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田路答应接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大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借助京师大学的这个名头,也有少部分是为了里面那些虽然不算很出色,但是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们。但是另外一方面,田路从来不认为自己应该去做那种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的领导者。尤其是在这种纯粹的学术机构,田路认为自己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带来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

在国内,研究机构的主管一般都是学术型主管,也就是说你要想做到这个一把手的位置上,那就是应该学术实力是最强的。当然,也不是绝对这样,很多地方的一把手并不是单位实力最强的,有的甚至还要弱上不少。只不过,如果个人的学术实力不是最强,那么要么就必须后台够硬,要么就是自己的处事够圆滑了。

在一般的科研机构里面,领导的权威性那是要稍逊于行政单位一把手。

所以说很多时候,自己的实力如果不是远超他人的话,在单位管理起来也必须小心翼翼,毕竟搞学术不是搞权术,真正优秀的人才,对于领导远不如一般人想象中那么敬畏。

就像很多医院里那些极为出色的医师一样,和自己的领导不对付自然有大把的医院愿意请他过去,只需要衡量一下彼此的得失罢了。而对于那些在学术上有建树的领军人物,那更是完全不用担心什么了,只要不是特别的情况下,即便是院长级的领导也是会客客气气的,在很多地方选择妥协。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一大早田路可以选择直接离开,而不是像刘明希望的那样,立刻赶回科里接待那名特殊的患者。

以田路现在的情况而言,只要有正当的理由,他确实可以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且对他本人来说,麾下恐怕也永远都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力降十会,在学术成绩上的巨大差异足以压下任何人心中的其他想法,尤其是当那些以前表现也颇为平庸的研究者,到了田路手下就大放异彩的时候,真正的聪明人都会知道自己怎么做的。

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田路也不打算过多的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在他看来,自己的精力只能用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上,一个是生活上,至于说其他方面的问题……

田路只是一个拥有未来系统的正常人罢了,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所以说,为了长远考虑的话,还是必须尽快给研究所这边找一个职业管理者,就像是韩军和钱乐乐那样的,能让我省太多心了……”

琢磨着这些事情,田路暗暗地想道。

和韩军他们谈完了事情,田路有些无所事事的办公室里面待了一会儿,干脆就和钱乐乐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离开了大楼。

这会儿也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校园里不少老师或者研究人员模样的人正在匆匆忙忙的走着。京都的交通状况极差,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越到后面越是堵车,有时候哪怕只是提前走那么十分钟,路上都有可能省出两倍的时间出来,所以大家都是行色匆匆,脚下步伐很快。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人,此时反而是面色轻松,不紧不慢的走着。

这些人的年龄不大,而且脸上的稚气也尚未褪去,明显是一副学生的模样。也只有这些本身就住在学校的学生们,才会在这个点儿显得如此悠闲。

不过,学生的数量明显不多,在这校园里反而成了配角一样。

京师大学医学院,每年的招生量向来是不大的,尤其是在临床专业从七年制转成了八年制以后,招生的数量就更加少了。按照国家的规定,有八年制招生资格的学校是不允许继续招收七年制的,而从来不缺经费,无需靠学生的学费养活自己的京师大学医学院更是干脆连五年制的招生也给取消掉了。国家还有规定,八年制招生规模在百人左右,所以医学院每年在临床上只保留了一百人左右的名额,基础医学八年制也是如此。至于其他的小专业,也是秉承着小规模、高质量的招生理念,人数不多。

医学,尤其是临床专业是非常特殊的,除了学制长,学习辛苦之外,在上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比较稀缺的资源,比如说尸体。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华国人捐献遗体的人是极少的,所以医学院的尸源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到了快毕业的时候,需要到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基地的需求也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

正是出于这种种的限制,几乎成了一种惯例,等级越高的学校越是不缺经费,也越是注重对于学生的教育,宁愿集中所有资源满足少量学生的需求,所以宁缺毋滥,不随意的扩大招生数量,有时候还会缩减不少,而等级越低的学校反而招生量越大,有些地方的本科院校只有五年制本科,但是每年的招生量甚至会高达千人以上!

这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现象,最好的学校只收八年制,或者也收一部分五年制,但是招生人数很少,其次的招收七年制和五年制,最底层的则是只有招收五年制的资格,但是招生人数最多!

很多学校的招生量扩大了不少,但是教学的质量就……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学生们,田路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八名学生。

田路今年没有招临床的研究生,所以还是只有八个学生,其中七名基础的,只有一个是临床的。

基础医学和临床本来就是不同的,在实验室里,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试验方法,然后又有好的研究思路,那么就很有可能非常快的出成果。但是在临床上,经验必须是靠一个个患者,一台台手术来积累的。就像夏若和黄巧巧一样,仅仅两年的时间,已经可以在田路的指导下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了,但是已经来了差不多一年的董强,却还没有真正到神经外科报到!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两回事儿,一个是在实验室工作,一个是去做医师,但是两者又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就像田路在癫痫上的研究一样,那是缺一不可的。

唯一的一个临床研究生董强,还在第二年的外科轮转阶段,到过年的时候才会真正的到田路手下,后面肯定还要继续攻读博士,就业后还要继续去升主治、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等待他的将是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而七名基础八年制的学生,却已经体现出了极强的潜力,尤其像夏若和黄巧巧这样,已经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人,未来那是一片光明!京师大学前面也有这样的例子,毕业后可是直接就被某知名大学聘为教授、博导,要知道,那人刚毕业的时候连三十岁还没到呢……

当然,夏若和黄巧巧这样的毕竟是极少数的特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做一名医师,那肯定是不会去选基础的。专业的区别自不必说,收入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相比之下,同样优秀的情况下,国内医师和基础研究人员的收入差距虽然不像国外那么大,但是毕竟还是存在的。

一路上溜溜达达,田路很快就来到了校园的另外一端,找到了一所不起眼的四层小楼。

矮矮的楼层,灰突突的墙面,再加上隐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数目之后,如果不是打听过的话,田路也不敢相信这里就是国家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也就是京师大学医学院的天然药物实验室!

校内各种各样的研究所、实验室众多,也是京师大学的特点之一。作为国内最顶级的院校之一,京师大学医学院自然不可能像普通院校一样,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学上面,对于他们,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儿。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代表着学校的实力,天然药物实验室就是那众多的研究机构之一。

信步走进了实验室的大门,对着迎上来的门卫,田路笑吟吟地点头道:“你好,我是学校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主任田路,请问咱们这里的兼职教授陈东升老先生在吗?”

第324章 挖角

“哎呀小田,你可是稀客啊!欢迎欢迎!”

接到门卫的电话后冲下来的陈东升一脸惊喜,大笑着迎了上来。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当年的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上,自那之后只是偶尔的路上碰到。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