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医师 >

第230章

医师-第230章

小说: 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冽退休自不必说,作为对田路帮助最大的人之一,田路可不希望让他带着遗憾离开,所以才会急着把病房收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那本《癫痫外科学》请冷冽作序也是抱有着这样的目的。

至于说接手研究所,田路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路。

前面费立和曹穹已经答应过了,如果田路接手研究所的话,那么所里的事情都会交由他来做主!而根据田路的估计,如果待遇不变的话,实验室里至少会有一般的员工会愿意转入研究所工作。毕竟收入不降,从一家私人实验室的员工摇身一变成为国内顶尖大学的科研人员,大家自然明白该如何的选择。

对于这一点,要说田路毫不在意那肯定是假话,不过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利用到更多的资源,他又必须要做出如此的决定。

“关键是要有互补性,各自的工作内容要融合!”

盯着十几天后的那个日子,田路暗暗的琢磨着:“研究所主攻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的重点放在大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上,而神经外科,包括神经内科方面的研究则是具体的应用,三者必须要做到同步或者尽量同步,那这样做才真的是有意义啊……”

第316章 期待

“小田,这是我写好的序言。”

周五下午临下班之前,冷冽来到了田路的办公室,拿出一个信封给他递了过来,苦笑着叹道:“就这短短几页纸,居然写了一周还多,呵呵,着急了吧?”

“没事儿,这个不急的。”

田路连忙起身接过了稿子,笑着摇了摇头道。

请冷冽坐下之后,田路当下就认真的看了起来。如今两本书的稿子已经全部准备妥当,就差冷冽这个序言了。《血脑屏障》一书田路没有打算请人写序,但是为了等待杂志上的补白消息,他特意留着准备和这本《癫痫外科学》一同在网上发布的。

“十三年,当我刚刚担任京师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没有多久的时候,随着科里的老主任赵华老师一同去岭南省会参加一次学术会议……”

“三年前,当我步入职业生涯末期的时候……”

……

细细的品读着手中这份仅仅不过三千多字的序言,田路的心中暗暗的惊讶了起来。

这次邀请冷冽给自己的书作序,田路只不过是抱着给他留个纪念的想法,但是今天拿来的这份序言可是让他心中吃了一惊!看得出来,冷冽这次并没有请人帮忙润色,因为全文的文采并不出众,用好听些的话来说就是平实,如果用难听一些的话来说,那就是有些干巴了!

全文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肉麻的吹捧,仅仅是从冷冽自己认识田路开始,从对他的记忆出发,写了一篇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文字,讲述了一下他对田路以及他那些基础和临床合作研究的印象。

作为一本书的序言,里面甚至都没有提及太多书中的内容!

“参考了无数本书的序言,却一点儿也没用上!”

就在田路已经看完全文,正在思考的时候,冷冽笑了笑,坦然道:“写了好几版,结果还是选择了这一版,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版,呵呵。不过我也知道,这种文字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作为一本书的序言,所以很抱歉耽误了你不少时间,赶紧另外请个人重新写一下吧!”

“重新写一下?”

反应过来的田路愕然抬起头,讶声问道:“为什么要重新写?这篇就很棒啊!”

“啊?”

冷冽这下子是真的愣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小田,你可要考虑清楚了,这篇序言虽然我个人很喜欢,但是确实……”

“问题是我确实也很喜欢啊!”

不待冷冽说完,田路就眨了眨眼睛,微笑着说道。

这可不是为了顾及到冷冽的面子田路才这么说的,实在是刚才看完了这篇序言之后,田路就像是在看自己的超浓缩版日记一般,感觉非常奇妙。

重新又审视了一一遍这篇序言,田路再次肯定地点了点头道:“没错,我确实很喜欢,就它了……”

……

冷冽写的这篇序言完工了之后,田路终于可以发布两本书了。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给《华夏神经外科杂志》和《华夏神经科学杂志》打了一个招呼,请他们在杂志上登一个补白,简单地说一下两本书发布的消息。另外,发布的网站也都定好了,就是两本杂志所属的单位网站,《华夏神经科学杂志》隶属于华夏神经科学学会,在这两个网站上正好合适。

很干脆的,就在这个周六,田路把两本书都挂在了网站上。

挂出来的只有华文版,英文版因为时间的原因,只有以前积累下来的资料,只有百分之七八十左右的内容,所以田路暂时没有发布的打算。

把书往网上一挂之后,田路就把这件事情抛到脑后去了。这念头虽说是网络的天下,但是学术网站的流量却一直不高,就看杂志上的补白能够吸引来多少人看了。

这个周末,田路过的是相当的忙碌。

发布两本书自然消耗不了太长时间,但是在实验室呆了一天之后,周六晚上田路就花在了和家人讨论房子上了。当得知自己将有一大笔钱可以支配,能够用来购买一套足够大的房子之后,这些日子叶兰一直都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拉着自己老妈把网上的信息研究了一个遍!

三百五十万美元,加上去年田路的各项收入,叶兰可以支配的资金几近四百万美元,也就是两千多万人民币,这么多钱,只要不是买那些超级昂贵的别墅,恐怕什么房子都够了。在亲自参与了一次签约仪式之后叶兰知道,他们家这辈子恐怕都不会缺钱花了,所以用不着为以后考虑而省钱的。

“问题就在于,你们喜欢哪一种?”

对着兴致勃勃的叶兰和满心无奈的田路,叶云清正色道:“如果要是住别墅的话自然舒服,而且环境什么的也好,只是距离就比较远了,对田路来说上班很不方便,除非他自己愿意去考个驾照或者……”

“这个就不用考虑了!”

田路直接就插话进来,猛摇头道:“我没有那时间和兴趣去考什么驾照,就当没有这一条好了。”

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现在在华国已经逐渐从一种奢侈品变成了一种普通消费品,只不过对于田路来说,他当年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学车,那么在也不会想去的。

“那就只能选择第二种了。”

对于田路的决定,叶云清似乎一点儿都没有意外的意思,点头道:“还是在这附近买一套面积足够大的,品质也足够好的房子。鉴于家里的人口,恐怕至少需要四室两厅……”

说到这里的时候,叶云清不由得暗暗一叹。

自己的女儿叶云清自然是了解的,但是对于女婿田路这个人,这些年来他也慢慢有些明白了。要说眼光长远,田路在学术上、工作上的表现都无可挑剔,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上却是极度缺乏规划和准备。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田路对这些东西根本就毫不在意,只有当他认为需要的时候,或者他认为家人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考虑。叶云清甚至都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自己强拉着他过来,恐怕直到大家付款把房子买下来了,田路都不会过问一声的。

果然,听了岳父的话之后田路忙不迭地点头道:“没问题,这方面就让兰兰做主好了,我没什么意见的。”

要说起来还是叶兰最了解田路,此时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后道:“好了好了,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如蒙大赦一般,田路立刻便起身逃也似的离开了。

不是田路不关心家里的事情,不过对于这些东西他实在是不懂,也真是提不起兴趣,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去陪陪儿子女儿,或者娱乐消遣一下。与普通人相比,田路周六还要兼顾着实验室的事情,所以他现在才会给自己定下一个死规矩,除非有极为特别的情况,周六的晚上和周日是雷打不动纯休息的……

……

六月最后这段时间,田路的工作依旧忙碌。

科里正在全力准备那六间新病房,事务繁多,而实验室那边田路也在加紧准备,一方面让韩军他们加大招聘的力度,尤其要多招一些有经验的研究和实验技术人员,另外一方面田路也是在进行最后的努力,为即将接手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做准备。

血脑屏障和癫痫基础研究的课题肯定是要从实验室进行剥离的,而相关的研究人员基本上也都要转移到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去。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有一篇重量级的文章打底,所以即便是不可能同年一起,但是两三年内晋升教授并升上博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谁会不同意的。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家再一次被田路那绝悍的实力震撼了。

在国内,能在《nature》上发表一篇文章,就足以让一名研究人员在三十岁以前晋升上教授,而在田路的带领下,实验室在今年可是足足发表了八篇!

七名跟着田路的八年制学生们,被他全部调回了研究所。这些人本来就都是学校还未毕业的学生,回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不过虽然研究人员和学生们都回去了,但是所有的实验技术人员却被田路给留了下来。非但如此,在他的强硬要求之下,韩军和钱乐乐同时在社会上和校园里开展了大规模的招聘活动,需要的实验技术人员甚至高达上百人之多!

奥尔格公司的一亿美元早已到帐了,所以除了实验技术人员之外,田路同时还招聘了众多的药理学,药物分析等专业人才以及具体项目管理的人才,让实验室在失去了十几个研究人员的前提下,人员数量即将增长足足三倍!

没有人明白田路到底有什么打算。

但是所有了解田路的人,或者那些和田路共事过的人都知道,当年单打独斗都能闯出一片天地的田路,在得到如此巨大资源的支持下,能够做出的成绩,真的是让人不能不期待啊……

第317章 身兼三职

“我看起来怎么样?”

临出门前,田路用力的搓了搓自己的脸颊,笑吟吟地问道。

叶兰的眼波一转,一双大眼睛眨了眨,用力点了点头道:“棒极了!不过你要是听我的话,换上那条淡红色的领带就会更棒了!”

“呃……”

见叶兰始终还是没有放弃,田路的嘴唇张合了几下,无奈的岔开了话题:“对了,你确定不准备和我一起去么?”

“不了。”

叶兰摇了摇头笑道:“今天对你来说很重要,我就不去掺和了。再说了,第一天的话,你总要请大家吃顿饭什么的吧?我放心不下他们两个,省的到时候纠结。”

默默地点了点头,田路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今天,对田路来说确实是个比较重要的日子,因为在京师大学高效的走完了一系列的手续之后,他终于要正式的接受京师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了。

即便是对如今的田路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毕竟还是一个“国家队。”占绝对优势的时代,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国家资金的投入,各项资源的占有方面,还体现在社会的认可上面。尤其是这最后的一点,对田路来说太重要了。

就拿招聘人手来说,有了足够的声望,再加上充裕的资金,田路的实验室招起人来并不算很难,但是同样的,想要招聘一些顶尖的人才却也绝对不容易!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资深研究人员或者实验技术人员,往往都隶属于各个大学或者国家研究机构,想让他们放弃本身相当优厚的待遇去冒险选择一个私营性质的研究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是在华国,如果你对别人说起是在某某大学当教授,可比在某某公司做研发要风光多了!

另外一方面,有了京师大学的名头,其他隐形的利益也是田路所看重的东西。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们却是有国籍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里面,同一个专业的学者们往往也会分成不同的学术派系。不得不说,京师大学在国内的学术界还是具有相当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会给田路带来不小的帮助。而且如果等到未来的某一天,田路需要国家的帮助才能做成某项工作时,大学的名义会让他行事更加方便一些。比如如果想组织大规模的联合研究,京师大学的名头也比他一个人的威望好使多了,而且在加入那些拥有极大权力的学术组织,或者将来需要调用更多的力量去进行某项研究时,学校也是他一个坚强的后盾。

正是因为这些考虑,田路才会没有过多考虑就接受了费立和曹穹的安排,不仅仅准备接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而且还把实验室除药物研发小组之外的其他研究人员直接转到了研究所的编制之内。

当然,学校方面也欢欢喜喜的接收了这些人员。

这可都是博士出身,而且都曾经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