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医师 >

第156章

医师-第156章

小说: 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到了自己的专业,叶母心中一动,顿时也来了精神。

田路笑了笑道:“就是想问问关于神经心理学方面,国内有哪些学校或者说机构搞的比较好的?当然,如果能更详细一些,具体到人就最好了!”

“神经心理学?哪方面的?”

叶母微微一怔,皱了皱眉头问道。

田路答道:“临床神经心理学。”

叶母顿时便摇了摇头道:“这个我可了解的不多!事实上,神经心理学并不单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因为它不是单纯的分析行为和心理的本身,更多的是从神经科学角度来入手。我原来只是进行了一些大致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深入的研究过。”

说到这里,叶母顿了一顿,摇头道:“而且说句实话,神经心理学在国内起步晚,发展的也比较缓慢,如果真是要说搞得好的,还是在国外。”

听了母亲的这番话,叶兰纳闷儿地问道:“田路,你问这个干吗?”

叶母也是颇为好奇地看向田路,等待着他的回答。

微微一笑,田路说道:“我马上要开一个新的课题,需要用到神经心理学方面的东西,所以就想咨询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什么地方挖一个相关的人才过来。”

“又有新课题?”

这下子,叶母算是彻底惊讶了起来:“你现在手头上不是有好几项研究正在进行吗?怎么又要开一个?田路,你可要小心贪多嚼不烂啊!”

叶母郑重的给出了自己的忠告,作为一位大学教授,她自然也是做过很多课题的,分外理解其中的艰难。虽然说田路现在的成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但是此时此刻,她的心里还是不由得担心了起来。

“呃……”

田路一愣,随即哑然失笑道:“这个您大可不必担心,虽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实际上应该算是我前面一个课题的延续。马上就要出阶段性的成果了,而后续的研究,是需要用到神经心理学的专业的。”

若论起对神经心理学的理解,恐怕谁也不可能比田路更加的深刻,可以说,在这上面田路是当然的权威。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说,现在作为实验室和神经外科的双重领导者,田路不可能一直把这方面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势必要找一个专业一些的人员,哪怕是刚毕业的博士生也好,至少可以少花一些力气去培养。毕竟过了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用到了。

“唔……”

听田路这么一说,叶母微一沉吟,点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你们神经外科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吧。”

纵然没有详细的了解过,不过叶母还是知道,神经心理学的三个分支里面,临床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利用各种测验来测定患者的各项指标,甚至还能用以判断病灶的位置,以及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等等。所以叶母只要稍稍联系一下,顿时就能明白了,田路现在能用到神经心理学的地方,也只能是神经外科了。

“没错。”

果然,田路点了点道:“过了年我就要开展一项临床研究,是关于癫痫患者病灶定位的,到时候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员。”

癫痫病灶的定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很容易就会定位错误,或者说漏掉病灶,而田路现在联合数家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就是想要把病灶的定位在实验室中给予确定,然后拿到成果之后用到临床上。

而到了临床上之后,除了实验室中得到的成果之外,还需要神经心理学等其他的辅助方法,这样才能得到最精确,也是最完善的病灶定位方案。

了解了田路的想法之后,叶母心下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她可不知道田路有着系统的帮助,所以总觉得田路现在的成绩来的太快,铺开的摊子实在也是太大了,诚然,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田路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出类拔萃了,但是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叶兰的描述,叶母清楚了一件事情:田路的未来,绝对不会仅仅止步于现在这个程度!

所以虽然不能干涉田路的计划,但是从理智上讲,叶母还是希望他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妥妥的走下去,就算是再天才的一个人,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她也是生怕田路顾此失彼,最后乱了手脚。

此时考虑了一下之后,叶母点了点头道:“好吧,虽说我不太懂,不过毕竟还认识了不少的老朋友,回头帮你打听打听,尽快的给你一个回复吧……”

第218章 两个学生的难题

第二天,叶兰陪着母亲去逛家具城,而田路则是落得一身轻松,早早的便来到了实验室。

刷卡,输入密码,换了衣服和鞋,进到了玻璃门之后,田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每次刚一进入到这里面的时候,田路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感随着元旦的渐行渐远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减退,甚至变得越发浓烈了起来。

这里,是他的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刚刚建立不到一个月的实验室了,田路不用考虑其他人的看法,不用去征求别人的认可,完完全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计划去进行研究的地方!

就连空气中,似乎都散发着能让他浑身充满力量的味道……

今天是周六。

因为实验室刚刚启用,田路暂时没有布置什么研究任务,大家的时间都用来熟悉设备,以及布置实验室上面了。就算是最讲究规范的实验室,每个人依旧可以拥有着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桌子,自己的衣柜,还有自己的书柜,对于这些地方,田路并不是很死板的要求大家一个模式,而是可以任凭自己的发挥,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就可以了。

再加上人员还不是很多,所以和其他研究所那种周末依旧紧张忙碌的情形不同,田路这里还算安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清了。

只不过,田路知道,就算今天是周末,实验室一样还是会来不少人的。比如夏若那四个田路的学生,再比如那两个八年制和六个医学实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夏若四人自不必说,就算刚来不久的秦越和卫青琳也很了解田路的习惯,知道只要不值班或者有其他重要事情的话,周六导师肯定是要过来的,而这个时候,正是解答自己多日积攒疑惑的时候。

至于说那八个还没毕业,但是已经确定要来实验室工作的学生,平时因为有着各自的事情肯定来不了,但是当他们在实验室呆过了一天之后,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周末泡在实验室里,如饥似渴的学习着一切可以学习的东西。

能够被田路看中,并从应聘者中挑选出来的学生,自然是优秀的,非但成绩很出色,性格为人上也都是很适合搞科研的,至少在努力程度上,田路相信,这些学生都是应聘人员中的佼佼者。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来应聘的时候,一个个的自信无比,都觉得自己是最佳的人员,当然,田路选择了他们,正好也让他们更加确信这一点了。

只不过,在实验室呆了一天,和夏若等四名学生进行了一下简单的接触之后,这种盲目的自信顿时便如同被浇了一大桶冷水一样,迅速的熄灭了下去。

论起那些医学,或者说神经医学基础知识的储备,高两届的八年制毕业生在夏若和黄巧巧的面前仿佛学弟一般,自己知道的人家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家还知道,而且更加让他们惭愧的是,两人看问题的角度早就不和他们在一个层面上了!夏若的血脑屏障,黄巧巧的癫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之内,两人就像是浸淫其中几十年的老教授一样,国际最前沿的进展,接下来最可能突破的方向,甚至于未来的发展思路等等,无不让两个毕业生惊得目瞪口呆!

最开始的时候,毕业生们并不知道夏若和黄巧巧之所以知道这些,完全是因为看了田路给出的资料,以为完全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在知道了真相之后,每周六的答疑时间都是必到,而且看向田路的眼神也越发地热切了。

至于说六名医学实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看到黄巧巧那纯属无比,而又极为规范的一套实验操作之后,全部都沉默了下来。

那也是一个周六。

第二天,也就是周日,没有人号召,也没有人提议,八人不约而同的齐刷刷来到实验室,默默的给夏若和黄巧巧打起了下手。不仅仅是周末,平时的每天晚上,只要夏若和黄巧巧两个人中任意一个在,这些人有时间的都会过来,一直待到他们离开。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田路的默许之下的。

在田路的提醒之下,夏若把当初交给秦越两人的那套最基础的东西,也交给了两名八年制学生,而黄巧巧则是把刘明医学实验专业学生全部给拉到了一起,帮她做起了实验。

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们,如同夏若两人当初一样,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一切可以吸收的东西,以目视可见的速度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走到黄巧巧的实验室门口,透过门上的玻璃往里面一看,果然,六个学生一个不少,全都在,此时围成一圈,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黄巧巧做实验。而黄巧巧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之中似乎也成长了许多,脸上充满自信,一边做实验,一边泰然自若的向六人讲解着什么。

田路没有打扰他们,静静的走开,来到了夏若的实验室门口。

设备买来就是给人用的,田路绝对不会为了减少损耗,去干什么大家合用一个实验室的事情,现在人员还不多,作为最早加入田路团队,“资历”最老的两个人,夏若和黄巧巧理所当然的每人获得了一个实验室的使用权。

屋子里夏若在,秦越和卫青琳在,另外两名毕业生也在。

同样是被大家围着,不过和黄巧巧不同的是,夏若并没有做实验,而是口若悬河的在讲解着什么,而其他四人则是一人手上拿着一本资料,认真的听着,认真的记着。

屋子里那种极为和谐的气氛,让田路收下了敲门进去的心思,默默的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整层楼里面最小的一间屋子。

虽说小,但是也有十五个平方,对于田路来说已经足够用了。里面布置的也很简单,一张桌子椅子,一个书柜,一组沙发。

坐在舒适的老板椅上,田路暗暗思量了起来。

今天他来实验室并没有什么特备的安排,就是为了解答一下学生们的疑惑,只不过看到大家一副专心学习的模样,一时间也颇有感触,随即心里便有了一些想法。

现在整个实验室真正还在进行研究的,其实就是夏若和黄巧巧两人。但是除了这两人之外,其他人,包括那位德国海龟和中科院的副研究员,暂时来说也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

按照田路的计划,大家真正的工作,应该是在春节后开始的。

黄巧巧的工作是继续和其他七家机构合作,完成癫痫的研究项目,而且根据目前的情况,田路也打算把六个医学实验专业的毕业生全部交给他,周末帮忙的同时,也可以接受相关的培训。

两位新加入进来的研究人员,都明确的表示了希望加入血脑屏障的相关研究之中,两人原本从事的就是相关的研究,愿意来这边正是看中田路的能力。而且田路也同意了,一方面,他预留的一些关键节点,希望是能够由自己的实验室完成的;另外一方面,他拿了人家诺菲公司一百多万美元,也必须进行足够的投入。

招聘的那些技术人员,将会按照需要分配给他们。

至于说两名八年制的毕业生,田路是打算让他们考虑一段时间,确定自己的兴趣之后,再决定放在哪个课题组里面。

现在唯一让他有些犹豫不定的,就是秦越、卫青琳这两个学生了。

按说,田路是可以把他们分别加入血脑屏障和癫痫两个课题组,边接受培训,边开始自己的课题。至少在田路看来,两方面都有足够的课题让他们去做的。

但是细细思量了之后,田路又否定了这个计划。

这两个人和其他不同,天分更高,而且年龄更小,可塑性更强,田路是有心把他们培养起来的。换句话说,田路在对待他们的问题上,眼光是必须要放长远一些的。

“又有新课题?”

田路忽然想起了昨天叶母的那句话,眉头一皱,缓缓地闭上双眼,渐渐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219章 刁全带来的好消息

“刁老师,欢迎来到附二院神经外科!”

在神经外科病房的门口,田路笑吟吟的迎来了办手续的刁全。

刁全脸上没有了当初第一次见面时的沉重,反而是浑身的轻松,笑着说道:“谢谢田主任,今天来的比较冒昧,不打扰您工作吧?”

虽然元旦前早就谈好了一切,但是因为离开原本的工作单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刁全直到现在才真正已经辞职了,开始来附二院办理各种手续,顺便到神经外科看一看未来的工作环境。

“哪里话,我这会儿正好没什么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