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律政风流 >

第84章

律政风流-第84章

小说: 律政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三停下手上的工作,丢一支烟给雷鸣,想了一会,说:“这两条路的事,我会尽力解决,我自己也在这路边买了地。你别想当然,有很多事情通过法律解决不了,而且会越搞越复杂,你要是相信我,你就听我的,不然你试试起诉看,我估计没什么结果”。

雷鸣查阅了形形色色的案件材料,知道通过判决书来解决的案件并不会很理想,想到这,雷鸣就知道这水一定会很深。

开发区准业主对这两条路也是深恶痛绝,多次组织人到开发区指挥部闹事,但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指挥部的答复是:我们在协调。

雷鸣表面上被黄三压住,没有再次找他反映问题,但心里窝了一团火,进入腊月,雷鸣悄悄叫人写了很多份材料,邮寄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机关,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材料连同更多人的投诉举报材料又转到黄三手上,而黄三交待雷鸣拟文答复各机关,并给实名投诉举报面答复!

雷鸣能有什么办法,只好一一照办。

一天下午下班后,黄三叫雷鸣和他一起到市区吃饭。

只有四个人的饭局上,雷鸣发现其中一个人是什么厅长,而另一个人却是两条豆腐渣道路的包工头!

大家都天南地北地神聊海聊,就是没聊那两条路的事,雷鸣郁闷得想打人。

吃过饭,包工头又叫大家去桑拿,雷鸣照旧没有点“技师”搞特殊服务。

蒸完桑拿,雷鸣就和黄三离开了。

没过几天,又是下午下班时间,黄三和雷鸣在开发区管委附近饭店吃过晚饭,然后叫司机和其他人离开,这才叫住雷鸣:“有什么事吗?去陪我打牌”。得到雷鸣同意后,黄三笑眯眯地对雷鸣说:“你得认真打、放开打,打出水平,不然人家说我们弱智!”

牌局在市区的一个茶庄进行,而对手竟然是那个道路包工头和他的一个助手。黄三对那个包工头说:“今晚上咱们放开打,说好,我们只打到十二点,我明天还有事”。

那包工头四十多岁,一脸精明,听到黄三这么说,脸上都堆满了花,一个劲地点头。

黄三笑而不语,大家开打,一炮1000元、500元。雷鸣从没打那么大的,要不是黄三事前交代,雷鸣根本不会打下去。

这牌从晚上九点多开打,四个人中只有雷鸣开和较多,其它人好象都不在状态,不是放炮,就是忘记和牌。11点多,黄三就说太累,结束了牌局,只有雷鸣赢了近两万元,黄三从别人那赢了一万多元,又都给雷鸣赢了。包工头和他的助手都输了一万多元。

第三天,就传来消息,省里拨款2000万元给仙湖开发区进行道路等基础建设。

事后,黄三才对雷鸣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两条烂路引来了2000万元”。

原来,这个包工头是某领导的弟弟,这位领导通过市领导打招呼让他承包了这项工程,但某领导的弟弟根本没想做好这项工程,被黄三抓住不放,黄三顺便认识了某领导,这位领导能量很大,黄三个人不接受好处,而是打了请款报告,某领导骑虎难下,只好同意了开发区的报告。而黄三则继续让这个包工头承包一些小工程,还从其它方面向这位领导表示了丰厚的感谢,至于黄三个人的好处,更是不在话下。

黄三也应了雷鸣的要求,准备在年后动用几十万元,把两条豆腐渣道路都修好。

雷鸣为此思想激烈斗争:原来豆腐渣也有大用处!

第一三五章 送不出的年货

 年关将近,年终奖金、年货和送礼成了大家最关注的东西。

纳怀公司早就为此备战,刘梅、罗盛敏利用硕果仅存的一个超市和干货加工厂,做足文章,生意红红火火,特别是推出了一个“西江大礼”系列年货,把干蘑菇、腊肉、上好的糯米、年糕、年粽装在一个纸箱中,包装喜庆精美,经济实惠,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定货量达5万多件,利润近百万元。

司法局基本上没什么奖金和年货可发,而开发区指挥部和管委内部发奖金五千元,加上一大堆年货,其中就包括每人两箱“西江大礼”。

黄三现在是县委常委,他可不买县里一般部门的帐,也没有哪个部门敢向开发区伸手,这就是开发区领导高配的好处。但黄三还是很会做人的,反正开发区的经费充裕,所以他还是交代办公室到相关主要部门去表示了慰问,其中包括县委、县政府、县建委的全体员工,县公检法、供电、国土、交通部门的领导都收到了开发区送的年礼。

至于市里重要部门,黄三也一一慰问,虽然年货不值很多钱,但能表示一下意思是很必要的,至少以后上门办事,不会碰到冷屁股。

而一些主要的领导人物,则黄三亲自准备了礼物上门打点。这一类的礼物讲究少而精,不违反大原则。

雷鸣就陪黄三购买了十几箱国酒、一箱“大中华”,亲自给一群司机送去。

给领导送礼是最讲究的,不能送上门,而一般是送给领导的司机,再由司机向领导汇报,再由司机处理,有的要送到领导家里,有的则由司机直接送给另外的人。

司机一般不会隐瞒什么,因为一般要司机送礼的都是熟悉的人,相互之间也会有打招呼,比如说:“领导,我发现今年国酒不错,我叫你司机带了几瓶让您偿偿,顺便祝您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一旦司机隐瞒了礼物被领导发现,那这个司机也做到头了。

其实多数领导并不喜欢这种送礼风,一家人两家人,酒能喝多少?烟又能抽多少?但你不喝不抽并不等于别人也和你一样,你不收人家说你假清高,你收了人家说你贪婪说你受贿,其实大部分的年货都是领导分给司机、秘书或者亲朋好友,自己还更喜欢粗茶淡饭,李志南就是这种人;你不送人家说你不会外交。所以很多领导过年比上班还累。

当然,不排除有送钱收钱的,但黄三不送钱,也不收钱,黄三这个人他不差钱。

雷鸣也不差钱。这是黄三喜欢雷鸣的原因。黄三对雷鸣的认识有不同的阶段,首先雷鸣不怎么在乎钱,当时为城管队办案时,黄三叫办公室为雷鸣做后勤工作,雷鸣并没有因此大手大脚花钱,这是黄三愿意和雷鸣交往的主要原因。但仅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雷鸣为他解决了城管队的大问题,他渡过了难关,还在他带雷鸣去桑拿时,雷鸣被抓了怎么也不说还有同伙结伴去桑拿,硬是把黄三和谢基给保住了。按说黄三变成县委常委后,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再有什么想法,整天有人围着他转,没必要再和雷鸣这个小年青过分往来,他也曾经有一段时间疏远了雷鸣,但雷鸣近期表现很成熟,又让他这个县委常委和雷鸣这个小科员称兄道弟起来。

雷鸣也明显感觉到黄三对自己的变化,他想起一句话:“有为才有位”。要是自己不争气,黄三怎么会让自己那么多煅练机会?

雷鸣也有样学样,叫刘梅给政法委赵书记送一点上档次的年货,通过他的秘书王恒来转送,当然王恒自己也有一份,只不过份量不能象领导那么重。

刘梅早就把市政法委的赵书记利用了,她在江滨小楼改建中,就请王恒帮忙到各有关单位打了招呼,所以改建工作一路绿灯,但是她就是不想给王恒和赵书记送礼,她得装穷!

因为江滨小楼的承租人实力雄厚,雷鸣干脆由他们自己改造小楼,自己免收两年租金了事,所以小楼的很多事他都不知情。既然雷鸣有交代,刘梅也只要照办。

礼物送出第二天,王恒就来电话了,说赵书记批评他了,书记说纳怀公司是困难企业,怎么能收纳怀公司的年货?要刘梅马上把那些烟酒拿回来,还说赵书记最近要亲自到纳怀公司来看一看。

刘梅赶紧向雷鸣通报了情况,雷鸣也一头雾水。

腊月二十三后,市领导纷纷到基层慰问,赵书记就点名要到纳怀公司慰问。

刘梅接到王恒的电话,说第二天赵书记就要来了,还有媒体记者和市委办公厅以及部门、城区领导参加,她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雷鸣急忙请假,和王恒以及城区领导当面商量了赵书记慰问的方案安排。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位于新城区的硕果仅存的纳怀超市早就开门营业,两位在江滨小楼火灾中被烧伤的员工坐在超市的大门前值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刘梅、王莹、李玉梅、李二强、罗小月等全体管理人员也穿上工作服,在超市大堂干活,雷鸣则在办公室中坐镇指挥。九点多,几部车开过来,其中一部是“考斯特”中巴车,赵书记在众人的拥簇下进入纳怀超市,赵书记和新城区区委书记、区长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年华的供应情况,在超市临时腾出来的会议室里,赵书记对超高的员工表示了慰问,还给两名受伤员工送了慰问金。在讲话中,赵书记高度表扬了纳怀公司在火灾后敢于主动承担责任的做法,肯定了纳怀公司的自救工作,要求城区党委、政府要大力扶持这种有责任心的企业,勉励公司员工自力更生,共同渡过难关。

刘梅也代表纳怀公司感谢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还让公司员工给市政法委送了“一心为民”的锦旗,但赵书记坚决不收。

将要离开时,赵书记等几位领导自己掏钱购买纳怀公司自己生产销售的精包装年货,还对一大群记者说:“这是纳怀公司灾后自力更生开发出来的产品、都是我们西江省特产、是我们过年的年货,价廉物美,我也很喜欢,我购买了两件,一件自己用,一件孝敬老人,我希望大家以实际行动支持纳怀公司。”

临上车前,赵书记左右寻找,一真没有发现雷鸣的影子。

这些都被电视台的记者一一录相。晚上八点,江宁电视台在播放了市委书记、市长的活动以后,播放了市政法委赵书记到困难企业慰问、主动购买企业自主产品、高度表扬纳怀公司有社会责任、有发展前途的新闻,赵书记还给大家推销纳怀公司的年货。

同样的新闻也在第二天的“江宁日报”中头版报道。

一天下来,赵书记积累了相当的人气,而纳怀公司更是名利双收,年货供不应求,不少熟人也给雷鸣打电话祝贺。而很多去了绿城药业上班的纳怀公司的老员工则纷纷回到纳怀公司上班。

放假的前两天上午,黄三听雷鸣说司法局不发年货,就叫雷鸣装了30件纳怀公司的“西江大礼”给司法局送去。雷鸣和司机把“西江大礼”拉到司法局大院,然后叫办公室通知大家下来领取年货,三个局领导则由雷鸣亲自送到办公室。苏局长问了年华的来历,当场就给黄三打电话表示感谢。大家看到装货的车是仙湖开发区的,而发货的又是雷鸣,都感谢雷鸣为大家着想,雷鸣笑呵呵地说:“要感谢那得感谢黄书记,我只不过是送货的。”

大家心知肚明:要是没有雷鸣在开发区,黄三哪会记得狗屁司法局?

到最后,唐九安呆在办公室,始终没下来领取,雷鸣自己也没领取,雷鸣等了一会,谢基从唐九安办公室中出来,对雷鸣做了一个摇手的手势,雷鸣就把最后两件年货送给门卫,然后离开大院。

门卫是临时工,工资不过200元。早就对雷鸣发的这些这年货垂涎三尺,这一小箱就180元啊,看见雷鸣把年货送给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谢基打电话过来说:“送东西都不要,这家伙得治治了!”

两个人不要雷鸣送的年货,但雷鸣对他们的心态完全不一样。

第一三六章 不一样的年

 过年前,雷鸣和李二强再一次到公司火灾中不幸死亡者家中慰问,送了年货,还送了慰问金两千元。死者的小孩在26中学习情况不错,得到了校长的关照。家人对公司也没什么要求。

火灾发生后,有人说就是这个死者用电炉烤火引发火灾,而且雷鸣的补偿也到位,所以这家人对纳怀公司没什么意见。

但雷鸣怎么也不能忘记这家庭的冷清。

雷鸣家中平静得很,这得益于公司会计张柳在一出事时就叫雷鸣妈妈提取了50万元,此后雷鸣一直没和妈妈提出用这些钱,就是妈妈主动说起,雷鸣也说没问题,因此家人认为雷鸣资金上没问题,资金没问题,就等于没什么大事。

其实不是雷鸣不想用那50万元钱,而是在敏感时期不敢动用这笔钱。

妈妈在西院按照城里的标准装修了几个房间,姥爷姥姥就在那里住,两老很满意。药用植物园赢利不到10万元,但已经让姥爷很开心了。

过年前,雷鸣悄悄到干货店看望王莹母女俩人,王莹的女儿两岁了,正是最好逗乐的时候,老是纠缠雷鸣讲故事。王莹和李玉梅在开发区的房子已经动工建设,估计明年就可以入住,她弟弟也在超市上班,收入也不错,雷鸣又在干货店住了一晚上,她别提有多高兴了。

大年三十晚上,雷鸣按去年的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