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传家之宝 >

第106章

传家之宝-第106章

小说: 传家之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见状,看看林山。林山摆摆手,说道:“你们赶紧回去睡吧。”
翌日一早,那蒋氏再也不敢嚣张了!那蒋氏选择了镇上的铺子。还有两百亩地,两千两引子。
其他人也得到了林山分的家产,都很满意,林江,林河,林湖出去盖房子。买房子,林山给每家五百两。至于老宅。就林壮壮,林牛牛陪着林山住在那里。等林牛牛成亲了。可以分走林壮壮家的一半家产!
林壮壮这些年跟在两个叔叔身后,踏踏实实做事,人改变了很多,最起码比他爹林江好多了。对爷爷的安排非常感激,保证以后好好照顾弟弟,帮着弟弟管理财产!有两个叔叔,和林海大伯在,他林壮壮就是有十个胆子也敢霸占弟弟的家产。
等林海再次来的时候,看到已经分好了,终于可以放心了。好兄弟大河老实,好在这次二叔没糊涂,所以没吃亏。
林河和林海关系好,见林海要走,便过来送客,说道:“大哥,这些天麻烦你了,也让你见笑了。”
“大河,你跟我还这么客气啊!“林海笑道,“看到你没吃亏,我也放心了。对了,你准备在什么地方盖房子吗?”
林河挠挠头,憨厚笑笑说道:“大哥去了镇上,可我不想去,我们家又不会做生意,就会种地,我想在村子里盖房子。”
“呵呵,那找到地方了吗?”林海问道,这个兄弟不错,有心拉一把。
“没呢,等明天去族长那里,好好琢磨。”林河为难说道,“现在盖房子要盖大点,因为妻子柳氏又怀上了,到了秋末,家里就会有三个孩子了。
林海想了想,说道:“我那宅子东面还有一片空地,都是石头,盖房子虽然费事儿,但很宽敞。”
林河略带担忧,问道:“大哥,我在你们家附近盖房子,不会有事儿吧?”毕竟大哥的宅子是皇帝御赐的,他一个小老百姓不敢去。
林海拍拍林河连忙说道:“你这家伙,跟我还见外,那里又不是我的地方,你去出钱买了,盖房子谁还管你。再说了,我们兄弟二人关系好,闲着没事的时候,你也能经常过来喝一杯。“
林河心里高兴,说道:“谢谢,大哥!我回去跟香草娘说说。”
林海心情愉悦地回家了,一家人都感觉到父亲的好心情,大家也知道这是二爷爷家里事情结束了。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一年西瓜成熟的日期。林漱玉后院的西瓜,还是最早成熟的,早就被刘半城待会走了,价格一如既往地高。
不过等大田里的西瓜成熟了之后,最好的西瓜才一百文一斤,刘半城收购的西瓜,全部是林漱玉给育苗的西瓜,其他的不好的西瓜,一点不收!
今年不光刘半城来收西瓜,从附近几个府城也知道了这里有个西瓜生产地,纷纷过来进货,所以那些此等西瓜以五十文到七十文的价格,卖了出去。因为种植地数量很多,所以收入并不比去年少。
卖完了西瓜,林漱玉家迎来了三个弟弟的生日。一周岁了,林漱玉准备了很多东西,给三弟弟弟抓周。
现在整个清泉村都有钱了,所以各种规矩习俗也变得繁琐很多。现在各家孩子抓周,也是一件大事儿,有交情的,纷纷出礼,观礼,之后大吃大喝,然后看戏!
林海家里地方大,来观礼的人很多,而且是三个孩子一起抓周,所以林漱玉准备的台子非常大。
林清云,林清雨,林清雾,三个胖娃娃,剃地光溜溜的头顶上一个冲天辫,随着胖乎乎的身子一颤一颤的,特别逗人。
林漱玉对此种发型非常无语,想给孩子们换个发型,但被杜氏拦住了,说这种小辫儿可不是没有理由的,冲天辫,一飞冲天,寓意好。
在杜氏的坚持下,三个小包子的发型保住了。好在村里孩子的男孩子都是这样的发型,女孩子则是扎出来两个冲天辫,特别逗。
在林漱玉嘲笑此种发型的时候,被杜氏鄙视了,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发型。林漱玉脸上的表情,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囧囧!
“小云子,小雨子,小雾子,到桌子上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林漱玉把三个弟弟放在桌上。
杜氏在边上招呼亲朋好友,孩子就交给林漱玉,林淑梅了。
大大的台子,使用八张八仙桌拼起来的,上面铺上了红布,在红布上面,放了书本,弓箭,小木刀,拨浪鼓,算盘等数十种东西。
三个奶娃被放到桌上,顿时来了兴致,看着这个,看看那个,在众人的目光中,小云子拿到了一本书,小雨子拿到了一个木刀,至于林清雾,则是一手拿着收本,一手拿着弓箭,屁股下面还坐着算盘,这小子是啥来头啊?。
边上的人看了三个小孩的反应,顿时恭维杜氏的三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一个文状元,一个武状元。
其实也知道林家人知道,杜氏和林海可经常拿着书本,小刀,弓箭教孩子们去捡,现在只不过听了娘亲的话,完成父母的任务。
抓完周,三个小屁孩就退出舞台了,林漱玉带着弟弟妹妹离开,剩下的宾客由父母招待,一起去食肆,吃酒席。
小云子,估计是文曲星转世;小雨子,则是武曲星转世。那拿着的一本书,一把弓箭,又是什么来头呢?
虽然平日里有教,但林漱玉觉得最小的小雾子比小云子,小雨子聪明,三人平日一起玩,咿咿呀呀地都是这小子指挥,那小雾子和小云子却都特别听小雾子的话。
折腾了一个上午,三个奶娃饿了,对着林漱玉拍拍自己的小肚肚,表示自己要吃饭。
三个小东西特别喜欢吃蒸鸡蛋,所以林漱玉让小丫鬟端来米饭,上面浇上蒸鸡蛋,味道特别美味。
吃饱喝足,就到了午睡的时间,林漱玉给他们擦擦嘴巴,拿着干净的纱布,沾了水,在他们嘴巴里擦擦,清理口腔!
亲自照顾三个弟弟午睡之后,才让小丫鬟看着,她带着两个妹妹去吃饭。就在林家热热闹闹办酒席时候,林海家里又收到了一道圣旨!
林海喝得晕晕乎乎,听说接圣旨,脑子居然没反应过来。还是林族长的儿子,林深帮着扶着林海,洗漱干净,去圣旨。
原来去年从林海家里买的红薯,在各州试种成功,产量都是在五千斤以上,明年还会继续推广,鉴于林家的功劳,再次赐以赏银,并且要求林家的红薯,必须在收获之后全部卖给朝廷。
正式推广红薯,需要更多的红薯种子,所以才有了这道圣旨。清泉村的人看到去年林海家种红薯也能赚钱,也跟着种了很多。现在说这是皇帝要买红薯,纷纷表示要全部卖给朝廷。(未完待续)

☆、第177章 玉米

林海喝醉了,是林族长帮着接的圣旨,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说道:“多谢公公了,我这侄儿今日失态,并不是故意为之,是因为今日是他三个儿子周岁,抓周,一个抓了书本,一个抓了木刀,最小的一个一手抓了书本,一手抓了弓箭,屁股下面还坐了一个算盘,寓意好,大家都很高兴。”
那小公公听说今日是林海三个儿子的抓周的事情,顿时笑了,接了银票,说道:“无碍无碍,今日是林大善人家的喜事,就算圣上知道了,也会呵呵一笑的。”本来林海一家就是皇帝看中的人,遇到此等喜事,也会做个顺水人情,混不在意。
林族长听了小公公的话,擦擦脑门子上的汗,说道:“多谢公公美言,就是我们林氏一族的荣幸了。”
那小公公宣了旨意之后,并没有直接走,而是问道:“林族长,你们村子里的红薯什么时候可以收获?”宣读圣旨是一个任务,更加重要的是要把红薯带走,送到制定的地点。
林族长回答说道:“小民家里也种了十几亩,听小民的儿子说还需五日!”
小公公算了算,说道:“那好,杂家五日后再过来。这次圣上非常重视,所以还请林族长多多费心,这利国利民的事情,是有大功德的。”
“公公提醒说的是,小民一定尽心尽力。”林族张保证说道,“只是公公赶路,定然饿了,还请族长赏脸。”
那小公公怕耽误圣上的事情。自然不敢耽搁,一路上风餐露宿,的确没有好好吃顿饭。
“那就多谢林族长了。”小公公客气说道,跟着林族长去了林海家的饭厅。
林漱玉听说小公公和林族长在客厅吃饭,赶紧让厨房做饭。农家人没那么多讲究。好吃就行。眼角突然扫到墙角一筐子玉米,赶紧让烧饭的婆子剥了十几根,放在锅里煮了。
现在不光红薯快要成熟了,玉米也快了,林漱玉让人掰了准备做晚饭的,没成想现在居然是小公公先吃。一想到红薯能够得到推广多亏了皇帝。现在玉米的数量也不少,若是能入了皇帝的眼,这些玉米也能够迅速推广,她也算完成了任务。
几道凉菜做得快,先端了上去。第一道热菜,居然就是煮玉米,嫩嫩的玉米,只要水开了,就能吃了。
黄灿灿的,一股诱人的清香特别诱人,引人吞咽了口水。
小公公诧异,看着装在精致瓷汤碗里的黄色东西。问道:“这是何物?“这小公公以前也是农家孩子,家里招灾,日子过不下去了。所以才自宫了去宫里当差,到了宫里一开始又是在御膳房干活,什么稀罕地食材没有见过!
林族长看了一笑,这两天他们家也收到了林海送来的玉米,很好吃,说道:“大人。这是玉米!你看这一粒粒的,饱满颗粒。跟黄玉一样,所以我们就取了名字叫做玉米。“
“玉米?“小公公拿上来一根玉米。味道很香,终于忍不住咬了一口,点头道,”好吃,味道不错,软糯可口。“
林族长小心应对,呵呵笑道:“这也是林海从外面弄来的种植,在自家后院种了,虽然好吃,只是一亩地产量没有红薯多,所以大家知道地不多。”
小公公一听,心里一动,又是一种新作物,味道很好,如果也能推广的话,岂不是又是功德一件,他若是把这个消息带到皇宫,岂不是又立功了?
“那这玉米的产量有多少?”小公公问道,红薯是很好吃,但也不能顿顿吃红薯啊!
林族长听了,笑呵呵说道:“听我那侄子说了,这玉米一亩地也有千斤,这可是实打实的粮食啊,磨成面粉,也可以做成饼子之类的食物。“
小公公心里一动,小麦的亩产才三百斤,大米也不过四百斤,这都是最好的土地才有的产量,可玉米一亩地就有一千斤,大有可为啊!
“哦,如此甚好!”小公公说道,赶紧吃饭,他好像去玉米地里去看看。热菜非常快就上桌了,虽然没有宫里食物精致,但味道不错。
小公公原本还想喝酒的,不过想到现在有了事情,自是不喝。小公公不喝酒,林族长也敢劝,只陪着小公公吃饭。
吃晚饭,小公公问道:“能否带我去玉米地看看?”既然想汇报给陛下,那就得了解多点,省得陛下一问,一问三不知,那就不是功劳了,而是惩罚了!
可林族长也不明白啊,只得说道:“我去问问侄子家的人,让他为公公讲解。”
林漱玉听到林族长的话,顿时愣住了,说道:“族长爷爷,我爹喝醉了,我娘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玉米。我虽然懂,可我已经定亲了,也不能随意出去。“
“那就让小宝给那小公公讲讲!”林族长建议说道,此等重要的事情,必须是林海家人上报,这样名正言顺。
小卫一愣,看向林漱玉。
林漱玉想到苏公子之前说的话,说道:“小宝不懂种田的事情。族长爷爷,那还是我去吧!我们家田里种了很多玉米,我仔细给小公公讲讲。”
“那好,别担心,我们带很多人过去,别人也不会乱说的。”林族长笑道,非常高兴。
吃完饭小公公等不及了,便让众人带林漱玉回去玉米地里,看到了玉米地的全貌。从身后另外一个小太监拎着的盒子里,拿出纸和炭笔,画了玉米地的情况,还剥了一根玉米,上面的一粒粒都画得特别清晰。
小公公原本还想等五天,一起带着红薯走,可现在有了玉米!他算了算,快马加鞭的话,两日就可以到天京,把东西呈给皇帝,然后再回来办差,也还来得及。
师傅说了,他们是身残之人,不可能有后代,这辈子追求的不过是钱和权。在宫里,有权就有权,如何变得有权势,就得利用各种机会往上爬。
小公公让人掰了嫩嫩的玉米,便带人策马扬鞭,一路疾驰,前往天京。他是没有机会直接见皇帝的,可他师傅是皇帝身边的近侍,一天大半的时间都是跟在卫宣帝身边。
那李公公看到土地这么快回来了,好奇问道:“小马子,这么快就运来红薯了?”
小马公公听了,呵呵笑道:“师傅,那红薯还需要三天才可以完全成熟。。。。。。”
李公公伸手就在小马公公的脸上打了一巴掌,骂道:“就三天你就等不及了,你可知道这趟差事可是我亲自给你求来的,你要是办砸了,不光你一个人没脸,我这个老年也要丢光!”
小马公公见师傅生气,连忙捂着脸,说道:“师傅,您别生气,我知道事情轻重。只是我在清泉村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