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乱世神图 >

第56章

乱世神图-第56章

小说: 乱世神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李成仍然迟迟拿不定主意,看着炮弹横飞的战场,真不甘心啊!自己从一无所有的小子,到现在手握兵权傲视天下的将领,现在只要轻轻说一句放弃,一切就全没了,不甘心!
  可是只要赢了这场仗,就能拿下寿春,就能回到曲沃,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拥有权势,甚至是天下,不甘心!
  放弃和坚持就在一念之间,放弃很容易,真的很容易,可是,不甘心!他妈的不甘心!
  参谋长下令焚烧文件,此时外面的炮声忽然停止了。营帐里很安静,只有纸张被火焰吞噬的兹兹声,叶伟说:“不能继续沉默了,司令请说出决心吧,无论怎样,我都会跟随到底。”众人静静看着司令,盼着听到心中期待的那两个字。
  李成说:“胜利,或者死亡,我不退。”此言一出,众人沉默。参谋们私下商议欲劫持司令逃跑,叶伟发现这一阴谋,及时制止,最终枪毙了几个低级参谋了事。但见局势不妙,人心尽变,叶伟孤注一掷:“警卫团何在?立刻去春秋山下向何进部射击!”
  警卫团匆忙出发,绕过激战的战场,跑到春秋山山脚,对着山上一阵齐射,然后跑步回归。受此影响,何部立刻收缩队伍,几分钟后,十八万何进军冲下春秋山。双方都静静地看着这支生力军的进攻方向,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两百米,一百米——轰!枪炮齐鸣,目标,是近卫军!
  近卫军经过短暂的惊愕后,阵型稍向右转,勉强抵挡住何进的冲击。楚军表现得异常强悍,对抗两路敌军,居然丝毫不落下风。三路军队就在平原上展开一场大混战,这时,自开战以来,只打空炮,坐山观虎斗的宁军调转炮口,向楚军密集部展开轰击,同时七万部队向楚军左翼发起冲锋。此时此刻,近卫军就算是天兵下凡也抵挡不住了,一个小时后,近卫军全线崩溃,士卒四散奔逃,残部向萧关方向溃退。
  李成急率三个骑兵团往东北方向追击,争分夺秒,尘土飞扬,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萧关。眼前的景象一片肃杀,晋军的尸体遍布大地,而几倍的楚兵尸骸堆积在关前关后,失败者被迫撤走,并且永远也无法回到这里来,阵亡者的衣服,枪支,大炮散落一地,无主的战马孤零零地啃着野草,这里仿佛是死神在人间新开的游乐园。风中传来死亡的气息,几乎没有活物的迹象。
  骑兵们努力搜索着幸存者,负责防守萧关的一万五千名官兵,活下来的不到三百人。一名被抢救出的伤兵描述了潘刚牺牲的情景:从早晨至午后,关前楚军攻势凌厉,守军损失惨重,尚可支撑得住。傍晚,关后忽然涌现大批溃败的近卫军,败军为了逃命,发疯般冲击,各部告急,防线多处被攻破,潘师长率卫兵来回堵截,终于陷入重围,弹尽援绝,身中数枪而亡,敌军为之气夺,以旗覆面后离去。
  李成一看到潘刚遗体,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抱住尸身痛哭起来,几乎气绝。卫兵屡劝:“方才几十万大军面临绝境,亲信背叛,司令未尝动摇,为何一师之长阵亡,司令伤心欲绝?”
  李成回答:“军势不利,无可挽回,唯死而已。兄弟之亡,虽死不能换其生。”
  天佑十五年夏四月十五日,晋楚两国军队主力在庐江柳城外春秋山一带展开决战,由于楚军中的何进与宁完我阵前倒戈,以楚军惨败告终。楚军先胜后败,伤亡七万九千人,晋军先败后胜,伤亡六万七千人。史称“春秋山之战”。
  

第六十八章 兵分三路
更新时间2012…8…21 15:05:43  字数:3413

 因伤于潘氏阵亡,李成病倒,传令三军祭奠亡者。四日之后,大会诸将,商议进取事宜。既已击败楚军,乘胜追击是理所当然,众人争执的,是路线的选择和兵力的部署。晋军将领提出应该以叛变楚军为前导,晋军于后监督,如此长驱大进,而归降的军官们觉得这样做受到肘掣,官兵顾虑太大,不敢出行,建议兵分两路,齐头并进。众人争论不下,情急之中,一名将领高呼:“出卖国家的败军之将,也会要得到信任?!”
  晋军哈哈大笑,降将们低头不语,均有愤懑之色。李成暗骂:这帮蠢材,如今尚在战争,就敢蔑视降军,一旦激怒,兵乱自起,那时我们没一个能活着回去。叶伟折中到:“既如此,第三十一师,第二十一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以及第四十一至四十四军攻打广陵,新编六十一至六十八军直取会稽,中央军和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军进发建业。三路人马,即日出发,许胜不许败,寿春城前会和!”
  众人欣然领命,分头出发。李叶两人统帅主力,进逼号称寿春西大门的建业。这一日,若干乡民携带酒食犒劳军士。李成听说,迎出门外,原来是几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有几个年轻后生。李成见老者皆是朴实的庄稼人,便上前亲近,年轻人均心事重重,便有意无意拉开距离。叶伟会意,使个眼色,卫兵们立刻贴上年轻人,紧紧跟随。
  李成说:“我的部下惊扰乡里,甚是惭愧。”
  老人们说:“凡事盛极必衰,穷则思变。潘彰好大喜功,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今日司令引仁义之师,诛残暴之徒,如圣人至。江南之人无不欢呼雀跃,争盼雄师早到,救人民于水火。”
  李成听了哈哈大笑,心想这些老头古风醇厚,倒对自己胃口,这下正好卖弄肚子里半瓶子古文水平,于是说:“我等奉刘监国之命,统大军至此,上承天意,下奉民心,除暴政,安太平,岂敢受圣人之名,老人家过奖了!”
  双方毫无介虑,畅谈起来。老人说:“老朽也颇有些年月,略懂观人相术。我瞧司令日后有一劫,倘能顺利过去,便唯我独尊,若过不去”
  李成一慌,问:“便会怎样?”
  “若过不去,就失去一切。”
  李成心中一凛,立刻想到成洁,急问:“那我身边的女人呢?”
  叶伟出言阻拦:“司令”
  李成心中烦闷,手一挥:“有什么事,待会说,老人家,你告诉我,我身边那个女子最后怎样?”
  老人略显吃惊:“司令无论胜败,身边都会有个女子。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失去一切荣华富贵,司令都不觉可惜,唯独牵挂一女子,奇哉怪哉。”
  李成满不在乎:“荣禄如云烟,富贵身外物,唯有人生挚爱,一旦得之,万不能失去。”
  老者感慨:“人志各异,不能强求。不过司令这般心意,只怕越是靠近,离得越远,”
  李成惊诧:“这又怎么说?”
  老者自知失语,说:“天道艰涩,终吾八十余年,不能窥伺万一。”李成再问,只是推辞。
  叶伟又喊:“司令”
  “到底何事?”李成刚转身,一下愣住。原来就在大家把这个司令当做心怀天下的圣人称赞的时候,这人却迫不及待追问女色的下落,真个让人措手不及,不说军官们张口结舌的样子,就是那些老人们的笑容全都挂在脸上,目瞪口呆,场面一时无比尴尬。李成咳嗽两声,看见不远处的青年,如遇大赦,赶紧呼唤他们过来。
  这些年轻人从与晋军接触起就一直心存顾虑,李成试探:“我见各位心思重重,不知所为何事啊?”为首的一个说:“爷爷带我们来迎接晋军,说是顺应天意,但终究是背叛祖国,所以我们犹豫不决。”
  李成问:“那你们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青年迟疑片刻,答:“因为我们有一颗爱国心”
  李成哈哈大笑:“爱国心啊——说的好,那既然你们这么爱国,那我问你,什么是国家?”
  青年愣了,爱国天天挂在嘴上,可国家到底是什么,却从未想过,只得勉强答道:“楚国疆域所达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的祖国。”
  “国界所过,便是祖国,你可确定?”
  “确定!”青年语气坚定。
  “那我且问你,以你家乡为例,昨日还是楚国,你便是楚国人,你便要热爱楚国;今天晋军解放,是晋国领土,那么,你过了一夜,就莫名其妙被变成另一国的国民,又要无私热爱晋国吗?”
  “那祖国是寿春,是钧台宫。”青年犹豫的说。
  李成笑道:“那如果把首都定在荆州襄阳呢?襄阳便是祖国?如果钧台宫改到茅房里,那茅房便是祖国么?”
  “潘执政是祖国”青年已然没了底气。
  “如果他儿子继承了执政的位子,那么,他儿子就代表国家吗?如果我现在杀了他,我便是新国家么?如果你成了执政,你也是国家么?”
  一直以来,自己都把爱国当成自己的信仰,把祖国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有人稍不同意,自己就会跟他拼命。我从不奢求从这份情感中获得什么,却始终为此而自豪着。可现在,我的精神支柱,被人随便几句话给打垮了,灰飞烟灭,连个渣都不剩。那我这么多年,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呢?青年的表情,由震惊慢慢变成失落、痛苦,最后抱着脑袋,像只虫子,像条狗那般畏缩在角落,几乎要哭出来。
  人活着最大的痛苦,不是贫穷,不是堕落,而是信仰的缺失——虽然活着却不知为何而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如行尸走肉般存在于世间。李成看着眼前之人的伤心绝望,也是颇为心痛,但这也是他的幸运:不抛弃错误的过去,就寻不着光明的未来。只要再坚持片刻,只要待他开口发问,那么,自己之前的一番话,就可从罪恶转化成拯救。
  “什么是国家?”青年终于受不了思想的煎熬,抬头发问,声音似有哭腔。
  李成指着叶伟说:“还是让他来告诉你吧。”
  总参谋长抬头仰望蓝天,陷入了回忆之中:“世界上本没有国家。一群人在某个地方生活,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利益,纠纷,喜悦,侵害,分裂。那么,为了保护整体的利益,就需要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准则来处理。于是,大家会从成员中挑选出一批普遍认可的人来执行这些公共事务,大家付给他们一定报酬使得他们不事生产而可以安心处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随着人类社会渐渐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至国家,这批人和机构最终演变为政府。所以,政府的政策就是国家意志,而国家意志的本质是人民意志。保护国民是政府存在的理由,公平与公正是政府的灵魂。与此相对应的,如果一个政府不能够切实履行维护人民的利益,沦为某些集团甚至他自己贪欲的奴隶,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压迫民众,制造最无耻的文化垃圾,抵制民主,自由,公正。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称他为狗娘养的。现在,五十万大军就是为了摧毁这个狗娘养的机构而来,我们要杜绝一切迫害,欺骗,敲诈与巧取豪夺,我们就是为了将公平,正义与富裕带给江南六郡人民而存在!”
  青年扑通跪下:“听君一席话,破开云雾见青天,我愿加入晋军,誓死追随两位将军。”
  叶伟又指了指李成,说:“这还得总司令决定。”
  李成扶起诚恳的青年,说:“眼下正值战乱,楚国民众抵触情绪很大,我希望你能留下来,把你今天听到的、看到的、领悟到的,如实反映给广大人民,这远比你加入军队更能帮我,你说好吗?当然了,待解放寿春之后,你还是想参军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
  送走村民后,李成伸出大拇指:“参谋长一席话好比久旱逢甘霖,三句道天机。高,是在是高!”
  叶伟谦虚道:“哪里,总司令一番话才是晴天霹雳,一句惊醒梦中人。属下差得远呢”
  李成得意忘形,说:“世界上本没有国家,这句话你说的很好。可是你知不知道,世界最后也是没有国家的。”
  “没有国家?那是怎么个情景,为什么会没有国家呢,那军队呢,司法呢,国境”叶伟很是诧异,连忙追问。
  李成自知失语,世界发展到没有阶级,没有国家的情况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超前了,于是略带敷衍地回答:“当今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大军开到建业城下,叶伟听说是陈名夏镇守此地,便派人入城劝降。过了许久,李成等的焦急,说:“陈氏性直火爆,使者恐怕遇害。”叶伟安抚道:“等有了回复,再做决定不迟。”原来晋军攻陷襄阳之后,潘彰指示成立江南行营,总揽庐江,会稽,吴郡三地战事,由司勤班陈名夏担任行营主任。及至春秋山大战,楚军惨败,执政将残余部队全部撤往寿春,又要陈名夏负责三郡防卫,还要带走陈的妻儿作为人质。陈名夏怒道:“又抽走军队,要我当光杆司令;又要我防守,还要带走我妻儿。到底要我生还是死?!”执政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