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乱世神图 >

第42章

乱世神图-第42章

小说: 乱世神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进代表不知道和谈无望,笑呵呵的问:“信里写的什么?”
  李成看着他,一字一句的说:“你不需要知道信里写的什么,你现在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回去告诉叶公子和汪主席,开战了。”
  共进代表仓皇告辞,城中将领却争执起来。潘刚建议兵强马壮的中央军先行,两州军队随后,雍州军擅长防守,长官龚超,稳重沉默,并不开口,倒是益州长年太平,生活富庶,军人骄狂自大,长官张兆伟希望可以率军打先锋,争夺头功。李成听取双方理由后,反而下令凉州军先行,中央军居后,两州兵驻守原地。潘刚作为此次总指挥带兵出发,临行前李成嘱咐:“如遇共进军,凉州军交战,若胜,勿追;若败,中央军掩护退回。”
  半日之后,军队大败而归。潘刚报称:“离城四十里,猝遇匪徒,凉州军行伍不整,号令不行,军官盲目冲击,待攻不下,被匪徒反击,又一味溃散,所幸中央军压住阵脚,匪徒知难而退。属下因此收拢败军回见司令。”
  两州将领无不晒笑,凉州官兵羞愧难当,姜浩也觉得脸上无光,李成抚慰:“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挂虑,来日整兵再战。”众人散去。当晚潘刚问道:“司令为何让凉州军先行?为何预知战败?”
  李成品完茶,意犹未尽:“我要知道凉州军是否仍忠于帝国。”
  潘刚想不透其中的道理:“此话怎讲?”
  李成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这才小声说:“凉州军镇守此地多年,匪徒愈是猖狂,也许两家互通气息。倘如此,匪兵得知凉州军先行,必佯败,使我不疑。今天匪兵真枪实弹打败了凉州军,说明叶氏确实凶悍,西北军无法抵敌。我也可以就此卸下对姜浩的怀疑了。”
  潘刚叹服:“司令先知之明,属下五体投地。”
  第二日李成召开高级将领会议,拟派中央军和两州军出击,姜浩反对:“昨日新败,士气受搓,不宜出战。”李成采纳他的意见,决定五日后再出兵。
  过了五日,李成下令中央军和两州军全部,凉州军大部随同出征,姜浩得知自己的部队也要出发,又劝道:“前者士气受搓,此时出兵,恐于军不利。”
  李成怒道:“前面看你落败,所以有心体谅。可如今你再三阻拦,是何居心,莫非与匪徒勾结?”
  姜浩噤声,不敢再说。
  十七万大军兵分三路,每路间隔数十里,各军齐头并进,扬起沙尘,遮天蔽日。行至和平村,李成召见村长,要他传达命令,所有村庄乡镇,只要与匪徒撇清关系,拥护大晋帝国,便不追究以往罪过,共进匪徒愿意弃暗投明者,帝国政府给与新的身份,拒不投降者,严惩不贷。
  大军一路上并没遇到抵抗,三天之后到达桑榆,发现该县只剩一些老人,年轻人一个都没见着。李成召见几位老人,问出叶伟前一天率领共进党全体成员撤出桑榆,至于去了哪里,老人们摇头不知。
  孔欣头脑较为灵活,想出了原因:“匪徒坚壁清野,想让我们无功而返。”
  潘刚大惑不解:“潼关储备充足,务须担忧,相反,西北今年大旱,匪军却撤到万里黄沙之中,岂非自寻死路?”
  凉州军官要求回城,两州军官强烈请战,李成让中央军与两州军外出寻敌,各部随时联系,以防被包围歼灭,自己带凉州兵驻扎在桑榆。
  各军出巡百里,均无敌情。李成正在疑惑,忽然一名传令兵跑到桑榆,称共进军把潼关团团围住,四面攻打,姜守备抵抗不住,请求援救。
  李成惊道:“潼关若失,不仅大军无粮,更兼曲沃西大门洞开,长乐宫危矣。”紧急命潘刚与龚超率领中央军和雍州军回援。
  西北历来干旱少雨,万里沙漠,千里戈壁,今年更为严重,司令部能弄到的水少的可怜,不够洗漱之用,更兼食物粗糙难咽,不出几日,李成觉得浑身搔痒,坐立不安,心有退兵之意。但是他知道,自己困难,叶伟更困难,多坚持一天,就多一份战胜叛党的希望。
  这天清晨,探子称共进军大批人马在接近桑榆的大王山扎下阵地。李成前往观察,发现共进军约有万余人,在山上布下三道防线,周围几十里却没有匪徒的踪迹,心中暗喜,传令下去,务必剿灭该部匪军,并让周围搜捕的益州军同来剿匪。
  桑榆的六万凉州军全体出动,把大王山围的水泄不通。从清晨攻到午后,才打下第一道防线,李成询问俘虏,得知山上的指挥官就是叶伟,更是激动,宣布第一个登上山顶的人,无论官兵,擢升三级,奖励五千元。这时派出的联络员回来,说益州军遭遇多股敌军袭击,张兆伟称要剿灭匪兵,拒不回军,李成恼怒:“你去告诉他们,叶伟就在这里,如果他们现在不回来,以后永远不要回来了!”
  部队付出沉重的代价,攻下第二道防线,李成心中焦虑,凉州军果然不行,若是中央军本部,早就踏上山顶了。凉州军准备攻打第三道防线时,哨兵回来,称十里外出现数万共进军,正向这里快速赶来。
  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精疲力尽,谁先得到援兵就能获胜。张兆伟益州军还不知道有没有赶来,共进兵却抢先接近这里,李成得报心慌,吩咐哨兵千万不能将这一消息告诉其他人,免得动摇军心。
  战斗打到黄昏时分,炮弹都快把山头削平了,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李成命令炊事员,担架兵,伙夫,号手,凡是能行动的人全都上阵,共进军也不好受,山头的阵地已经被压缩成一个方圆百来米的环形。李成从望远镜中看到叶伟都亲自拿刀肉搏了。
  呵呵,不需要援兵了,我这边不需要援兵了,希望共进军的援兵也迟些来就好了。照目前的战况,只要三分钟,不,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把叶伟绑下山。
  就在即将胜利的时刻,背后突然出现了共进党援军,黑压压的队伍快速向战场移动,战场上的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一阵可怕的沉默之后,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各自逃命去吧!”晋军顿时大乱,全面溃散。李成大吼起来:“不要跑,不要跑!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士兵们丢弃枪支,抱头鼠窜,已经没人再去听司令的话。李成站在原地,心有不甘,忽然一群共进兵冲过来,举枪就射。


第五十一章 西北蝗灾
更新时间2012…8…3 20:15:04  字数:2820

 眼前之人,刀砍不动,枪打不透,共进兵骇然,不敢上前,卫队冲过来,乱军中拼死护走李成。此役凉州军损失惨重,仅有万余人逃了回来,很快又传来消息,益州部队遭到优势共进军的围攻,全军覆没,连长官张兆伟都被俘,潼关震动,举国哗然。
  几天之后,被俘虏的官兵陆续归来,他们散布共进军的强大恐怖,宣传叶伟的宽宏大量,一时间人心浮动。李成大怒,下令中央军组建督察队,昼夜巡逻,但凡发现谣言惑众者,立即逮捕。
  长乐宫派人询问李成有何打算,李成欲进无功,欲退不甘,心烦意乱。司令部忙得一塌糊涂,潘刚却送来一个好消息,称汪主席派人告知一条偏僻小路,直达共进党大本营。擒贼先擒王,如果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可以由此直接攻破匪军,那时共进党指挥瓦解,自然投降。经过参谋人员的讨论,李成决定采取偷袭方案,并召来姜浩,要他为这场行动筹措粮食和资金。
  姜浩很是吃惊:“我在此守御多年,怎不知道这条小路?”
  李成不便直言,说:“潘副官从本地砍柴人手里重金购得的消息,你千万不要泄露。我们出发后,你还要做出从大路出击的假象迷惑匪军。”
  姜浩得令而去,李成让潘刚率领雍州军队协助姜守备从潼关正门出发,虚张声势,自己统中央军走小路。
  九月十六日,大军集结,准备出发。天气阴沉,忽然一阵狂风,卷倒军旗,孔欣说:“旗帜吹倒,于军不利,不如权且罢兵。”李成说:“战事早就计划好,岂能因小事作废?”
  话刚落音,战马忽然嘶鸣咆哮,将李成掀到地下。潘刚见此,说:“阵前失蹄,主将大凶,不如我替司令去走小路,司令走大路出发,如何?”
  李成是个好面子的人,赶紧爬起来,余光瞥见士兵都看着这边,羞惭满面,被潘一说,更拉不下来脸,恼羞成怒:“军人出征,唯死报国,坐骑受惊而已,大丈夫何惧之有?!”
  司务官牵了新马过来,李成一跃而上,下令出发。雍州军养精蓄锐,耀武扬威,直扑共进军各据点,借着掩护,中央军转向奔小路而去。
  向导在前,引着大军进入一条山路。沿途枯枝败叶,萧杀无人,两边山高百丈,遮蔽天空,脚下乱石丛生。越往前走,越是狭窄,李成动问地名,向导说:“此地叫离谷。”
  李成猛然想起那个梦来,倒旗失蹄尤在眼前,心中慌忙,正要退兵,忽听一声炮响,山上杀声震天,木石滚滚,如流星而下,枪弹齐射,似暴雨倾泻,进退不能,道路又窄,士兵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李成掉转马头,拼命狂奔。
  潘姜二人得知中央军兵败,急忙撤军回城。李成外衣千疮百孔,所幸内穿温财神赠送防弹衣,又换了新马,这才逃出生天,所率各部损失惨重,有的部队连番号都打没了。李成垂头丧气,众将哑口无言。
  晋军自此再不敢出战。共进军又复猖獗,外围乡镇全部沦陷,谣言一日数起,或说共进军有百万之多,或说总司令已经弃城逃跑了,李成只是下令严守潼关防线,其他一概不管,买来许多饮料,每日吃了喝,喝了睡,醒了再吃,军心因此涣散。
  又过一月,长乐宫送来两封信,众人不敢隐瞒,唤醒李成,拆开第一封,乃是监国问最后战退之策。李成看完,情绪低落,提笔写了回信,大意是属下才不如人,屡战屡败,愧对领袖,引咎辞职,望另请能人贤士主持西北战事。
  信使出发之后,李成叹息:“叶伟如此超人,以前为什么会失败呢?”
  潘刚说:“叶公子至今只有两败,庐江之战,何进叛变,雍州之战,高杰倒戈,此天亡之,非战之罪也。”
  孔欣说:“对手只不过是失败的诱因,任何事物,无论大小强弱,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李成感慨不已,拆开第二封信,是总督府的报告,被捕的共进党密使终于熬不住严刑,供认一切。李成看完信,一下子跳起来:“快,快把刚才的信使追回来,我有破敌之策了!”
  晋帝国西北最高行政长官派人传话,说要和谈,共进党主席叶伟欣然允诺,派出代表赶赴潼关。谈判桌上,潘刚开出条件是共进党必须无条件投降,解除一切武装,停止宣传反帝国口号。
  叶公子的代表邓大富哼了一声:“你们打了败仗,也有脸说条件?”
  潘刚勃然变色,就要发作,孔欣拦住他,说:“谈判嘛,就是双方开出价码,互相加减,以达成最后的结果,矛盾在所难免,大家要冷静,和为贵,和为贵。”旋即发问,“不知你部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邓大富颇为不屑:“帝国政府必须立刻停止一切敌对行动,撤出所有在凉州的作战部队,潼关由共进党接管,赋予共进党成员合法的身份和职位。现在看来,我们的条件相差甚远啊。”
  姜浩打圆场:“不要急,慢慢谈,最后总能得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来。”
  当晚守备总部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共进党代表团,灯红酒绿,全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李成趁机请邓大富到一个密室中。
  邓大富喝着酒,狂妄的说:“这次谈判,我看得出司令毫无诚意。”
  李成呵呵笑了两声,说:“此次谈判的结果无所谓,最主要的目的是我想问邓先生一个问题。”
  邓大富来了兴趣:“如此说,双方的谈判反而不及这个问题重要,我倒想听听,是个什么样的问题?”
  李成不慌不慢:“邓先生每次从共进社的鸦片走私里捞多少好处?”
  邓大富身躯一震,惊得酒杯摔落在地:“司令何出此言?”
  李成放下酒杯,冷笑数声:“邓先生不要再装了,你派去曲沃的人已经供出来,还奉汪主席之命,每年在鸦片走私中上下其手,以耗损为名扣下不少内外倒卖,邓先生好人才啊!”
  邓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李司令到底想说什么?”
  “嘿嘿,我也不会太为难你,只不过希望邓先生可以经常透露点关于共进党粮草,武器,资金动向的消息给我们。”
  邓大富惊惧交加:“这关系到共进党生死存亡,我们不会干的。”
  李成也不催促,淡淡的说:“听说邓先生和汪主席也吸食鸦片,如果叶公子知道这些事,依据共进的规定,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