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宋青书 >

第32章

重生之宋青书-第32章

小说: 重生之宋青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着自己的武功。
  段誉可是继大理开国先祖以后,最为厉害的人了,他的武功当然人人求之不得。可是因为对于先祖的尊重,众人都没有想到要破坏随笔,这也导致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运气来了,当真是挡也挡不住啊!”宋青哈一笑。
  武当派的梯云纵虽然也是不错,但是比起凌波微步来,就是稍逊一筹了。凌波微步可以说是金庸武侠中最为厉害的一种轻功了。
  凌波微步者,实乃驭气飞行之术也。绝非一般轻功乃至上乘轻功可比拟也。轻功者,乃是指高弹跳能力,借助反弹之力向上窜纵,并以娴熟的技巧以减轻落地时的重力声响者是也。所以一般轻功实乃窜纵之术也。轻功至上乘者,配合了一定的提气技巧,跑更快。跳得更高更远,即所谓“踏雪无痕”“陆地飞腾”“草上飞”者是也。而凌波微步之奥妙则可腾空驭气飞行,飞行之距离远近则由修炼者自身之功力程度而定,功力高深至极者可以飞越江河山谷乃至更远,其飞越时可全身不动驭气飞行,亦可两足踏空行走如履平地,神态潇洒似凌虚而行,是谓之曰“凌波微步”也。凌波微步飞行之机理者,实乃修炼者之内外功夫均至高乘,能随时知当时当地的灵气性质,从而发出与之性质相同之外气,同性相互排斥,故身体能腾空而悬浮也。再向后发出外气,似游泳一样,身体自然向前飞行矣。


第六十六章白云观

  第六十六章白云观
  纵是三山风弄雨,乞奈佳人觅无踪。
  幽谷之中,宋青书送再一次回来,却是发现幽兰已经不在这里了。
  宋青书在昆仑山中发现了凌波微步以后,却是没有急着修炼,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自己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是时候回去了。再说自己还有约定的。
  来到幽谷之中,没有见到幽兰,宋青书先是一惊,还以为发生什么意外了,后来一看,才发现山谷之中没有打斗的痕迹。草屋依旧,竹林依旧,瀑布依旧,一切都和离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此间主人已经不在这里了。
  不过,幸好幽兰知道宋青书会回来,所以在草屋之中,给宋青书留下一封信,言道自己现在有事,需要离开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让宋青书不用在这里等她,日后江湖自会相见。
  宋青书也不是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既然现在有缘无分,也就不在强求。现在已经进入了腊月,是时候赶回武当山了,于是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开了。
  。。。。。。。。。。。。。。。。。。。。。。。。。。。。。。。。。。。。。。。。。。。。。。。。。。。。。。。。。。。。。。。。
  进入了腊月,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宋青书也是归心似箭。
  可是先前发现骑着黑炭有一股张果老的风范,现在却是后悔了,黑炭虽好,这速度却是一大弊端,可是又不能将其放掉,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办法,宋青书只好求助武当派在外的别院。
  武当派在金筑城(也就是现在贵州贵阳)中有一处别院,叫做白云观。这座白云观,是一座拥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老观,乃是一个名叫白云老道的江湖奇人所建。
  原本并非归于武当派下,但是所谓是物是人非,世事变迁,当年兴盛一时的道观也没落了下来。
  后来观中大难当头,为行走江湖的宋远桥所救。于是一来为了答谢宋远桥的救命之恩,二来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靠山,于是现在的当时的观主就投在了武当门下,宋远桥带师收徒。不过不是真传弟子,而是记名弟子罢了。于是这白云观便成了武当派下辖的一座分观别院了。
  当年主持这座白云观的道士已经羽化登仙了,现在的观主乃是前任观主的弟子,名叫裘仙道,也算是武当派的三代弟子,和宋青书乃是师兄弟。不过显然他也不是真传弟子,和他师傅一样,算作是教外别传。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武当派在全国各地都有道观别院,这些基本上都是由记名弟子掌控。这些人为武当派提供供奉,武当派为他们提供保护,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就是这种情况。其实这也算是一种互利互惠的事情。不然的话,天下这么大,那要培养多少弟子才行啊!
  而且向来就是‘法不传六耳’。各门各派的传承绝技都不是轻易传授的。要是人人都能够继承衣钵,那天下恐怕就要大乱了。
  宋青书找到白云观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此时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乘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
  白云观的观门已经快要关闭了,宋青书跨步进去,即有迎客的道士立即迎出来。
  “见过居士,观中已经快要闭门了,居士还是明日再来吧。”迎客的道士还以为宋青书是来道观上香的。
  “呵呵,我乃是武当派宋青书,你只管前去通报就是。”宋青书笑道。
  那迎客的道士见宋青书不是布施之人,而是武当派的人,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
  不久,便见一名不惑之年的道士,带领一众道士迎了出来。
  “原来是无影剑宋青书宋少侠来访,请恕贫道有失远迎。”裘仙道虽然是道士打扮,但是说起话来却是豪爽,没有一点奴颜婢膝。像他这种记名弟子,遇上了真传弟子,基本上都有些自卑,尤其是向宋青书这样的首徒。不过他却是没有这样子,说话不卑不亢,让宋青书高看一眼。
  “呵呵,青书有礼了。”宋青书微微一笑,手掐道诀,施了一礼道。“裘师兄见外了,叫我师弟或者青书就是。”
  裘仙道见宋青书虽然身为三代首徒,并未自骄身份,显得平易近人,态度也很谦和,所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既然人家尊重你,当然应该投桃报李。
  于是微微一笑,口中道,“不敢不敢,宋师兄乃是三代首徒,规矩不可变。”
  宋青书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结,他知道自己就算不在意,但是记名弟子见真传弟子自动低一级乃是门规所限,不好强求。
  一番叙礼毕,让进厅堂奉茶,裘仙道问起宋青书所来何事。
  “呵呵,腊月将近,我在外已经游历了半年时间,是时候回去了,但是却是缺少一匹好马,于是想请师兄帮忙,再有就是将我现在的坐骑一头黑驴送回武当。”宋青书微微一笑,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原来如此,小事一桩。”裘仙道一听宋青书的请求,大手一挥,毫不在意的说道。
  谈了几句,裘仙道便命人下去安排斋饭,并为宋青书洒扫卧房,安排下榻之处。两人又叙谈一阵儿,有人来报,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裘仙道点了点,挥手让道童退下,然后对着宋青书笑道,“既然如此,就让我先给宋师兄接风洗尘吧。”
  “呵呵,入乡随俗,一切听从裘师兄的安排。”宋青书笑道。
  “好,既然如此,宋师兄请吧。”
  “请。”
  裘仙道便请宋青书去用斋饭,饭罢,裘仙道亲自领宋青书到为其准备好的卧房。
  “道观简陋,就请宋师兄在这里将就一晚吧。”裘仙道谦虚的说道。
  “呵呵,裘师兄客气了。”宋青书笑道。
  “至于宋师兄吩咐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宋师兄放心。”裘仙道说道。
  “如此,就多谢了。”宋青书抱拳道。


第六十七章紫霄宫叙话

  第六十七章紫霄宫叙话
  虽然出门在外,又是赶了一天的山路。这时不过刚刚入夜,他还没有多少困意。在房中闲坐休息了一会儿,无事可做,便又上床盘膝练功。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宋青书用过早饭后不久,裘仙道命人来请他到前院去。
  宋青书随传话的道童到了前院,一眼就瞧到前院里正拴着一匹高头大马,鞍辔齐全,高大的身躯,长长的颈项,柔顺的鬃毛以及飘逸的尾巴,无一不展现出此马的雄壮以及力大无穷。料来便是裘仙道为他准备的。
  果然,裘仙道迎过来,手指那匹骏马道:“宋师兄,这代步的骏马我已为你准备好了,你看可还满意?”
  “呵呵,在下虽然不懂相马之术,但是既然是裘师兄所选的,想来是不会差的了。”宋青书笑道。
  虽然知道是宋青书在恭维自己,但是裘仙道仍然感到十分高兴,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要是遇上一个不知礼的人,岂不心寒?
  裘仙道笑道:“宋师兄过奖了,这一匹马虽然算不上什么千里挑一的神骏,但是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马,体格强健,耐力也好,也不挑食,只要不饿着它,十分适合赶路之人使用。”
  宋青书道:“既然是如此,那便是它了,小弟满意得很,多谢师兄了。”
  裘仙道哈哈笑道:“选匹马而已,师兄太客气了。、”
  宋青书问裘仙道是花多少钱买的,他好把钱如数给裘仙道。但裘仙道却不肯说,只说一匹代步的骏马而已,便算作是他这做师弟的一点儿心意。
  宋青书又言说了几句,裘仙道只是坚持,宋青书便也只索罢了,又再次重重谢过。同时在心中暗暗说道,日后一定帮他一把。
  本来裘仙道还想留宋青书再多休息一天的,但是宋青书却是归心似箭,却是婉拒了裘仙道的好意。
  立时便骑着骏马离开了,一路直奔湖北而去。
  湖北省,简称“鄂”,又称“千湖之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湖北。东连安徽,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江汉平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宋朝时为荆湖北路,当朝属湖南江北行省。
  进入湖北后,宋青书快马加鞭,又行了两日,终于在除夕前赶回了武当。
  站在山脚抬头遥望山峰,宋青书不由感叹良多。也不知道周芷若那个小丫头怎么样了,武功有没有进步,生活怎么样。。。。。。
  不过宋青书毕竟是江湖中人,没有什么‘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如今已经是深冬时节,天气寒冷,今日正有一场风雪。大雪接天连地,随着寒风呼啸而舞。四下视野所及,皆是白茫茫一片,武当山上,也处处被落下的积雪所覆盖,一片银装素裹。
  稍稍收拾了一下心情,宋青书牵着骏马迈步登山。
  山间道路本就颇为陡峭,再加上下了雪,路上颇滑。不要说骑马,就是步行一不小心,就会滑上一跤,摔倒在地。虽然宋青书身负上乘轻功,但是要是摔下这些深渊之中,也是粉身碎骨,绝无幸免。毕竟他也只是一个比普通人稍强的人,而不是神仙。
  宋青书来到紫霄宫的时候,武当七侠等人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宋青书见状忙向几人恭敬行礼道:“拜见爹爹,各位师叔。劳烦你们在此等候,却是青书的不是了。”
  莫声谷笑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你盼回来了,这稍稍的等一等也不差这一会儿!”
  “是啊,回来就好!”俞莲舟笑道。
  其他人也是点了点头,只有宋远桥,冷哼一声。他一向是面严心软,虽然心中关爱儿子,但面上却从不肯表露出来。便是久别重逢,面上也仍是没露出半点欢喜,只是冷着张脸作严肃状。淡淡的说道,“回来就好。”
  宋青书是清楚宋远桥的,所以也没有在意。
  宋青书正在紫霄宫中与武当七侠说着自己这一路的经历,忽然感觉衣袖被人拽了一下,转头瞧去,却见是周芷若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自己身边,欣喜地向他道:“师父,你可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年前回不来了呢。”
  宋青书从他手里拽回衣袖,佯怒地轻斥道:“什么‘回不来’,看来你是不喜欢我回来了?”
  “不是,不是,我没有。。。。。。”周芷若听到宋青书的话,一下子急了,语无伦次的说道。
  “好了,青书,你就不要逗芷若了。”俞岱岩看不下去了,道,“你下山这些时候,芷若每天都会在山门前看一看你什么时候回来?”
  宋青书回头看到周芷若害羞的表情,不由得欣慰异常。虽然分别不过半年的时间,但是现在看到周芷若,发现与半年前相比,却是仿佛长大了不少。
  其实这也正常,虽然武当派乃是道家,吃的是斋饭,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是较之以前周芷若跟着自己父亲吃了上一顿没有下一顿的时候,却是无异强上不少,而且她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加上练功,如何不会让宋青书有种吾家有徒初长成的感觉。
  “你这半年有没有偷懒,武功练得怎么样了。”宋青书问道。
  周芷若还没有说话,莫声谷就抢着回答道,“你没有见过芷若练功的刻苦,每天除了完成你布置下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